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夜天 第242章

作者:云长歌 标签: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李显知道武皇早就想把郑玘调走了,如果李显坚持的话完全可以用卫尉还有少卿官职来堵,不过并没有意义,官职大小有的时候也要看实权,一个没有实权的卫尉卿和一个有实权有皇帝撑腰的卫尉少卿,那力量恐怕都不在一个档次。

李显顺便就说到:“既然如此,正好礼部尚书空缺,不如就让郑清澄去吧。”

武皇听了之后顿了一顿说道:“如此,也好,此外可还有别的要求?”

李显笑着说道:“阿娘莫要担心,我只是回长安而已,洛阳虽好在我眼里终究不如长安。”

一副看上去母慈子孝的画面实际上却不过是李显和武皇在博弈而已,李显开口就要礼部尚书主要是因为现在礼部尚书的确是空缺,而且他听说武皇有意让武承嗣当礼部尚书。

武承嗣他何德何能呢?就算是皇子都没有上来就当尚书的,六部尚书哪怕算不上位极人臣也是位高权重了,郑玘现在这个年龄做尚书都会被人怀疑年龄不够,武承嗣一从政年龄不够,二也没有功绩,让这么一个人当上书他能呕死。

而卫尉卿,李显相信武皇不可能让武承嗣来的,卫尉卿这个职位太重要,关乎到武皇的身家性命,武皇纵然大力扶持武氏宗族却也十分清楚自己侄子的能力,武承嗣哪有带兵的经验呢?

李显不能明着压武承嗣,也只能从这里面着手了。武皇同意了,于是郑玘转头就从卫尉卿变成了礼部尚书,然后跟着李显去长安监国。

李显带走了以刘仁轨程务挺娄师德为首的将领,很多人本来都以为李显去长安是为了复辟,但是看到他带的人之后不由得都有些叹气,虽然这些武将都不错,但是文臣有文臣的优点,李显带的人显然支撑不起一个朝廷的运作,哪怕武力值比武皇这边强,实际上后勤的运作却是短板,李显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估计带着这些人他也不敢轻易起兵。

让大家都很意外的是豫王李旦居然也上书要求去长安,武皇干脆眼不见心不烦的都同意了。至此,天下间皆以为武皇同两子离心离德,唯有一女可解膝下荒凉。

当然除了这些大臣之外,李显还带了一个特殊的人走,或许不是一个,而是那一家——庶人李贤一家。李显一点也不敢让李贤活在武皇的手下,他还真怕什么时候忽然听说李贤自杀,李治当初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儿子,李显打定主意就算耍赖也要把李贤带走。

好在武皇对这个申请也没有过多的苛责,只是在名单上又给李显加了一些人,李显一看就知道武皇这是想要通过他来一点点渗透长安,在长安的力量不如洛阳是武皇最大的隐患,她肯定要消除隐患的,这也是武皇这么痛快让李显去长安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达成目的就好,打包上路的李显十分悠然自得,总算是放松了,而此时坐在他对面的李旦看着郑玘亲手一点点给李显榨果汁的样子只觉得闪瞎眼了,真想把老婆也带上来秀恩爱,不过仔细想想,总觉得……就算把老婆带过来也秀不过这两个家伙。

李旦望了望外面有些疑惑的问道:“七兄,怎么感觉你这次……带了好多人?”

这次李显是带着好多武将组团一起走的没错,但是这车队也太大了吧?总觉的有哪里不太对的样子。

“哦,我顺便从这边的梅花书院带过去点人,都是不错的苗子,准备招到我的王府里。”

李旦先是愣了一下,继而恍然大悟,李显的梅花书院他是知道的,梅花书院并不多,在长安一座,洛阳一座,别的就没了,只不过梅花书院出来的人很多都是有点才学的,成才几率还是比较高,大概因为这些孩子之前生活并不好,如今有了好一点的生活,甚至还能读书就十分的上进。

李旦原本也担心李显到了长安之后恐怕想要处理政事也不容易,到时候说不定还要武皇派人过来,这一次武皇要是让人过来的话大概就是要连长安一起渗入了。

只不过李显显然不会给武皇这个机会,梅花书院的那些人做官可能有点不够资格,但是被僻入王府就是李显自己说了算了。而李显又不是要组建朝廷,这些人顶着幕僚的头衔不一样要干活?

李旦想通这一点之后立刻笑眯眯的问道:“这样啊,那阿兄也分我一点人吧。”

李显拍了拍弟弟的头说道:“长安那边梅花书院今年也要毕业一批人,到时候挑一点吧。”

哎,现在看起来当年建立梅花书院的自己简直是太有远见了,李显在心里默默给自己点了个赞。

因为车队庞大,李显到了长安的时候已经九月份了,到了长安之后,李旦的侧室就产下一子,这是李旦的第三子,也是个庶子,然而李显却对这个庶子十分感兴趣。

郑玘颇为奇怪:“你这是抽什么风?”

能不抽风吗?围观幼年版唐明皇啊!当然,这一辈子李隆基估计是别想当皇帝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说武将能够培养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武后还是当太后那一段时间杀了多少武将,那个时候唐睿宗也在位,同样也被软禁,然后再看看大唐的版图缩水了多少,的确人才是可以培养的,但是武将的流失在当时的大唐而言就意味着国土沦丧,数万黎民无家可归甚至命丧敌手,而且国土被人侵占了再抢回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吐蕃虽然灭了但是大食还在旁边虎视眈眈!

第158章 158

摄政王跑到长安监国这件事情让很多人都搞不懂这个事态到底是怎么发展的,严格来说需要太子or摄政王监国的情况一般都是皇帝太小或者生病没办法处理朝政,哦,还有一种是皇帝被摄政王架空,名义上是帝国的主人,实际上也不过就是个傀儡。

然而武神皇如今这三个情况都不算,她完全有能力处理国事,根本不需要一个摄政王出现。更何况,古往今来禅位的皇帝不少,可是那些禅位的皇帝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就是被赶到一个贫瘠的封地去自生自灭,更多的是被继位者被弄死了。

禅位之后还能当摄政王,这是前所未闻啊。而也正是因为这种诡异的情况,朝野之中也是一片平静,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个诡异的情况了。

“很简单,因为神皇手中的力量不够。”上官婉儿坐在那里眉眼之间带着一丝忧虑。

坐在她对面的太平公主却说道:“阿娘是上古黄帝钦点,众望所归,她只是不愿跟阿兄兵戎相见而已。”

“公主真的这么觉得?”上官婉儿反问了一句。

太平公主顿时不说话了,生于帝王之家哪怕是女孩子政治素养都不会低,更何况太平公主是从小被武神皇养大的,她很清楚,她娘之所以不敢轻易动她的七兄不过是因为不到时候而已。

没有几个武将支持武神皇,她当初既然跟李显定下了协议就算翻脸也要等自己站稳脚跟再说,至于这段时间李显会不会壮大自己,武神皇已经尽量去限制他了,只有武治没有文臣,李显还能怎么力挽狂澜。

李显到了长安之后整个人都蛰伏下来,虽然说是监国却并没有做什么,武神皇却因为他这样的蛰伏而开始大展拳脚。

一条条的政令颁布下来,整个朝堂都开始了一番动荡。

太常卿兼豫州府长史王德真为侍中,中书侍郎、豫王府司马刘祎之同中书门下三品,周国公武承嗣任宗正卿,内史苏味道左授青州刺史。

同时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这些事情看上去好像动作不大,但是李显知道这是武神皇一点一点的在抹杀大唐的印记,顺便还提高一下洛阳的地位,使之能够跟长安抗衡。

毕竟作为陪都,洛阳的政治地位跟长安还是没办法比的,哪怕李显在长安住的是王府而不是大明宫,却也不能小看李显在长安的影响力。

而李显则在等,他有的时候也承认神皇在文治上还是有一把刷子的,她能够根据局势调整自己的战略脚步,历史上虽然也是禅位,但是因为睿宗的影响力不如李显,所以武神皇的掌权之路就分外艰辛,那个时候她杀了大量的武官以及李家宗室。

而现在她还没对这些人下杀手,李显觉得哪怕是为了能够保存住这些人,他让位也就不冤。

只不过郑玘却是被他拖累了,作为摄政王一党,郑玘注定是不会像前世一样被武神皇重用了,对此李显还是有点心虚的。

倒是郑玘自己很看得开:“重用?你想太多了,那个时候我也不过就是一个下州刺史而已,我的位置并不重要,没有被清算是因为影响不到大局,所以才能被保存下来而已。”

郑玘现在想来也是挺感慨的,说实话那个时候他跟很多大臣一样,对太后主政本就有些不满,后来李旦让位给太后,他们就更愤慨了,当时很多人都在密谋反周复唐的,只不过……书生造反三年不成,他当时只不过是个文臣,跟武将压根没什么联系行军打仗更是不行。

但或许会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拯救了他,后来他的官越升越高,武神皇的地位越来越稳,他心里特别的煎熬,那个时候他遇到了狄仁杰,狄仁杰是个非常通透的人,从一开始狄仁杰就有自己的坚持。

那个时候狄仁杰跟他说:“死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死了我们都死了,多年以后谁还记得这个江山曾经姓李?”

现在想来狄仁杰的做法是对的,只不过当时他们这些“投靠”武神皇的那真是名声狼藉。

李显没说话,他总觉得郑玘这不过就是在宽慰他,不过,起手无悔,既然他已经做出这个选择,就只能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