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小相公他超甜/彪悍夫郎太宠我 第36章

作者:红薯粉条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随身空间 种田文 爽文 穿越重生

“啊?”许云帆有点愣, “二蛋不是比大蛋小两岁吗?秦二哥他们不送大蛋吗?”

秦润:“大蛋是哥儿, 秦二哥他们不送, 让二蛋去。”

想了一下,许云帆就明白了。

村里人不比镇上或者府城里的大户人家, 虽然大晏朝没有哥儿、女子不能入学堂的规矩条例,但是,多数人还是觉得, 女子、哥儿迟早是要嫁人的,日后就是别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儿、哥儿泼出去的水,条件不允许,他们自然舍不得花那笔钱送他们去学堂。

小子就不一样了,送他们去学堂,要是考有功名,日后出人头地,那可是光耀门楣,扬名立万的事。

哪怕考不上功名,识得几个大字,日后不用与他们一样大字不识一个也是好的,说出去也倍有面子。

那些大户人家就不一样了,首先,他们不缺那点银子。

再次,他们的女儿、哥儿能够识文断字,日后不仅能嫁的好,有个好名声,还能被人高看一眼。

许云帆身为一个现代人,太明白读书识字的重要性了。

他没想过送秦安去学堂日后能给他长什么脸,更加不会想以后秦安因为识字了就能嫁的有多好,他只是单纯的觉得,多识字,开拓眼界,明事理,辨是非,是非常重要的事。

想到这,许云帆乍然想到,秦润呢?他识字吗?

“那你呢?以前也没去过学堂?不识字?”

“我识得一些字的。”

秦润有些焦急的解释道:“我父亲以前教过我,虽然我没有去学堂,但一些字我是认得的。”

识字这一点,可以说是秦润有别于村里其他哥儿的唯一一处优点了,他急于让许云帆见到他的优点,他长的不怎么样,除了一身力气,会村里人人人都会做的农活外,也并非一无所长。

秦父是个童生,虽然农活不拿手,教导秦润却是绰绰有余。

外加秦润聪明,不说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但教过一两次,他便能记下。

为此,秦润还是认得很多字的。

“你识字?”许云帆微微有些震惊了,“那我们多攒点钱,等下次学堂开学了,把安哥儿也送去学堂吧,不识字,以后安哥儿该怎么办?”

许云帆实在无法想象,十七八岁的秦安,大字不识一个,小小年纪便嫁人生子,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哪怕不能去,能有所了解也好过这般连镇子都出不去的好吧。

许云帆下地掰玉米的时候,听其他人聊天时,得知哪家姑娘或者哥儿嫁到镇上去了,对方又是嫁了哪家汉子,人家又是做的什么生意啦,汉子家是这样的条件,说明这个姑娘哥儿就是嫁的顶顶的好了,以后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农活了。

在村里这么长时间,他也不是不知道,他这张脸,可谓是老少通吃,那些小姑娘小哥儿见到他,哪个不是含情带怯羞答答的,偷偷摸摸盯着他瞧。

甚至,他还看到,那些大婶大娘见到自家闺女哥儿对他露出欣赏的表情时,便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面容拧了他们一把,呵斥他们不能再看自己。

好像多看一眼,他们就会被自己勾魂似的。

有一次他推玉米回去时,不经意听到那些大婶对其姑娘劝说道:“别看了,许小子长的好看是不假,但长的再好看,没有银子,你能跟着他喝风填饱肚子吗?”

“他一个外来户,没有田没有地,又细皮嫩肉的,虽然会做推车,可就他那样的,无权无势,一旦把推车卖出去,你以为他能卖多久?”

“村里人眼红他的人还少吗?可他们为什么没有那方面的心思?你以为有一门手艺就真的可以吃喝不愁一辈子了?孩子,别太天真了,你看豆大娘,镇上会做豆腐的不止她一家,但她不敢去镇上卖,为的是什么?”

“几年前你听过隔壁村有一户人家一夜被灭口的事了吗?你年纪小,可能不记得了,但你娘我记得清清楚楚呢。”

那户人家有一门祖传的手艺,做出来的菜又香又好吃,听说祖上还出过御厨呢,因为这份秘方他们不愿卖,从而一夜被灭了门。

豆大娘也是胆小,深怕那些人打她秘方的主意,连豆腐都不敢拿到镇上去卖,殊不知,镇上卖豆腐的小商贩就有几家。

许云帆知道,这位大婶并非是吓唬人,有的事,不是空穴来风。

没权没势,就算你有秘方有银子,你都不一定能守得住。

其他人怎么说,许云帆不在乎,但这位大婶的话,倒是给他敲响了一道警钟。

枪打出头鸟,如今的他,还是低调做事的好。

先头,许云帆是这么想的,但听到秦安没钱去学堂,以及纸张那么贵之后,许云帆知道,他该想办法多挣点银子了。

这个家太穷了,没点钱存着,许云帆老觉得心里头不得劲。

晚上睡觉的时候,许云帆清点了一下明天去镇上要买的东西,“秦润,你说烤窑建在哪里合适,又不占地方?”

秦润想了想,“要不我们建在靠近厨房的旁边吧,那边靠近院墙,平时我们都不怎么过去。”

许云帆无所谓的道:“都可以,你说在哪就在哪。”

听得出,许云帆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倦意,秦润不吭声了,手上的扇子往许云帆那边移了些,尽量让许云帆能凉快点,好睡觉。

在这炎炎夏日的夜晚,有秦润为他打风,加上白天又累了一天,哪怕时间还早,许云帆还是困的不行,没一会就睡着了。

许云帆入睡后,秦润手上的动作并没有立马停下,而是继续煽了好一会,等许云帆睡得熟了,他又起身将窗户开得更大,试图让闷热的房间更凉快一些。

忙完后,秦润小心翼翼,动作级轻的躺回许云帆身边。

耳边是许云帆极具规律的呼吸声,秦润听着听着,莫名感到心安不少。

以前,家里只有他与八岁的安秦,晚上入睡的时候,秦润很少敢睡熟,他怕一不小心睡的太死,家里什么时候遭贼都不知道。

加上他还是个哥儿,哪怕长得丑,但他也是担心自己被人……

秦润力气是不小,可架不住双拳难敌四脚。

以前一到晚上,无论是院门还房门,秦润总会在入睡前逐一检查一遍,看门是否关好了。

因为过于害怕,每次躺床上准备睡了,他反而不记得自己关好门了没有,还得再起来查看一遍才敢继续睡。

现在好了,有许云帆在,哪怕许云帆长得白斩鸡了一些,但他好歹也是个汉子,能顶这个家的半边天,总之,有他在身边,秦润便莫名的感到久违的安心。

听着许云帆的呼吸声,想了一会的秦润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许云帆便被秦润轻轻的推了推,许云帆困顿的发生一声闷闷的声音,“嗯?”

嗯完了,许云帆翻个身,不忘扯过秦润的枕头夹在□□,继续睡。

第45章 一大早吃屎了啊

看许云帆睡的香, 推了几下都不醒,秦润于心不忍,想让许云帆继续睡, 可他再不起, 他们就赶不上孙爷爷的牛车了。

迷糊中的许云帆恍惚听到了秦润的喊声。

“云帆,起床了, 时辰不早了, 今天要去上街的, 你还记得吗?”

记得,怎么不记得。

上街回来了就有肉吃,贼香了。

一想到有肉吃,困的不行的许云帆立马就精神了, 像诈尸一般的从床上蹦了起来,“我起来了。”

秦润:“……”

一大早,秦润照例煮了粥, 但今天, 他没烤红薯。

许云帆咕噜咕噜喝了两碗粥, 秦安半碗都还没喝完呢。

秦润见状,加快速度喝完最后两口。

临出门前, 许云帆看着空荡荡的背篓, 不禁一懵, 纳闷道:“今天没有烤红薯吃吗?”

烤红薯这玩意, 许云帆就吃不腻,一次能干它个四五个, 换其他人,吃这么多,估计早卡喉咙了, 可许云帆不会。

吃红薯多了,放屁那是臭的不行,可许云帆又不一样了,他屁很少。

所以,烤红薯这种东西,他想吃就吃,从不会刻意控制自己。

秦润一边走一边解释道:“今天是镇上的赶集日,孙爷爷会赶牛车去,今天坐孙爷爷的牛车去,回来也可以跟着他回来。”

回来时间早的话,他就能做饭给许云帆吃了。

“这么好?”许云帆高兴了,不禁催促道:“那我们赶紧走,慢了就没位置了。”

事实证明,孙爷爷的牛车,不是他们走快几步路就能赶得来的。

等许云帆他们赶到的时候,孙爷爷的牛车上已经坐了不少人,只剩下一个位置了。

许云帆一脸懵,感叹孙爷爷的生意似乎很不错啊,坐个牛车,居然还得抢位,服了服了。

“润哥儿,去镇上呐!”一牛车的人,上面坐的人,有些人,许云帆见过,却不认识,不知怎么称呼,他干脆站在秦润身边不吭声。

许云帆不认识他们,不代表,他们不认识许云帆,要知道,许云帆可是大梨村的热门话题中心人物。

他这番不语不笑的模样落在他们眼里,那就是不高兴了。

之前他们还听闻,许云帆对秦润挺好的,还下地帮秦润收玉米咧。

可惜他们的玉米地在别处,平时又在地里干活比较晚,晌午觉得热收工回去时,许云帆已经在饭桌旁了。

所以,他们自然没亲眼见到许云帆替秦润干活的时候。

现在,看到许云帆不冷不热的模样,一瞬间,一个个都觉得,传言不可信啊!

秦润看着满车的人,为难了, “孙爷爷,我们要去镇上,这……”

孙爷爷道:“还剩一个位置了,你们……”

其他人不吭声,今天一牛车的人,像是约定好了似的,几个几个的都是亲戚关系,还都不是秦氏一族的人。

一车人都盯着许云帆瞧,一旁的秦润想都没想,“孙爷爷,我买一个位置。”说着,他掏出两文钱递给孙爷爷。

许云帆不擅长推辞,秦润让他坐牛车的时候,他下意识问,“那你呢?”

秦润笑了笑,“我走路去,你放心吧,我去镇上,平时都是走着去,已经习惯了,而且我走的很快,能赶上你的。”

看许云帆皱眉的模样,秦润又嘱咐道:“到镇上了,你就在孙爷爷停车的地方等我,我去找你。”

“不要。”许云帆想,自己坐牛车,让秦润后头追着跑,多少有点不仗义了。

是兄弟,就该共苦。

许云帆不愿,秦润推了他几下,“听话,我走路很快的。”

言下之意,是嫌许云帆走得慢了。

直到坐上牛车,许云帆还又气又恼。

秦润那声听话,分明像哄孩子,许云帆自问自己是个大人了,秦润这么跟他说话,不合适,可他可耻的居然红了脸,就很羞耻的感觉。

但看着秦润追在后头,许云帆所有的气瞬间就消失了。

不知为何,看着秦润努力的追赶着牛车,许云帆的眼眶莫名酸涩,竟然不敢再看苦苦跑着,距离却被不断拉远,身影逐渐变得模糊的人。

车上坐了一个美男子,那些个大婶大娘不像未出阁的小姑娘,看向许云帆的目光,都不知道遮掩一下。

倒是有两个小姑娘,偷偷看许云帆一眼,随即,在许云帆察觉看过去后,又迅速转过头,假装看路边的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