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满堂春 第117章

作者:温吞的女人 标签: 乡村爱情 种田 随身空间 穿越重生

容玥噗噗直笑,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透的,越是得不到的却反而越想得到抓住,何况是那样的位置。”

“嗯,我们普通人是没办法了解他们这些大人物的想法的。”唐春明认同地点点头。

第092章 恩科

容玥来了唐春明倒想起一件被他忘在脑后的事,那就是家里酿的葡萄酒一直没去看过,光顾着高粱酒了,后来又是阿峰的事情又是曝出怀孕的事情,哪里再想得起其他,所以那些葡萄酒就一直被放在了地窑里面。

“葡萄酒?你还酿了葡萄酒?不早说,快去看看。”容玥催促道。

“先说好,这跟酿高粱酒可不同,就是随手弄的,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唐春明提醒道。

容玥的确有那么小小失望了一下,原以为也是唐春明的独家秘方呢,不过先看实物再说。何老看到他们出来问了一下,听唐春明一提也拍了自己的脑门,他也忘了,家里人都给忘记了,不会真给酿坏了吧。

说来葡萄酒他在皇宫里也是见识过的,“葡萄美酒夜光杯”,美不胜收,入口后的微涩也别有一番滋味。

地窑里,几个大肚坛子静静地躺在里面,容玥和何老动手将最外面的一口坛子揭开封盖,唐春明抽抽鼻头,笑了起来,没酿坏,没酿坏就成:“看来还是能喝的,不过得先过滤一下才行。”

“行,你先回去,这里交给我们几人,我去叫上大山他们过来帮忙,把几个酒坛都处理一下。”何老挥挥袖子赶人,现在明哥儿就是重点保护对象。

“好吧,你们忙。”唐春明也不客气出了地窑回到暖暖的屋子里。

最后这些葡萄酒整理出来后,尝了味道也不错,唐春明干脆拿来送人了,他现在是真心不缺银子花,尤其是今年下半年这高粱酒的进项数字惊人,于是这葡萄酒他也不放在眼里了,送村里相熟的几户人家都尝尝,又分了一小半给容玥,让他看着再往赵王殿下那里送送,还有滕煜那边也要送的,所以看着虽多,但各处分一分也差不多了,自家里当然也要留足一年的份。

听到唐春明的决定何老乐呵呵的,没有半点意见,容玥则无语地翻了个白眼,真有人嫌银子多的,不过还是建议道:“你那片山上明年可以扩大这葡萄的种植再多种上一些,到时多酿一些葡萄酒,多出的酒我那里包了。”

“好吧,等开春了我让大山他们去弄。”唐春明想了想说道,左右山上还有空闲地方的。

容玥在这里停留了两天也就离开了,眼看过年了,他身为容家的当家自然也得回去主持各项事宜,可比不得唐春明这种闲人。

而唐春明则把李峰的那封信翻来覆去的看,恨不得把每个字都揉碎了,看完后也只得叹口气,他越来越想阿峰了,怎么办?好消息就是直到来年春暖冰雪融化之前都不用担心阿峰会出战受伤了,若他有飞天遁地的仙家之能,就能去外族那边把齐王给揪出来扔到京城皇帝面前了,只要罪魅祸首受敷,他的那些势力自然瓦解,从此大庆朝一片清明,多好!

唐家的祖上留下一个仙家空间怎就没再给后人留下一些修仙的功法呢?

&&&

冬去春来,在唐春明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的情况下,边关再次燃起战火。

而唐春明的肚子竟然比上次还要大,王英跟陈么么都看得胆颤心惊,不管他们怎么给唐春明补都补不到他身上去,两人担心会不会全补给肚子里的孩子导致孩子个头太大,到最后不容易生产。

看两人小心翼翼的神色,何老老神在在地跟他们解释:“放心吧,明哥儿这次肚子可是揣了两个,这肚子自然比怀一个的时候大得多,现在早出了三个月,可以带他往后山走走活动活动,对他后面的生产有益,毕竟双胎生产不易。”

“双胎?!”唐春明听到这个惊人事实后脚下差点打滑摔一跤,幸好旁人比他还要注重他的安全,忙在一边扶上责备了他一通。唐春明哪里管得了那么多,一手反指着自己挺起的肚子一边问何老:“何老,这里面真的有两个?”他快哭了,怀了一个不行,还一下子揣了两个。

何老乐呵呵,双胎好啊,家里一下子添两个人口,到时可就热闹了,对他来说,孩子当然越多越好。不过他认识唐春明时间也不短了,自然看得出唐春明那种奇怪的心态,貌似对怀孩子生孩子有些抵触,但好在也能接受事实等待生产的那一日,所以好心安慰道:“一下子生两个好啊,总比一次次的生好吧,省事。”

而两个孩子的表现就跟他们阿母不一样了,拍着手欢快极了,小混蛋阿森又开始常摸唐春明的肚子,跟两个弟弟说话,让他们快快出来陪他玩儿。

张秀倒是羡慕极了,常常跑来看着唐春明的肚子说:“明哥儿你可真有福气,一下子生俩,我想生一个都不行,不行,我得沾沾你的福气,说不定我也可以怀上了,哈哈。”

这人想生孩子想疯魔了,唐春明暗暗腹诽道。

等消息传开后,就不止张秀一人来看了,那些想生孩子的哥儿都跑过来摸摸肚子,想法跟张秀是一样的,怀双胎的可不多,在这农村里可算是个吉兆了。也没人会认为明哥儿生不下来,没看到家里都有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坐着呢,所以这喜气得沾。

当王春花听到后那眼里心里可真是酸得直冒泡,这人运气怎就这么好呢,当初在赵家,他可是绝对凌驾于唐春明之上的,在背后撺掇着赵老嬷让唐春明吃了不少苦头,那时他看着唐春明在赵家处境艰难可是得意得很,可当初有多得意现在就有多失落,可就算李峰不在村里,他也不敢找唐春明的麻烦了,如今的唐春明哪里是他能谋算得了的。

看看家里躺在炕上还嘶哑着嗓音叫骂个不停的赵老嬷,王春花仿佛没听见一般抓了把瓜子嗑了起来,家里的汉子他也不指望了,或者说从起初就知道那是个怎样的人,何况现在腿都瘸了,还能指望他干出什么大事?虽然家里的银子甭想捞了,可那些地不还归着他管,他也算不愁吃穿,这日子总归比回母家来得好,回母家过了一段时间遭的白眼让他也看清了,从他嫁出去后母家就没他的地位了。

“呸!”王春花吐掉嘴里的瓜子壳,朝屋子里叫骂道,“吵什么吵,见天地吵烦不烦啊,还让不让人活了?我可没那么多银子请人回来侍候你,要想人侍候找你三儿子去,你那三儿子可真孝顺啊,连大过年的都没回来看看你这躺在炕上的老母,谁知道死哪儿去了!”家里原来雇的那人在王春花回来后早给退了,三叔公那里每个月给出的工钱自然就落进了他的荷包里,三叔公不明底细,而知道这些事的其他赵家人也睁只眼闭只眼由着王春花折腾去。

赵老嬷在屋里抓着自己的喉咙“嗬嗬”地直叫,原来见好的病在王春花回来后越发恶劣了,人也更加削瘦,再加上一直期盼的老三连过年都没归家,这对他来说无疑又是一重打击,雪上加霜。

赵梅小哥儿端了都没什么温度的饭食进去,也没接近赵老嬷侍候他,只远远地摆在那里,对着赵老嬷的眼神视而不见,低着头就迅速跑开了。低下的眼睛中有着冷意,对于一个想要卖他的嬷嬷,他是再不将他当成长辈看待,反正阿母怎么说他怎么做,阿母如今对他也好了一些,现在的日子比过去好得多。

“嬷嬷没打你骂你吧?”赵栋见赵梅跑出来迅速把他拽过来问他。

“哥,没有,嬷嬷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了,怎么骂我,哥你别担心。”赵梅抬起头露出感激的目光,也许共过患难,赵栋也知道关心自己的弟弟了,以前他可也是跟他阿母嬷嬷一样对赵梅动辄打骂的。

“那就好,要是再骂你你转头就跑,要是打你你就叫哥,哥帮你!”赵栋恨恨地说。

“哥,你说小叔会不会回来?”赵梅担心道,赵老三没回来他可是开心得很,在他看来,三叔要是一回来,他的好日子肯定就没有了,所以宁愿那个长辈一直不出现的才好。

“还是不要回来的好。”赵栋压低声音说,因为他也知道,如果三叔一回来嬷嬷肯定又要压在他们一家头上,还不如现在这样。至于他们的阿爹,想想他做的那些事赵栋就恨,当初他阿爹做那些事的时候可有想到他们?嬷嬷想要卖他们还不是因为阿爹犯的那些事。

&&&

这一年的春天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朝廷对边关用兵顺利,齐王又兵败如山,后宫中,当今陛下也迎来了他第一个中宫嫡子,于是年初的时候大手一划,加开恩科,举国欢庆。朝堂上不是没有大臣建议边关议和,小皇子诞生不易见血光,皇帝当场大怒,说正应当趁机攻破外族将捷报作为小皇子的贺礼,狼子野心的外族凭何能享受到小皇子的福泽?

里正家的两个小子都决定参加今年的恩科,就算今年没有恩科,他们也打算明年要下场试一试,读了这么些年的书有没有成果。与他们同在一起念书的唐春嵘,也想跟着一起试试水,今年不成明年还可以继续,权当多些下场经验。

为着让三个小子能定心读书准备考试,两家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在县里租房让他们从学堂里搬出来,有个更加安静的读书环境,而且从租房起,沈夫郎和王英就轮流赶去县里去侍候三个小子的吃喝。

第093章 入赘

由于李峰不在,唐春明春天里分发种子的事情都麻烦得多,后来索性都托给了何老,他提前一步把种子都放进了仓库里。一个冬天下来,酒坊里的粮食已经全部用光,所以里正等人就把酒坊封了,等秋收时再开启,也因此张秀等人也闲了下来,唐春明这边也可以多个人搭把手。

好在事情去年都做过一遍,今年不过是在去年的基础上重复一遍或是稍有扩大,慢慢来总能理顺。

王莫家的孩子先呱呱落地,是个小哥儿,赶回来守着的张长明抱着刚出生的脸还红皱皱的孩子乐得合不拢嘴,他爹母也没有不高兴的,有小子有哥儿也算齐全了,如今的家里可不是养不起小哥儿的时候了。

唐春明也只在王莫生产完时去看了一下,看着张秀跟他比划着小哥儿的模样,唐春明真想让大山把这想孩子想得疯魔了的哥儿拎回去,嗯,再关起门来好好努力上一段时间,争取让张秀实现这个愿望他也能消停些了,省得成天盯着他肚子看。

张秀说得正兴奋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打了个寒颤,看看外面的天,莫非是倒春寒不成?

张秀搓了搓胳膊换了个话题:“你说今年咱村里能再出个秀才不?我们家两个小子今年明年都甭指望了,就不知再等上三年够不够资格参加科考。”孩子进学了,自然是希望有机会能改换门楣,如今家里也不缺这个银子了,虽说出了个赵老三这么个品行不好的秀才,可对于这个年代的百姓来说,读书人依旧是受人敬重的。

“我看大毛二毛就不错,尤其是大毛,如今越来越稳重了,学堂里的夫子不就常夸他,你就等着三年后成为秀才阿母吧,哈哈。”唐春明笑道,里正请的夫子不错,不是个迂腐之人,很耐得下心教导村里的孩子,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家把孩子送到学堂里去了,里正跟村里的族老们正商量要不要扩大学堂的规模多请一个夫子,毕竟人多了一个夫子管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