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98章

作者:路归途 标签: 生子 美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皇甫铁牛蹙着眉毛,看着夫郎,小声说:“万一是孩子——”

“你个大傻牛,我是胃疼,胃和肚子我还能分得清的。”汤显灵嘴上这么说,但自己也没底儿,想着‘万一’呢,还是去了一趟药堂,花了三十文钱诊脉。

皇甫铁牛急切,“我家夫郎身子如何?没大碍吧?”

“有些体虚,莫要着凉了。”郎中大夫号完脉说。

汤显灵:……大夏天的他还体虚怕着凉?

皇甫铁牛连连点头,问可要吃药,大夫说不用,莫贪凉,喝一些红豆红枣茶补补气血即可。

二人从药堂出来。

汤显灵:“你是不是失望了?”没有小孩这事——

“咱们去一趟杂粮铺子,买些红枣吧,家里豆子有,没什么栆了,现在枣都是干枣,我抽着时候回一趟村里,跟张叔说,村里要是秋日结了枣,给我留一些,我们自己晒。”皇甫铁牛一连串话,最后见夫郎盯着他看,认真道:“怎么了?你刚说啥了?”

汤显灵:……

白问。

什么孩不孩子的,他家铁牛全牵挂着他。

“你说的在理,还是我晒得好吃。”

“对。”

但铁牛想买枣,拗不过顺路去了趟杂粮铺子,皇甫铁牛在那儿挑红枣,汤显灵无聊四处瞧,一看隔壁铺子有点眼熟,定睛一看,不由喊:“大姐夫?”

近三年,老天赏饭吃,光景好,地里收成丰盛,今年林家三兄弟晌午到的奉元城,先直奔粮食铺子卖粮,但是一问今年给的粮价很低,比去年还要低一两文钱。

三兄弟自然不乐意这么低卖。

别说西市,东市也问了一圈,一人看粮,两人跑着去问价,看看怎么收,结果东市粮商给的价都一样。林虎三人从早上出家门吃了几个拳头大的杂粮窝窝头后,到了现在水都没喝一口。

不提饥肠辘辘,三人面对粮铺给的价,焦头烂额也不知道卖不卖了。

丰收了,粮价到贱起来。

林大郎做不了这么大的主意,家里还有些粮呢,就问俩弟弟卖不卖,林二郎一听,怕爹回头说他,就说听大哥的。

三人磨磨唧唧,林虎最后说不然卖吧,再耽搁下去,城门要关了,就是不卖了,那也得先推着粮回去,不然城门一关真留在奉元城了。

主街宵禁不让留人,他们就得鬼祟窝在哪个坊间睡一觉——没钱去客栈,再说了天热,睡地上也不碍事。可是坊间睡大街也不是那么好睡的,万一被哪户人家瞥到了,嫌他们,得赶他们走。

总之麻烦事。

林二郎提了句:你岳家不是在奉元城吗,实在不行咱们去你岳家借借宿。

林虎没应声,只说先卖粮,看日头应该能赶在城门关前出去。

岳丈死了,岳母一人同五哥儿新夫婿住一起。

“三郎你是不是嫌我和你二哥打你岳丈家主意?我们没那个意思,现在折腾赶着出去肯定来不及,你俩没牛车,推着板车走的慢,要是在奉元城过一晚,实在不行,咱们睡地上、院子里总成吧。”林大郎说。

林虎:“大哥二哥,不是我跟你们起了什么嫌隙,我岳母家小小的院子,没咱家大不说,半拉院子还租给了外人,走动全都是靠着前头铺子进出,他家做买卖,人来人往的,咱们过去,又是三车粮,不好放,先前我和媳妇儿带孩子奔丧,夜里也是睡在铺子前头打地铺。”

说了一通,晒了一天又饿着,三兄弟都有些耐心快没了,林大郎就说:“算了不扯这些,先卖粮,回头爹问起来我担着。”

于是又到了西市粮铺卖粮。

这么一折腾,遇到了在隔壁买红枣的汤显灵铁牛。

铁牛先付了红枣钱,拎着篮子在手里,跟大姐夫打招呼。汤显灵叫完人,听了大姐夫俩兄弟话里一些抱怨:粮价低、到现在都没吃、还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出城。

“你们粮价多少啊?”汤显灵问。

他买精一些的面粉,一旦百斤,七百文,能给送一斤红豆这类添头。

林虎:“去年一旦还是四百文钱,今年算下来,说是给二百文,费了白天口舌,求爷爷告奶奶的,最后磨到了一旦二百七十文钱。”

汤显灵:?!

我去,这么便宜!

难怪卢家馒头店常青树,量大价低了。

不过大姐夫家送的是脱了壳的干麦子粒,没磨成精面粉,能放。粮铺要是收了这样粮,还得磨成粉,二道加工,也是有的赚,跟卢家铺子一样薄利多销。

人工便宜。

奉元城家家户户不种田,都要吃粮,粮商长久买卖,赚的。

旱灾乱时粮会涨涨价,官方控制,平时粮价就这样,粮商要压价,农人种田不易,图个温饱,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攒钱攒家底。

官家政策重农抑商,商税重,商籍地位低,农籍清白子孙后代可科举,但是日子太清苦了。

“明日铺子不开张,家里歇一天,大姐夫不然今晚来家里住。”汤显灵开了口,他给大姐夫颜面,也是因为大姐在林家过日子。

林大郎看三弟,“卖了粮,磨蹭到现在,肯定出不去了,钱在身上哪里敢在外头睡一夜。”

“三弟,就叨扰你岳家一晚。”林二郎也说。

林虎看向这位妻弟,别看对方只是个小夫郎,上次奔丧岳丈丧事,莫名的他有些‘怕’这位妻弟,因为对方主意大,十二两银子说给就给,连着他媳妇儿不知不觉也听五哥儿的话。

“那我们三兄弟就叨扰了。”

汤显灵点点头,让三兄弟先卖粮、结账,他和铁牛等了一小会,三人卖完粮,能走了。果然,天麻麻黑了。

“你和铁牛先走,我记得路。”林虎喊道。

汤显灵:“行,那大姐夫、林大哥二哥,我俩在家等你们。”他上了自家骡车。

大姐夫要推板车,他是不想慢腾腾走路,累人。

皇甫铁牛赶着骡车,车子快了会,两边离得远了,汤显灵才贴着铁牛坐过去,皇甫铁牛竖起了耳朵,一副‘听听我家夫郎说什么八卦’模样。

汤显灵:……

“我就这么八卦?”

“我想听。”皇甫铁牛自动背锅说。

汤显灵:嘿嘿。然后快乐说起来,“大姐夫他们三兄弟是不是不对付啊?咋感觉话里套着话,那俩哥哥有点拿捏大姐夫,我大姐在林家不会受了什么委屈吧。”

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

皇甫铁牛想了会,也没想出来,说:“不然一会大姐夫到了,我私下问问?”

“不好,咱们啥都不知道,就怕没事咱们多嘴问了,林家听去还以为大姐在我这儿说了什么,挑拨人兄弟关系,还是按兵不动,我到时候说,咱们双休,大姐夫下次要是进城,带大姐孩子来家里玩,到时候我再问问大姐……”

皇甫铁牛点头,“我家老大真是冰雪聪明。”

“好夸好夸!”汤老大高兴了。

第58章

“去年还是四百文钱一旦粮,今年就是二百七十文了。”林大郎赶着牛车叹了口气。

林二郎:“所以说还卖什么粮,留着自家吃多好。”

“爹不答应。”林大郎说完,又道:“爹娘也是想着咱们,说分家,不多卖些粮,之后要是咱们分起来,买院子地盖院子,吃饭穿衣置家当哪哪不要钱。”

林二郎听到此,便羡慕说:“还是三弟好,娶了个好媳妇,手里就攥了十二两银子。”

林虎推着空车,在后头跟着,默不吭声。

他能说啥?

“说这些干啥,那也是三弟媳娘家有本事。”林大郎说了句二弟,这会就要去三弟媳娘家借宿,说这些惹人家不痛快。

林二郎笑呵呵,“我知道,就是羡慕,谁让爹娘疼三弟,给娶媳妇都是娶城里的。”

林大郎林二郎娶媳妇那会,林家寻常,还没积攒下来,尤其是林大郎,娶得就是邻村女郎。林大嫂家里情况可怜,没啥帮衬。到了林虎那儿,林家家底攒起来了,给林虎介绍汤巧,也是媒人因缘巧合的关系。

这些不提。

林虎在心里盘账,家里统共十二亩田,这三年收成都好,一亩田有个三百斤产量,一年能落下三千六百多斤,刨去三十的粮税,这就是一千一百斤,爹娘扣的紧,全家嚼头麦子只留一千五百斤,剩下一千斤。

前两年一旦粮四百文,卖完粮能有个四十两银子,全家人多,花销大,但是私下里又干了些杂活,都有些小补贴,一年到头起码能落个三十五六两。

今年粮价卖不上去,能有个二十七两银子。

再说过去这些年,爹娘手里攥的紧,虽说是盖屋花了些,但要是分家肯定不会像大哥说的那般,没钱买院子盖院子置办家当。

他们林家,在林马村都算是殷实农户了。

他家要是嚷嚷过不下去,村里其他人还咋过?林虎肚子里算完账,却不能明说,估计俩哥心里也清楚,家里啥收成、卖粮多少钱,爹娘都没瞒着他们。

俩哥现在提这些,一是感叹粮价贱,二就是想找个由头说说他家的十二两。

林虎之前和巧娘一个意思,不行就让出一半充公,但现在……

他看着俩哥哥的背影,还真不想拿出来了。

俩哥说爹娘偏心他,给他娶个好媳妇,家里孩子爹娘也疼爱,是,之前他也气短,孩子们斗嘴磕绊了,他都是说自家孩子,田里活他也是能出力就出力,没说多计较。

这次跟巧娘回去奔丧,算是看清了。

他有弟弟敬俩哥哥的心,俩哥哥还觉得他占尽了便宜。唉。

三兄弟生的嫌隙,如今看是补不回去,难怪林家老两口先主张分家,怕是对三个儿子性子也看的透彻,现在分了还能好,要是再拖两年分,那到时候三兄弟就不是亲人,得成仇家了。

汤显灵不知林家因为他给大姐十二两银子闹出的分家事,就算知道了,也得理直气壮说一声:关他、关大姐啥事?

定是林家不分家,住一个屋檐下,长年累月积下的矛盾。

他和铁牛到了家。

“娘,一会大姐夫要来。”

蒋芸一听,先是高兴说:“你大姐和娃娃们咋这时候来?”而后反应过来,这会城门都要关了,“光你大姐夫?我记起来了,农忙完,现在这会得卖粮吧。”

“是,我大姐夫还有他俩哥。”汤显灵正洗手脸,拿着巾帕擦了擦水,说话有点含糊。

皇甫铁牛将骡车卸下来,自家骡子没拴上,将骡棚位置给林家那头黄牛留着,自家骡子认识地方,在院子里不会乱闯的。

“要来客人,那我把客屋收拾出来。”蒋芸去忙了。

汤显灵:“娘,夏日竹席擦擦就成。”

他娘可爱干净了,先前客屋是送三姐的车夫王师傅住的,王师傅走后,娘就收拾过,那张薄被,被套拆了洗了,被子在院子里晒过拍过,现在就是把那套拿出来。

“被面我还没缝。”蒋芸去找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