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不语 第5章

作者:岛里天下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轻松 穿越重生

生是怕范景不肯答应这亲事,白白错过了个肯上门的,回去一路上翻来覆去夸康和的好。

庙里备下的一葫芦茶汤,都教她在路上吃了个干净。

可夸说了那么一路,却也没得范景搭过一回腔。

陈氏忍了一路,不顾范守林一个劲儿的同她使眼色而闭上嘴。

到家时,实是忍不得拉着范景问了话。

“大哥儿,你究竟应还是不应嘛,也给俺和你爹个答复,好说给媒人听不是。”

范景没言,眼睛扫到了被包扎着的手。

先前还火辣辣的手掌心,不知甚么时候竟舒缓了。

说康和脑子不灵光,他觉着只怕人再灵光不过了。

那与人包扎的熟练手法,就不是头回做这样的事,又还会用药,显然是懂些方子的。

今儿撞他时,那就不应当是走丢了。

既不是走丢,除却不想相亲外,也没旁得缘由了。

范景觉着康和是个心地不差的人,他不想痴缠着耽误人。

微默了默,便道:“依康家的意思。”

陈氏不晓得他想了这样多,只觉总算得了句准话,立马还欢喜了起来。

恨不得这就去跟媒人回话。

不过她到底还是没有做得那般急切,做得多恨嫁一般让人笑话,还是得等着媒人先来问。

灯油一般熬着,生等了两日,媒人没过来,倒是长房家的大嫂先来了。

“按道理说人家要是肯,第二日媒人就赶着来回话了。做媒的急着拿茶钱,寻常比结亲的还上心咧,这都两三日了还不来答复,八成就是不中了,又不好快快的来说。拖着嘛,大家心里也都有个底儿了。”

大房范守山的媳妇张金桂磕着一把晒干的尖栗儿,来院子里一屁股就坐下了。

抬手招呼着要出门去给牲口打草的珍儿和巧儿与她倒茶水吃。

珍儿老实,家里没泡得有现成的茶,就要往屋里取干茶来泡。

巧儿却将她拦住:“大伯娘磕着那香尖栗儿进来,也不见得她分一颗两颗给咱姐妹俩尝尝,倒是干会使唤人。亏你老实还特地拿茶来泡给她吃,灶上午间的米汤还没倒,她口渴了弄一碗给她吃便是了。”

珍儿听了妹妹的话,想想有理,便转去灶房里给张氏端了碗米汤。

张氏瞅见丫头弄的不是茶汤,挑起眼儿道:“家里恁简省,茶都不做来吃了?”

珍儿应付不来,愣着不晓得怎搭腔,还是巧儿笑着说道:“咱家里就属大伯大伯娘富裕,俺们本来就穷,夏月里茶吃完了说去买,现在大哥哥要说亲,可不得简省些。”

说罢,又道:“前些日子迎春姐姐家来了,定然给大伯娘又带了许多好东西回来,要是有好茶叶,也教俺们尝尝嘛。”

大房家的丫头范迎春,如今十八了,前几年教县里的一个大户人家瞧中,赁去了宅子里做事。

那孩子好孝心,月钱都交给爹娘不说,隔三差五的捎东西回来补贴家里。

张氏多得意,在村子里四处说她家丫头贴心咧,最爱的就是到陈氏面前来显摆。

张金桂听着巧儿嘴巴伶俐,抬手就想捏一下她的脸,却教小丫头躲了过去。

转拉着珍儿朝院子外头跑去了:“大伯娘你慢慢坐,俺跟姐姐去打草了。”

“这小妮儿,鬼得很,半点不像她二姐姐乖巧。”

在一头晾衣裳的陈氏见张氏吃了孩子一瘪,心头暗笑:“大嫂别同那丫头一般见识。”

张氏道:“我同她见识甚,就是逗逗这小妮儿欢喜。”

张金桂脸盘子有些圆,身形丰腴,素布包着的头发上簪着一朵象生花,不出门去吃席赶集,在村子里都还收收拾拾的。

日里头也不怎么干活儿,不是在家里头闲散着,就是和一帮村妇夫郎在大槐树下说闲。

有时候饭都是与大房住一块儿的婆婆范老娘弄的,别家媳妇哪有她的好日子。

可谁教范家那俩老辈子偏心大儿咧,陈氏又是范老娘娘家的侄女儿。

心更是偏进一窝子里了。

陈三芳本就不欢喜公公婆婆偏心大房,张氏又爱来显摆,踩着他们二房给他们大房长脸,她更是见不得。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景要去相亲,你跟二弟咋也不同俺们说一声。旁的不言,我收拾一套迎春丫头送回来的好衣裳,教大景穿着去相亲也能给人看个模样嘛。”

“现在的男家看亲,可势利眼咧。大景人才……嗨呀,再是粗衣麻布的,男家能瞧得上才怪了咧。”

张金桂一股子笃定了范景相亲要黄的语气,她如何能不笃定。

她们家迎春丫头多能干多懂事的主儿,又还在大户人家里做事长过世面,前儿相看了个走街串巷的货郎都没相成。

就大景那模样,那脾性,黄了还不是太阳打东边升起的事。

陈三芳见她来张口就说大景的亲事要黄,心里不痛快,可没定下,也只能道:“望水乡那头远,信儿不似近处好递,还说不准咧。”

“我说你不信,心头还惦记着能成事儿,到时候只多气叹的。你就看……”

张金桂话还没说完,忽瞅见范景提了把柴刀从屋里出来。

她止住了话头,声音也笑了些下去,意外道:“大景也在家里呐。”

不怪她奇,秋季是猎捕的好时候,农忙过后,范景多数日子都在山里下陷阱走山捕猎,山上落雪前几乎都难见着他的人。

便是因以为范景不在,她才大着舌头说话咧。

范景嗯了一声,没理睬张金桂,兀自去后院儿劈柴了。

张金桂听见砰里哐啷的声音,心中咯噔咯噔的跳,晓得是惹不起的来了,拍拍屁股起了身:“灶屋还煮着猪食咧,我回去瞅瞅。”

“大嫂急甚,娘在家里头,坐会儿再回去嘛。”

张金桂只摆手。

看着人走远了去,陈三芳暗暗啐了一口,心中骂咧,也是个怕硬的。

不过受张氏一通说,她心里也愁了起来。

这胡媒人迟迟不来,亲事可别真就不成了。

“大景,那日康三郎就没同你说说甚?”

范景一柴刀下去,干木头裂开大半,再一使力,破做了两块。

他没回陈氏的话。

见陈氏焦愁,他估摸自己猜测的不差。

事情不成了,倒也算不得多失望,左右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几天天色都不差,已是耽搁过去了。

明日说什麽都得去山里了,再不弄些东西,今年的赋税又该缴不上。

然次日一大早,范景带着粮食上了山。

下晌,胡媒人却又喜气洋洋的来了。

第5章

“我的好姐姐,你可是教人好等,事儿成与不成,你也给俺们个准话呀!”

“千不好万不好,都是我的不是。”

胡媒人歉的不行:“想是回去那日我贪凉吃了冷水,隔日发烧又下泄,生把我折腾了个厉害。本是该昨儿就过来,实是行不得远路,才给耽搁到了今朝。”

“康家来问娘子范兄弟可使得?若也成,月里二十六是好日子,人就能过来。”

陈氏和范守林听没两日人就能上门来了,欢喜的坐不住,连满口答应说好。

一通高兴后,陈氏可惜道: “这欢喜事要来早些就能教大哥儿也晓得了。”

“秋里他着急进山,最怕耽搁的,却也生是在家里等了两天的消息。只实在等不得了,今儿天蒙蒙亮他就出门上了山,也是不赶巧。”

胡媒人道:“左右事情能成便不要紧,早一刻晚一刻教哥儿晓得,亲事都跑不了。”

“是这个理咧。”

于是第二日一早,范守林才上山想把亲事告诉给范景。

去了山里头,却没在木屋里找着人。

他在附近转了一圈,只瞧见了两个范景新下的陷阱,不晓得人往哪片山去了。

范守林在木屋坐了个把时辰,也没等到范景回来,觉着冷得慌,只好又下了山。

回去陈氏见范守林人都没见着就回来了,把他骂了一顿。

范守林默着挨了通骂,第二天赶着晌午前又上了趟山,料想着吃午食的时辰范景怎么也该在木屋里,谁晓得去又扑了个空。

等了个下午,瞅着天色不早了,也没瞧见范景回来,遂又家去了。

不出所料,又吃了一顿排头。

再一日,范守林就不肯上山去了,村西头王家劁猪请了他帮忙逮猪,一大早他就躲了过去。

陈氏骂也骂不动,拿他没了法子。

想自上山去,可她又不晓得范景住的木屋在哪里。

转想了想,范景五六日就要回家一趟,算着能赶在二十六前回来,干脆就等人下山再跟他说。

这几日的功夫上,两家人又通媒人的嘴,商量了礼金,酒席的事情。

酒席各自办,两家互不干涉,礼钱上范家这头包五贯钱送去过个礼。

康家倒是厚道,要得不多,时下寻常人家嫁女嫁哥儿赔上这么些银钱都算少的,更何况是招个上门婿。

正因晓得这些,两口子没还价,咬咬牙也还是把钱给凑了出来。

媒人把康和的籍契送来,这头便把礼钱封好给媒人。

一个铜子一个铜子攒出来沉甸甸的五贯钱,换做了一本轻飘飘的文书,陈氏还是好生肉疼。

她心想这几年世道当真不好,早些年男家要是没有田地产业,哪里轮得到他们挑三拣四耀武扬威,说亲时只有挨嫌的份儿。

那时候养哥儿姐儿的人家只管收礼钱,转手便能拿这些银钱给家里的小郎娶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