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186章

作者:路归途 标签: 生子 美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二月二龙抬头,天气略晴朗些,奉元城的习俗是这一日要修头修脸,还有炒棋子豆吃。前一日时,就有人问到崔大宝那儿,问今年汤老板做不做棋子豆,他们买都行。

崔大宝:这哪里是问我,这是暗示我跟汤老板说卖棋子豆呢。

但崔大宝想了下,还是应承这事,主要是他觉得老板定会做。

果不其然,汤显灵听崔大宝来说,很是爽快答应:“明日过节,那就做一些,饭馆每桌送一盘,就不卖了,你那儿也送吧。”

面粉鸡蛋做的棋子豆也不是贵物,就当优惠客户了。

这一日朝食结束,崔大宝也没回去,在后灶做棋子豆,之前自家夫郎做的那个版本他吃过,跟着汤老板做的有些差距但不大,明日送食客,光靠汤老板一人做,肯定要累。

当日下午,崔大宝小咪汤显灵三个人抽了空做,到了傍晚天黑时,做了满满当当三大盆,光是面粉就用了近一大袋。

汤珍听五哥儿明日要送,又咋舌:“送吗?”

“送。”汤显灵跟二姐说:“咱家饭馆在坊间,要价比东西市有些馆子还要高几文,食客大老远绕路来这儿吃饭,虽说我手艺好是一方面,但也谢谢食客捧场前来。”

“做买卖就是这样,有时候一些细节,食客可能不缺几文钱买棋子豆,但送了就是不一样,维护客源。”

汤珍先是懵懵懂懂,见五哥儿跟她说的认真,便也听得认真,夜里还在想,五哥做买卖和爹做买卖不一样,完完全全不一样,但五哥儿的馆子食客比爹那会要客气礼貌很多。

“你还没睡?”黑暗里蒋芸听二娘翻身声悄声问。

汤珍嗯了声,把自己想的说了出来。

蒋芸没糊弄汤珍,让汤珍早早睡,而是跟着一道想,“其实做朝食时,也有人想赊账,那会都是坊间食客,我面面薄不敢开口说拒绝的话,五哥儿是一口咬断钱货两清,小本买卖不赊账。”

汤珍听娘说话,翻过身,黑暗中闻声看向娘的方向。

“我那会心里咯噔一声,就怕食客翻脸闹事,那食客确实面子挂不住,要大声嚷嚷,嘴里说些乱七八糟的,五哥儿没给好脸对骂了回去,说以后他家锅盔一个都不卖给你。”

汤珍:“这不是得罪了人吗。”

“是得罪了,这人之后不来了,但食客也没少。”蒋芸说。

汤珍吃过娘家朝食铺子卖的锅盔,确实是好吃,呐呐说:“五哥儿今天跟我说,滋味好食客捧场,但也要心里记着食客的情。”

“后来听章明说,这人跑到外坊吃其他坊的锅盔,还到处嚷嚷,其他坊做的比咱们家滋味好。”

汤珍有些紧张,“那咋办?不管吗?是不是得给些钱堵了他的嘴?”

“不咋办,不管。五哥儿说的。”蒋芸说到这儿笑了,“要是让五哥儿掏钱堵那人的嘴,那是比拿刀子割五哥儿还要让他难受呢。他是个骨气硬的,吃软不吃硬,旁人夸他待他真,他就会对对方好,他说千人千口味,不强求,反正笼络中喜欢家里口味的客源就好。”

“做买卖哪能没是非纠纷,五哥儿还跟老赵家打过,不过打完后,家里买卖倒是顺顺当当起来。”

“你爹那会,做买卖怕跟客人发生口角,什么都好声好气说话,但五哥儿做买卖也说了,能不动手吵吵尽量别,和气生财,食客来家里吃饭图的就是吃个舒心,要是今个吵吵明个动手,哪里还有闲情吃饭,又不是来断官司的。”

“但是做买卖少不了口舌,有些刺头故意来找茬,这会怂了,以后时不时隔三差五来吃霸王餐,不能惯毛病……”

汤珍便问:“这啥时候能惯啥时候不能惯?”

“小事情,像是顾客问你抹个零头,或是问试吃能不能多送一盘这类的,五哥儿铁牛都答应。”

“但是像故意找事的就不行。”

夜深了,娘俩睡不着说了好一会买卖经,汤珍以前不爱听爹说这些,现在听娘说五哥儿做买卖倒是听得很认真,主要是有意思吧。

二月二时,汤家店铺送棋子豆。

汤珍想着昨日娘说的话,在馆子里帮忙时便留心看,那一桌点了火锅菜品七七八八她囫囵算了个大概都要有三百文了,对方吃完了棋子豆,还没要呢,汤珍先给添了一勺。

对方一看,乐呵呵说:“谢谢了,你家做的棋子豆真是不错。”

“您客气。”汤珍笑着回话。

后来这桌客人结账,非但没有抹零头,还多给了二十文作为打赏。

汤珍惊讶,棋子豆是送的,但今个买卖收益反倒比之前好,食客大部分都多给钱了,自然也有没给的还要抹零,铁牛也给抹了。

吃饭时,汤珍又跟娘说起来。

“咱家菜品价钱订的贵,现在来的都是熟客,我说实话这些熟客我不知道家里具体如何,但应该是不缺钱的。”

汤珍实在是想不到,二三百文一顿饭,还不要便宜还给打赏,怎么会有这样嫌钱多的呢?

“对咱们寻常百姓来说,二三百文够十天半月花销了,但对富裕人家来说,这些不算多少钱吧。”蒋芸如今也见了些世面,“我之前和你一样这般想,但五哥儿说,这世上当官的上头总有大官,有钱的也有更有钱的,咱们过咱们的,一视同仁尽心尽力照顾食客吃好便好。”

汤珍本来都有些怕,这般有钱——难不成还有当官的来家里吃饭吗?她有些怕照顾不周,说错话得罪了食客,但听娘这般说完,再想今日也没得罪人,往日也没有。

还是继续干吧。

过了二月二,天一天比一天晴了许多。二月末草长莺飞,大太阳晒了好几日,小咪问老板啥时候不做火锅换旁的。

佟嫂阿良在旁点头,有食客说了想吃炒菜了。

汤显灵:“在等几日,羊先停了,火锅加些炒菜单子,不过我估摸着还得几日倒春寒。”

“那骨汤酸汤锅上,菌汤没了停了。”

月底周末时,张怀问村里借了板车,赶着骡子带着海牛王阿叔一车货来了。汤显灵门一开,当即是高兴。

海牛第一次来汤家院子,先是有点认识,更多的是好奇,一见五阿哥便高兴,恨不得冲过去抱着五阿哥,被旁边皇甫铁牛一巴掌拍到了脑袋上。

“快进来坐。”汤显灵笑呵呵招呼人进。

张怀:“我算了日子,想着今个你们休假,是不是啊?没错算吧?”

“没,正好休息。”铁牛回话,搬门槛。

张怀得意了,说他没数错。王素素往院子里进,说:“我们带了些鸭蛋来不知道你们要不要,还有菌子和笋,这笋是新鲜的。”

“要要要,可太好了。”汤显灵道。

王素素:“他借了你家骡子,你们肯定没法用,这不挑了好日头送过来。”

张怀在旁说:“顺道进城买头牛,你阿叔说,有牛用不让我使力气。”

汤显灵:……张叔你这是也秀起来了吗。

这题他会!

“哈哈我王阿叔这是心疼你呢。”

张怀一听,呲了个大牙可高兴了。

“可不是嘛,都老夫夫了,还心疼我。”

王素素嗔怪白了男人一眼,在小辈跟前瞎说话。

第103章

天晴朗,日头又好,一大家子都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四哥儿已经十个月了,最近几天才学会站起来,还不能走,只是大人扶着能站在那儿,他小小一个人,站在原地,有点摇摇欲坠,模样又漂亮,很招人稀罕的。

王素素看了会心软伸胳膊想抱,说:“怎么这般的可爱。”

张海牛凑了过去也稀罕瞧着阿爹怀里抱着的阿弟,他一张口叫阿弟,汤显灵起初没反应过来,只是觉得哪里不对,铁牛说:“四哥儿喊你叔叔。”

“啊?”张海牛懵了,懵完一瞬间又很激动,“他喊我叔叔吗!”

汤显灵绕了一下,也绕过来了,“对啊,你叫我哥哥,我叫二姐二姐,咱三个是平辈,那四哥儿是我二姐的孩子,就是叫你叔叔。”

张海牛本来就好奇稀罕五阿哥亲戚家的哥儿,现在一听,他平白无故长了辈分,更是高兴了,也没那么毛手毛脚粗糙大喇喇,很是温柔小心的抬手摸了摸四哥儿脑袋。

摸完就嘿嘿笑。

“他脑袋头发真好,毛茸茸的好软啊,跟兔子一样。”

张怀瞪儿子,“嘴里少胡说八道。”

“张叔你别凶海牛,海牛意思四哥儿头发多,夸四哥儿。”汤显灵说。海牛这就是吃了没读过书的亏。

形容词单薄,但心是好的没啥歧义。

张海牛问阿爹他能不能抱抱。王素素知道儿子性子,粗手粗脚,不给抱,“你摔了他怎么办?我抱着你只看看,不许动他。”

“诶呀诶呀阿爹我求你了,我保证安安静静不闹腾。”张海牛就差发誓了。

王素素认真严肃说:“这是活生生的人,可不是你那木头玩具、家里瓷碗,不小心摔坏了就坏了,你把他弄疼了,我得收拾你。”

“不会,我抱着轻轻地,而且你看四哥儿也想要我这个叔叔抱他。”张海牛说。

汤显灵:……好好好,这才多少功夫已经自称叔叔了。

最后王素素拗不过,看向五哥儿二姐。汤珍笑呵呵点点头,说没事相信海牛海牛都大了。

说这番话的时候,汤珍是真心地,她头一次感受到,大家喜欢四哥儿、喜欢三姐妹,是发自内心真的喜欢稀罕,而不是面面上说姑娘哥儿也好,没事。

既然姑娘哥儿也好,为何后头跟一句没事安慰她?

汤珍想到这微微怔愣,有些出神。

王素素教儿子怎么抱小孩,“……手,你别太硬邦邦了,先坐这儿抱着,适应习惯了再起来。”

张海牛听他阿爹指挥,整个人都是僵硬却小心的。

他怀里四哥儿待的不舒服了也不哭,而是眼巴巴看这位海牛叔叔,张海牛对上怀里小人目光,责任心大爆发,慢慢调整姿势,非得哄这位表侄子高高兴兴。

抱小孩比出门下河爬树还要累。

张海牛心想,但又很高兴,回去就要跟栓子说,他做叔叔了,有个四哥儿叫他叔叔,四哥儿头发多的像兔子,摸起来软乎乎的,长得也可爱乖巧,不像小花的弟弟只知道嗷嗷哭,黑不溜秋跟个炭块似得。

张怀和王素素难得进城来一次,汤显灵挽留住一宿,说了有地方住,二人略略想了下,对视一眼,便痛快答应了。

“我还要去东市买牛,不急,我看看,是买牛还是买骡子,骡子走的快些,牛能耕田。”张怀说。

王素素都行,不管是买牛买骡子都能帮男人省省力。

暮食,汤显灵烧了一桌子家常菜,大家就在院子里吃,吃过饭,将浆洗干净的被褥抱到租屋去,汤显灵和铁牛去送,跟着张叔王阿叔说了许多话,将二人送来的鸭蛋结了账。

张海牛还有点恋恋不舍,想要跟四哥儿再玩会。

张怀轻轻抽儿子后脑勺,说:“你又羡慕上了,真要是把四哥儿抱回去,他指定嫌烦。”最后一句跟大家说的。

“我不会!”张海牛说。

张怀还不了解儿子了,说:“那你就不能爬树不能下河不能找栓子玩,天天在家看孩子。”

张海牛:……

嘴硬,“也行。”

“也行个屁。”张怀骂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