作者:清韵小尸
两人下楼,顺便在楼下的小吃店买了点早点。
小吃店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两人买了点热气腾腾的包子和豆浆。
匆匆吃过早饭,上车时,贺临依旧主动坐在了驾驶位。
黎尚问他:“去市局?”
“不,去白染之前的租住地。我已经联系过四分局的刑警,他们和房东确认了,那个房间没有出租,保留着原样。”随后贺临道,“顺着你的调查,我找到了这条线索。”
他拿出手机,把白染朋友圈的截图给黎尚看。
其中有一条他做了个标记,内容写的是:“朋友推荐的遮光帘真的是不错,大白天拉上帘子就像是晚上一样,失眠星人终于不用担心被阳光弄醒了。”
贺临冲着手机扬了扬下巴,开口说道:“我现在怀疑,白染的跳楼案件之中也有蹊跷。”
黎尚低头又迅速地读了一遍朋友圈里的内容,看向贺临问:“你的意思是……那不是自杀而是谋杀?”
贺临点破了其中的玄机:“白染和连轩他们报考的这个专业就读的学生很少。具备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学校也少,研究生生源之中,本校生占到大半。那名叫做唐言硕的学生,早就瞅准了这个专业,提前来到了云城大学附近的自习室。”
黎尚跟着推理出了后来的情况:“他看起来英俊帅气,能言善道,很快和这些考生们处成了朋友。”
贺临点头:“就是从这个人出现开始,那些同专业的考研生开始遇到了怪事……有初试失利的,有复试未去的,到现在考上的还失踪了。”
就在昨晚,黎尚把这个人从几百人中翻找了出来,而贺临,将这一切信息补全了。
黎尚低头轻声问:“都是他干的吗?”
贺临目视前方发动了车,说出了一个令人惊讶却又细思合理的可能性:“我怀疑,他可能是在一个一个除掉他的竞争对手……”
.
云城大学城附近,新修的柏油路宽阔而平坦。
一辆白色的警用车缓缓驶入车流。
贺临稳稳地握着方向盘,双眼专注地盯着前方。
黎尚坐在副驾驶位,他薄瘦的身体微微前倾,头低垂着,全神贯注地对比着手中的资料,试图从这些数据中找到更多的线索。
“从几个人的初试成绩来看,白染的最高,随后是唐言硕,最低的是连轩。复试之中,白染缺考,连轩是最后一名被录上的,唐言硕差了两分。在连轩八月底失踪以后,九月开学,云城大学对未报到的名额进行了最后一次补录,唐言硕被录取。”
黎尚的声音冷静,在车内静谧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贺临点头:“以往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案件里,多数矛盾发生在亲密关系中,比如室友、同班同学之间。像这种针对竞争对手的,并不多见。所以案子一开始查得有点艰难,如果现在这个方向是对的,唐言硕和白染的坠楼有关,我们就能锁定凶手了。”
和其他考试不会知道其他考生不一样的是,像这种较为稀少的特殊专业,考研时很容易就可以知道谁是自己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在这种小型圈子的自习室中或者是学习群里,稍微问问就可以知道谁和自己报考的是同一专业。
等学校公布初试成绩以后,更是会在官网上公布复试名单。
那名叫做唐言硕的男生,很可能把这种竞争,变成了一场残酷的狼人杀。
他隐匿在黑暗中,一个一个地将自己的对手淘汰出局……
早在考试前几个月,他就精心谋划,住到了云城大学附近。
他凭借着自己的手段,成功打入这个考研圈子。
他就像一个狡猾的猎手,耐心地等待着时机,一个一个地击败他的对手,为自己的成功不择手段地铺平道路。
可是案件的真相……会是如此吗?
.
白染居住的地方离自习室不远,在准备考研的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会来到这个自习室里学习。
不多时,他们的车缓缓停在了白染当初所租房屋的楼下停车场。
这是一个中档小区,绿化不错,绿树成荫,花草繁茂。
和之前连轩租住的群租房不同,白染的家境不错,她租住在这个小区的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里。这房子是她和另外一名女生合租的,白染住的是较大的主卧。
由于跳楼的事情在附近的学校和小区里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所以房东一直没有找到新房客。
屋子也没有经过太多打扫,基本保持着原样,所有的一切都被定格在了那个悲伤的瞬间,仿佛在等待着他们揭开真相。
两人在楼下遇到了当时负责跳楼案的分局张警官。
张警官年纪不大,此时这个案子需要配合调查,他的神情有点紧张。
张警官一边带着他们乘坐电梯上楼,一边急切地问:“贺队,这案子不会被翻案吧?我们当时核对得很谨慎,屋子里只有死者一个人,还有邻居的目击,是自行跳楼没有错。”
如果案子出现错漏,分局从上到下都要背处分,这让张警官的压力有点大。
贺临连忙安慰他:“不会,死者的确是自己跳下去的。我们现在想要核查的是她的动机,了解她的心理状况。”
这个回答让张警官稍稍安心了一些。
张警官道:“我今天没案子,可以和你们一起核查,如果有什么新的情况,也方便再补充记录。”
贺临解释:“我们是在查一起失踪案的线索,这个案子只是关联案件,如果发现了其他的隐情,你们可以优先处理,进行上报。”
听了他的话,张警官松了口气,脸上的紧张神色缓和了不少,他给他们打开了房门:“那还需要我帮忙做什么吗?”
贺临道:“麻烦约下死者的室友,我们再问下口供。”
走进屋子,里面被简单打扫过,白染的亲人也过来收走了遗物。家具上落了一层薄灰,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时,尘埃在空气中肆意飞舞。
贺临有些东西想要亲眼确认,他的目光在屋子里缓缓扫过。
这房子是两室一厅,非常通透,房型的特点是有个挑高的巨大阳台,而且是没有办法封闭的那种。
阳光灿烂的时候,这种环境让人心情舒畅,可到了阴雨天,那个巨大的阳台就像是一个黑色的巨大漩涡,仿佛在无声地吸引着人走过去,给人一种莫名的不安感。
贺临的眉头微皱了一下:“有抑郁倾向的人,不应该租这样的房子。”
白染所住的房间是一间主卧,也有一面大大的窗户用来透光。
黎尚走过去拉上了窗帘,那窗帘是特别定制的双层隔光帘,帘子和墙壁的交接处还有磁吸扣。
一旦拉上以后,整个室内的光线顿时就暗了下来。
贺临走了几步关上了门,环境顿时变得宛如黑夜一般,只能靠按亮手机或者是开灯照明,基本无法断定是黑夜还是白天。
在这样的黑暗空间里,时间似乎也失去了意义,一切都变得混沌一片。
片刻之后,贺临又把窗帘拉开了。
阳光重新洒进屋子,让刚才那压抑的氛围瞬间消散。
黎尚在屋子里拍了几张照片,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下了这些关键信息。
贺临道:“如果白染的那条朋友圈所说的朋友就是唐言硕的话,那他应该不止做了这些。”
“更换窗帘是在过年以后。”黎尚对照着微信记录,“可能他还操作了白染的手机,比如调成了静音,改变了设置。”
贺临点头表示赞同:“白染的手机因为坠楼碎裂不可恢复。在坠楼之前,她一直在服用药物,考研复试前因为紧张,药量有所增加,药物也会对她造成影响。那些药物直接作用于脑部神经,嗜睡和失眠都是常见的副作用。”
说完这些,贺临转身去了客厅,他的目光忽然停住,紧紧地盯着墙上的钟。
黎尚跟着他的目光抬头去看:“7点45分……”
这应该又是一处决定性证据。白染死前因为情绪激动,砸碎了客厅里的不少东西,其中就包括了墙上的玻璃面时钟,钟面碎裂,时间也跟着停了下来。
贺临道:“那天的复试八点半开始,邻居在九点四十分左右听到了她的哭声和尖叫声,白染于当日九点五十左右因迟到缺考跳楼,为什么钟的时间却会停在7点45分?”
黎尚顺着他的思路分析:“有人为了让她的生物钟紊乱,故意把客厅里的时间调慢了。这样她在考试前看时间,总是觉得时间未到,可是其实已经迟到了。”
两人走上了阳台,看到了白染跳下去的地方,风迎面吹来,带着一丝寒意。
从上往下看去,高度让人产生了眩晕感。
女孩当时就那么毅然决然地翻过了半人多高的玻璃护栏,随后直坠楼下,结束了自己年轻而美好的生命。
黎尚又问:“不过贺队,我还是不能理解,虽然这个考试很重要,但是在整个人生里,必然还有别的机会,为什么她会选择跳楼?”
贺临道:“我仔细研究了白染的人生经历,她出身于一个高知家庭,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竞赛获奖,考试第一,就这么一路上了大学,她是去年的应届,专门搬出学校复习准备考研。”
“她不止一次在一些朋友圈还有签名上,表明自己对考试志在必得,她甚至安排好了自己今后的人生。她的家人和朋友,也早已把她当做一个准研究生来对待。”
说到这里,贺临的语气一转:“不过,阳光和自信只是表面上的,其实她需要苦读才能够维持成绩。这么多年里,她一直处在高压下,双相情感障碍越来越严重。骄傲的她不容失败,更加无法接受,错过了考试时间这种低级错误……”
“可以说,考研迟到这件事,成为了她的人生污点,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发现了真相的瞬间,也就是她被摧毁的瞬间。”
说到这里,贺临轻声总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悲伤:“她可能无法原谅自己犯下这种错误。”
这个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两个人在房间里,把所有遗留的细节仔细检查完,贺临把钟小心翼翼地拿了下来,套入袋子放在一个纸盒里,准备回去以后让物鉴人员进行检查。
他的动作小心翼翼。
黎尚帮他托着纸盒,低头看向里面的钟:“上面会留下指纹吗?”
“也许有,也许没有。”贺临坦言,他摘了下手套,“计划周密的凶手,如果时间充足,可能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不过,保险起见还是带回去检查一下。”
两人心里十分清楚,警方探案不是侦探推理,不能只讲逻辑和所谓的真相,如果唐言硕真的是导致白染坠楼的“凶手”,最难的是找到实际的证据。
越是遇到这种情况,越是不能放弃细微的线索。
随后贺临叹了口气道:“如果唐言硕为了排除竞争对手,处心积虑到了这种程度,那连轩被害的可能性又增加了。”
第70章 09
两人刚说到这里, 门被敲了敲。
张警官带着一位年轻的女生走了进来。
那女生画了淡妆,烫过头发,是那种温柔的大波浪卷。她一进门就配合地把自己的证件递给他们登记。
黎尚接过看了下, 女生名叫周甜怡。她和白染同岁,两个人的穿衣风格却全然不同,眼前的女生没有多少学生的稚嫩感, 身着简约时尚的职业装,妆容精致, 俨然已经是一位年轻白领。
再次回到室友遇害的地方, 周甜怡有些怕冷似的抱住了双肩。她的眼神中露出一丝不安, 身体也随之微微颤抖。
这里毕竟是一处发生过命案的凶宅,而且死去的是她的好友,那种恐惧和悲伤在她的心中挥之不去。
张警官安慰她:“别怕。”
贺临也敏感感觉到了周甜怡的局促,他问:“需要换个地方吗?”
他在试图缓解周甜怡的紧张情绪, 让她能够放松下来。
周甜怡摇摇头:“事情已经过去快半年了,我好多了。有你们这么多人在,我应该可以……” 说到这里, 她抬头望了望四周,“在这里,我应该可以回忆起更多的细节。”
四人坐在了餐桌旁, 周甜怡主动开口:“那天,我接到了警方的电话, 急急忙忙地赶回来, 看到楼下有一滩血,哭着上来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因为害怕,接受警察问询时,我一直在哭, 很多细节都想不起来。后来,我连夜就搬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