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去搞基 第234章

作者:风中蝴蝶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嫒姬参加完宴席回府,远远就看见自家府门栓马柱上栓着十几匹战马。几个全身盔甲的士兵在战马旁守护。嫒姬对其中一个士兵面容熟悉,那是伯耀的近身护卫。

书房之内,赵轩依旧坐在躺椅上,伯耀单腿跪在赵轩面前,双手捧着一只大陶瓷罐。

“主公,伯耀将瑞公子带回来了。”陶瓷罐中是赵轩嫡长子赵瑞的骨灰。

伯耀从燕国回到康城,没有回自己府邸,而是直接到旧主这里报道。

赵轩愣愣的盯着陶瓷罐,回忆起自己跟大儿子最后一次见面情景。那时,赵轩考问刚启蒙的赵瑞课业,赵瑞因紧张导致的结巴回答让父子俩都出了一身汗水。

“烦劳爱卿将逆子骨灰带回,逆子终可葬入祖陵…”赵轩眼中闪着水花。

赵轩跟大儿子相处时间不多,感情不是太深厚。不过赵瑞毕竟是他的骨血,看到亡于异国的儿子骨灰,赵轩还是很心痛。

赵国内乱时,儿子赵瑞才四岁,被母亲和舅舅当成了谋逆工具。

赵瑞天生胆小,跟着舅舅和母亲逃回燕国的路上受了惊吓,病了半年不治身亡。

伯耀跟卫青攻下燕国王宫后,卫青搜罗钱财,伯耀到处寻找燕姬母子,想将赵瑞带回吴国。可惜赵瑞已经病死半年。伯耀只能将赵瑞坟墓刨开,遗骨火化成骨灰带给赵轩。

伯耀见赵轩光顾着伤心,既不接赵瑞骨灰,也不叫他起身,便自己站起,将陶瓷罐置于书案上。伯耀跟赵轩从小一起长大,两人私下相处比较随便,不大注重礼节。

陶瓷罐跟案几桌面相接触的清脆声音将赵轩从悲伤中拉回,他闭了闭眼,指着身旁座椅说道:“伯耀,这边坐。”

“谢主公赐座!”伯耀行礼道谢。

“伯耀,此次伐燕,汝统率了两万兵马,这两万兵马有无可能…”赵轩身体倾向伯耀,说话声音很低。

“吴国之兵马,将领只有统率作战权柄,无调动可能。”伯耀摇了摇头。

伯耀明白赵轩言下之意,赵轩的意思是,伯耀能不能掌控这两万军队。

“吴国全部将领都如此?”赵轩本以为只是伯耀会被监视,不能擅自移动军队,不想所有将领都是如此。

“不错!”伯耀点头。“中高级军官隔断时间便会有调动,根本不容你培植亲信。一军之长不是靠心腹指挥军队,而是靠军事总理府的命令指挥军队。军队中还有专管意识的训导官,训导官作战上服从军队长官,军队中有异动却是直接报告训导总部,训导总部听命军事总理事。”

“孤就说嘛,楚朝辉才是吴国真正掌权人,可惜明公子。”赵轩冷笑,军事总理事府将军权牢牢掌控。

伯耀犹豫了一下,摇头表示不同意见:“以微臣所见,吴国掌权人还是明公子。”

赵轩惊讶,眼神带着疑惑。

“主公,在吴国军队中,士兵最拥戴的是明公子,并非楚朝辉。”

“为何?”赵轩追问。

伯耀斟酌片刻,措词说道:“吴国士兵每月有兵饷,所有兵饷由明公子管辖的财政拨发。士兵退伍,退伍金跟分配的良田也是财政解决。楚朝辉用兵,最先要做的是提请明公子的总理事府批准作战预算。”

伯耀的意思是,吴国士兵跟钱袋子效忠,郑钰明不批准军队预算,楚朝辉就没有向外派兵的钱物支撑。

“这么说来,楚朝辉管着军队,明公子管着钱物,明公子只要用钱管着楚朝辉就能掌控军队?”赵轩揉额,吴国政体太另类。

明白郑钰铭才是吴国的一号人物,赵轩心中震惊,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良久才长叹一声:“吾差明公子太远矣!”

伯耀带回赵瑞骨灰的第二天,赵轩就病了,这次病势凶猛,郑钰铭闻讯,连忙带着姜圭来见赵轩。

第195章 番外3下

伯耀跟武铣正守在赵轩床榻之前,听到门房禀报郑钰铭跟姜圭到来,连忙出门迎接。

“伯耀天生是将才,为何从军中辞职归家?”

郑钰铭将见礼的伯耀跟武铣搀扶起身。

“伯耀本是吾主公马前一小卒,合该在主公左右伺候。”

伯耀抱拳回答,神色虽有歉意,态度却很坚决。

伯耀对赵轩最忠心,会领兵攻打燕国,不过是为赵轩雪耻。

既然无法掌控自己率领的军队,不能从兵力上帮助赵轩复国,吴燕战争结束后,伯耀就辞去武官职务返回康城,准备陪伴在旧主身侧。

郑钰铭视线转向武铣,武铣立刻低头避开郑钰铭目光。赵轩不肯出仕,武铣同样追随旧主。因为武铣性命是郑钰铭救下,拒绝郑钰铭提请,武铣更有歉意。

郑钰铭微叹口气,伯耀是很好的将才,武铣是不错的文职人员,郑钰铭非常想任用两人。可惜两人以自己主公意见为意见,赵轩不肯出仕,两人便不愿出来效力。两人对赵轩的忠心让郑钰铭动容,这在二十一世纪是很少见的。

躺在床上的赵轩陷入沉睡,嫒姬坐在床前矮凳上看护。郑钰铭和姜圭进来,嫒姬起身想推醒赵轩,郑钰铭连忙摇手阻止,只让姜圭上前为赵轩诊治。

赵轩被姜圭检查的动作惊醒,醒来发现郑钰铭也在床前,马上又闭上眼睛。

姜圭为赵轩把完脉,用金属听筒听过心肺声,翻看了赵轩眼白,直起身走到房中案几旁,提笔给赵轩开药。

嫒姬关心丈夫健康,跟到案几边,欲言又止。

“姜院长,赵国主身体如何?”郑钰铭帮嫒姬问出想问的问题。

去年康城第一家医学院成立,姜圭便是学院院长。

“没什么大碍,不过是郁气攻心。”姜圭说完刷刷开了药方,写好递给嫒姬。“先吃一个疗程再说。”

嫒姬双手接过,拿着药方出门让人去药房买药。

姜圭等嫒姬走开,用炭笔在处方纸上写了一行字,等郑钰铭看完,将纸揉成团,跟笔听诊器等用具一起收进药箱,也不向赵轩告辞,顾自扬长而去。

姜圭写在处方纸上的只有‘病由心生’四字,郑钰铭一看就明白赵轩为什么会突然病倒。

赵国短短两个月的内乱,忠心于赵轩的臣子被右大夫跟燕王铲除大半,等于将赵轩在赵国的根基损毁。这样也让吴国兼并了赵国之后,各方面重建顺利。

赵国国内越平静,说明反抗吴国统治的势力越少,赵国上下认同吴国的统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