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戈银盾
夏兴候迟疑一瞬,跟着大家洗了手,进了馆内,就又被震撼到了,窄窄的过道,十几列木架,数不清的古籍,木架上还贴着书籍分类。
十几个读书人在右侧书桌处或誊抄或阅读,津津有味。
众人对视一眼,朝着感兴趣的书架快步走去。
这一呆,就呆到了黄昏时刻,肚子饿的咕咕叫,庄开济才在郭东白的不断催促中,意犹未尽放下手里的基础兵法书,眼中全是恋恋不舍。
出了图书馆,众人依旧保持沉默,直到台阶下了一半,庄开济骤然开口:“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今日才知我以往皆是坐井观天,世间广阔得窥一角。”
“我刚刚看的那本五经大全,集《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经义研究之大成,若是能把这本书吃透了,文章要义信手拈来都不为过。”华容乐接了一句。
宁远应和章邵康的呼吸都粗重了,这可是一条看得见的康庄大道。
赵云澜挺了挺胸膛眼角闪过一丝得意,世家子弟进了图书馆都都自愧不如,他真是赚大发了。
“赵兄,图书馆的书谁都可以借阅吗?”夏兴候问。
赵云澜点点头,“大人说了,图书馆对所有人开放,书不会成为读书门槛。”
想了想,他又补充一句,“那个读书馆里面都是些基础书籍,还有一个读书馆,里面的书更多更广,不过那里只供院长、夫子,还有获得县令大人首肯的人才能进去。”
有人眼睛一亮。
“县令大人高风亮节,我等拜服。”夏兴候面容严肃,话锋一传,“不知进无涯书院当夫子可有什么要求?”
“要经过院长和大人的考核。”赵云澜举了五根手指头,“据我所知每个进书院的夫子都要求签长期合同,五年以上。”
“不过有院长和大人两位状元的指导,和漫漫科举路相比,五年也没有多久,一眨眼就过去了。”
多少人二三十年也考不上举人,长此以往,昭平就会成为无数科举者趋之若鹜的圣地。
而这一切,都是沈新来了昭平才有了成果,年龄不过双十的状元,果然天下无双。
苏阳秋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巍峨高悬的书院,心中有了决断。
晚饭后,他找到郭冬白,说啥了他的想法:“郭兄,我想应聘进县衙当吏员。”
第202章
“以苏兄的才学, 进士定是囊中之物,若是进了县衙恐怕会耽误几年功夫…”郭东白把后半段话吞了回去,眼巴巴看着苏阳秋。
在官场上, 退一年可能就差好几个品阶。
“郭兄。”苏阳秋轻轻一笑, “我断定沈县令与所有人都不同, 若是不亲自见一见他, 恐怕我会后悔终身。”
“好。”郭东白洒然一笑,烛火下的眸光熠熠生辉,“我和苏兄一起。”
在秦宁的鼎力支持下,许多商铺入驻新城, 新城也陆陆续续来了许多其他县城的人定居, 街上并不冷清。
“学生苏阳秋, 学生郭东白见过县令大人。”
沈新抬手制止两人的行礼, 含笑道:“两位久等了,坐下聊。”
几乎是昭平县城里的所有人, 对这位沈县令都是不要钱的夸赞之语,英明睿智、雷厉风行、平易近人、夫夫恩爱, 苏阳秋不动声色打量着未来的上峰,琢磨着他真正的性子。
气度不凡,一静一动,行退得当, 一瞧就知道是世家子弟, 沈新脸上的笑愈发和蔼了,他说:“二位来昭平这么久, 可有发现哪些地方不完善以待改进的?”
郭东白沉吟一瞬,起身执礼:“大人,学生来昭平不久, 仅有几点拙见,如有冒犯,还望大人见谅。”
“整个容枝府人口资源有限,昭平县刚刚起步,就又建了一个新城,实在浪费资源。”
“县城商业发达,经商小贩数不胜数,但民以食为天,若大家都经商,那何人耕地产粮?学生以为还是要大力发展农业为好,避免良田变荒田,粮食紧缺等风险。”
沈新对郭冬白有了深一层了解,敢想敢说,他点点头,看向苏阳秋。
谈话最后,沈新问:“二位当真只做幕僚,不图官职?”
苏阳秋和郭东白对视一眼,婉言拒绝道:“大人慷慨,学生不过初入茅庐,且归期未定,还是不给大人添麻烦了。”
沈新点头,安排了两人的去处后,大堂里只剩下他和林斐济二人,一时之间针落可闻。
林斐济率先出声问:“沈大哥,你当真要这么做吗?若是失败了,你可要背千古骂名。”
“活人不管身后事,此事我势在必行。”沈新神色认真,坦言道,“你若不愿意,我也不会放你离开昭平。”
他从不赌人性,留人一命已经是他能为这段情谊做出的最大的妥协。
林斐济轻吸一口气,又问:“这件事你有跟宁哥儿商量讨吗?”
沈新默认了。
“疯了,疯了,你们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林斐济嘴里这样说着,心里却开始盘算,要不要把爹娘骗过来。
毕竟将来事发他爹娘若还留在江南府,一定会受他牵连…林斐济深知沈新的能力,毫不怀疑他能割据一方做个藩王。
但更高的位置,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正想着,沈新的话在远处响起,“山谷还有事,事关重大,斐济兄慢慢想不着急,本官先走一步。”
林斐济:“……”
这么大的事情,沈大哥怎能如此随意。
谷中气氛凝滞,沈新一到,邹高义快步上前禀告:“大人,十队的方大狗和罗二良,小解时被放哨的人发现了,他们把人带了回来,打草惊蛇,如今怎么办?”
沈新接过地图,命令道:“所有人校场集合,马上行动。”
“是,大人。”邹高义抱拳行礼。
沈新转头低声吩咐阿南:“你回去跟郎君说,我今晚要剿匪,会回去的晚些,让郎君先睡,不用等我。”
“是,大人。”阿南从不多问,领了命转身即走。
百斤重的铁枪在阳光下闪出湛湛蓝光,沈新拎在手里轻如鸿毛,他沉声道:“养君千日,用君一时,今夜一战大家都要全力以赴,要对得起这一月的训练,更要还昭平百姓一片安宁。”
“是,大人。”
震颤的吼声,山谷的回音,惊走一只只飞鸟。
队伍急行,一行人的呼吸声交错可闻,沙沙的摩擦音和深浅不一的脚步声掩盖着众人心中的紧张。
益州身为大燕边境,土地少而荒凉,赋税沉重,有许多普通百姓不堪重负,选择上山为匪,当然,也有惹了祸进山躲灾的。
山脉纵横,地形复杂,土匪窝藏的地方更是易守难攻,久而久之,九连山脉变成了岭南著名的土匪窝。
第一个窝点,沈新选的是不到五十人的小匪窝,由易入难,虽然训练了一个月,到底是没见过血的普通人,鼓舞士气为先。
夕阳沉落,深山阴暗,长久的安静让土匪也懈怠不少,连个放哨人都没有,沈新做了几个手势,他身后的五十人沉默地冲了过去。
五十人的动作从生涩到顺滑熟练,团体合作配合的不错,不过一刻钟三十几个男匪就被摁倒在地,剩下的都躲在一旁瑟瑟发抖,一个漏网之鱼都没有。
一个又一个匪窝悄无声息被抹为平地,负偶顽抗者死,投降者活,或大或小的队伍把投降之人带回去基地。
校场里,明明暗暗的火堆旁,杨成嘉,眼底晦暗不明,低声说:“此事一结,大人就不会要我们了吧。”
从抗拒到接受到不想离开,杨成嘉只用了一天。
瞧着杨成嘉手上的木枪,罗二眼底闪过一丝羡慕,叹气道:“徭役结束,自然各回各家了。”
“这可不一定。”吕小毛神神在在,他勾唇一笑,“若真是这么简单,大人为何要三日一小考五日一大考。”
见大家的目光都看了过来,吕小毛挺了挺胸膛,掷地有声道:“大人分明是在挑选人才。”
篝火噼里啪啦一阵乱响,有人出声:“若真是这样,相对于跟着大人的人,我们先回来的岂不是更没有机会了。”
此起彼伏的叹气声,淹没在幽幽的山谷,罗二脸上的喜色一闪而过,村长还跟在大人身边呢,张飞鹰的体格跟牛一样,一定能被大人选上,到时候给他美言几句,兴许大人也能要他了。
良久之后,脸嫩的少年出声说:“若大人是将军,我必定要投身大人帐下,万死不辞。”
应和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吕小毛说:“是啊,我能做个小兵就知足了。”
有人嗤笑一声,“小兵?就你那三脚猫的功夫,我看做个伙夫还差不多。”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刘大娘做的红绕肉可太好吃了。”
咂嘴声和吞咽声此起彼伏的响起,倒是没人互相嘲笑了。
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官道,一队身穿囚服的流放犯人在缓缓前行。
队尾的是一个妇人和一个小孩,傅九拉了拉妇人破碎的袖口,脚上的镣铐哗啦啦的乱响,他咽了咽口水,小声说:“娘,我好像闻到红烧肉的味道了。”
“快到地了。”罗氏眼底闪过一丝亮光,她使劲扶着傅九晃荡的身躯,用气声宽慰道,“快了,等到了地方,娘就给你做肉吃。”
“都给我快点。”精瘦的解差李四手上鞭子挥舞不停,骂骂咧咧道,“要不是你们拖后腿,老子也不会这么晚了还没出山。”
鞭子的破空声不知打到哪里,传出“啪”的一声脆响。
旁边的解差回头想劝李四,却见冷四倒在地上无声无息,他眼眸一缩的下一秒,又一只冷箭直直射进他的咽喉,骤然倒地。
沈新带着众人越往后走,队伍的血腥气越重,引来也惊走了不少野兽,杀伐之气愈发厚重,军中之势初显峥嵘。
一路势如破竹,虽疾行七八十里,浩浩荡荡的队伍丝毫不见颓意,沈新抬手,杂乱的脚步声骤然停止,他说:“最后一个了,都打起精神来,不要阴沟里翻船。”
回应沈新的是拳拳到肩膀的闷哼声,和坚定深邃的目光。
沈新勾唇一笑,这才像个真正的军队。
第203章
付老三, 是陈虎口中卑鄙无耻的小人,也是接近二百人匪窝的土匪头子,他们独占一处位置极佳的山脉, 山前密林丛生行路艰难, 山后是峭壁悬崖。
没多思索, 沈新带着人从正面上了山, 他一边往上走不断把周边人高的藤蔓植株扒开。
不一样的触感让他眸色微深,沈新蹲下来伸手摸了摸地面,这痕迹…不像是自然长出来的。
这伙土匪好似已经得到了剿匪的消息,提前做了布置。
“大人, 怎么了?”邹高义往前一步低声询问。
沈新未置一词, 背着的长枪今晚第一次被他握在手上, 他轻轻向前一刺。
“簌簌簌。”
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安静, 草叶腐植滑进几米深的大坑,坑地倒置着尖尖的竹刺。
悉悉索索的声音在山顶响起, 沈新瞳孔猛然一缩,大喝一声:“全体后退。”
“两人一组找就近树木做掩体。”
“一队十一、十五已就位。”
上一篇:穿到霸总年少时
下一篇:病美人和残疾大佬联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