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霸靠签到系统养夫郎 第90章

作者:晟归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系统 日常 穿越重生

听说布庄新上了一批布料,是从南方运过来的罕见货色,颜色鲜亮质地又好, 运过来的第一天就被镇子里的姑娘哥儿们给抢走了大半, 住他隔壁的思哥儿昨日恰好就在布庄附近,运气不错抢了一块格外柔和的天蓝色布料回来,下午拿到他们面前可显摆了好半天的时间。

意哥儿越瞧越欢喜那块布料, 翻来覆去地大半个晚上都没能睡好,这不今日起了个大早,掐着布坊开门的时间就急急匆匆地赶了过来,长袖遮掩下的手指止不住地摸索着自己这些年积攒下的零花钱, 盼着自己能多买下来一些。

他自小在镇里长大, 对这条道路熟的不能更熟,这条路也不知曾走过多少次了, 只是这次却觉得有些奇怪……怎么这么多人都往那个方向走过去呀?

意哥儿心里不解,冷静下来定睛一瞧——嚯!好家伙!那不就是布坊所在的那个方向吗?难不成全都是和他一样去抢布料的?

意哥儿当即紧张起来, 甚至不顾形象地小跑了起来, 只是他才刚跑几步便有一阵微风轻轻拂过他的脸颊,随着微风一同过来的还有一股甜腻的绵软的气息,意哥儿的脚步一顿——这什么味道啊?怎么这么好闻!

他的步子更是加快了几分。

他又走了几步,前方骤然传来鞭炮炸裂的噼啪声响, 意哥儿猝不及防被这声音吓了一跳, 随后便听到一个清亮温柔的声音响起:“今天是……开业第一天……承蒙各位乡亲百姓关照……开业前三日买五送一……大家排好队不要急……”。

走得越近,那股香甜的气息便越发浓郁,意哥儿甚至挺起胸脯深吸了口气,周边有不少人都在和他做着一样的动作,风似乎更大了一些, 那股气息更是直接扑面而来往鼻子里钻。

意哥儿已经瞧见了前面那么多排队的百姓了。

一道如冰泉般清冽的声音响了起来:“大家在我这里排队,一个一个来。”

意哥儿终于明白了这股味道从何而来。

街上新开的糕点铺子旁已经围满了不少的人,意哥儿抬眼扫了过去少说得有四五十个,有不少人已经在戚长夜的面前排起队来。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其实并不好组织,但戚长夜站在这里也没有人胆敢闹事,一个个地乖巧无比地站成一排,睁着眼睛直勾勾地瞧着面前的枣糕窗口。

戚长夜他们选择的时间正好,恰是在第一锅枣糕刚刚出锅的时刻,等他们正式将铺子开张直接就能开始售卖。

一大板棕红色的枣糕被从烤箱里取了出来,赵岁岁稳稳地像割豆腐般在上面划了几刀,便将其给分割成了大小相等的枣糕块儿来,这一板枣糕一共能切出三十块整,看着似乎数量不少,但其实也卖不出几个顾客,好在他们一次能烤出好几板来,不至于刚开业就卖得精光。

他家枣糕六文一块,与其他的糕点相比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实惠的价格,毕竟里面放了牛奶和糖。这次的倒是没有添上坚果,毕竟那东西不好买是一回事,处理麻烦又是一回事,且这玩意的成本也不低,要是添加到枣糕里面枣糕的单价怕是得再提上一两文去。

能来这条街上的客人大多手里都有些闲钱,多了未必能拿得出来,但花几文钱买上一块糕吃还是不成问题的。桐哥儿个小,坐在门后的椅子上帮着赵岁岁数着铜钱,岁哥儿则忙忙碌碌地用油纸打包,戚长夜则守在外面管理秩序——毕竟他家铺面的位置实在是小,几十个人排成长队少不得要挡到别人家的铺子门前,总得有个人在外面看着。

意哥儿犹豫地看向长队,这队伍倒是一直在动,可不断地有人“闻味”加了进来,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赵岁岁已经卖出一板枣糕去了,奈何队伍非但没有变短反倒是人数更加多了起来。

有人觉得不过是件新鲜吃食犹豫着只买了一块尝尝,买过以后也没有走远,站在旁边顾不得烫就掰了一块塞进了嘴里,这一尝便瞪大了眼睛,入口甜腻绵软不说,还带着枣子独有的香甜气息,汉子几乎立时就断定自家的夫人孩子都会爱吃这东西,说不定连掉了牙的老太太都能抿上几口!

同样有正排队的人连声问他味道究竟如何值不值得等,汉子根本顾不得回答,三两口地将嘴里的那块给咽了下去,随即直冲向队伍末端重新开始排了起来。

他虽没有应声回话,但这行为却已经是最好的回答了。

戚家的还未成婚的小夫夫都是认真做事的人,每一个环节步骤都格外认真,用料足火候好,又是整个镇上甚至整个县里都独一份的生意,能不红火就怪了,意哥儿纠结地看了看一旁的布坊,又摸了摸自己的私房银子,正不知该如何是好呢身边就快步走过了一人,正是刚刚买到了枣糕的一个夫郎。

他手里面拿着用油纸包裹着的红枣糕,边走便将裹好的包装给拆开一角,似乎也是想像刚刚那汉子一边当场在外面吃上几口,他在意哥儿的身边走了过去,拆开的枣糕蒸腾的热气勾的意哥儿止不住地咽了咽口水,他终于也不再犹豫,径直跑向了枣糕的队伍。

他才刚刚跑进了队伍里面,之后便又多出了两个人来,意哥儿不由得暗自庆幸还好自己跑的够快,否则不知还要多排上多少时间!他眼巴巴地看着面前的队伍龟速前进,终于快到自己面前时……却听到了个格外绝望的声音。

“抱歉抱歉,这锅枣糕全卖出去了,各位客人若是想要需得再等上半盏茶的时间。”戚长夜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刚刚那一炉枣糕出锅以后他就第一时间放进去了几板新的,饶是这样也没能续上。

外面顿时开始有人抱怨起来,戚长夜回头瞧了一眼,岁哥儿的面前已经空了,旁边倒是放着一块他刚刚太忙碌一不小心切坏的枣糕,戚长夜进屋取了刀子过来,几下过去就将枣糕切成小块,随即又用小托盘装着插上竹签:“久等了,这是店里送的试吃。”

他切块小,主要是怕切大了有人分不到反倒会更加不满,不大一块轻轻一抿便不剩下什么了,反倒更是将人的馋虫给勾了起来,意哥儿就是其中之一。

还没等到尝出味道那一块便已经下到肚里了,嘴里只剩下那股勾人的香甜味道,馋的意哥儿恨不得直接站到队伍前面将锅里的全部包下,本只想着买上一块解解馋的,这下要买的数量都多上了不少。

娘亲奶奶都给买上一块,他和姐姐也得要,这就得是四块枣糕了,可是人家店里买五送一……那还不如买上五块,这样还能多上一块。

本只想要买上一块的意哥儿愉快地改了念头。

……

戚长夜想到了生意应当不会太差,却没想到会好到这样的程度,屋子里面一共装了三个烤箱,三个烤箱同时工作却也招待不过来门前这些等待着排队的客人,越烤香味越大,香味越大客人越多,门口那些排队的客人只多不少,眼睁睁地瞧着门前积蓄起了一条长龙最终排到了隔壁的墙下。

但隔壁两家却丝毫不恼——

有些客人可不是孤身一人来街上的,这种排队留一个人便足够了,其他人刚好可以四处走走,像是门前的三个姑娘。

三个姑娘一起来的,其中一个在门前排队,另两个便想着去到周边的店里逛逛打发时间,这一逛就买走了几件东西,还有人排累了想着坐下歇会儿,戚长夜那头没有位置,这不都得进到他们店铺里面吗?这可是被糕点铺子白送来的客人!人家排队借你点地方怎么了?反正他们门面都大,根本就挡不到他们的店门!

况且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瞧着那头荒芜冷清的未必会走过来瞧瞧看看,可若是看着这头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大多数人都会瞧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上午连往这头过来的客人都比平时多上了不少,总有那么几个会去其他铺子里面逛逛看看的,届时这些店老板们再在门口吆喝上几声……等入了夜,关了店门点了烛火看看今天的销售账目,家家都比前几日要涨上一些!

更没人在意排队的人多挡地方的那点事儿了!

起初戚长夜还能在门口维持秩序,桐哥儿还能在一边帮着数钱,到了后面两人早就忙的脚不着地。

短短一上午的时间过去带来的枣糕泥就用了大半,戚长夜不得不现场在后面搅和起了枣泥蛋清,一锅卖完等着下一锅出锅的空闲间隙里赵岁岁也过来帮着他们一起忙活,又过了将近一个多时辰带来的柴火也烧了个七七八八——他们这铺子从开业到现在灶里的柴火就一刻没停过,戚长夜借着看炉子的理由将烧柴的活计接了过去,趁着一大一小都在干活的功夫从空间里顺了一些柴火出来添到灶里,如此这般可算是一直忙活到了下午,待到最后一点材料也全部卖完,几人可算是能关上窗户松口气来,直到这时门口还有姗姗来迟的赶过来的买枣糕的镇民呢!

戚长夜在门口挂上休息的牌子,进屋便将大门掩住,如此才能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来。他这一下午净在那里打发鸡蛋了,冷不丁地停了下来连指尖都有些颤抖,角落里堆了满满一桶的鸡蛋壳子,戚长夜甚至都不太清楚自己这一天究竟和了多少枣泥出去。

赵岁岁也说不出话,不顾形象地坐在一边呼哧呼哧地喘了半天,至于桐哥儿那小家伙……早就如条咸鱼一般躺到角落里的箱子上去了。

亏得他现在个头还小,能整个人都躺在箱子上面,若是等他再长大上几岁怕是就只能坐下休息了。

因着今天第一天开张的缘故,岁哥儿特意穿了一身新做的衣服,早上出门时还是一个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每一根发丝都被仔仔细细精心束在脑后的小哥儿,现在却有些灰头土脸的后背上都忙出了汗水,他和戚长夜各自坐在一张椅子上一语不发地对视了一会儿,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先有了动作,赵岁岁蓦地笑出了声,戚长夜也弯起了眸。

其实这卖枣糕的活计并不忙碌,今日这般不过是他们第一次弄毫无经验、且低估了镇上百姓的购买能力预估错了应当准备的原材料数量所导致的,不过这问题不难解决,忙活上几日心里面就有了定数,知晓了以后应该准备多少东西了。

戚长夜用仅剩下的一点柴火烧了些水,取了一个竹筒过来斟满一杯,随即又拿了一个竹筒和这个竹筒里的水一起交替倒了起来,以此加快水的冷却能尽快凉到可以入口的温度。

“今日生意这么红火,有很大原因是因为我们刚刚开业的缘故,毕竟是个新鲜吃食,大多数人都想凑凑热闹尝尝味道,还有买五送一的活动在这里,等到以后活动没了销量应当也会减少一些。”戚长夜估摸了下水的温度,两个竹筒里各留了一半的水,一个竹筒送到了赵岁岁的面前,另外一个则递到了桐哥儿那里。

赵岁岁惊讶地看他:“戚大哥,你不喝吗?”

“你今日说了一大天的话,多喝些水润润喉咙,我不急的。”戚长夜将竹筒往他的面前推了推。

等赵岁岁将竹筒接了过去,他才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赵岁岁轻轻抿了一口,筒里的水仍有些热,但不至于烫喉咙了,他抬起眼看着面前的戚长夜,对方眼前的竹筒里正往外面蒸腾着热气,那一口热水顺着他的喉咙一路下滑流淌入身体流入四肢百骸,赵岁岁蓦地仿佛全身上下又都重新蓄满了力气。

赵岁岁的眼睛晶晶亮亮的:“不过明天我们也得多准备上一些,起码明天的生意是不会比今天逊色上多少了。”

戚长夜点头:“嗯。”

他们两个并没有休息上太久,喝过了水蓄了些力气就又开始忙碌起来,戚长夜他们还有不少事情要忙,因此也没有在镇上多待,一股脑地将今日赚来的所有银钱全部装进了一个布袋子里,等着回家再一点点仔细清点。

今日带来的那些东西基本上都使用光了,油纸倒还剩下一些,但肯定是不够明天一天的消耗使用的,正好在镇子里面补上一些。

柴火是彻底用了个干净,要不是他偷偷摸摸地用空间撑着早在几个时辰以前铺子就要提前关门了,毕竟是第一天开门营业,铺子关得太早寓意也不好。

至于鸡蛋就更不用说了,枣糕这东西本来就相当耗费鸡蛋,戚长夜家里只养了两只母鸡,今日用的这些鸡蛋都是提前去村子里面买回来的,戚长夜和赵岁岁心里都清楚,这生意若是想长长久久地干下去,耗费的鸡蛋恐怕是个天文数字,一会儿他们两个回到村里怕是就得开始忙活着在村子里面收鸡蛋的事宜了。

这可是真真切切地有一堆事情等着忙活呢。

戚长夜长长地叹了口气——他明明只想着找个地方躺平摆烂的,但瞧着赵岁岁满是激动和愉悦的侧脸……干脆全都随他去了。

二人将铺子仔仔细细地收拾了一遍,毕竟是做吃食生意的,干净卫生是最重要的,白日忙碌时不小心落下的所有脏污都被认真打扫干净,连灶台都被检查过了余火,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后几人才一起出了屋门落下了锁,带着鼓鼓囊囊的一大袋子银钱开开心心回村去了。

第126章

时近日暮, 一辆牛车才慢慢悠悠地从村子外面驶了过来。

村民百姓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坐在树下的郑家小妹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了一眼,果不其然又是那几个熟悉的人, 这些日子戚家天天都有牛车进出, 说不好奇肯定是假的,可人家的院墙修得太高,又没什么能够上前搭几句话询问上两句的借口, 再好奇也只能压在心底了,时日久了见得多了便也不像一开始时那样时时刻刻都紧盯着了。

但每见着牛车进出,要说他们心里一点酸味都没有也肯定是不可能的。

郑小妹死死盯着牛车上的三个人影,直至一行人都缓缓地消失在了视线里面才终于慢慢收回目光, 牛车上的三个人却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她的视线, 或许戚长夜注意到了,不过他根本没将其给当做回事。

牛车一路驶到了戚家门口, 今日这一天一大家子都累坏了,戚长夜也没让一大一小继续忙活, 直接伸手将车上的竹筐给提了下来, 在几条狗的迎接下进了家门。

吃食这生意瞧着简单,但其实做起来却一点都不容易,就像他们现在租赁的那间枣糕铺子——总共面积就那么点儿大,还得摆上三个大烤箱, 一旦火焰升起来了整个屋里的温度都会被带着高上不少, 以至于整间铺子都成了一个更大些的大型熔炉。

春秋两季还能凑合,等到了夏日冬日不知得有多么遭罪。

果真是想赚钱就不能偷懒。

前几个时辰戚长夜还能在外面维持秩序,后头就开始忙活起了添柴引火准备新的枣糕泥,总之被火气给炙烤了大半天的时间,一到家里就恨不得第一时间烧火烧水痛痛快快地洗一个澡再换上一身干净衣服。

等这一切都忙活完了, 也有精力去仔细清点今天一天的铺子收成了。

一家人又聚集在了桌子前面,尽管已经提前确定了门窗全都紧闭关着,赵岁岁却还是认认真真地又挨个将其检查了一遍,戚长夜总觉得眼前的画面似乎曾经也发生过一次,不过那时是在隔壁的那间旧房子里,他们一家去镇子里面卖鱼回来。

赵岁岁和戚桐都眼巴巴地盯着他看,戚长夜也没再继续回忆,而是直接将那个鼓鼓囊囊的装钱的袋子给拿了过来,在两人的火热目光中“哗啦”一下将那一袋子的银钱给倒在了桌上。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两个哥儿却还是止不住地小声惊呼起来。

赵岁岁收了一日的钱,按理来说他是最熟悉今日的收益数目的,只不过后面忙着和戚长夜他们一起准备将要入锅的枣糕泥,忙活的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八瓣来用,起初心里还能估计出个大概的数字,到了后面脑子里就只剩下了“快点干活”四个大字了。

这次的银钱比起上次只多不少,因为有了柜台遮挡的缘故,不至于像上次卖鱼时那样匆匆忙忙扔在一起,赵岁岁在收银子时就单独将银锭子给放在了一个单独的匣子里,戚长夜去拿了戥秤,岁哥儿和桐哥儿如之前那般取了绳子边数边穿,这次是每五百文就穿成一串,一时间屋子里面只剩下了铜钱碰撞的清脆声响。

铺里共有三个烤箱,一个烤箱里面又能出来三大板没切的枣糕,一板枣糕能够切出三十块来,也就是说一次就能出来二百七十块糕——当然这是最理想的预想状态,实际上真正制作起来却意外频发,三个烤箱里的枣糕也不是卡在同一时间全部出锅的,每个烤箱都间隔了几分钟的时间,否则根本就忙不过来。

以现在的温度火候烤上一次差不多要四十多分钟,也就是说一个时辰最少能够出上两炉,运气好能出上三炉,毕竟他们还处于最简单的用人力和柴火把控温度的环境条件,不像后世那样有着各种机器调节控制烤箱温度,每一炉的出锅时间也并不固定,需要人为判断状态——这也是他们下午忙的脚不沾地的根本原因。

每隔一会儿都要过去瞧上一眼,无论做什么都不得消停。

戚长夜将戥子放下,将称出的银子重量记在一旁,这一大天的时间具体卖出了多少块糕他自己也记不明白——他心里面有出锅的板数,却不清楚有多少块是一块一块单卖出去的有多少块满五送一赠出去的,还有不小心被切坏的和戚长夜安抚客人送的试吃。

不过两千多块是肯定有了。

因着是第一天开业的缘故,很多东西都并不完善,像是连究竟卖出去了多少块糕都记不清楚那肯定是不可以的,不过这毕竟是自己家产业,都是自家信得过的人,暂且这样倒也无妨,若是日后想要将其交给其他人打理那这样就绝对不行了。

小小的一间糕点铺子若是像是同福酒楼那般每一笔交易都单独记账就有些过了,赚的银子还不够买纸墨的,最好的方式是直接记下烤箱总共出了几锅,每赠一个就画上一笔,晚上统计总数就行。

戚长夜心里很快有了个初步方案,连带着今日暴露出的很多问题都要好好总结一番,不过那都是晚些时候才要忙活的事情了,现下还是数银子重要。

“我这边是四两二钱。”戚长夜将一大把碎银子放回匣中。

岁哥儿和桐哥儿面前的“铜钱山”却还没有消下多少。

岁哥儿身边摆了两串,桐哥儿则还在穿第一串铜钱,戚长夜也截了一段绳子和他们一起忙活起来,这种时候称重计数或许是最方便快捷的方式,不过应该没有人会拒绝数钱的快乐与幸福——赵岁岁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竟然能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数钱数到麻木!

到了最后三人将串好的银钱全部清点在一起……这一日竟然总共卖出了十四两银余一百七十二文!

赵岁岁在听到这个数字时险些止不住自己的颤抖,傻愣愣地盯着戚长夜看了好半天,甚至于戚长夜在他面前连着打了好几个响指都没有回神。

岁哥儿已经彻底呆住了。

过了半晌他才终于反应过来,还未做出什么回应,眼泪已经先出一步从那双圆圆的眼睛里面砸了下来,恰好落在了刚刚串好的铜板上面。

他甚至都不清楚自己是在为什么哭。

他只是在这一瞬间想到了很多很多事情。

有他借着昏暗的月色瞪大眼睛绣帕子的,他的眼睛本来就在夜里不太好用,一针穿到了皮肉里面溢出了滴腥红的血珠,第一反应不是疼,而是担心有血蹭到了绣线上面该怎么清洗、洗不干净一定会被压价卖钱,

有他用竹篾编篮子的,手上的茧子被磨出了一层又一层,编出的篮子送到镇上却无人问津,他舍不得出进市集的摊位费,只得带着编出的篮子蹲坐在小巷街口,时刻提防着有巡街的衙差过来将他赶走。

明明以前的每一分钱、每一文钱都要这样拼命地努力地攒,每攒下来一枚铜板都要在深夜里面被小心翼翼地拿到手里珍而重之地摩挲过无数遍。

戚长夜垂眸看了他一会儿,赵岁岁能感觉到对方似是长长地叹了声气,随后传来细微的椅子挪动的声响。

他被一只修长有力的手臂轻轻揽过,继而靠在了熟悉的胸膛上面,还能隐隐嗅到对方身上的皂角香气。

戚长夜什么话都没说,只是虚虚揽着他的胳膊,又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

赵岁岁终于按捺不住,埋在他的肩头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