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40章

作者:路归途 标签: 生子 美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那吃完晌午饭,我们一道去。”汤显灵一听点头,这事早早办比较好。

于是汤显灵收拾灶屋,铁牛去打水了,蒋芸留在前铺开门接了馄饨店的碗,又倒腾了下自家碗,听馄饨店打听铁牛,蒋芸心里紧张,说谎:“是村里的远方亲戚,来看看我。”

“大姐夫家的?”馄饨店老板娘猜测,老汤和蒋芸没旁的亲戚了,村里的那就只能是嫁出去的汤巧夫家那边关系了,便笑呵呵夸赞说:“真是个好郎君,眼里有活,一把子力气,真是勤快。”

蒋芸谎撒出去,接下来倒是镇定了,说:“是啊,忙前忙后的,老汤病倒了,我得照看老汤,五哥儿一个人忙活不来,正缺人手。”

“原来这般。”馄饨店老板娘接了碗,也不多聊,她还得照看生意。

蒋芸送客,关上了门,松了口气。

在五哥儿和铁牛婚事还没定下之前,不能宣扬的到处都是。她家五哥儿名声可不能再坏下去了。

晌午还没到,匆匆吃了午饭。

汤显灵拿着篮子,里头装的是老汤头收起来的证据,跟着铁牛一道外出,也没牵骡子,因为他和铁牛不好共乘,打车去也方便。

二人是光明正大出去,因为太过坦荡,正街邻里打招呼,汤显灵便说:“去采买。”、“昨个儿有个香料忘了买。”

倒是没人起疑。

主要是:皇甫铁牛太过年轻,一看十七八正是婚龄,但长得俊朗,这般的男郎,家里说亲,怎么也不会给说个守寡的寡夫郎。

汤五哥儿今年可二十三了!

“娘,你说错了吧,我记得汤五哥也就二十出头。”卢大郎说。

陈巧莲顿时警戒,“你怎么记得这般清楚?”她都是听赵家老太太说五哥儿年岁大。

卢大郎:“你那会嘀咕的啊,说五哥儿才二十就守了寡很可怜,胡举人也就去年冬死的,今年可不是二十一。”

陈巧莲见大郎没别的心思,松了口气,又说:“让赵家老太太给我糊过去,我就说嘛当时听着不对劲。”

赵家老太太左一个‘汤五哥年龄大了’,右一个‘得二十三四了吧’,搞得陈巧莲都糊涂了,又不是自家孩子年岁,她也不上心,听了就听了。

不过自这之后,陈巧莲不敢在大郎跟前多提汤五哥了,她家大郎是个馋嘴的,她还真怕应了男人那句话:别大郎为了贪吃,对汤五哥起了那等心思。

五哥儿是好,但跟大郎不相配。

赵家老太太前脚见汤五哥跟个小郎君出了正街,后脚就到街上打听,先去的就是馄饨铺,她可见了,那小郎君去买了馄饨。

“是大姐夫家的远房亲戚。”

“来干活帮衬的。”

“倒是个热心肠,人模样也俊,我也没问有没有婚配,不过看着还小,才十七八吧。”

馄饨店老板娘说。

赵家老太点点头,笑眯眯说:“是了,我一瞅,跟着五哥儿上街,像是哥哥带着弟弟,还以为汤家什么亲戚,远房的啊。”

“其实五哥儿年岁也不小了,我倒是认识个汉子,本本分分农籍的,家里有良田,才二十七八,未成过婚,配五哥儿正正合适。”

这话馄饨店老板娘就不敢接嘴了,五哥儿又不是她家孩子,这等婚事,她哪能背后说配不配、好不好的,不过身家清白的男郎都二十七八了,还没成过婚,指定有什么大毛病。

赵家老太太也不是个什么好心肠。

“呵呵,您老操心这般大,那得问问五哥儿亲爹娘,咱们坊间没甚干系的邻里可做不了这般大的主。”

赵家老太太闻言笑容僵了下,没再多说,回家里去了。

五哥儿的婚事,得赶紧找人跟蒋芸说。

赵家老太太倒不是误会了汤显灵和铁牛的关系,而是怕汤家有个远房男郎能做主,到时候不好糊弄从汤家手里抠东西。

那男郎身量足力气大,一看就很凶,幸好只是汤家大姐夫家那边的人,还是隔着远,要是亲近的那就糟了——

不过这般说,还是得尽快找媒婆。

……

宋杰从八兴坊档案架上翻出汤家这一户,上面是汤家人员登记,三个女郎已经嫁出去,标着‘出嫁’二字,至于汤显灵名字后还没填信息。

奉元城居住百姓信息是三年或者五载一调查登记。

“上次调查修改籍册还是三年前的事。”宋杰说。

从籍册看不出事情定论,虽然他觉得汤老板要告官的话,话里内容应该十有八九是真的,不然哪里敢见官。

袁何晴也是此意思,“不过还得看证据,你我信没用。”

“这倒是。”宋杰点点头。

正说着,有胥吏来报,外头有人找,是皇甫铁牛和汤显灵。

宋杰袁何晴互相看看,“请进来。”宋杰说。

二人起身出去。

汤显灵一看到对方,想了下,“买面包的客人?”

“正是。”宋杰笑笑,又严肃脸,“汤老板找过来,想必是为了休书登记之事?”

汤显灵见对方直奔正事,自然是最好了,当即从篮子里拿出木匣子,打开给对方看,“这是我爹留的,还有胡康给我的休书,我本想找个讼师,结果对方说我没有夫德,得以德报怨——”

袁何晴一听,当即是面上薄怒,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宋杰先道,而后仔细看完休书,还有汤父留下的账本,沉着脸说:“如此背弃承诺,妄为读书人。”

又交给了袁何晴相看。

袁何晴看过,脸色这下成了愠怒。

“不用请讼师,相公你替汤老板写一份讼状即可,证据确凿,不必讼师费什么口舌,给你们省了银钱。”袁何晴快人快语道。

宋杰没忍住笑了下,他家夫郎做官媒六载,平时最是沉稳,替人做媒,是查了又查,就怕他的疏忽造成了怨偶,在外公事公办,鲜少在外人面前这般称呼他。

看来胡康这事,真惹恼了自家夫郎。

宋杰爽快应下。

“我现下就来写讼状。”

第28章

汤显灵才知道,现在打官司跟小时候看TVB法庭剧不一样,不用讼师巧舌辩解对薄公堂——主要是时下都是民生纠纷小官司,要是关于伤人性命这类,根本用不到民间讼师,有师爷陈情,府尊也就是县令大人会根据多方面证据直接判。

现在请讼师,主要是写一张讼状陈情。

将前因后果,为何事有什么冤情写上去。

方便府尊开堂后,将本案案情一览无余,快速分辨,然后传当事人双方到堂前,堂上府尊高坐,左右执仗衙役,这种氛围下,平头老百姓是没胆子撒谎的。

基本上都老老实实交代个完全。

自然也有牵扯利益大的,这就是经济罪,比较复杂,两方请了讼师还能辩驳几回——大商贾有钱,请的都是好讼师。

“我是方主薄手下的师爷,不算是徇私,还没那么大权利。”宋杰将写好的讼状递过去,“你这案子很是简单,但是容我说一句,若是胡家不来找你寻事,其实……就此就好,以后好生踏踏实实过日子。”

方主薄九品,管文书工作,而宋杰只是个师爷,在方主薄手底下干活的。

并非是宋杰给汤显灵泼冷水,也不是宋杰背后诋毁府尊黎大人不为民办事,而是怎么说呢。

就像袁何晴说的:汤显灵这桩事乃是小事,证据都有,不用请讼师,只需一张讼状就能搞定。

这般小的事,胡家不纠缠,汤家就这么过,胡康死了,休书放了,事情在外人看已经了结,尘归尘路归路,而汤显灵还要揪着不放告官,其实没什么好处的。

黎大人如何判?

总不能把胡康坟墓掘了吧。

胡康考上了举人,要是想革除胡康功名,黎大人位置还不够,得往上报,到了布政司那儿,再由布政使大人批改文书盖章——胡康要是活着,这事还好说,布政使大人定此事,还能在天下读书人心中落个肃正、刚正不阿名声,往朝廷报,或许能得个夸赞。

总之是能做做文章,有名利可图。

但胡康这不是死了嘛,等于说做这一切白费工夫。

所以宋杰才劝汤显灵,就这么算了。袁何晴略略一想就明白其中缘故,官场跟他们不一样,他虽是做官,不过一个芝麻小官,没有晋升仕途,跟正儿八经做官的想的不同。

黎大人是个好官,若是真报上去,没准布政使大人还会说黎大人丁点小事兴师动众,人已经死了,死者为大云云。

整个西都州,底下几个府县县令都看着黎大人位置。

“谢谢袁大人、宋师爷,我心里有数。”汤显灵待墨汁干了,才郑重将讼状叠起来收好,目光真挚,又道了声:“谢谢。”

皇甫铁牛未说话,只是看着汤显灵。

“袁大人、宋师爷,我们二人告辞了。”

“嗯。”

皇甫铁牛和汤显灵出了户籍处院子,汤显灵神色没什么变化,但皇甫铁牛就知道汤显灵不高兴。

“你是不是也觉得我没事找事很烦人?”

皇甫铁牛摇头,定定看向汤显灵,“不是,你不烦人,明明是胡康害的你,也是你坚强勇敢活了下来,你一人扛起整个汤家,照顾父母,不能因为你厉害,就忽略了你的委屈不公。”

“村中府县里,我也听过,有些夫郎女子投河自尽。”

“都是夫家逼得或是娘家逼得。”

“汤显灵,你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皇甫铁牛字字句句皆出自肺腑,他从原先说不清道不明,只是吵闹西市见了那一面,熙攘的人群,只是一眼,目光便无法从汤显灵身上移开,到如今对汤显灵夹杂着钦佩还有些怜惜爱慕,种种情愫,此刻只怕汤显灵难过。

“你莫要难过。”他此刻都有些恼自己寡言不会哄人。

汤显灵收拾收拾心情,抬头望了过去,见铁牛同学这般担忧他,眼底都是他,便笑了笑,说:“皇甫铁牛,我请你去洗澡,咱们洗了澡松快松快。”

“好。”汤显灵笑了就好。皇甫铁牛此刻什么都答应。

汤显灵拦车先回家放东西,这可是证据得好好保管,别在澡堂子被偷了,先是感叹说:“过日子哪能事事顺心。”而后话锋一转:“我不信胡家人见我现在状况不来找我。”他说的很笃定。

养出胡康那样的,之前还来讨过钱,胡家就是一窝黑心肠没皮没脸的蚂蟥吸血虫。

他说这个话时,眼底有些锋芒锐气,恶狠狠的。

皇甫铁牛见了只觉得高兴,双眼是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炙热爱慕。

“铁牛同学,收收你的目光,大白天的路上呢,别太迷恋哥了。”汤显灵又笑嘻嘻嘴上逗人。

皇甫铁牛:……

耳根子烧了起来,却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