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归途
说干就干。
皇甫铁牛去西市买材料,时下奉元城中秋不吃月饼,普通百姓自己做月亮馍,要是有钱一些会吃月亮糕,汤显灵吃过,一块四四方方厚一些的糕,外头是糯米做的酥皮,里面包着糖、花生仁、核桃仁等材料,吃起来特别甜,还有放冬瓜糖的。
其实和月饼差不多,不是一个叫法。
因为现下糖贵,那里面塞了这么多糖,一口下去,甜的都快齁嗓子了,因此很受欢迎的。
汤显灵吃的觉得腻了些,便想改良一下。
先去西市定模具,汤五哥三个字必须要有。
汤显灵炒馅料,五仁月饼真的不难吃,做得好了吃起来满口的果仁香,难吃是因为青红丝——汤显灵在现代时超讨厌吃这个。
核桃要剥皮,去了苦味,花生要烘的干干的,吃起来脆些,还有瓜子仁、松子仁,甜的糖是黄糖,这个确实贵。
还有芋泥绿豆口、咸蛋黄口豆沙口。
就这三款。
周六做了整整一天,烤出的香味四溢,街上人路过就嘀咕:汤老板这是又做啥吃的?
铁牛和娘在院子裁油纸,五块月饼一包,先用油纸包起来,正中间位置一条红纸条封上,红纸条写着:汤五哥月饼五个字,而后用麻绳捆一下系结实。
这就成了。
有些出品不稳定、难看、碎的,汤显灵捡了捡,留着一部分当试吃,剩下的全都进自家肚子里了。
第二日饭馆一开门,老顾客就发现了不对劲——靠街边横着那半扇窗户柜子上竟然摆着东西,以前都是空空的,啥也没有。
汤老板之前计划卖自家产品,但是开张到现在都没摆上货——皮蛋和咸鸭蛋自家馆子都快不够用,哪里能当货再另卖。
如今可算是上架产品了。
“这放的什么啊?”
佟嫂阿良便介绍,一人端着盘子请客人尝尝,一人说:“马上中秋了,我们老板烤的月饼,各位客人都可以尝尝,三种口味……”
经典的五仁,跟月亮糕比起来外形大点厚些,没月亮糕那么甜腻,吃起来一口的果仁油香,有时候还能嚼到糖渣,但不知为何就是不腻不齁嗓子。
芋泥绿豆口,馅料更软更密些。
咸蛋黄红豆则是又甜又咸恰到好处的合适。
有人尝完了,当即是要了一包,才问:“多少钱?”
“客人,六十八文钱。”佟嫂答。
贵是贵了些,但是好吃啊,汤家馆子一向不便宜的,也就是比外头贵个七八文,十来文,但滋味真的要好许多。客人痛快掏钱,还说:“我要两包。”
到时候送人,够体面的。
月饼上了那一波,晌午时卖的就七七八八了。
第二日有食客专程跑来问还有没有,说他娘子特别爱吃,还想给娘家送一些,娘子和岳母一个口味,爱吃甜的但是不爱吃太甜腻的,汤家月饼口味正正合适。
汤显灵一看一听,主要是这位食客说的真诚,又说娘子娘家不在城中,好不容易回去一趟自然要带些双亲爱吃的。
“……那你后日来买。”汤大老板给了准话。
皇甫铁牛在旁笑,夫郎是个软心肠的,这要熬夜加班烤月饼了。
做吧。
第90章
上一周暮食大排档烧烤串就停了,没办法,入秋后天黑的早了,夏日令时,傍晚七八点奉元城里的天都是亮的,一进秋尤其是下过雨后,六点多天就麻麻黑了。
肯定开不了烧烤大排档了,一是点蜡烛吃烧烤——没这么大的本。二则是收拾完,天黑严实了,佟嫂阿良回去也不安全。
秋冬天一黑,街上人也少,不像夏日时街上巷子纳凉的人多。
汤老板停串子,如此一说,大家也理解,就是有些好吃这一口的食客难受的不得了,没停之前,一连吃了好几日,后来硬生生‘腻了’。
汤显灵:……
明年夏日再上啊,又不是彻底没了。
他这话一说,食客们才松了口气,有人还想到:先前汤老板说秋冬天冷了再上肉松面包?
汤显灵:上啊。
他记得铁匠铺子小老板王铁牛琢磨手摇打蛋器,不知道琢磨好了没?周六去问问,他现在有钱了!
停了烤串,店铺生意虽是红火,但汤显灵也能忙来,而且还有点小心思小空闲琢磨别的吃食——比如这次推出的月饼。
一上货架,凡是在他家吃饭的食客都会捎带一包,第一天拿回去吃完,全家都夸:哪里买的?这次的点心真不错、你娘/你爹/娃娃吃着说好吃……
于是第二天都是两包三包的买。
距离中秋还有几日,月饼生意可红火了,到了后头,不来店里吃饭的路人都来买一包。
“听说八兴坊正街有家饭馆子做的点心可好吃了。”
“啊?饭馆子做点心?你说的是点心铺子吧?”
说错了吧。
那人就摆手:“没没没,就是饭馆家做点心,马上中秋了,他家叫月饼,烤的比全兴斋的月亮糕还要香,就是得排队,抢手的紧。”
“啊?还有这种点心铺子?”
“都说了不是点心铺子,人家卖饭的。”
最后绕了一圈,问明白了,是一家小馆子,临近中秋,老板捎带烤了些月饼点心卖,没想到这月饼特别好吃特别抢手,现在不少爱吃点心的都打听到了,一早早去排队,去晚了就没了。
全兴斋是西市最大的点心铺子了,什么牛舌卷、桃酥、酥饼各种各类的点心,时不时还有新鲜花样推出,距离中秋前一个月,全兴斋就做了月亮糕卖,生意是一贯的好。
一盒月亮糕六块,七十文钱,不便宜了。
结果卖了大半个月,临近中秋了,全兴斋的伙计都听闻食客说的,坊间正街有个饭馆子做的点心比他家月亮糕还要好吃。
伙计三分不信三分轻蔑,这人肯定是想砍价,故意踩他家的糕点,就是想饶个几文钱。
“什么饭馆子,做的点心还能比得上我们铺子了?”伙计问。
食客一看一听,这伙计好像不信他,顿时也来了点气,说:“八兴坊汤五哥饭馆做的,你还不信我,人家月饼火了去了,连着好几日都卖空了。”
旁边掌柜的听到食客声音高了些,连忙出来打圆场,请食客消消气,又骂伙计怎么说话,还主动说:给您便宜两文钱,您别生气别跟小东西计较。
“……我又不是来砍价故意这般说的。”食客更气了,把挑好的点心放回去,说:“不要了不买了,六十八文钱,我去汤家馆子买,排队就排队,本来想着赶不及,现下想,还不如跟汤老板多说说好话,让他多烤几炉,总能排上我的。”
“诶呦您别气。”掌柜的忙迎上前说好话,但是晚了。
食客说不要就不要了。
等客人一走,掌柜的扭头看伙计,小伙计吓得忙解释:“掌柜的,我、我也是气不过,话没说到面面上,也没为难看轻食客,是他先踩着咱家铺子,一个饭馆子,还是开在坊间的馆子,能烤出什么好点心?”
“你好好管管你的嘴,再有下次,那就罚你工钱。”掌柜说。
伙计忙保证再也不敢了。
有一就有二,这几日不光一个食客这么说的,来他家买月亮糕,买完后就得说:诶呦不是这个味、还是得买汤家的、不行我再去排队、这个送人,自家吃的还是排排队不急……
啥东西?全兴斋的点心送人还辱没了?自家吃的要吃好的,好的就去汤家买???
掌柜听到客人话里意思,就是再圆滑老练,心里都要有点火气来,这日当即就让伙计去八兴坊瞧瞧,“……你买一包。”
对方小馆子月饼点心,一包六十八文,他家七十文,还是他家贵,这就是老字号,但是坊间馆子怎么会开到六十八文还抢手要排队呢?
……
汤大老板这几日天天大早上烤月饼,大圆小咪没事了就在后院剥核桃花生松子,佟嫂阿良裁纸,负责打包,铁牛负责写字条,蒋芸则是哪里需要去哪里。
总之大家都加班。
汤显灵:“忙完这几日中秋就到了,咱们中秋节放假三日,带薪放假月饼也是一人两包。”
他得和铁牛回村给张叔王阿叔送月饼,还有顺带买鸭蛋。
佟嫂阿良一听脸上笑没断,不过不是因为放假,而是汤老板说放三日还有工钱拿,还有月饼拿,这月饼现在可紧俏了,有人问一百文一包卖不卖。
不过两人不想卖,佟嫂想自家留一包吃,给娘家带一包。
阿良则是想卖一包换钱,剩下的一包他和孩子留着慢慢吃,以前定是自己舍不得吃,全给三个孩子吃,可现在——他不愿意这般干了。
前头大儿子狼心狗肺的,给他吃什么。
不仅是早上烤,晚上加班烤,汤五哥月饼生意越来越红火,最后‘限购令’又出来了,每个人只能买三包。那几日,汤家后院早晚都飘着甜甜的月饼香味。
汤大老板也甜滋滋的了。
卢家。
“他家月饼听说很好吃的,外头好多人来买。”陈巧莲开了这个话题。
卢三娘附和:“对啊娘,我听说可好吃了。”
“哪里还用听说,光是闻着香气就香。”卢大郎开口说了句。
邹菱没插嘴,不是她心眼子小想得多,而是婆母前两日时不时提上一句,她猜,婆母是想去汤家买月饼,或是想着汤家咋不给他家送月饼。
毕竟先前,家里烙了月亮馍,婆母还让三娘给隔壁送了一回,按道理有来有往,隔壁也该送月饼……
可这月饼多贵啊,一包就要六十八文钱呢。
婆母估计知道,也没脸开这个口,就是心里痒痒,时不时说两句,她看了眼男人,不知道男人知不知道婆母心思,但是男人不接话茬,光夸月饼香,这也对。
要真是厚着脸皮问上门,那就——她是干不出来这等事。
陈巧莲也干不出来,就像儿媳想的那般,她就是奇怪嘀咕,五哥儿是个大方的,有啥好吃的多做的,时不时会送点,为啥这次没送?
“先前烙的月亮馍吃完了,快中秋了,再烙一些,我想着隔壁汤家生意忙,顾不得做这个,到时候再给送一些。”陈巧莲迂回说。
邹菱听懂了,这是想拿月亮馍换月饼的意思?
“娘,那也行,到时候我去送。”卢三娘高高兴兴说。
邹菱看了眼妹子,这个妹子没心眼心里敞亮,定是没想到那处去——唉,她也不知道咋提,说开了吧,显得她心眼子多,还不敬婆母。
算了算了。
到了晌午时,卢三娘又去送月亮馍,汤显灵那会忙着,蒋芸收的,还诧异:“你家又烙馍了?”
“对,我娘说快中秋了,婶婶你家生意忙怕是顾不得做这个。”卢三娘解释。
上一篇:穿成哥儿后我凭实力成为团宠
下一篇:绝美反派他重度社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