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和高危物种谈恋爱 第274章

作者:柿宴甜 标签: 强强 系统 快穿 轻松 穿越重生

还好目前没有亮片。

第209章 本世界完

卫衣雪假装看不见,立刻要走,荆榕伸手把他拉了回来,和秦逸一人一边,笑着把卫衣雪请了进去。

荆榕把红酒杯塞卫衣雪手里,一边带着他走,一边介绍:“这里,放乐团设备。舅舅家那台钢琴没人用,我去拿来了,还在调音。”

“吧台是我的,还不算正式开业,暂时没上点酒服务。”荆榕说,“一般的香槟和葡萄酒让后厨准备,我提供夜中小酒。”

那是一方很大的吧台。这块地是卫衣雪找人关系,免费拿的,地方实在是太宽裕了,整三层的地方,原先是个大饭店,一楼是电梯宾客区,二楼直通十字天桥,对面就是洋行,特别紧俏的一个地方。

秦逸之前说的就是:“钱虽然是组织批的,但地方是领导拿的,领导怎么不算组织呢。”

卫衣雪往里探头看了看,把台下还放了一张小折叠床,一台打字机,已经叠好的稿纸。还有一个简易的烧烤炉,简直藏了一个世界在里面。

什么人在舞厅写稿?

“来,干杯,领导,必须干。”荆榕又拿了一瓶伏特加,倒在酒杯中,和卫衣雪碰杯,荆榕就干喝,一副梁山好汉结义的架势,卫衣雪只好也喝下了那杯红酒。

结果杯中酒并没什么酒味,像是果酒,有浓郁的橙花和柠檬的味道。和荆榕的笑意一样,一个温柔可爱的玩笑。

“这什么?”卫衣雪问道。

荆榕:“红酒煮橙花,散了很多酒味。这是下马酒,给领导接风洗尘。”

卫衣雪又瞥他一眼,唇角微勾:“好的。”

“哎,看你俩这整的,再说一句我都怕你俩亲上。”秦逸在旁边不满地嘟哝,“快快,让我展示一下我们的舞池灯光,我们自己做的,荆哥说该省省该花花,我买了那个什么……”

荆榕随口说:“我俩真亲上,你不得吓死。”

卫衣雪咳嗽了一声,瞥了他一眼。

秦逸念头转了一下,但和以前一样,直觉太快,他没反应过来,他嬉皮笑脸地说:“那哪能现在亲呢,回头我老了不行了,你俩去我床前亲一口,我立刻蹦起来下地。快过来,对了,领导,晚上我们能吃烫锅吗?”

卫衣雪说:“问我干什么,问他。”

秦逸:“我问过了,荆哥说晚上要看小说,懒得出门。我是来求你命令他的,领导。”

荆榕唇边噙着笑,表示自己。

“我不是随意命令下属的人。”卫衣雪想了想:“但我可以为你出谋划策。你替我跑个腿,今儿下午去栈桥边邮局领两封信来,回来时再捎两瓶格瓦斯。不用我命令,你荆哥就有把柄在你手上了。”

秦逸琢磨了一下:“怎么,荆哥的口粮喝光了?”

荆榕说:“没有,柜台里还有三分之二瓶。”

卫衣雪和秦逸对视了一眼。

不出三秒,卫衣雪说:“我同意了。”

荆榕:“?”

荆榕:“同意什么?”

秦逸已经坏笑着冲向吧台:“领导是同意我对你的饮品进行一个突击的处置,可别怪我啊荆哥,领导说的,你去找领导。”

风驰电掣见,秦逸就已经翻到了荆榕的口粮饮料,并将其倒出,一口气喝光。

荆榕:“。”

他正靠在门边,眼看着来不及拦了,于是就不拦了,他用肩膀撞撞卫衣雪:“净出坏主意。”

卫衣雪微笑不语。

“不对啊,秋林洋行就在两百米外,荆哥要是想喝,不是出个门就有了?”秦逸干完荆榕的口粮饮料,忽而惊醒,他疑问道,“领导,我真能要挟到他?”

卫衣雪说:“你看吧,荆公子不会出门的。今天外边太阳可大了。”

荆榕:“。”

众所周知的是,荆公子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有时候看书上头,楼都不会下;最近正是入伏的天气,荆榕为了避开暑热,干脆改换作息,昼伏夜出,每天靠冰镇咖啡和冰镇格瓦斯续命。饿了就锯一片坚果葡萄面包吃。

荆榕在小组和店里的地位都很高,秦逸供着这尊大佛,每天都去荆榕那许愿他做饭,只可惜,已经一个月了,这许愿还没有显灵;而舞厅的其他人都是秦逸和卫衣雪招来的,只听说荆榕是很厉害的作家,掌握着三人的小金库,不要去打扰他,加上荆榕平时困了倦了都面无表情,气质的确十分吓人,于是荆榕周边二十米,已经无人敢来了。

荆榕:“我说不定会下楼的。”

卫衣雪和秦逸一起大笑出声。

荆榕终于表示了妥协:“那你晚上回来时,给我带两个不同口味的。”

秦逸眼亮晶晶的看向他:“那我们晚上吃什么,荆哥?”

这已经是明示了,荆榕看看他,又看看卫衣雪——卫衣雪的眼神也变得清亮。

荆榕:“好好好,行行行。”

荆榕:“吃烫锅。我准备底料,你们准备其他。”

“好!!!”秦小兄弟立刻开心飞奔出门。

卫衣雪:“别忘了带信。”

他的声音慢慢落在舞厅中,小秦兄弟早就跑远了。

荆榕长叹一声,卫衣雪笑着贴近他,也用肩膀撞了撞他:“哥哥别小气,晚上等我。我还有些事要忙。”

荆榕低声说:“我可小气了,卫老师知道的。我可不等你。”

卫衣雪说:“哎,等我等我,这是命令。”

荆榕:“卫老师不是不轻易下命令吗?”

卫衣雪不管这个:“等我等我。就这么说定了。”

……

往后的岁月,大抵就是这么过的。琴岛这个位置,注定了没有一场风波不会经过这里,而他们两人,带上已成为亲人的秦逸,之后的二三十年,也只能说各尽其事。

歌舞厅里出了很多大明星,发了许多唱片,甚而后面还引进过电影。不过这里的人都被荆榕和卫衣雪带动着,看了不少小说;这时代中群星闪耀,文坛也如是,只不过他们发现荆榕看过的书,似乎比他们要多得多,而且有些似乎并未面世。

那些故事,荆榕也时常当个八卦跟他们讲,听来听去,卫衣雪还是每个故事都听得很认真,很专注,但当时最触动两人的,是一本不知名作者的故事结尾:大意是一对侠者夫妇于乱世中觅得良缘,再无遗憾,可唯一的遗憾是世间人并不个个如他们一般圆满幸福,所以更为百姓幸福而奔走努力,即是“鸳盟虽谐,可称无憾,但世人苦难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

卫衣雪并未很喜欢那两名主人公及故事,可独喜欢结尾这句话,一直记在心里。

后来那一场惨烈漫长的战争爆发,三人接到的命令,仍然是驻守琴岛,输送情报。

贼寇日日逼近,战火悬在天上,所谓的情报工作,也并不完全在后方。敌方追杀、叛徒出卖等等事情,更要用智用脑,最危重的时刻,阵地全部沦陷,卫衣雪孤身送情报,荆榕与秦逸留在后方医院,已经不分来路,只要是个人,就有做不完的事情。一天无数次轰炸,每一次活到第二天,都是一次劫后余生。

他们仨和别人不一样,阵地里的人们也都清楚:这三位前辈是念过书,做过许多工作的,而且成天嬉皮笑脸,是阵地里格外特殊的一道风景线。

秦逸闲着没事,就拉着卫衣雪和荆榕,往已经伤痕累累的栈桥边上走,一路走到堤坝上方,对着一望无际的海边,忧愁地指:“看见了没?那对岸就是榆关。”

榆关和琴岛正好在黄海西,一个口,半个圆,的确两两相对。荆榕和卫衣雪一直撺掇他划个小船回家,很受秦逸唾弃。

舞厅被他们转手给了莫小离夫妇,武馆的孩子们都很争气,男孩们各自都考入了军官学校,为奔赴前线而准备;小花回了琴岛,也加入了组织。

成为武侠小说主角的孩子们,最后真成了侠士,这也让莫小离格外的骄傲。

这样的岁月,普通人和三人组一样,没什么大的差别,大家都是洪流中的一颗小石子。卫衣雪姓名在外,他们三人的编号和信息,一直到他们本人离开时,都不曾纪录在册,直到再过三十年,有新的人从故纸堆中翻出。

柏韵是在战争结束后回到的故土。这么多年来,人生浮沉,她也已有了自己的阅历与眼界。她携夫带女回到琴岛,先四处查访,通过层层关系得知了莫小离的住处。

莫小离早已经年逾花甲,退休不干了。

舞厅被他和九姑娘看得好好的,后来三人组不再回来,他们也就转手了,仍然回武馆教孩子们学功夫。

“荆先生,卫先生的东西,一大半在我们这里保管着,另一大半在冰城。”莫小离提起这两个名字,语气也很激动,“还有小秦先生,我们失散了,失散了……但我想他们三人,不论生死,一定一直是那样子。”

自由潇洒,沉静安宁,成双成对,羡煞神仙。

秦小兄弟最后看没看出卫衣雪和荆榕的关系不好说,可莫小离和九姑娘是看出来的——他们也是有情人,自然知道天底下其他有情人事怎么回事。

柏韵坐在他们面前,听着莫小离回忆:“那会子卫老师可喜欢荆公子了,年岁好还是不好,他每周都要送荆公子一束花,茉莉花;有时候也换成玫瑰。我老伴可羡慕了,说看人家卫老师,多罗曼蒂克,多会疼人。”

“他们的许多东西,我们不敢动,也在等他们的亲人来找。”莫小离最后戴上老花镜,将家中其他的东西,都交给了柏韵。

一别数十年,但当初的指点和恩情,仍然历历如新。柏韵的学费来自学社中共起的基金会,她回过后查证,发现那基金会也是荆榕一手创办的。

荆榕第一次离开琴岛时,已经将所有的资产做了妥善安排,留下来的东西,大多是稿纸和记述。卫衣雪的物品,也只有一些散碎的随身物件而已。

柏韵随后又在儿孙辈的陪伴下动身,去了一趟冰城。

冰城受轰炸最严重,但三人曾在的破钟表行保存了下来,地下室里放着器械零件,墙壁上挂两件西服:一件暗红,一件深蓝。相依相靠,亲密无间。

柏韵抬眼看着这两件衣服,好像就看到记忆中那两人一起的时光。

她没有带走其他东西,她带走了这两套西服,随后替荆榕一一捋清那些文债。

本以为这件事会很难,结果发现荆榕本人此前已打过招呼。战争的那一年,荆榕已经停笔,将未完成的合约一一解约,完成的整理归档,没有闲债。

只有一本书尚有争议——“一双草木”的面世作《琴中武馆》原来版权在琴岛小报,后来转给冰城出版社,是因为琴岛小报黄了。但之后,琴岛小报的出版人又另起炉灶,与冰城出版社争夺版权,这事在当年没有下文,出版的事情也就搁置了。

现在尘归尘土归土,柏韵作为荆榕的侄女,拿回了全部版权,考察一番后,还是决定将刊印的事情交给冰城出版社,合约只有三年,三年后交琴岛小报发行精装版。

两家出版社都没什么异议——初版和精装版都是卖得好也拿得出手的,更何况,他们的老人还在,甚至有几位主编,都见过荆榕本人。

这件事唯一遇到的问题就是序。当初荆榕自序一篇,还剩一篇序,说要请旁人作序,他们大抵推测出,当初应该是卫衣雪写序,但实在已经找不到底稿。

在出版社再三邀请之下,柏韵答应了,作为亲属补序一篇,以全读者对“一双草木”的好奇之心。

柏韵如今身任学社主理,在国外有单独的实验室,已经是桃李满天下的理学博士,写起序来也严正谨慎,当众也有两家出版社主编的鼓励和指导,书籍出版后,人人都说这序做得也好,尤其让人记忆深刻的,是末尾那句话:

“以上就是我对‘一双草木’先生的全部印象,他与他的挚友、我的恩师卫衣雪先生在琴时,常带我去听戏。那个年月,女子听戏是很新潮的一件事,他们说没关系,只是一观人间风流,我不知什么是风流。后来我也遍观舞台戏剧,有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回头再看这段时光,听他们的故事,只觉得风流无边。”

————本世界完————

第210章 暴君导演

夏天,暴雨。

笙城的夏季总是湿漉漉的,多风,多暴雨,钟楼外的早点铺们赶紧跑出来支撑防水棚,路边的咖啡馆早已被早起的优雅老太太占据,不一会儿檐下就已经挤满了人。

“快,好兄弟。”626正在进行紧急播报,“第一屉小笼包!最顶上的那一格正被取下来,我们现在冲刺过去马上能吃到。”

五秒后,荆榕抵达了包子铺门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得到了第一屉最顶上的包子。因为下雨,员工们还在忙着往外搬塑料凳,厅内的桌椅还没放下来,荆榕于是端着盘子去外边找了个小桌,坐下来开吃。

笙城包子很出名,荆榕和626要吃,就吃最顶上的那一屉,因为温度高,最烫最鲜活,闷热的夏天中,再配一碗顶凉的薄荷绿豆水,吃起来格外舒爽,提神醒脑。

早晨五点半,天刚里还带着点微蓝,包子松软可口,热气腾腾,荆榕吃不够,又要了一碟生煎,底煎得焦脆,葱花奇香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