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144章

作者:路归途 标签: 生子 美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不去二姐家,先去客栈歇着。”汤显灵按住了娘胳膊。

蒋芸见到崔林镇都快坐不住了,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二娘,结果被五哥儿摁了回去,她看了眼五哥儿,想说什么想了下到嘴说:“那听你的,咱们啥时候去崔家?”

“去客栈洗个澡,今晚睡个好觉,明日换上新衣,拎着点心礼物再去。”汤显灵道。

先敬罗裳后敬人,既然是给二姐撑腰来的,现在他们风尘仆仆一脸菜色,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秋风的穷亲戚,拿什么撑脸面?

对于崔家,汤显灵现在是拿最坏的印象审视对方。

第81章

崔林镇在奉元城以北,上头是泰安府,一些北方商贾往奉元城去,走走停停都会在崔林镇休息一两日,因此别看崔林镇是个小镇,但很是热闹繁华。

客栈也多。

汤显灵跟马师傅说:“选最大最好的客栈。”

马师傅应了声,也没看小夫郎的夫婿意思,这一路走来,他也看明白了,车里三人是这位夫郎当家做主。

镇上最大最好的客栈,汤显灵要了两间上房,挨在一起,给马师傅要了一间普通的,又要了热水洗澡水,这会是花钱如流水,给小二跑腿费,小二乐的高兴,态度殷勤热情,有问必答。

“一个时辰后,先送一些清粥小菜馒头来,馒头要热的不要带馅的。”汤显灵是没啥胃口吃重口荤口,怕自己闹肚子,先用清粥打个底,又去看铁牛。

皇甫铁牛说:“那我要一碗素汤面。”

“有卤肉没?略瘦一些,来一盘。”汤显灵问小二,铁牛胃口好,光吃素汤面哪里够,还是加点肉。

小二说:“卤肉没有,客官咱们崔林镇特色是烧鸡。”

“那就来只烧鸡。”汤显灵改口,“对了,有没有浆洗衣裳的?”

“有有有,客官您洗完澡,脱下的脏衣裳放盆子里,一会我来收。”

汤显灵吩咐完,小二就先退下了。

等会敲门提醒,热水备好了,请客人去浴室间。蒋芸让五哥儿和铁牛先去,她留这儿看东西。汤显灵说:“我和娘先去洗。”陌生地方,他和铁牛一走,娘肯定手足无措害怕。

“你们去吧。”皇甫铁牛点点头。

汤显灵扶着娘胳膊下楼往后院洗澡间去,他俩是分开的,有浴桶,不过汤显灵嫌浴桶不干净,人人都用来泡澡,虽说出门在外也没那么讲究,就用水瓢淋着搓洗了一顿。

洗完了神清气爽,人都白了一个号。

汤显灵还洗了头发,用干布包着搓一搓,时不时跟娘搭个话,他知道娘紧张焦虑,但现在不急一时。

等二人洗好了,换好了衣裳,脏衣裳汤显灵拿着回到了客房。

“你去洗吧。”汤显灵跟铁牛说。

皇甫铁牛嗯了声,“饭菜要是来了,你和娘先吃,马师傅那儿也有。”

“成。”

汤显灵洗完人精神好一些,皇甫铁牛看了也放心一些。

汤面没让上,先上了粥和小菜。汤显灵和娘吃的七七八八,清粥小菜开了胃口,坐着说了会话,皇甫铁牛便洗回来了,汤显灵才叫小二上汤面烧鸡。

“再来一碗面吧。”汤显灵喝完粥有点胃口大开了,扭头问娘要不要吃?

蒋芸摇头,她吃不下了。

“那一会咱俩尝尝烧鸡。”

两碗素汤面外加一盘烧鸡,量不少。汤面是清汤带着一点酱色,上头飘着些葱花,汤显灵看没香菜还笑了下,皇甫铁牛一看那个笑就知道夫郎想什么,不由也心里甜,笑了下。

面多,但蒋芸真不吃了。

汤显灵便把自己那碗给铁牛挑了一筷子,他自己慢慢喝了口汤,顿时眉毛一挑,说:“这汤底不错。”

竟然是鸡汤熬的,而且汤清淡,估摸是兑了水多,但对于路途颠簸三日的汤显灵来说,这个清清淡淡鸡汤味点缀着一点酱油葱花,是真的香。

不油腻,好吃。

面条是手擀面,厨子手艺好,面条细如丝,盘在碗底,挑一筷子送嘴里很是有嚼头,劲道。

烧鸡外表像是烤过,一层金黄色蜜油似得,切成了块,鸡腿让娘尝尝,蒋芸摇头不吃,只是愁云。

汤显灵将鸡腿送到自己口中,咬了口,“不错,鸡肉挺嫩的,有肉汁,外头应该是刷了糖或者蜜,不多,淡淡的甜味。”

他吃了半碗面,一个鸡腿就够了。

剩下的皇甫铁牛全吃了,汤显灵都怕铁牛吃撑了,铁牛摇头说没有正合适。

吃过饭天还没黑,一家三口出门散步。蒋芸不想去,要留客栈看包袱,汤显灵强行带着娘一道下去走走。

客栈就在镇上最繁华热闹的街道上,出了客栈,走几步就是成衣店、糕点店,蒋芸一看便说:“明日在这儿给你二姐买些点心正合适。”

“嗯,我来时也看到了。”汤显灵答。

镇上还有挑夫货郎,卖一些花生野果之类的。汤显灵买了一包松子,这个可稀罕了,一边吃一边跟着卖货郎闲聊,他们一看就是外地人。

“对,奉元城来的,来探亲。”

“这边粮价如何?我们那儿先前粮食下来时,粮商压价压得低,一旦给二百多文。”

村民货郎一听咋舌,“这般低啊,我还想城里该贵的。”

“听你话音,你们这儿粮商收多钱?”汤显灵便反问。

货郎说起,“镇上粮商有大崔家小崔家,还有个石家。”

“崔林镇崔林镇,那看着崔家是大头了。”汤显灵玩笑说。

蒋芸本来没心思买东西,但听五哥儿和货郎说到粮食,听到粮商崔家,一下子神色都不一样了,仔细听着,她忘了二娘嫁的是哪个崔家。

“崔伯安是哪个崔家?”蒋芸着急问。

货郎有点起疑,嘴上答:“小崔家。”

汤显灵又接了话,一边吃松子一边说:“你这松子真不错,炒的味道咸淡正好。”

“谢谢夸,也是想着夏日了,味淡爽口。”其实是舍不得放盐。货郎乐呵呵,又把话题扯回来,说起粮食,“哪能,别看是崔林镇,其实石家是大户。”

汤显灵诧异,“真没想到啊。”

货郎便聊起石家来,说石家如何发家,老太爷等等善举,铺桥修路救济灾民,哪哪年闹饥荒,石家粮食也没趁机涨价,还放了一些旧粮救灾,还发了药汤。

说不完的夸。

“……要不是石家压在上头,收粮价不变,其他两家只能少不敢多,不然我们小老百姓卖粮得亏咯。”货郎说。

汤显灵:“我还以为崔林镇,崔姓是大户,那这大崔家和小崔家是一家吗?两兄弟分了家?”

“不不不,他两家没啥干系,往上数都没牵扯,大崔家有钱是大户,小崔家是十多年前才做了这行当,就是婶子刚说的崔伯安,是这家独子……”

汤显灵跟着货郎闲聊一通,松子都吃了半包,这货郎是个问什么都说好的人,不得罪人,但是从话的夸赞多少、神色就能看出来,石家在当地那才是真正的良心乡绅,大崔家则是因为石家在前,有时候石家打个样在前头乐善好施,大崔家也不能落后。

至于小崔家,小崔家‘穷’,那是跟这两家相比来说,守着一间粮食铺子,名声也很不错,收粮价钱略低一些,比较公道,有时候送粮过去,天热了,还有消暑茶喝呢。

汤显灵后来又和其他人闲聊了会,对于小崔家提起来口风都还不错,什么老实人、做买卖公道、人也热心肠等等。

这就是汤显灵经验浅了,他想着打听打听这思路是没错,但是街上百姓,要么住崔林镇,要么经常来崔林镇卖货,没带无缘无故说小崔家坏话的——再加上小崔家确实还行,没啥大毛病,所以没必要跟外人落口舌。

而先前冯故打听事情,那是同一起的小商贾喝花酒,酒喝多了,问问身边伺候的妓子,什么话都说……

现在大白天的,谁说这些。

天色晚了,货郎摆摊的都要收摊回家,一家三口也往客栈回。

“我听着,崔家比较在意名声的。”汤显灵说。

皇甫铁牛:“也是石家打的样子在前,一个镇上三家粮商,镇上才多少百姓哪里吃得下这么多,石家崔家想必还有其他门路。”

汤显灵都没想到这一茬,此时听闻点点头,“咱不管这两家生意,我那二姐夫家小门小户爱面子,看着还会做面面上的事,明日要是去,见机行事,主要是看我二姐态度。”

真是投鼠忌器,汤显灵本来想着骂上门,如今轻不得重不得,不提二姐还要在崔家过日子,就是崔家如今风评,他们冒然打骂,显得他们不是,来作怪发疯。

时下怎么说呢,那小崔家就一个独子,想追男郎,镇上百姓们也觉得情有可原。他们娘家人为这个吵嚷,打上门,那是他们不占理。

……真是让人窝火。汤显灵想不出什么别的出路了。

“若是二姐和离——”他刚提了这一句。

蒋芸先摇头说:“不行,哪里行啊,你二姐有了孩子,日子过的好好地,和离什么,再说了娃娃都四个了,和离了,你二姐咋办。”

“回家,我们一起过啊。”

“那也不行,不行的。”蒋芸摇头,很认真说:“就是崔家再不爱女郎,那家人在意面子,就是真和离了,也不可能让你二姐把孩子全都带走。”

“四个娃娃啊,你二姐哪里忍心,这不是要你二姐的命吗。”

汤显灵:……娘说的有道理。

难不成真没法子了?

皇甫铁牛见夫郎眉头紧皱,说:“明日看吧,他家做买卖在意名声口碑,家离还有你,不济扯了虎皮做大旗。”

“?”汤显灵咕哝:“咱家哪里来的大旗。”

他也是寻常坊间一个小老板,就算扯能扯到哪里去?给他做媒的官媒袁大人?还是买过他家面包的世家少爷卫少爷?

……

第二日一大早,汤显灵将‘新衣’换上,就是他结婚时,铁牛给他俩订的那套情侣装,昨日衣裳挂着,还抻了抻,如今没什么褶皱,穿戴上。

娘也是新衣。

而后买了几样寻常点心。

娘要买贵的,汤显灵不要,说:崔家这样对二姐,没给他家带一包屎都算是咱们娘俩脾气好了,还买贵价的。

他话说的糙些。

蒋芸忧愁:“拿了寻常的,我怕他家轻视你二姐,说咱们不重视你二姐。”

“咱都跑过来一趟,还不重视?娘你听我的,点心就拿寻常的出不了错。这次是看二姐,三个女娃娃还有才出生的小哥儿,他们四个孩子,选四样长命锁。”

蒋芸结巴:“长命锁?银子做的?”

“金子做的咱家没这条件。”汤显灵说到此,眼睛一亮,“就拿二姐的十二两买,到时候送到崔家手上,我嚷嚷出去。”

外祖母家给孩子送的长命锁,崔家就是穷疯了都不该贪墨。

不然得被人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