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124章

作者:路归途 标签: 生子 美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好吃好吃。”

“这土豆丝也好吃,咋做的啊。”

“我要是有汤老板的本事,师父也该放心了。”

田厨子:……

后来田厨子吃完也没琢磨出自己差在哪,最后归结于:哪一行都要天赋,有人就是吃这碗饭的料子,或许刀工差了些,这能练,但是调料火候拿捏,做饭那个窍门,这是练不出来的。

八个菜的席面,让卢家夫妻受了好一顿夸,坊间邻里、亲戚说起来都是好,有排面,席面菜色好吃,邹家人也高兴,等吃完了,陈巧莲还给邹家人打包了两碗肉。

“都是做好的,拿着吧。”

“让亲家也尝尝,菱娘在我家放心吧,我待她自然是跟待我家三娘一般。”

……

喜事结束散场了。

蒋芸邀香萍去她家院子坐坐,周香萍摆摆手,“下次吧婶子,我得回去看看铺子。”

“那成,下次你来。”蒋芸也想起来,她家铺子这会得收拾了。

院子里阿良和佟嫂已经收拾的七七八八。

皇甫铁牛将摆在外头的桌凳收了回来,靠墙摞好,汤显灵在灶屋做暮食——他在切土豆丝,刀与案板发出笃笃笃的声,没一会一颗土豆切完了,土豆均匀细成丝,漂浮在水上。

“咋自己做饭?没剩下菜?”蒋芸进来问。

汤显灵:“剩了点不多,我再弄一盘土豆丝。”停下了刀,问娘,“席好吃吗?”

“好吃啊,足足八个菜呢,巧莲可有面子了,都夸呢。”蒋芸跟五哥儿学,“也有红烧肉,不过我觉得没你做的好吃。”

这可不是捧五哥儿的假话,这是真的。

“不过那厨子烧的鱼怪好吃的。”

汤显灵:“啥鱼啊?”

蒋芸给比划,“鱼炸过的,上头淋了汁子,还有些黑糊糊的豆子似得,闻着有点点说不上来的臭,也不是特别臭,吃着怪香的,鱼皮脆,肉嫩,蘸着汤汁可好吃了。”

要是自家亲戚,蒋芸得厚着脸皮给五哥儿讨一块。

因是卢家摆席宴客,事后卢父陈巧莲给亲戚装菜,作为邻居蒋芸是开不了这个口,尽管陈巧莲说了客气热情话说‘给五哥儿铁牛也带一些尝尝’,蒋芸心动然后拒绝了,说不了不了,家里都有。

现下想来,有点后悔,其实要一口鱼也没啥事。

汤显灵见娘脸色懊恼起来,就猜出来了,这是外出吃席没给他打包——

“娘,我知道你说的啥味,估摸是田厨子自己做的豆豉。”

这应当是田厨子的拿手菜,他知道卢家没给包食材,田厨子还自带豆豉,可见这人在做菜——起码做招牌上,那还是很兢兢业业尽心尽力的。

确实,口碑不能倒,其他菜色烂了,总得有一两个压轴菜。

没看吃完席,他娘都在夸,时下也没网络电话,靠的就是人传人的口碑,八角坊田厨子做席面不错好吃尤其是鱼,有人家办席爱吃鱼的就心动,生意这不是就有了。

汤显灵此时道:“马上就周末了,我到时候去东西市瞅瞅,看看有没有卖豆豉,买来我也试着烧豆豉炸鱼。”

其实有点现代做的‘烤鱼’了,先过油锅炸,炸的表面焦脆,然后在入汁子锅烧……

还可以放点孜然,一丢丢的吴茱萸。

!!!

香的汤显灵馋了就差流口水,手下的土豆丝不想切了。

……切吧切吧,还要练习呢。

第71章

‘周五’那日是雷阵雨,早上天还晴晴的,艳阳高照,朝食卖完收摊时,天上响起了几个闷雷,那会还没下,只是轰隆声。

“五哥儿,我瞧着要下雨了。”蒋芸站在铺子里头,探着脑袋往天上瞧。

汤显灵也听见了,“下就下吧,天气太热了,下雨能凉快些。”

“那下午饭菜还备多少?”

汤显灵想了下,“按照七十份的备,不过肉还是按照百份的买。”

蒋芸一头雾水,以为五哥儿是操心香萍家猪肉生意,之前每日订的多,今日少订了些,怕香萍铺子卖不出去,但一码归一码,他家多买了也浪费。

肉搁猪肉铺子卖,是能卖出去的。搁她家手里,可真就是浪费了。

“我想着,下午咱们吃烧烤。”汤显灵解释说。

因为他一直有个大排档烧烤摊梦想,之前想了一次,觉得蜡烛太贵不了了之,但是夏天怎么能不撸烤串——汤显灵还是嘴馋,想了第二次时,就跟铁牛说把炉子订了。

他画草图,找泥瓦匠来定炉子,还有木料铺子做的小竹签。

昨个娘去卢家吃席,这些东西就送到了。

汤显灵想着下午盒饭备七十份,卖完早点收工——要是下雨卖不完,给阿良佟嫂打包一份,剩下的送邻里或是自家吃都成,反正他不吃,他要吃烤肉!

嘻嘻。

“啥烧烤?”蒋芸懵完,也没等五哥儿说话,说:“那行。”

汤显灵:……

娘真的爱他,哪怕有时候下意识、习惯的本能保守否决,但很快就会以他为主,或许是补偿曾经的五哥儿,娘也有心改变,想做一位疼爱孩子的好母亲。

汤显灵抱了抱娘的肩头,很快撒开了,母子二人都笑了。

“烤肉就是肉串上竹签,炭火烤熟,我烧烤料都磨好了,下午娘你别吃太多,咱们吃烧烤。”

“成,都听你的。”蒋芸也乐呵呵说。

朝食铺子还没收拾完,外头天一瞬间阴沉下来,正街上摆摊的挑夫、小贩,此时早早收拾箩筐,打算是先避避雨,看情况——进城一次不容易不说,还交了税钱,现在走不划算。

“五哥儿,不然铺子敞开吧,要是下起来,大家伙能避避雨。”蒋芸问。

汤显灵:“成啊。”

话音刚落,外头黄豆大的雨没有征兆霹雳巴拉往下砸。蒋芸把铺子钱匣子递给铁牛,意思铁牛往院子里放,皇甫铁牛拿了钱进后院了。

就一会会功夫,铺子屋檐下站满了避雨的人。

“就不进去了。”、“怕给你们弄脏了地儿。”、“谢谢汤老板蒋婶容我们避雨。”

小贩们不往铺子里来,怕脚下泥、箩筐叶子等弄脏铺子地儿。

汤显灵本没多说,大家自处自在就成,但眼瞅着雨越来越大,伴随着狂风,天上‘轰隆’一声巨响,吓得人心咚咚直跳,那声音大的像是能把天捣个窟窿。

“快进来吧。”蒋芸招呼小贩进来。

这次大家不再拒绝了,因为这雨天太吓人了。

“咋这般大的雨。”、“老天爷是不是发怒了?”、“这雨一时半会不停啊。”

奉元城是有排水系统的,有水渠,水渠引向外头护城河,不过现在雨势太大了,越下越大,半点都没有小的架势,狂风暴雨,吹的铺子幌子飘来飘去,贴到了屋顶。

“娘先不管这些。”汤显灵说。

蒋芸忧愁点点头,听五哥儿的,等雨停了再收拾,“这雨要是下下去,暮食定没人来。”

“这会不操心生意事,雨这么大,食客不来也正常,左右就是亏半天。”汤显灵往外看,街上雨水水位已经逐渐高涨起来,哪怕是有下水渠也来不及引。

这得淹了铺子吧?

皇甫铁牛见显灵和娘都操心,说:“夏日常见雷阵雨,估摸下不久。”

“那就好。”汤显灵听着一声声雷响,想着铁牛说得对,应该是阵雨,只是这阵雨太大,搞得有点心慌。

果不其然,等了大约半个多时辰,雨水水位差点没过铺子台阶时,雨水可算是小了,铺子里躲雨的小贩们终于松了口气。

“小了小了。”、“太好了。”、“这下好了。”

又说:“下些雨水好,一个多月前收了麦子,现下雨水泡过地,之后种啥啥好。”、“这倒是,不缺水了。”、“老天还是怜惜庄稼人的。”

说起庄稼,就有人说到城里粮商黑心肠压价,好在现在价钱没之前麦子刚下来时那么低了,现在三百五、三百六一旦,就有人说还是不如去年,去年要四百文呢。

雨水小了,大家有心思吐槽抱怨了。

又等了一会,外头雨彻底停了,这会已经过了午饭饭点。小贩们跟着汤老板蒋婶道谢,是卖啥,就从背篓、担子里,拿出一把菜送汤家。

“收下吧,不值几个钱。”、“就是就是。”、“街上积水厚,今个怕是卖不了了。”、“便宜卖了吧。”

小贩们倒是热情,他们在正街卖菜,跟这边商铺交好是好事,不说啥大利益,就是像今个这般,突如其来下个雨,能有个地方避避雨,这就是谢天谢地了。

有些铺子老板还赶人呢,不让在他家屋檐下避雨。

汤显灵和蒋芸推辞不下,主要是确实不贵,一文钱的菜,便收下了。

从汤家铺子出去的挑夫小贩身上都是干干的,街头街尾其他人就没这么好运气了,有的铺子老板人也不错,让进去避雨,或是在屋檐下躲躲雨不赶人,有的则是赶人,不让躲他家屋檐下,于是冒着大雨去别的地儿躲雨,这会都湿透了。

“刚蒋婶叫我们进去的。”小贩之一说。

“汤家吗?他家倒是人不错。”

“汤老板和蒋婶人确实好。”、“我先前听汤老板做买卖很是硬气。”

“咱也没吃过,听说贵着嘞。”

甭管汤老板做买卖硬气不硬气,这次让他们避雨那是真好心了。有的湿透的则叹气说:“那甜醪糟家,平日里看着逢人就笑,没成想屋檐下躲个雨都不让。”

“说挡住了客人。”

“那大雨天有个甚客人?”

“谁知道。”

可说到底,铺子是人家的,人家不让躲,他们小贩也就是嘴上说道说道,旁的也做不了什么。

李记甜醪糟。

“怕什么,都是些小贩,咱家甜醪糟那些人舍得花钱买?”

“脏兮兮的,又淋了雨,一会铺子里全是泥脚印。”

“娘说的也对。”

这些小贩又不是客人,给啥好脸色?还要笑脸相迎进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