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归途
“欸,好好,这是哪家娃娃?”林父眼神不太好询问。
汤显灵:“伯伯,我大姐是汤巧,我是她阿弟,已经成婚了,不算娃娃了。”
“哟,你看着可小了。”林父是真真这么觉得。
蒋芸出来跟着林父林母寒暄了会,还要五哥儿铁牛拿了东西去串门见见长辈——这是给大姐撑脸面,汤显灵在家捋年礼的时候就给林父林母这边捋过了。
没给二房拿。
他家是送林虎父母吃,并不是给林虎大哥送礼。
汤显灵和铁牛又搞了一通‘伯伯婶婶拿下吧都是我自己做的’、‘一些点心而已’、‘没啥贵重的’,然后他大姐夫父母一直推辞不要,说什么哪里好意思收你的礼,往年也没往亲家那边走动云云。
要是平时和坊间邻里这么推来推去,汤显灵早不干了,因为确实好奇怪,推搡来推搡去的,可现在对着大姐夫父母就不能‘就坡下驴’真不给送礼,因此汤显灵东西一丢,铁牛拉着夫郎就跑,一边伸手回绝说不用送了、您老新年好。
夫夫二人可算是完成了‘拜年送礼’活动。
汤巧在灶屋都听见隔壁声音,见阿弟和铁牛空着双手回来,便笑着打趣:“送成啦?行了,你俩出门玩去吧,今个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大郎,你带你阿叔和铁牛叔去村里转转。”汤巧喊了大儿子作陪。
这一日,汤显灵就没往灶屋钻,真做客来了,和铁牛在这边村里溜达了一圈,村中路上积雪,踩上去咯吱咯吱作响,家家户户烟囱冒着青烟,冷冽风中时不时夹杂着饭菜香味。
二人手牵手溜达了一圈,冬日村里没什么好玩的,逛了一圈就回去,然后大姐夫大嫂同儿媳来了,还送了些肉菜,院子里灶屋都是人,热热闹闹的。
“……爹说你阿弟像个娃娃,我是没瞧见,但想着你阿弟在城里做买卖,跟咱们庄稼汉不一样,咱们整日风吹日晒的,我儿才十三那皮糙的呦。”林大嫂说的话。
汤显灵听见了,人家这也算是捧他,但这话不好接。
灶屋里大姐声:“他也辛苦,整日守在灶台旁,夏日烟熏火燎烤的,冬日里水也冷,各行有各行辛苦。”
“这倒是。”林大嫂一听,觉得也对,“我就说,你阿弟做饭好吃,我听孩子们每次从城里回来都夸,今个咋没露一手。”
蒋芸声:“我家孩子常年做饭,难得大过年的,他大姐心疼阿弟,让歇一会。”
林大嫂哎哎应了几声,又说起旁的了。
等饭菜收拾好,林大嫂不在这边吃,汤巧喊大嫂留着吃一口,不吃的话拿了菜回去给公婆尝尝,林大嫂推搡不要,说真拿回去了,爹娘得说她云云。
没办法,送走了林大嫂,这边一大家才落座吃起饭。
孩子们多,外加上天冷,汤巧收拾出了炕,摆着桌子,让孩子们在炕上吃,大人们在底下挤着坐一坐。
隔壁。
林大嫂正跟婆母回话,刚见了人说了什么,没一会二弟媳来了,找她说话,问汤巧娘家人来了?
这是打听来了。
林大嫂说了几句实话,给自家拿了什么,点心和酒,不由感慨:“三弟妹娘家还是有钱,她二姐那三个闺女,连着那个小的,脖子上都带着长命锁,银的呢。”
“还有她那阿弟,我听说二十四五了,刚乍一看像十七八,脸白的、嫩的,就这样弟妹还说整日围着灶头打转,我看跟精细养的似得。”
“还有身边跟着的那位,模样俊的啊,夫夫俩站着都般配。”
“你要是好奇自己去瞧瞧。”
林二嫂撇嘴,她才不去,去了让汤巧看笑话不成。
汤巧以前娘家人也没这般大阵仗走动,也就是这两年知道跑来看外嫁的闺女了,还给带这些礼,咋都没给她家拿?
……
过完年后,馆子开张了。
汤珍照旧留下来干活,去年的时候四月份崔伯安来接,今年好家伙到了五月天热起来也没来,汤珍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往院子门口去瞧几眼。
“二姐。”汤显灵见二姐从门口回来,心照不宣没戳穿二姐,只说:“天热了,今个我让小咪做些凉粉吃?你吃不吃?”
汤珍:“吃吧,你看着来。”
还吃啥啊,二姐真是心思没在这儿。才五月,他昨日说热的要换夏衣做点凉面凉粉吃,二姐就笑他说再等等,还没到吃凉面的时候,现下吃万一闹肚子。
才一天,这就吃了?汤显灵回灶屋去拌凉粉。
二姐对二姐夫还是有感情的,毕竟结婚这么多年,又有四个孩子。
“二娘,先吃饭,没准伯安被什么耽误了。”蒋芸劝女儿。
汤珍挤出个笑,说:“去年四月份,我想着今年也差不多时候。”她干巴巴解释完,又说:“她们三姊妹也想家了。”
汤显灵看向三姊妹,意思你们想家了?我咋不知道。
小三娘最活泼,被阿叔一看,连忙摇脑袋,意思她没有她不是。
大娘给阿娘留面子,没说她没想家——但她确实没想,也没想爹,在家中时,她们天天要干活,还要挨奶奶的骂,说她笨手笨脚,活干不好,以后长大嫁人了,婆家要打她、收拾她。
那她就不想嫁人了。可不能说这个话。大娘心里想的乱七八糟,五阿叔喊她吃凉粉,大娘埋头吃了一口,顿时奶奶说的那些话全都不见了。
太好吃了。
她喜欢五阿叔做的饭。
一直到五月底,崔伯安都没来,不过另有一件喜事——隔壁卢家,邹菱在月底时生了,是个男孩。
卢家因为这个孩子,倒是和乐不少。也不光是因为孩子,汤显灵想,因为卢三娘能拿工钱,给他哥嫂添补了不少。
接着就是夏日,六月、七月两个月的饭馆大排档时间。今年家里人手足,二姐在,饭馆生意忙归忙,但也还好,没到累人地步,汤显灵还能吃个寒瓜听卢三娘叽叽喳喳说说她的大侄子,什么白了、胖了,会眨眼睛了。
汤显灵:……吃瓜吃瓜。
六月末,二姐夫崔伯安终于来接人了。汤珍见到丈夫身影先是一喜,有几分小别胜新婚的模样,崔伯安在汤家留了三日,便带着妻子孩子离开回家了。
二姐一家刚走没几日,张叔来了。
这日正好是周内,馆子生意忙,汤显灵在灶屋炒菜,听见娘喊他,应了一声,问什么事?
娘却没说话。
院子里张怀说:“没事没事,先让显灵忙着。”
蒋芸点点头,先送了凉茶过去,还没倒上茶。
张怀又说:“不行,还是有事,这事得显灵和铁牛都来听听。”
蒋芸一听都愣住了,亲家这话意思像是有什么正经事,便没倒茶,跑到灶屋跟五哥儿说话。汤显灵把菜盛出来,让阿良送到前头,顺便叫铁牛到后院。
“叔,什么事?你吃了没?”汤显灵问。
张怀摆手,意思他吃不吃饭不重要,说:“前日亭江府衙门的人找到了村里,找我三哥,我说三哥人早没了,对方打听铁牛下落……”
皇甫铁牛到了后院就听到这儿,先是眉头紧皱。
“难不成皇甫家人找上来了?这都几年了。”汤显灵也皱眉说。
他听铁牛说过,当初义父捡了铁牛,因为铁牛穿戴的好,还去衙门报官登记了下,应该是留了痕迹的,皇甫家要是有心找孩子,当年就能找到。
拖拖拉拉到了如今,没憋什么好屁!
张怀具体的不知道,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递过去,“你先看看,到底如何你自己——和显灵一块做决定,反正我左思右想,这事还是得告诉你。”
皇甫铁牛面上没什么表情拆开了信,往下看了几行,脸凝重了些,汤显灵一看铁牛神色觉得不对,要是皇甫家来找,铁牛定没什么波澜的。
那是何事?
“我外祖去世了……”
“外祖那边的人?边关吗?”汤显灵说着,脑海里已经有了去边关奔丧的计划。
铁牛摇头,“信是渌京皇甫家留的,我外祖遗物都在渌京。”
第109章
张叔报完信,在家吃了一顿晌午饭,略歇了歇便要走,走之前看向铁牛,说:“你好好想想。”
但张怀也不知道让铁牛想啥,渌京皇甫家他不了解,但对这个大侄子性子是知道,大侄子能想起来自己姓皇甫,却一直没回渌京,就说明了不想和渌京那边扯上干系。
可铁牛外祖父去世了,这是大事。
“叔,我知道的。”铁牛点了点头。
张怀便不多说了,牵着骡子,接了显灵递过来的水壶背在了背上,这就回去了。
张叔一走,夫夫俩看了眼,铁牛往前头去了,说:“晚上再说。”
“成。”汤显灵进了灶屋。
这一做就是一下午。等饭馆关了门,汤显灵用清水洗了一把脸,手边毛巾递了过来,他接住擦脸,含糊不清说:“没啥胃口,晚上喝点绿豆稀饭得了。”
“你苦夏,还得再添点荤菜。”皇甫铁牛说。
夫郎冬日脸吃的圆乎乎的,天一热,没多少日就瘦了。
汤显灵看了过去,说:“不然馆子关门,正好歇一段时间。”
过了好一会,皇甫铁牛才嗯了声。
“你陪我一同去渌京?”
汤显灵理直气壮声:“那肯定啊,你还想一个人偷偷去渌京?”
“没,我想和你一起去。”皇甫铁牛道。
汤显灵嗯了声,他们是夫夫,是最亲密的伴侣,是一家人,铁牛其实对渌京皇甫家还是有些怨念的……
恨这一家,还有一直念想。
夜里时,皇甫铁牛给夫郎打扇子,以往汤显灵嫌热,铁牛跟大火炉似得,夏日二人睡觉并不挨着,今日汤显灵往铁牛怀里滚,铁牛抱着人,心里酸酸涩涩又夹杂着几分甜。
一边打扇子一边说:“我阿娘还有些遗物,这次过去拿了回来,话说清楚就此没干系了。”
这就是铁牛的念想。
汤显灵说好,问铁牛见过外祖父没。
“没有,我都是听阿娘和祖父提及过,我外祖父是边关一位小将,祖父说外祖忠勇,阿娘说记不得父亲的脸了,太久没见。”
皇甫铁牛对阿娘的记忆还有,已经很模糊了,对外祖却没有半丝记忆,他不知道外祖长什么样,爱吃什么,喜不喜欢饮酒。
夫夫二人做了决定去渌京,第二日就同娘说了,之后就是馆子生意的事。
大厨都要走,饭馆当然是要关门。
朝食铺子继续。
上一篇:穿成哥儿后我凭实力成为团宠
下一篇:绝美反派他重度社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