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和高危物种谈恋爱 第239章

作者:柿宴甜 标签: 强强 系统 快穿 轻松 穿越重生

卫衣雪的位置,一抬头就能看见他。

荆榕的面庞冷而锋利,修长的剪影,乌黑的眉睫垂下来,好像冷淡不近人情,又透着点闲散无边。明明面无表情,偏偏透出一点风流无双。

柏家上的茶是铁观音,也香。卫衣雪呷了几口,却觉得香是香,印象却没有上午的茶惊艳了。

卫衣雪没那么挑,不过茶和点心没有再动。

柏韵通过了抽背,几样兵书已经倒背如流。卫衣雪让她自己去黑板前,给他讲一遍,随后自己一边听,一边查她的读书笔记。

查了一半,卫衣雪手停顿片刻,指尖掠过桌下几本新书。

是时下不常见的一些外国小说和杂集,大部分是外文书。有的地方翻译生僻拗口,用红笔圈出来改了,旁边写着并不熟练的繁体字;虽然字形僵硬,好像是现学的,但笔锋正,字迹清晰,很惹眼漂亮。

等柏韵讲完,卫衣雪不着急订正,先问她:“这几本书,哪里来的?”

柏韵偷偷往客厅看:“我表哥替我挑的。我妈说我不爱看书,他说帮我挑几本好玩的。我今早已经看过几本,是好玩。”

小姑娘随后又可怜巴巴地问,“卫老师,我能看么?”

卫衣雪在学生中名望很高,他从未训诫过谁,学生先敬他,后怕他,但正常的问题,都很愿意来问他,请示他的意见。

卫衣雪笑了一下:“看吧。”

他没多说什么。

柏韵对兵书的理解不够,也因为没有人讲解的缘故。卫衣雪等她讲完,自己重新给她讲了一遍,随笔还画了示意图。

他的声音极好听,清淡却有力,如同玉石落在耳边,听一边就能听进去。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

“唯权与利,不可以假手于人。”柏韵实则十分聪慧,一点就透,“权力,执法的名号,关系到治世的秩序。将这些假手他人,是给人以国政。长此以往,国家会灭亡。”

卫衣雪点头:“很不错。”

这篇过了,接下来教柏韵练字。柏韵终于得到了卫老师的夸赞,十分欣喜,话也密了起来。

“下次考试我能拿到乙等吗,卫老师。期中考不考《左传》?”

“那要看监督组怎么出题了。”

“卫老师,我哥早上怎么接你过来的?”

柏韵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八卦心思。始作俑者,偏偏还敢厚脸皮打探细节,“怎么好像比平日晚一些?”

卫衣雪倒是没透露,荆榕早就把这小丫头卖了,他说:“路上马车多,路堵了,来晚了一点。”

“哦。”柏韵悻悻然缩回去,埋头继续写,过会儿又想起来问,“老师,学校停课几日?这几天要是没有表哥,我在家真是要学死了。”

停课几天是说不好的事,怎么也要等刺杀的风头过去。

卫衣雪只轻笑,说:“这件事说不好。

”他又想起荆榕说柏韵五点半就起来背书,知道这小姑娘压力太大——虽然这个年纪,压力大是难免的事,不过他对学生,总是很纵容:“这几篇可以不读了,用这几本新书代替吧。”

“真的?”柏韵瞪大眼睛。

卫衣雪客观评价道:“表少爷选的这几篇书都不错,你年纪小,见识新事物好过死记硬背,就这样吧。”

柏韵莫名其妙减了负,更加认定荆榕是福星,这一定是神迹。

小姑娘一开心,念及此,话也多了起来:“说起我这个表哥,卫老师,我之前也不知道我还有一个表哥。他留洋回来了,我爸妈才告诉我这件事。”

卫衣雪安静听着。他倒是不想听八卦,但多了解一些荆家人的事情,不会有坏处。

“女同学都说他长得俊美,我起初也是这么觉得的,可是他问我成绩时,面目实在可憎,我讨厌他。”柏韵一口气将坏话说尽,“我五点半起来背书,他却说他要出门吃葱花猪脚面和锅贴,你说,可恨不可恨?”

可恨,太可恨了。

孩子的世界就是这样简单纯粹,卫衣雪听着,没什么特别之处,对荆榕的警惕心也稍微减轻了一些。

上午的时间一晃而过,卫衣雪结束了课程,起身告辞。

荆榕还在家中,见到他起身,也来送他。他下午有事,抽不开身,让柏家的车夫送卫衣雪回去。

“下午转冷,卫老师小心着凉。”荆榕立在门边,西装外套不好好穿着,披在肩上,眼里是淡静的笑意,“柏韵很喜欢您,要是有机会,下回还接您过来。”

半个上午没说话,此时的笑却和相见时一样真心实意,容光风流,冷然锋锐。

*

卫衣雪乘着人力车回家,整理了一下衣袍,将领上扣子解开两颗,又将车后座的泡芙拿出来,放在阴凉处。

家里有人,是文印局现在的管事老赵,他见他回来,问道:“我听说你今天去了柏家,荆家少爷荆榕就在那儿,是你上回见到的人吗?”

“是他。”

卫衣雪一回家,就懒得多说话,手往抽屉里摸,先拿烟点上了,低头叼住,深深吸了一口气,“目前看不出问题。”

“是么,为人如何?比起传言中的一样么?”

不尽相同。

深不可测。

卫衣雪心里这么想,却没有着急将这句话说出来,他一面叼着烟,一面将袖子卷上去,开始配新的烟丝。

又回忆起那双乌黑似墨的眼睛,卫衣雪随意说道。

“和传言中一样,长得很好。”

第168章 致命长官

不如说长得过于好了。

卫衣雪已经离开柏家好几个小时,但那一张脸,那双墨色的眼眸,却仍然浮在心上很久,等忙到一半时,冷不丁一跳,那印象很清晰地留了下来。

老吴是不信他这套话的,卫衣雪办事严谨周密,整个琴岛地带都靠他决策,当然不会关心一个男人长得好不好看。他觉得这是句玩笑话。

“那,此人态度如何,有关上次的事,他那边可有起疑?”老吴翻了翻资料,荆榕的名字在琴岛势力的前列,但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对方回国不久,结亲和结仇都来不及,各方势力也都在等待这位少爷的反应,不过都是想静观其变。琴岛是一锅浑水,这少爷位高权重,他是否卷入,都将涉及到许多人的命运。

卫衣雪卷着烟,懒劲犯儿上来,说:“别管他了,真有事就做掉。”

老吴:“。”

老吴默默放下了手里的茶杯,自觉去洗了杯子。

这小爷性情作为,在人前人后完全是反着来,尽管他们跟着他做事很久了,但还是会大为震撼。

卫衣雪最近主张低调,之前活动的人都撤了一大半。一方面是他们刚刺杀了哥两江总督的女婿,对面正在严密追查,另一方面是局面虽然坏,但总好过更北方。

琴岛的有钱人,除了逃难来的前朝遗老,大部分是东国商会的企业家,发展实业,对外贸易。荆家两样都占,目前和他们没什么摩擦,自然不需要太多的注意。

“上面有信来吗?”卫衣雪卷好这周的烟,放回烟夹,问道。

老吴硬着头皮说:“暂时还没,我想上面的人准备私下召开一次会议,有事也得等会议后了。”

卫衣雪说:“说实话。”

老吴觉得自己的头皮开始发凉:“其实有信,不过我们没看。上头想再塞两个人进来,说是琴岛只有您一个人,怕您忙不过来。我们装没收到。”

说是怕忙不过来,实则就是不放心卫衣雪一个人独断专行,要派人盯着。

其实老吴也能理解,毕竟摊上卫衣雪这么位爷,上峰能力不够时,还真是会每天都做噩梦。

这年月并不像武侠小说,并非一个义字就能做成任何事。越是动荡,人心就越乱,做坏事的人里不乏能人异士,做好事的人里也不缺投机者和蠢货,手下的人能力强了,身居高位的人自然忌惮。

卫衣雪深吸一口气,看着烟头燃尽,随后说:“谁发来的电报?”

老吴看他阵势是要去干仗,吓得赶紧拦住他:“您可别了,卫先生,卫老大,我叫您一声爷爷,您可别跟上头人犟了。上回你写信把上面人骂了个狗血淋头,这不就被发落来琴岛了吗?”

老吴急中生智,嘴里只能念一些大道理来救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我也没说琴岛不好,琴岛好,琴岛妙,在琴岛做后勤,这机会可是千载难逢。”老吴看卫衣雪不说话,越看越慌,只能作出准备拼死的架势。

卫衣雪:“。”

他倒回椅子上靠下,心情尚未平复,随后挥挥手示意老吴下班,“过几天我来文印局看看。这段时间就该做什么做什么吧。”

烦。

老吴走了,卫衣雪披着衣服打开阳台门,给他养的两盆茉莉浇水。他这房子背阴,茉莉花光照不足,长得很慢,到现在还没开花,他倒是不着急,每天按时浇。

卫衣雪提着锡制水壶,看见放在旁边的点心盒子,顺手打开。

包得很精致,洋人的点心,透着浓郁的黄油香气,还附送一袋金黄的原浆啤酒。

这是荆榕放在车后座,送给他的。

他一般不收学生家长送的礼,不过荆榕一则不是正儿八经的家长,二是送他时的态度,更像是对朋友,卫衣雪也就收下了。

卫衣雪放了一块饼干进口中,又喝了几口酒,呼出一口气后,觉得心境变得平和了,可以继续做点杀人放火的计划。

*

琴市的小雨下了几天之后,春天就真的来了。后面几天虽然没有再下雨,但空气已经无比湿润清透,树木草地一片浅碧,连老旧灰色的大楼都爬上了小藤,伸出几片卷曲的枝叶。

那一场刺杀的阴云还没有消退,不过它带来的古怪氛围,正在飞快地退却。大街上出来的人变多了,学校虽然还没有复课,不过学生们都渐渐听说,周五就会复课。

整个琴岛议论的方向也开始有所转变。

两江总督查不到杀手,总要对上面的人有个交代。最近突然出现新的传闻,说这事背后还有洋人动手,原因是各国都想来琴岛这儿捞一笔油水,不愿意大头被一家拿了,条件没谈好,这才杀了人。

这事无凭无据,但居然很经得起推敲,再加上又发现了几个似是而非的证据,整件事最后的调查重心,渐渐已经发生了偏移。对琴岛内部的搜索排查,也慢慢偃旗息鼓。

这些事,外人当然是不知道的,卫衣雪却一清二楚。

老吴又端着茶杯旋到他家中来,皱着眉头思考这事是谁干的。

“谁会帮我们?”

上峰基本不插手琴岛的事,也没办法插手——卫衣雪本身就是个独裁者,所有的动静都逃不出他的安排。

当这件事并不是卫衣雪安排的时候,就说明有蹊跷的人物出现了。

“查不到,那人用了点手段,隐去了行踪。”卫衣雪一边给茉莉花浇水,一边头脑飞快转动。

不用几秒,一道漆黑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他心底。

他没有证据证明是荆榕帮了一把,却也不能否认。整个事情中,只有荆榕有可能成为知情者,还有这样的手腕与能量,帮忙移开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