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和孽徒真香了 第28章

作者:竹止 标签: 强强 仙侠修真 玄幻灵异

  有那么一段时间,记忆境变成了一片空白。

  显然是这场景给他的冲击太大,让岁千秋暂时失去了“记忆”这项能力。

  他记不住自己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了,也记不住他当时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记忆境再恢复的时候,岁千秋已经握住了那具尸体的手。

  那是一双弹琴的妙手,指尖曾经流淌出世间最美的曲调。

  然而这双手此刻僵硬如铁,透着令人悚然的尸青色。

  “丘。”岁千秋的声音都变了,仿佛是被人掐着脖子说出来的,没有人回应,他又颤巍巍喊了一声:“……楚丘。”

  这一年多的相识相知,岁千秋更多的是被楚丘呼来唤去,帮他择菜洗碗,或者默默倾听,极少有他主动喊楚丘的时候。

  楚丘偶尔说起过,说他从不喊他的名字,岁千秋只是淡淡地勾起一个不太自然的笑容——他实在不太会笑脸迎人。

  然而这次,楚丘却再也听不到了。

  他眉目依旧,还是那一身淡绿的衣袍,只是额头上一个大大的血窟窿,像是撞在了什么硬物上。

  血迹早已干透,岁千秋怕他疼似的,极轻极轻的触了触,然后目光落到身旁,一块崭新的石碑上。

  石碑覆着一层灰尘,他用雪白的袖子手足无措地抹去了,发现那上面血迹斑斑,刻着一行大字:楚凤歌之墓。

  没有墓志铭,没有年月日,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一行大字,潦草,疏狂,萧散。

  岁千秋在楚丘身旁发愣,直到月上中天,他才渐渐找回了三魂七魄,踉踉跄跄地站了起来。

  他下了山,离开了望月台,到处打听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

  在一个茶楼里,有几个年轻人唾沫横飞地说着望月台那场大火,其中一个眉飞色舞道:“你们那都是道听途说,我当时可是就在现场,别提多刺激了!那楚凤歌被百家仙门围困在望月台,弹尽粮绝,竟还有心情弹琴!”

  “不过老子佩服他,他居然给自己立了个碑,最后撞碑而死。临死前还笑眯眯地问这碑刻的怎么样……啧啧,真是——哎哎你谁呀抓我干什么?!”

  岁千秋两眼都是血丝,抓了人就带回了望月台。

  那人吓得瑟瑟发抖,跪在地上直求饶:“爷爷大侠道长饶命!您要钱还是要什么我都给您!要色我也——”

  岁千秋脸色冷极,没让他废话,抬手按住他的头顶,施展起了剑宗秘术,追溯术。

  他在这个人的记忆里,看到了所有的一切。

  

  ☆、迷花渐无路

  在他走后不久,百家仙门不知在什么人的策动之下,逼上了望月台。

  他们带着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楚丘屡屡与道盟作对,如今又与剑宗同住一处,以色惑人,殃及道统,殃及剑宗一脉,因此要替天行道,杀了这个轻狂子,还仙门一个清净安宁。

  可望月台被岁千秋施加了迷迭阵,几个打头阵的小门主都在这阵中一去无回,这些人只敢在山下喊喊,对楚丘束手无策。

  楚丘一开始也懒得理会这些人,毕竟这种场面他见得多了。

  然而最后撤去阵法的,是楚丘本人。

  原因简单极了,这些人拿出了岁千秋做文章。

  他们威胁楚丘,说他如果不赴死,仙门就联合道盟一起废掉岁千秋剑宗之名,让他从此不能在仙门立足,甚至还扬言宁可毁掉剑宗一脉,也要扶正道统。

  多么荒唐可笑的理由。

  但是楚丘信了。

  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只知道他将迷迭阵撤去后,众宗门涌上望月台,其中不乏如今声名赫赫的一些大宗门,也不乏曾经拥立过楚丘的“有识之士”。

  他们见到楚丘时,他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石碑立在院子里,淡淡说了句:“让我弹一曲。”

  这小小的要求无伤大雅,更无伤他们今日的壮举,于是众人欣然同意。

  楚凤歌掀起衣袂,坐在石碑旁,随性弹了一曲,是从来没有过的调调。

  他每次弹琴都是随意的,但曲意散漫清狂,心在云天,这次却大不一样。

  很淡,很清。

  似清风明月夜,一点桃花香。

  一首弹完了。

  岁千秋的追溯戛然而止,他不敢再看下去。

  那被追溯的青年抖若筛糠,大气不敢喘,许久,才听见岁千秋平静地问了句:“为何。”

  青年颤抖着喉咙:“什、什么为何……”

  “为何杀他。”

  那样毫无说服力、又大又空的理由,岁千秋自然是不信的。

  那青年竟知道些内情,丝毫不敢糊弄他,如实道:“当、当时,很多宗门的宗主都收到了一封匿名信……说、说是新剑宗为色所迷,把剑宗嫡系的剑谱都给了、给了楚丘,仙门百家谁能杀上望月台,就能得到……剑宗秘谱。”

  话说完,岁千秋忽然笑了一声。

  “剑宗秘谱。”

  他近乎自言自语。那笑容全然没有了往日的不自然,凄厉、阴冷、甚至还带着些许嗜血。

  这些宗门哪里知道,他根本没有什么秘谱,剑宗一脉授教从来口口相传,何谈将“秘谱”给楚丘。

  他们被人耍了,还洋洋自得。

  秘谱,剑宗的秘谱,没有一个宗门不想得到它,有了它,那就是第二个剑宗。

  然而这个理由太不光明,所以那些人喊着所谓的“匡扶道统”,冲上望月台。

  他们找不到剑谱,便洗劫月满天,摔了他的琴,烧了他的谱,点燃了屋外千树桃林。

  只是为了所谓的剑谱,只是因为一个毫无根据的谣言。

  那人吓得屁滚尿流,连连磕头:“我只是个小门派弟子,再多的也不知道了,求仙师饶命、饶命。”

  岁千秋平静得近乎可怕,他垂眸看着跪在自己脚下的人,道:“起来。”

  那人颤巍巍的站起来:“多、多谢仙师饶命!多谢仙——”

  血花飞溅,风声清响。

  岁千秋半边脸都被温热的鲜血覆盖,一颗死不瞑目的头颅滚落脚边。

  他甚至懒于拭脸,拎起那头颅,放到了楚丘的墓前。

  然后静静看着那墓碑,又环视着四周,忽然觉得不妥。

  于是他割破了手腕,滚滚血液顺着长剑流到地上,然后一笔一划,极其认真地画了两个阵法。

  宋迎只觉得双目刺痛。

  迷迭阵。

  四悟境。

  阵成,风起云涌,山海呼啸。

  周遭的山水之灵尽数被集聚过来,一时间望月台上枯木逢春,花叶纷飞,月满天恢复原样,花草破土而出。那墓碑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模糊的身影。

  岁千秋全然不觉得这一切是假的,他看着那模糊的影子,走得愈近,那人影渐渐显露出面容身形,俨然与楚丘生前一模一样。

  “楚丘”亦不知自己早已是个死人,他怀里莫名多了一张七弦琴,然后随意拨了拨,忘我地弹起来。

  岁千秋一言不发,就站在他身旁,静静看着,仿佛能看到天荒地老。

  这是他心底楚丘的样子,心无旁骛,风言风语不能入他耳,世间险恶不能乱他心,贪嗔妒恨不能浊他目。

  他只需要在这一方小天地里弹他的琴,谱他的曲,画他的画,天崩地陷也不能打扰他。

  这是岁千秋最想给他的,平安,安宁。

  望月台犹如世外桃源,在这里,那些琴是好的,琴谱是好的,字画也是好的。

  最重要的,楚丘是好的。

  不久,岁千秋发现了楚丘留给他的东西。

  平安琴,一沓千金醉字稿,几坛桃花酿,斫琴的工具,珍贵的手写琴谱,还有一朵干枯的白玉兰。

  这些东西存放在一个铁匣子里,被藏在月满天岁千秋那个房间的地板暗格中,才在大火中幸免于难。

  那天,他第一次喝了酒。

  他第一次没有纰漏地弹完了一首曲子。

  他第一次把字写得潦草至极,米黄的纸张,写满了楚凤歌的名字。

  醒来后,岁千秋翻开那无数的字稿,在密密麻麻的“千金醉”三个字里,看到了一串被朱砂圈起来的,旁边用工整的小字标注着:“满意,请按这个刻。”

  这是楚丘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

  不是叮咛,不是遗嘱,不是珍重。生离死别,他还想着要给岁千秋刻剑铭。

  岁千秋把这字拓在了剑尖,一笔一划都刻得极为认真,从此以后,他的剑有了另一个名字。

  宋迎觉得,楚丘是真谪仙。该来时来,该走时走,这一生洒脱过,畅快过,相逢意气为君饮,春风得意马蹄疾。该做的都做了,没做的也不算遗憾,什么执念也不留下。

  记忆境追溯到这里,关于楚丘当年的一切,算是真相大白了。

  然而仍有疑点。

  撇去青剑湖灵雨阵一事不说,策动这些宗门逼上望月台的匿名信是谁写的,为何要这么做,那夜半而来的小偷是为了偷什么,那黑斗笠追杀楚丘又是为了什么,都还是个谜。

  宋迎总觉得,这件事只是露出了冰山一角,幕后的推手,真正的真相,绝不止于此。

  疑惑间,远方忽然掀起一阵振聋发聩的海浪声。

  宋迎心中一惊,还未来得及反应,四方景象蓦然被一阵滔天巨浪冲垮,他自己也被一股大力猛的排斥出了岁千秋体内。

  他被浪头淹没,在水里卷出去老远,挣扎着钻出水面时,天地白茫茫一片,到处都是汪洋,什么都没了。

  而远处水面上,有个白衣人影执剑踏浪而来。

  宋迎立刻明白了。

  他们窥探岁千秋的记忆,被他本人发现了。

  不但被发现,还被反追溯,找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