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岛里天下
这回,康和将山上的兔儿棚都给挪回了家,夜里,将三只兔子给重新安置进了棚子里。
他摸着母兔的肚子,感觉已经有小兔了。
山下的气温要高些,应当比山里还好养点儿,不怕教它们冻死了。
“三郎,这蒻头根子的,咋做嘛?俺今儿在外头听孙大娘说城里的蒻头豆腐卖四个钱一方了,俺们早些做了出来,也趁着好价给卖出去。”
陈三芳瞅着屋里堆得山高的蒻头,有些馋那滋味,不过心头紧要的还是想着卖钱。
“成,我一会儿就教娘做。”
夜里,陈三芳跟俩丫头都洗了手,听着康和的,给蒻头刮皮,搓浆。
范守林也来瞧了几回,先还不肯帮着弄,后头见着弄得起劲儿,也挽起了袖子干。
人手多,就是细致的活儿也干得快,一晚上就弄了五六十斤出来。
康和不教一回弄得太多了,怕卖不完放着坏,虽价钱算不得高,可毕竟是下了许多苦力弄出来的,损了一斤也都可惜。
翌日起来,几口盆子里的蒻头豆腐软软弹弹的多好。
“先前只在城里头见过,不想这厢竟然自家里也能做出来了,三郎,你咋恁能干!”
陈三芳越看越喜欢,一早上把康和夸说了好些遍了。
“昨儿娘也瞧着了,做这蒻头豆腐不难,只是要放适量的碱水。”
“俺虽不如你会弄,但多学两回定也能掌着度。”
康和道:“娘的手巧,自是学不得两回就能做得比我还好。”
陈三芳也教康和夸得舒坦,说着就要赶着把蒻头豆腐收拾去城里卖。
她上城里卖过菜,也卖过家里养的鸡鸭,很乐得去干这活儿。
两个丫头也想跟着去凑热闹。
康和当然高兴,一家子把活儿分担着做,比一个人包揽大部分可要好得多,于是便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下晌,康和预备用前日里吃剩的两指鲜猪肉剁做肉糜,另又启了坛子抓了一把腌酸菜,用来烧蒻头豆腐吃。
范爹教他多弄上一些,到时候给大房那头送一碗去,说是范景的堂哥范鑫也从书塾里休沐回来了。
康和答应了下来,便是范爹不说,他也会送些过去。
蒻头豆腐虽不是肉,但也不是农户人家日日都上桌子的菜,自家弄的不愁不够,送些去教大房那边尝个鲜也是应当。
范景在灶下同康和烧火,一边掐着白日里在外头掏的野葱子。
他同康和道:“这两日还得去一趟城里。”
“作甚?”
范景道:“正月里做席,不穿身新的?”
其实他倒是没什麽,穷家里当真没太多的讲究,这些年自添置新衣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不过他见康和之前过来,把自个儿的一身好皮子都给卖了,如今天寒,便还是想与他做身新的。
整好他将才在新屋里瞧见先前爷奶拿给康和的棉花。
“也是,我差点都忘了这茬了。那咱寻个日子去一趟城里。”
两人说着,给米下了锅,就听得外头传来了陈氏的声音。
陈三芳和俩丫头家来了。
“今儿蒻头豆腐可好卖?”
询问声刚落,巧儿便嘴快的道:“再是好卖不过了咧!年节上城里的人真舍得使钱,两方三方的买,都不如何绕价的。”
珍儿也抿着嘴,眼睛笑吟吟的,瞧来今儿东西确实卖得不错。
“你这丫头嘴巴跟抹了油似的,话多快。”
陈三芳嗔怪了巧儿一句,转道:“今儿夜里又做些出来,明儿再拿去卖。今朝好几个没有买着的娘子夫郎,唤俺明儿定要与他们留咧。”
康和听此,便放下心来。
这时候一直没开腔的范景道:“卖了多少钱?”
正乐呵的陈三芳听了这一问,默了默,答得含糊:“还没点咧。有的三个钱一方卖的,有得四个钱一方卖的。来的人多,一会儿问价一会儿问甚么时候摆摊子,俺都腾不出空来管得了多少钱。”
“哎哟,说了一日的话,嘴巴干得很。俺这双脚都走得有些疼起来了。”
说着,陈三芳就溜去了里屋。
范景正要张口,却被康和给止住。
康和晓得范景是想说什麽,他道:“娘昨儿夜里帮着做了那样久的蒻头豆腐,今朝外头冷,还受着寒风去叫卖,卖得的钱便教她拿着吧。”
“冬月里农户人家的娘子夫郎,难挣两个钱,年关上,教她手头有两个余钱使也好。”
范景看着康和,道:“做席我已经给够了钱,她有余钱。这厢你再由着她把卖东西的钱捏在手上,她也不会用在正头。”
“你不晓得她的脾性。”
康和不解,问范景怎么个事儿。
范景却并不告诉他,只言往后就晓得了。
康和倒也没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以为是自己帮着陈氏说话,范景有些不大高兴,这才不同他多说。
接下来的两三日里,陈氏自学会了做蒻头豆腐,便不必康和再教,也能做了来拿去卖。
她多勤快,夜里做了,白日便拿去城里,日日如此反复,也不喊苦嫌累。
便是落雨飘雪,她多穿两件儿衣裳,也还是要去卖蒻头豆腐。
康和空出手来,便带着俩丫头弄根子,取粉。
家里头的家伙什齐全,俩丫头做活儿仔细,终日里头都帮康和打下手,粉取得比山里快不少。
没用几日,就把根子弄了一半出来。
大块的粉饼在冬日里难晾晒干,只得生火烘烤,好在人手多,一人干样活儿,或是搭把手,都比一个人事事操持轻松许多。
就连那榨干了粉的渣滓,也教俩丫头收拾出来堆在灶下当柴火烧。
康和夸说俩丫头勤快能干,等卖了粉,要与她们一人买一样想要的东西。
这日里,范景见康和的粉弄得差不多了,便唤他去城里量一量尺寸做衣裳。
“可是去上回的婶婶家?”
范景应了一声。
康和见此道:“那我收拾一包干葛粉和一包干蕨粉,一会儿再留一方蒻头豆腐给婶婶拿去。”
范景点头,又道:“他们家乡下没地,吃米吃菜都靠买,再上地里弄些瓜菜一并。”
康和应承,两人便收拾了东西,一人背个背篓出门。
因着两人要进城,今儿也就不肖陈氏再特地跑一趟去卖蒻头豆腐了。
“俺都卖起常客了,你俩要去裁缝铺里也耽搁时辰,不然还是俺去卖吧。”
陈氏不敢去范景那处说,只好单拉了康和央他。
康和瞅着外头雪粒子簌簌的,道:“今日里落雪,娘出去受冻叫卖,我跟大景去铺儿里闲着心里怎过意得去。”
陈氏还想求,见范景打后头出来,看了康和一眼:“还不走。”
她又没了声儿,不敢再多说甚了。
康和跟范景去城里前,先在地里拔了几颗泥萝卜放进麻袋里,另又砍了菘菜和冬葵,大葱小葱蒜苗芫荽这些小菜各弄了一点。
装了一大口袋。
“娘卖习惯了蒻头豆腐,将才还想去咧。她是个多勤快的人。”
康和跟范景笑说了一句。
范景道:“她有钱拿,自是乐意。”
康和没接这话茬。
至了县里,两人先去卖了蒻头豆腐,这快小年了,东西涨得更厉害了些。
将才把摊子铺开,就有人上来问价:“往日里来这处卖蒻头豆腐的那个娘子可是你们的熟识?她说她姓陈,有时候还带俩丫头,大的那个话少手脚麻利,小的那个嘴巴多甜。”
康和笑道:“那是我家里人。”
“陈娘子咋没来?可别是着了风寒,昨日里落雨了她还有几块儿蒻头豆腐没卖完生不肯走,俺还教她将摊子挪动到俺们屋檐下去咧。”
“多谢娘子照料,她没风寒,只今儿我跟夫郎上城里有事,便想着不教她累一趟,在家头歇息一日。”
康和心想,陈氏多会做生意,瞧着来城里卖几日的东西,已结识了人惦记着她。
“她没病着便好,你俩孩子多孝顺。与俺秤半方蒻头豆腐罢。”
康和眉心微动:“半方?”
“咋拉?今儿不兴卖半方了?前头陈娘子都肯卖的,年节上甚么都卖得贵,这蒻头豆腐以前卖三个钱,如今都四个钱了。亏得陈娘子体贴不嫌麻烦,肯两个钱卖半方。”
康和明悟过来,笑着道:“前头能卖,现下自也能卖的。”
“只俺没拿秤,凭手给娘子取半方如何?”
那买东西的娘子似在犹豫,就见着康和一刀切了半方有余,明眼都能瞧出不止半斤。
她乐呵呵道:“都是常客了,这是自然。”
送走那妇人,康和同范景道:“娘还真是做买卖的料子。”
范景没言。
两人快午些时候就卖完了蒻头豆腐,还有人瞅见他们麻袋里的瓜菜问卖不卖的,教范景一句话给央走了。
一上午,三十几斤蒻头豆腐,卖了一百多个钱。
两人这才去了桥头慧娘子布店。
年底了,做新衣的人不少,店里进进出出的生意多好。
梁氏的肚子又大了许多,幸得他丈夫也回来了,帮着算账,又雇得了个能干的小娘子帮忙看店,倒是不觉累。
“咋拿这样多的东西来!”
上一篇:关于穿越后活了不到一秒的修真故事
下一篇:幽魂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