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霸靠签到系统养夫郎 第93章

作者:晟归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系统 日常 穿越重生

连他自己都不清楚究竟为什么会脑子发热突然去买这些东西,他只是恰好路过了那间首饰铺子,站在门前遥遥朝着里面瞧了一眼,这铺子是从县城那边开过来的,在这周边都极有名气,不少哥儿姑娘都以能买这家铺里的东西为荣,虽说东西的卖价不低但也依旧人来人往热闹极了。

……他只是突然觉得应该给岁哥儿准备些什么。

现如今他又不缺那些银子,当然要竭尽所能地对他更好一些。

戚长夜快步朝着戚家的方向走去,只想着早些将事情给交待了,这样也能早点回家。这段时间他和岁哥儿各有各的事情要忙,虽说每日都能见面吧,但到底也是聚少离多,明明才离开不过片刻,却已经有些想念他了。

想到此处,戚长夜的走路速度都愈发快了起来。

进村的道路他已经走过无数次了,即便是闭着眼睛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戚家,只是这次还没走多久就被忽地叫住了脚步,戚长夜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回过头去,一眼便见着了个精瘦高挑的拄着拐杖的老人。

老头的视线与他对在一处,过了片刻才定定地又重复了一声:“戚梧。”

戚长夜恍然间都快忘了原主的这个名字了。

“郑三叔公。”戚长夜回忆了下对方的身份,面色平静地回了一句。

他只是对戚家的人脸盲,尤其是戚家的那些小辈,毕竟年纪太小长得又都有些相似,不常接触的情况下很难准确无误地将他们给分辨出来。郑三叔公在整个村子里都极有名望,戚长夜穿越至今已经见过了他不少次了,不过他与这人也没什么关系,至今为止两人也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过几回,实在是想不明白对方在这种地方叫住自己的意图。

莫不是因着这段时间在村子里面收东西的事情?

戚长夜心里思索起来,面上仍旧不动声色。

他心里一连冒出了好几个念头,却独独是没有想到……对方压根不是为了这些银钱交易来的。

他是为了郑然来的。

第130章

然哥儿也到了该同人商议亲事的年纪, 只是他自己不想成亲,时不时地就缠着郑三叔公撒娇抱怨,郑家的老头也实在是疼他, 一来二去地就拖到了现在, 以他的年纪还没说亲的在整个村里也都是少数了。

他也只能拖延些日子,在他年纪还小的时候郑三叔公就注意起了周边人家的同龄汉子,不过村里没几个人家的家境能比得过他们的, 郑三叔公哪个都瞧不上眼,总觉得谁都配不上自家郑然。

老头被人捧着敬着尊了大半辈子,恐怕他自己都想象不到临老会被一个小辈给死死拿捏了,郑三叔公更是想象不出郑然竟会看上戚家的那个冷面寡言的汉子, 刚刚知道这件事时一不小心就摔碎了个郑家小叔从镇上带回来的浅色茶碗。

然哥儿还是有些脑子的, 还知道要小心一些尽量瞒着郑三叔公,不过他在旁人面前就没那么小心翼翼了, 一来二去地被亲近的玩伴给窥探了心思也不是什么让人意外的事情,这点事情就这样从朋友那边给传了出去, 一直传到了郑三叔公的耳中。

换做以前郑三叔公一定二话不说直接拒绝, 可这些日子戚五的变化实在是太大,先不说在镇里面的那些关系,只说戚大伯每日收的那些东西吧,郑三叔公可日日都看在了眼里。

这可不是一笔小的数目, 戚五能连续稳定地日日拿出这么多银钱想必是有了什么稳定的营生, 事实上戚长夜本身也没想瞒着村里的人——他那铺子本就开在镇里最繁华的街道上面,就算是想瞒也瞒不住,早晚都会传到村人的耳朵里面的。

戚长夜看向他:“您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说吧。”

郑三叔公瞧见他的态度就有些不满,整个村里就没见过戚五这样嚣张的人!

他本能地就想板起脸来训上几句,刚要开口就注意到了戚长夜的冷漠目光, 那句未出口的话又硬生生地给憋了回去——戚五可不是他能教训的人啊!

郑三叔公还没忘记今日自己过来的目的,强行压下了心头的火气,和颜悦色地看向了他:“我也是恰好从这边路过,正好瞧见了你。”

他似是闲聊一般与戚长夜话了几句家常,不过他俩在这之前本身也没什么交集,谈话内容也干干巴巴地枯燥生硬极了,戚长夜最是讨厌这种毫无意义的虚伪交流,根本就是在浪费他的时间,直接就想结束话题。

郑三叔公终于扯到了正事上面:“你这年纪也不小了,连戚八都开始说亲了,你这儿也该想想成亲的事儿了。”

戚长夜:“……”。

按理来说这种事情理当由汉子那头给提出来,但郑老头也不确定戚长夜的内心想法,把这事情交给其他人做吧他又总觉得不太踏实,想来想去只能自己亲自上阵,他也不好直接当面问他怎么看自家的然哥儿,否则这话要是被其他人给传了出去郑家的脸还要不要了?只能迂回着转移话题想先探探戚长夜的态度。

戚长夜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当然想过。”

郑三叔公面上一喜,刚准备将话题引到然哥儿的身上,又听戚长夜继续说道:“已经同奶奶那边说过这事了,临近冬日不便办席,等着明年春暖花开我就会和岁哥儿成亲。”

郑三叔公的脸色有些难看。

他好不容易才说服了自己接受姓戚的,结果对方……

戚长夜似是没有看到他的表情一般:“这件事情早就已经定下来了,只是还没来得及通知村里,三叔公届时若有空闲也欢迎过来喝杯喜酒。”

郑三叔公:“……”。

话已至此,他还能再说些什么呢?

他竭力维持着面上的表情,朝戚长夜露出个笑来,没等说话,又听戚长夜继续问道:“我记得三叔公家也有几个孩子到了成亲的年纪吧?”

郑三叔公:“……”。

村中郑家人丁兴旺,郑三叔公这一支更是子嗣颇多,不止然哥儿这一个到了年纪却还没有说亲的小哥儿,小辈里面同样有几个应该开始议亲的汉子。戚长夜看似随意一问,一时半会儿的郑三叔公却还真不知晓他问的究竟是家里的谁,他更是不可能主动将话题引到然哥儿的身上来了,只得含糊应了一声:“也都准备着在相看了,说不准能同你前后脚成亲。”

戚长夜点了点头:“那我就提前道声恭喜了。”

郑三叔公:“……”。

郑三叔公看着他的背影渐渐走远,也没了想再叫住他的心思,瞧这样子他想的那件事情是绝对没有任何可能了,他在村里骄傲了一辈子,也不是什么死皮赖脸的人,要不是看然哥儿实在喜欢也不会厚着脸皮走这一趟。

戚家的发展势头的确不错,他也有心同戚家的人缓和关系,既然戚五这边的路子走不通……那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

无论是郑家还是戚家都有不少适龄小辈,想要撮合一桩婚事实在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没必要非从戚五这边下手,也没必要将他最喜欢的然哥儿给搭进去,不如同往日想的那般给然哥儿找个好拿捏的,这样他也能放心一些。

戚五虽然方方面面都瞧着不错,郑三叔公却总觉得自家哥儿日后制不住他,别说是自家那个没什么心眼的小哥儿了,戚家郑家全都算上恐怕也没有能管得住他的。

郑三叔公想明白了这些,长叹一声也转过身子回家去了。

回去就和然哥儿说明这事,彻底断了他的念头吧。

------

现如今每日都有哥儿汉子要前往戚家旧宅那边做工,虽说赵岁岁白日多在铺里忙活不常在家,但时间长了总也能与他们碰上过几次,来家里做工的人的名单赵岁岁都提前看过,基本都是他认识的人,本来关系就都不错,接触多了一来二去的也都与大家熟络了起来。

岁哥儿也逐渐地在村子里面多了几个能聊得上天的朋友。

总不至于像初来乍到那般除了戚长夜和戚桐以外偌大个村子一个人都不认识了。

今日家里的活计不少,戚长夜回来时几人还在院里面忙活,赵岁岁也搬了张椅子同他们一起在外面呆着,几个哥儿妇人围坐在一起,叽叽喳喳地闲聊着天,手上的动作也丝毫不耽搁,一下接着一下麻利极了。

“我今儿个来的时候路过雨婶子家门口,哎……那可怜的,哭的声音隔得老远都听得清清楚楚。”小徐娘子边说边摇头。

至于小徐娘子明明住在村尾,究竟为什么会路过住在村子中心的雨婶子家就不得而知了。

郑家宝只在刚去山里的那段时间吃了些苦头,后头汉子们的注意力便都放在了癞子的身上了。孙二对癞子满腔怨愤,进了所谓的山寨以后隔三差五地就跑去折磨对方,郑家宝与他关在一处,眼睁睁地目睹了一切,阴暗的地窖潮湿黏腻的血液和时时响彻在耳边的惨叫声响……谁能想到好端端的一个人就这样被活活吓疯了呢?

虽说官府早在数日之前就将他们给控制起来了,但逐一盘问挨个询查定罪也耽搁了不少时间,雨婶子虽然早就得知了官差传来的郑家宝的消息,但直到昨日才终于得到了允许将郑家宝给接回了家里。郑家宝的疯病相当严重,村里不少人都去瞧了热闹,雨婶子在村里又没什么人缘……可想而知未来的一段时间日子恐怕会过得相当艰难。

小徐娘子起初只是想看看热闹,只是在瞧见了雨婶子的崩溃模样后又有些不忍,仔细想想她和雨婶子之间也没什么大的仇怨,如今看着她为自己孩子要死要活的免不得就有些唏嘘,小徐娘子叹了声气,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前些日子她身子不适,去镇里卖菜时顺便看了看郎中,一把脉才知晓腹中已经多了个孩子。徐家上下都高兴的不成样子,她自己就更不用说了,为人母后再去看雨婶子免不得就感慨起来。

“你这是心疼了?”旁边一个哥儿撇了撇嘴。

“有精力心疼她还不如心疼心疼郑家宝上面的哥哥嫂子呢,郑家宝还好着的时候兄嫂们就当牛做马给他洗衣做饭伺候着他,现今他脑子不正常了,怕不是他哥嫂真的要变成仆人了,他大哥每日天不亮就要去地里干活,黑透了才能从地里面回来,日后还要多支出一份郑家宝的药钱,牲口也没有这样使唤的啊。”

小徐娘子嫁过来也有一段时间了,也与郑家宝上面的几个哥哥见过几次,知晓这几人被磋磨成了什么样子,沉默了半晌才说了一句:“说到底都是偏心害的。”

等她的孩子生下来了,她一定不能偏心溺爱。

小徐娘子暗暗告诫自己。

几人正聊着村里的事情,就见着戚长夜提着一个布包走了进来,院里的人顿时不约而同地噤了声。虽说这段时间大家的相处增多了不少,但到底还是都畏惧着戚长夜的,戚长夜也没理会他们,进屋的时候顺便将岁哥儿给叫了过去。

“有几件衣服已经做好了,我就顺便捎了回来,过会儿你试试衣服的大小,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也好退回去改。”

赵岁岁点头,将手里的布包拆开,这几日村里的不少人家都在加班加点地赶制衣服,戚长夜结款是出了名的迅速,他们早交一天就能早一日拿到银钱,故而没有一个人是不上心的。

戚长夜的衣服还在做着,这次拿回来的几身都是岁哥儿和戚桐的,布料已经提前洗过,倒也可以直接穿上,一大一小试了下衣服,确定没有问题以后便又叠好收进衣箱里面,上个月还空空荡荡的房屋随着他们的入住也逐渐增添了不少物品,人们常说东西都是越住越多,似乎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衣箱里也满满当当的,单是夏秋两季的衣服便已经有很多很多了,戚长夜又盘算起了再去定制个大些的衣柜,前些日子他刚刚画好想要的图纸,只不过这些日子事情太多一直没抽出空来送到木匠那边。冬日的衣服更占空间,衣箱里余下的那点地方随随便便装上两件就放不下了。

现在他与赵岁岁仍各住一间,东西倒是还能放下,但总归是要提前做好未来的准备的。

恍然间不知从何时起,家里面的方方面面都已经被两人的生活痕迹给填满了。

------

转眼又过了大半个月,杨溪村终于落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桐哥儿兴致冲冲地推开房门,被凛冽的寒风打的一个激灵,小哥儿却丝毫没有畏惧的神色,反倒是更加快了步子蹦蹦跳跳地跑到院里。雪花簌簌落了一夜,院中的一切都被覆上了一层银白,桐哥儿在雪地里踩出了一排黑色的脚印,这才转过身子看向门口:“岁哥哥!下雪啦!”

赵岁岁拢了拢身上的衣服,眉眼含笑地看向了他:“嗯。”

这还是他们两个第一次在雪天里面这样开心。

明明下雪是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可若是在落雪的时候连件能够遮风避寒的棉衣都没有……那就着实无法开心起来了,等天冷了可是足以要人命的。

无论是赵岁岁还是戚桐都是第一次穿上这样暖和的衣服,棉花是今年新采下的,蓬松柔软厚实保暖,整个村里也没有几户人家舍得这样穿的,单是这一件衣服里用的棉花都能拆出四五件给一大家子了——且这还不是最冷时穿的那件衣服呢,赵岁岁掂过家里的衣服,光是最厚重的那件就得有个好几斤重了,拿在手里都沉甸甸的。

院里的积雪并不算厚,见桐哥儿玩的开心戚长夜也没急着清扫,他和赵岁岁则一同去检查了下家里的动物。

村里的狗都是在院里散养的,御寒能力自不用说,几条狗的身上也都已经长出了长毛,小家伙们见着下雪都兴奋极了,院里的雪要留着给桐哥儿玩,戚长夜便将大门打开将四条狗给放了出去,由得它们自己在院子外面的荒地里撒欢。

鸡窝提前铺上了稻草,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家里面的那头骡子,不过现在才刚刚落雪,还没有到最寒冷的时候,倒也不急着现在就将这些动物给挪到屋里。

戚长夜在院里转了一圈儿,同岁哥儿打过了招呼后就拎着把锄头进了山里,目前竹笕倒是还能正常使用,等到天气再冷上一些就不好说了。不过这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毕竟家里还有口井,这些日子家里的日常用水早已经逐渐从竹笕转变为井水,就算竹笕不能用了也不会对他家造成任何影响。

他在山里巡视了一趟,没能瞧见什么猎物,再优秀的猎户也不敢说自己次次都能猎到东西,戚长夜早已习惯了这些,不过他还是在回程的路上取了一只野鸡出来,准备晚上生个火堆烤着吃。

临近家门口就听见了桐哥儿的笑声,戚桐正和赵岁岁一起堆着雪人,院里的积雪并不算多,两人也没准备堆得太大,桐哥儿手上带了一双兔毛鞣制成的手套,蹦蹦跳跳地和山里面的野兔子也没什么差别。

小家伙在审美方面有着一套独特的见解,雪人堆了半天也堆不满意,赵岁岁便极有耐心地蹲在他的身边陪着他一起给雪人塑形,整个院里都回荡着两个人的声音。

戚长夜在旁看了一会儿,进到屋里烧水拔毛将野鸡给处理干净。

因着夜里下过雪的缘故,这日的道路便更不好走了,土路本就磕磕绊绊坑坑洼洼的,一步八颠坐个牛车都恨不得能将屁股给颠裂开来。这还只是一场小雪,等雪化了冻成冰了或者落雪积成厚厚一层时更是寸步难行,也不知道这些百姓究竟是怎么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漫长日夜的。

他们出门的时间并不算早,路上已经留下了不少村中百姓出行时踩下的脚印,那点积雪很快就被踩得严严实实了。

今日桐哥儿没跟出来,进镇的只有他们两个,戚长夜先去粮铺药铺里买了一些用完的调料,回去的时候恰好听见两人在议论官衙门口新帖出来的公告。

戚长夜在挑选东西的间隙听了几句,似乎是山匪挖矿的案子终于有了了结,姜大人下令择日将那几个盗匪斩首示众,那几个盗匪本就恶行累累作恶多端,戚长夜对这样一个结果也并不意外,不过倒是没听他们提到关于山里银矿的事情,想也知道应当是官府发出来的公告里面刻意隐瞒了矿的消息,否则镇里不至于到现在都无人提及。

他没在那儿听上太久,很快就带着东西回到铺子里了。

岁哥儿在前面卖着枣糕,戚长夜便在后头看着炉子,浓郁的香气源源不断地传到街上,随风而去缓缓飘散到街道上的每一个人的鼻尖,赵岁岁将面前剩的几块枣糕用油纸包好,回过头去声音清脆地朝着后方喊了一声:“哥,再来一板。”

“马上。”戚长夜的声音自他身后传来。

高大的汉子带上厚实的手套,动作熟练地取了炉钩将左侧烤箱最上方的一板枣糕给勾了出来,柜台前面放着的枣糕已经全部卖干净了,赵岁岁便将空掉的板子摞到另一侧的木架子上。

另一边的油纸只剩下了聊聊几张,赵岁岁起身从后方的箱子里面抽了一捆新的出来,还没等他坐回原位将油纸拆开,便听到了一个细弱柔软的声音怯生生地传了过来:“糕点多少文一块?”

赵岁岁的动作不由得一顿。

这声音他相当熟悉,没想到会在这种地方听到——不对,在这儿听到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或许是因为生来身体就不好的缘故,赵年年格外向往外面的世界,隔三差五地就想着要往镇子里跑,他又不像赵岁岁这般有着一堆活计要做,跑出去了赵家人也舍不得罚他,最多也就是在嘴上说教上几句罢了。

戚家铺子所在的位置是整个镇里最繁华的一条街道,大部分人想去镇里闲逛时都会选择到这条街上走走看看,赵年年对镇子格外熟悉,当然不可能错过这里,尽管赵岁岁已经做好了会在铺里看见赵年年的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刻真的到来时难免还是有些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