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戈银盾
“这可不够。”沈新勾唇一笑,拦腰抱起秦宁放在他的大腿上,接了一个黏黏糊糊的吻,好半响才离去。
沈新走在花红柳绿的长廊,只觉得今日天格外蓝,空气格外清新,心情格外舒爽,他的嘴角直到看了各个厂子和荒田块的主管们呈上来的日报才重新拉平。
这些活爹。
许多主管以前都是大字不识的白丁,近日刚开始上启蒙书院的通识班读书识字,字写的又大又难看,有不认识的字还会有各种相同含义的图形拼音代替,他得凝神细细思索半天才能看明白语句的意思,看的他头昏脑涨,大大降低了他的工作效率。
他得找一个说的过去的由头,设一个部门专管这些事情,招聘和培养人才同步进行吧,说起来启蒙书院新一月的考核要来了,五号试验田玉米苗上的蚜虫不知道清理干净没有…
正想着,林斐济来了:“大人,曲阳县的方县令来了,说是想跟大人交流交流如何经营县城。”
瓦子不过火了几个月,一波接着一波的人闻着骨头的味就紧跟着来了,前些日子钱知府也派了人过来视察,沈新又花银子又花时间才把人送走,这个方县令最好是真有正事,不然…
“请进大堂,本官稍后就到。”沈新轻吐一口气开口道。
林斐济没停,压低了声音说道:“还有一事,铁矿那边修路遇到了苦难,原定的那个山路修到一半突然塌了,山底有一处水潭,目前已经停工一天了。”
厂子因地而建,距离县城或远或近,一遇雨天道路愈发泥泞难行,交通实在不便。
这些日子,沈新规划了大小二十几条官路,以石灰石膏泥土混合浇筑,所得土地结实平整。
之前勘探时竟然没发现,沈新皱了一下眉,“等见完方县令,本官去实地看看。”
“是,大人。”林斐济说。
沈新刚踏进大堂,方县令就给沈新带了个高帽:“百闻不如一见,沈县令少年英才,县城打理的井井有条,方某佩服。”
“方县令此话真是折煞小弟了。”沈新随之一笑,“曲阳县耕地面积连年都为容知府下属县城中的首位,百姓安居乐业方县令功不可没,在下这是班门弄斧了。”
这话不假,沈新已经眼馋曲阳县的田地很久了,田地亩数多,水田占了一半以上。
“表面看着千好万好,这里面水深着呢,本官真是寸步难行啊。”方品志叹了一口气,憨厚的脸上露出苦涩一笑。
沈新跟着叹了一口气,却没说话。
见沈新不接茬,方品志顿了顿,又说:“听闻沈县令这里有一位能人异士创造出一种名为双车犁的农具,不知可否销与曲阳县,价钱什么的都好商量,咱们也算是互惠互利。”
阿宁在曲阳县开的商铺倒是没受到刁难,商税也是跟其他商户一样正常缴纳。
沈新想了想,说道:“此事本官要和同僚们商议后再给方县令回复,若方县令不嫌弃可以在县城游玩一番,一定不会让方县令失望的。”
“不急,不急。”方县令笑的像只狐狸,“那本官就等县令好消息了。”
沈新晾了方县令两天,专心致志把九连山脉的路线问题解决了,方县令也等的不耐烦主动来访,沈新顺势开出了他的条件。
双犁车只租不卖,租银五百文一年,不得损坏,另外他还要在曲阳县建一个书院。
方品志犹豫了老半天,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送走了方县令,没过两天又有人找上门来了,还是认识很久的熟人。
“子和,一切可好?”柳无信头戴黑色幞头,身穿丝质米白直缀,一副洒脱权贵子弟做派。
“一年不见,沈兄摇身一变成了一县之尊,还记得我们这些老朋友吗?”杜浩元还是以前的活泼性子,他眨着眼玩笑道。
沈新眼里惊喜一闪而过,林斐济抢先出声:“夫子!杜兄和赵兄,你们竟然都来了。”
“夫子,杜兄和赵兄,好久不见。”沈新往前走了两步,回复道,“我记忆力好得很,劳杜兄挂念。”
几人经常通信,此次见面到也不显生疏,两拨人浅谈一会儿,赵金沉突然问道:“沈兄可知梦浮生是为何人?”
第194章
不等沈新说话, 赵金沉又问道:“沈兄可曾见过梦大师?”
梦浮生,是目前广为流传的《齐天大圣》等作品的创作者,无数人为他趋之若鹜, 千寻万觅不得真颜, 被封为当代话本子写手第一人。
也是沈新的马甲。
沈新轻咳一声, 胡扯道:“梦大师此人常年隐居高山乡野, 不愿露于人前,我也未曾见过。”
趁着赵金沉沉默时,沈新邀请众人进了大堂,拱手道:“夫子请上座, 诸君随意。”
等大家都坐定后, 他说:“诸君远道而来, 不若修整片刻, 家中尚有几间上好的厢房可供休息,我和斐济兄还有些公务在身, 等忙完了晚上设宴给诸君接风洗尘。”
新城今日定址,他得赶过去主持开工仪式, 林斐济得去珍渔村盐田那里调查一番。
“公务要紧。”柳无信扇面一展,笑道,“你们去忙吧。”
“不错。”杜浩元和赵金沉齐声道。
新城在昭平县往东十五里地,骑马两刻钟就能到, 新城规划的面积比昭平县多了两倍不止, 打地基就要四个泥瓦队。
沈新到时,六七十个赤膊的汉子已经拿着推着木轮车开始挖地基了, 古墨书和伏飞一正一副全程监管把控进度。
沈新从新城最南边走到最北边,一一检阅木材、石块等材料是否和主管们说的一致,有无偷工减料之嫌。
今日是启蒙书院两区的考核日, 秦宁去瓦子里走了一圈就去了书院。
书院如今每隔三个月就进行一次考核,即能为各个工厂输送人才,也为了能给更多没进书院的腾地。
“郎君,东区初试合格的学子已经准备完毕,请郎君考核。”东区主管考试的郭夫子回道。
“郎君,西区初试合格的学子早已准备完毕,请郎君考核。”西区主管考试的马夫子连忙禀告。
可恶,又被郭桂英抢了话头。
“请大家在活动区准备,今日一起考核。”秦宁说。
“是,郎君。”马修来丹黑眼向上一挑,不屑地撇了郭桂英一眼,快步跟在了秦宁身后。
今日东区考核合格的学子一共有八位,四位纺织学子,两位厨艺学子,一位刺绣学子,一位算术学子。
西区考核合格的学子一共九位,三位木工学、两位锻造学、两位制瓷学,两位冶金学。
“我等见过院长。”众人齐声拱手见礼道。
秦宁站在圆台上朗声道:“恭喜诸君通过初试来到复试,考核是检验也是让大家回顾知识,望诸位谨慎、认真对待此次考核。”
“是,院长。”
“复试考核,正式开始。”紫珠上前一步,严肃道。
每个学子面前都是秦宁提早准备不一样的题目,尽最大可能保证公平的同时,展现出学子的专业技能。
凉亭下,秦宁翻过一页又一页泛黄的账本,在气氛紧张的考场里并不突兀。
一个时辰后,铜铃响起,考试结束,秦宁放下了账册起身向考场走去,一一查看学子们的作品。
萝卜雕的兔子、面粉做着的花开富贵、…
直到他看见了歪瓜裂枣的心形泥坯,秦宁皱了一下眉头,不动声色地瞄了一眼不断发抖的考核学子,问:“为什么做成这样?”
“我…我…”马大壮面色苍白,好半天没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院长。”马修来心中一紧,马大壮这个学生在制瓷学天分不错,但他一到大场面就紧张。
上次考核初试就没过,这次初试这么顺利,还以为他长进了,没想到到了复试又犯了这个毛病…
马修来上前两步低声跟秦宁解释了一遍,秦宁点点头,“虽然事出有因,但规矩不可废,马大壮此次复试不合格,等下次再考吧。”
“如果觉得心里紧张,可以私下多模拟几次试试看效果,不要多思多念。”
说完就走向下一个学子。
“谢谢院长。”马大壮声音极小,下一刻就飘散在了空气中。
各有各的忙碌,转眼就到了晚上,内堂设宴,沈新特意让厨娘提前准备了麻辣番茄双汤火锅,整个内堂都是香味。
沈新伸手道:“夫子请上座。”
柳无信摇头拒绝道,“我坐这就行了,那不自在。”
众人落座,沈新给大家介绍解释了汤底和几种新鲜菜品,众人迫不及待开始落筷子。
吃了个半饱,饭桌上才响起了说话音。
“下午逛街时才听说前几日你们夫夫成婚,全城庆祝,喜钱洒满主街道,晚上还有一场精彩绝伦的烟花秀。”杜浩元一脸惋惜道,“差点就赶上了。”
沈新把烫好的羊肉放在秦宁碗里,轻描淡写道:“没事以后还有机会,成亲挺开心的,我以后还想再成几次亲。”
“再成几次?”杜浩元脸色怪异,惊讶出声。
柳无信和赵金沉眼神也并不平静。
谁家好人拿成亲当玩乐?好玩就多成几次的。
沈新恍然大悟,连忙补充道:“当然是和阿宁成亲,你们不要想歪了?”
秦宁:“……”
秦宁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桌底下伸出手指掐了掐沈新腰间的软肉,示意他闭嘴。
“沈兄把昭平县发展的这么好,不愧是状元,小弟拜服。”杜浩元挤挤眼,“来了这么久,还没亲口恭喜沈兄蟾宫折桂,喜得状元。”
“运气不错。”沈新勾唇一笑,“考的都会。”
赵金沉端着酒杯的手抖了抖,努力憋笑。
柳无信噗嗤笑出了声:“多日不见,子和性子活泼不少。”
“因为阿…”沈新话还未完,秦宁就给他夹了一块白菜,眼含威胁,“相公吃块白菜。”
堵上嘴巴。
柳无信之前没怎么和秦宁接触过,这次倒是让他长了见识。
有趣,太有趣了。
他见过琴瑟和鸣的恩爱夫夫、夫妻并不少,但和子和夫夫相比,还是差了点感觉。
火锅沸了热,热了沸,夜空挂满星辰,这场宴会才结束,不多时,内院回归寂静。
自从离家之后,林斐济虽说也给爹娘写了几封信,但都没有回复,此次见到相熟之人,他压下心里的急切,等席面散了,他找到杜浩元,低声问:“杜兄,我双亲近来可好?可有疾否?”
“院长身子一如既往的稳定。”杜浩元沉默片刻,说,“院长夫人伤心地哭了几场,郁郁寡欢了好一阵子,我来之前院长夫人面色倒是好了不少。”
“那就好。”林斐济压下心中的怅然,勉强笑道,“好了就好。”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杜浩元决定实话实说:“院长夫人抱养了一个五岁的男孩。”
林斐济怔了一下,洒脱道:“有一个孩子,母亲膝下也不会寂寞,心情好了身体才会好,挺好的。”
他尽不了孝,有人帮忙该感谢才是。
上一篇:穿到霸总年少时
下一篇:病美人和残疾大佬联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