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165章

作者:路归途 标签: 生子 美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也没。”汤巧声弱了些,她确实不信娘说这话。

蒋芸说完不怪大闺女,以前在院子里,她就拿不了什么主意,谁能信她能做主,面上心里也没挂着情绪,她都一把年岁了,不由声柔和了些说:“快中秋了,你弟弟做月饼,这月饼生意好,他和铁牛带着帮工,天不亮就起来,夜里还要点灯熬夜的做。”

“好不容易放三日假,我想他歇会。”

汤巧心里百感交集,面上也有些挂不住,好像是她来的鲁莽多余了。

“你看你,往偏了想不是?”蒋芸过去拉大闺女手,每次摸到都要心疼,大娘手粗糙的厉害,茧子摞茧子,不由说:“你是我肚子生的,以前娘窝囊无能你也看在眼里。”

“我不跟你说面面话,你来看我我高兴,你让虎子也别多想,我知道他是林家人,有志气,不会花、拿、惦记汤家钱,可还有亲情在是不是?他娶了我闺女,叫我一声娘,我给他、给孩子花一些没啥的。”

“他连这个都不让我花吗?”

汤巧听得心里直难受,连连说:“娘你说得对,都是我俩不好,我回头说他,我真不是看轻您。”

“我知道。”

汤显灵在灶屋收拾他吃的早饭碗,没去掺和娘和大姐的谈话,果然等他收拾完出来,娘和大姐眼眶红红的——准确来说,大姐眼眶红,像是哭过,娘还好。

然后母女感情可好了,大姐对娘那是言听计从。

汤显灵:……

不是他说,娘在周嫂那儿学习进度也太快了。

汤显灵觉得今个得给周嫂送月饼——差点忘了。汤显灵一提,蒋芸说:“香萍那儿啊,我去送,她家铺子没关门,我送完了回来咱们再走。”

“娘,我跟着你一道去。”汤巧说。

蒋芸点点头,拿了篮子,里头装着月饼、家里一些干果,又用布盖着,这才往出走,碰见了人问:蒋婶干嘛去啊。

“买些肉去,家里来客了。”蒋芸便如此作答,笑呵呵说:“我大闺女大女婿来了。”

“呀这是汤巧?记得记得。”

汤巧就看娘说谎是面不改色,以前娘可不会的,而且现在同邻里闲聊也是不拘束不躲避,以前出门低着头走得飞快,就怕被人问话。

到了猪肉铺子。

蒋芸看香萍正忙,就在旁边等等,过了会人没了,周香萍擦了擦手喊婶子,蒋芸才笑呵呵说:“今个中秋,我家做的月饼,给你拿过来尝尝。”

周香萍一听,眉头都蹙起来了,以前肉松面包还好说,几文钱一个,吃就吃了,回头还回来就是,可现在汤家月饼一包能卖百文钱,这可贵重了。

“我——”

“我知道你想啥,我本来也没想给你送过来,就怕你负担重不好意思收。”蒋芸神色认真许多,“咱俩认识相处以后,你这个人我知道,不是占人便宜的人,可咱俩情谊不一样……”

汤巧:娘这话咋怪耳熟的?

周香萍最后还是收了,蒋婶说的她心里也暖暖的。

汤家还要外出,蒋芸没在耽搁闲聊,周香萍也没说拖拖拉拉说个没完,送走了蒋婶。回去路上,蒋芸看了眼大闺女,说:“我不是糊弄你和香萍,我说的都是真心话,她待我好,也是诚心人,你就更不用说了,可是我亲生的。”

汤巧:又是她想多了去。

“娘,你现在不一样,我觉得厉害了。”

蒋芸笑呵呵,“钱是底气。”她给大闺女交底,“你以为五哥儿赚了钱都他拿着?没有,他给我和铁牛都给了钱,我都攒着没花,到了现在有十两多了,平日里买吃的喝的都是用家里钱,这钱我存着。”

“到时候你们三姐妹,要是有难处,都给你们用。”

汤巧眼皮子直跳,“娘,这可不敢,我都外嫁了,你别掏五哥儿钱给外头使,万一他不乐意——”

“他不会,你也别说这个话,难不成你嫁出去不认我这个娘了?”

“没,那没有。”汤巧就差哭了,她哪里敢啊。

蒋芸其实心里也难受,闺女让她养的,都是外嫁了就不能不好往娘家求帮忙——都是她的问题,此时说:“那就听我的。”

“我也不是说都给你们花,让你们吃喝不干事,这般养着你们,我的意思,你们万一有不好地方。”

汤巧听懂了,娘这是操心大,忙说她哪哪都好,家里地、屋里、孩子养养都好,没费什么钱……

后来回去汤巧一想,跟着男人也说了遍,林虎倒是挺高兴的,他觉得岳母妻弟没把他往坏处想就好,岳母也说得对,总得有亲情的,说到钱这会事,林虎脑子反应还挺快。

当时说:“岳母就三个姑娘,五哥儿没事,她跟着五哥儿过日子,你这儿好好地,三妹才回来奔丧,唯有二妹那儿,你说岳母攒钱说这个话,是不是二妹有啥难处了?”

汤巧吓了一跳,林虎越说越觉得对,甚至把崔伯安说了一通——过去早些年,他们三个女婿还回岳家,那会林虎就有点看不上崔伯安,这人不是个实心肠肚子,他不喜欢,太油嘴滑舌了。

……

骡车牛车到东市,先去吃饭,吃完了饭再去香汤子洗澡,就像蒋芸说的,全都是她掏钱,林虎那会不好意思,但也不敢跟岳母叫板、推推拉拉的,岳母可是长辈,哪里敢这般。

但是别说,吃完了尤其洗个澡,浑身都舒坦。

林虎当时在东市买了些果子,本来还要再买点心的,让汤显灵给推了,家里月饼挺多的,不吃点心了。

做的没他做的好吃。

林虎就多买了果子,现在这个季节,吃梨、柿子、林檎果还有些,过些日子十月时,能吃石榴。林虎家就种了两颗石榴树,买了果子放岳母车上,便说:“等十月石榴下来,我和巧娘再来给岳母送石榴果。”

蒋芸全都收下,乐呵呵答应说好。

汤显灵问大姐夫,“石榴果多吗?”

“多,我到时候多带一些。”林虎误会了,以为妻弟爱吃这个怕不够吃。

铁牛在旁解释:“显灵意思,要是村里石榴多,他想多买一些做点什么吃食卖出去。”

“啊?这个啊,那我们村差不多都有石榴树。”林虎说。“你要是买,收上一箩筐两箩筐是够的,你要回头我问问。”

汤显灵一口答应说好,还问柿子呢?

“那柿子树更多了,村里还有晒柿饼,拿到城里卖。”汤巧说。

汤显灵一听柿饼,也有点馋。

回去聊了一路吃的,也不晒,坐在板车上吹着风很舒服。汤显灵挨着铁牛,就说:“我喜欢秋天。”

“秋天果子多。”蒋芸逗了句。

汤显灵:“嘿嘿!娘猜中了!”

回去也没多耽搁,大姐夫大姐带着孩子要回,汤巧说:今个是玩美了。

孩子们都很高兴。

汤显灵给大姐塞了两包月饼,汤巧知道是五哥儿做的,收起来也利落没推辞——她这会不知道,一包月饼能卖六十八文,要是放在黄牛手里能倒腾一百文。

回到家,天还没黑,汤巧让男人给爹娘大哥那儿送了一包月饼。

虽说分家了,公爹婆母跟着大房过日子,但是中秋过节,他们一家进城看她娘家去了,自然是得给公婆也捎带些点心。

尽尽孝心。

可那一包月饼也不够吃——大房人多,月饼又好吃,就算是分了分,也吵吵嚷嚷的,孩子还小嘛,总是想再吃一口。二房听见了,问爹娘吃啥,大房孩子说:三叔三婶拿了好吃的点心。

二房一听,心里痒痒,点心贵啊,咋没给他拿?

又闹出这等风波,不过这一次,二房踢到了‘铁板’上,二房先是巧着话问,听说你们一家进城了、都买了啥。

汤巧答话,也没带脾气。

后来听着听着,二嫂这是来要月饼的,当即是拒了。

“……那月饼是我弟弟塞给我的,就两包,我和虎子想着今日中秋,给爹娘送了过去尽尽孝心。”意思不是给大哥,那是给爹娘长辈的。

二嫂脸一下没了笑,挑酸话、挤兑话,意思她没说来要月饼,又不是讨饭的,又说三弟妹娘家有本事厉害是个做买卖的,现在看不起人了,看不起穷亲戚,我们二房啥都不是。

汤巧没这个心思,但是二嫂这般说,传出去就是她张狂挑拨兄弟关系了,顿时气得脸红眼红,本来想一包月饼,给出去两个就是了,可又一想,凭啥?!

当时汤巧就跟二嫂掐起来,动了手。

女人们打架,没说男人凑上去的,尤其是还是自己兄弟的妻子,这咋动手?

林虎护着媳妇儿,只跟二哥对上视线,骂说:“咱们都是兄弟,我只听过孝顺爹娘,没听过还要孝顺二哥的,要吃的不好好说话,还动手?”

二嫂哭天喊地说挨了打受了欺负还被小的骂。

“我家可没欠你们什么。”

之后二三房是彻底结了梁子,就是大房、爹娘出面,这俩兄弟也是梗着脖子,谁也不服谁——主要是林虎不服二哥了,以前这等小事,都是做弟弟的林虎先低头。

这次林虎说什么都不低头。

“成成成,你们兄弟还成了仇家,不听我的,以后就别管我和你娘了,我是什么你们爹,别往我这儿拿东西了。”林父上火嚷嚷着。

嫌小儿子不听他的话,没面子。

这次伤了林虎的心,他根本不是这意思,爹娘拉偏架,凭啥都是他给二哥低头?

说的那些话,什么他现在有个好岳家——他有个好岳家就是哥哥们欺负他家的由头了?今个岳母还说信他不是那种人,是个汉子,只是也有亲情的,怎么轮到自家兄弟嘴里,他反倒成了巴结的?

汤巧今日敢动手,事情闹大的时候,还有些害怕懵着,事后和男人坐在屋里说话,她不由想到……

跟二嫂掐架那一瞬间,她想的是五哥儿说你别怕,想的是娘今个跟她说的‘我攒这些钱全是给你们三姐妹用的’,好像那会心里就有了底气,有了靠山似得。

不然以前哪里敢,爹一心做买卖,根本不看重她们外嫁女,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什么麻烦事都别来烦他。

汤巧那会在婆家就是忍。

……

翌日。

一大早,铁牛先背着一兜子钱去钱庄,将铜板换成了银子。

等铁牛回来,汤显灵才睡醒,坐在院子吃早饭,蒋芸给两人收拾了行李,已经知道带什么了:牙具、被子、草席等,还让两人别急着回来。汤显灵:“不,这次我早早回,回来还要腌鸭蛋呢。”

天黑的早了,不能耽搁。

蒋芸:……

逗乐了。

“去吧去吧。”

汤显灵拿了月饼,多拿了几包。

跟着铁牛出了。

两人一走没一会,隔壁邹菱来找蒋婶说说话,蒋芸愣了下,笑呵呵迎了上去,就是说家常,闲聊。聊了一会,卢三娘也来了,说:“娘还说嫂嫂怎么不见了,还以为嫂嫂回娘家去了。”

卢三娘说这话就是想什么说什么,没旁的意思。

也没看出来,她大嫂最近和她娘有些‘别苗头’。

邹菱才反应过来似得,说:“我在家也没事就想着跟蒋婶说会话,汤老板和小老板都走了,蒋婶不嫌我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