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钗换酒
“……唉, ”
乘白羽笑着叹气,“可知是过得久了,我就知道你要问这个。”
“实话说, 我也不确信,因此才说一个他熟知的地方。此人若无回应,我便知道认错人么。”
“嗯,实在是很有道理,”
李师焉话锋一转,“抱鹤台上,你现身不曾?”
乘白羽笑吟吟:“你猜呢。”
“阿羽,”李师焉满面山雨欲来,“是你先惹我。”
“哎呀,”
乘白羽瑟瑟发抖十分做作,“夫君饶我。”
啪地一声,李师焉轻拍他手背,面上也阴云转晴:“顽皮,谁皮得过你。”
“你又在扮酸,”
乘白羽嘴角翘着,“没醋装酸,多少年还是这一套。”
李师焉抚一抚胸口:
“假戏也有真情,真的酸,晚上回去要吃甜的才好。”
“好,好。”乘白羽笑道。
须臾,
“不过你不会的,”
乘白羽道,“不会怀疑我的为人。”
“不会,”李师焉目中凝定,“即便你要见贺雪权,想必也是正事。”
两人相视一笑。
又两息功夫,
“咳咳!!”
半空中的芥子吐出一个人,满嘴鲜血,跌落在地抚着胸口咳血不止。
贺雪权随后跃出,面容冷酷:
“就这点出息,皋蓼看中你什么。”
“咳咳!”乘轻舟不解,“父亲……?”
“你听信皋蓼的为人?”
贺雪权语气很淡很冷,“自寻死路。”
“父亲怎可这样说!”乘轻舟咬牙撑起身,“祖母时时念着您的!”
贺雪权:“口尚乳臭年幼无知。”
……
这父子两个,显见是怨气没在芥子里撒干净,你一言我一语谁也没有好听话。
上首左一席,李师焉眼睛微眯:
“呵。”
乘白羽也是叹气。
“叹什么气?”
李师焉低声道,“你前夫设好的社戏,他给你扮奸佞,好人留给你做,你还叹气?”
“我做好人有什么用?”
乘白羽软着声气,“你做吧。”
李师焉:“你让我承贺雪权的人情?”
乘白羽:“嘻嘻,不然你想让我承他的情?”
“呵。”
李师焉往玉阶下并指一点,乘轻舟口中如注的鲜血止住。
阶下贺雪权正说起往事:
“你是我亲生,我不是皋蓼亲生?你且去问问她,我幼时过的是什么日子。”
乘轻舟有话说:
“那时祖母刚刚当上妖王,王位不稳,她也是无暇他顾,其实她内心里多有愧疚思念——”
“哦?她如此说的?”
贺雪权一边唇角微挑,“那我再问,我登化神境上仙缘榜,第二日她便遣人来寻,难道也只是思念愧疚?”
乘轻舟瞠目结舌:“怎会?祖母她怎会如此……”
“且不论长辈之过,”
李师焉冷道,“贪狼魔君,你少拿自身类比我徒,你是没人管的孤儿,我这徒儿自幼没过过一日颠沛流离的日子。”
原来近年来三毒境令人闻风丧胆的新晋魔君正是贺雪权!
乘轻舟惊呆,望着贺雪权:“父亲,他……师父说的可是真的?”
贺雪权抱着剑懒怠答话,眉宇间布满邪佞峻厉。
默认一切。
“父亲是否有苦衷?”
乘轻舟红了眼,
“传闻此魔修嗜血残忍……父亲即便堕魔,不能回仙鼎盟,为何不回神木谷?祖母她或许从前没能尽做母亲的职责……”
开脱的话,再说不下去。
“不回仙鼎盟是我不想回,至于神木谷,因我知道谷中无人护我,”
贺雪权下颌一抬,冷厉道,“如今再添一个你,我嫌丢人。”
“从今而后不得以我子自居,否则,我送你去见你祖父。”
说罢这句贺雪权原地化成一缕灰雾消失不见。
殿中一静。
李师焉步下玉阶摸乘轻舟的脉:
“轻按不得,重按乃得,邪郁于里,气血阻滞,”
回首望乘白羽,“有些麻烦,要下破血丹。”
身心摧残,看样子乘轻舟伤得不轻。
李师焉去瞧,乘轻舟二一添作五合上眼睛歪在地上不动弹。
乘白羽一副踟蹰样子:“疗伤,他恐怕想回他祖母处吧。”
“他又不傻,”
李师焉哼道,“皋蓼对亲子尚如此无情,待他岂有真心。”
乘白羽坐着不挪窝:“只怕他还是埋怨我。”
“他还替皋蓼分辩,他也知他父亲一生挫折怪不得皋蓼,他自己的际遇倒怪你?”
三言两语讲完道理,李师焉道,
“走罢,此地不是疗伤之所,先去客舍。”
乘白羽这才走来抱起乘轻舟。
趁着比武台的热闹,一行人行至乘轻舟住所。
乘轻舟倒在榻上不动不言闭着眼,乘白羽在榻边坐下,也不多话,只是翻着乘轻舟手腕好生诊一番脉。
“嗯,破血丹要下,只是药性猛烈,或许佐以桂枝蠲痛散……”
与李师焉商议药案,摆出百药囊,斟酌分外谨慎。
“……不够,我去学宫药炉瞧一眼。”
“我去罢……”
声音渐息。
乘轻舟只觉榻边重新轻轻一陷,一道微微的叹息落在耳边。
“我知道你现醒着,不耐烦与我说话罢了。”
“瞧见你父亲对我多有维护,心里不舒坦?”
“你祖母大约常对你说我对不起你父,你一定在想,为何他还替我出头教训你。”
“我是什么样的人,在你父亲眼里,和在你祖母眼里,很不相同。”
“而你,无须认同任何人。”
“我是什么样的人,你祖母是什么样的人,还有你自己想做成什么样的人,你好好想想吧。”
“我只愿你,心地淳正,质而不野,不轻易受他人言论的摆布,自在逍遥。”
乘轻舟眼角渗出泪意,犹自倔强不肯睁眼。
“唉。”
乘白羽并不强求。
少时,李师焉煎药回来,两人将药留在榻边小几上径自离去。
-
大典结束第三日。
乘轻舟好转以后留在学宫养伤,虽说仍旧不言不语,但好歹没跑去神木谷,叫人大大松一口气,乘白羽心思渐渐转至这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