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晟归
戚长夜总共只拉了几个人,除了给吴四供货以外其他事情一概不管,村里人见状纷纷了然——难怪那戚家的汉子能拿出那么多银子去收栗子呢,原来是受镇上的老爷的指使啊。
戚长夜也乐得见得如此,毕竟他在村里收栗子是按十文钱一筐来收的,糖炒栗子却是十几文一斤,有心人算算难免会眼红,虽说糖和柴火也算成本,但有些村人可不会想那么多,人性本就是难以估量的东西,知道戚长夜赚钱和知道镇上的老爷赚钱完完全全是两码事情。
大燕朝的糖价不低,去掉所有的支出以后戚长夜也就能每斤赚上一文左右,吴四曾悄悄计算过他的成本,得出的结果不免啧舌——他一斤还能赚上两三文呢!戚长夜这利润未免也太低了点了!
他曾悄悄地问过戚长夜,戚长夜只坦然笑笑:“我的利润虽低,却也更加省事,只要把控住东西的品质和质量,不像是你们还要操心销售等环节,你们多赚些是应该的。”
吴四闻言大为感动,热泪盈眶地盯着他看了好半天。
这段时间吴四初涉生意场,见识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人,只见过拼命往自己手里争夺利益的,没见着戚长夜这样主动往外让的,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的感慨极了,抬头盯着戚长夜的脸,好半天都没有说话。
“五哥,你放心,我一定不让那些乱七八糟的琐事来打扰你的。”吴四认真道。
戚长夜挑了挑眉,点头笑笑:“好。”
殊不知……换做这朝代的任何一个人来算,戚长夜几乎都赚不了多少银子甚至有其他可能会导致亏本,而戚长夜的利润却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因为他的原材料成本大头,也就是糖,几乎都是从系统商城里购买的。
戚长夜早就发现了一件事情。
系统商城的物品中,基础物资和生活必需用品的价格其实并不算高,比如说盐和糖,可能是参考了后世的盐价,除非遇到了社会动荡的战争年代,否则这些物品的价格一向都非常平稳。
反倒是一些劳动价值时间价值高的物品往往能在商城里面售卖出天价,这些物品通常也能够回收出个更高的价格,所以……戚长夜由此想了个法子。
比如说栗壳,一麻袋的栗子壳才能回收出一两个积分,一个编了三五个时辰的篮子、一枚雕了花的纯手工磨出的木簪却能回收出二三十个甚至上百个积分!具体的积分多少要由物品的精细程度来确定,却给戚长夜提供了一条思路。
以往他都是通过数量来硬生生地堆满每日一百个积分回收上限,每次都得收进去好几空间的东西,没时间去外面寻找回收的物品时就拿柴房里的木炭顶上,现下他却学聪明了不少。
比如让赵岁岁在村里找些手艺精湛的妇人哥儿编制些竹篮竹筐,每个东西给他们几文钱的收购价格。
这些东西人人都会,送到镇里也卖不出几个铜板,村里几乎没人会买这些东西,一个个的都高兴极了,将赵岁岁当做散财童子般敬着。
戚长夜收了东西回收给系统提交成积分,村里的人也得了铜板多了收益,两个竹篮就能换来一块猪肉,两方互利皆大欢喜,一个个地都高兴极了。
系统商城里提供的糖的甜度和精细度本身就与这个朝代存在着千差万别,用量更是要比吴四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少上许多,按照本世界的糖价来计算他的确是赚不了多少银子,可若是换一种计算方式……戚长夜的成本便几乎是算不得什么了。
按照第二种计算方法,他能获得的利润远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多上许多。
但戚长夜向来低调,任谁都无法猜测出真正的金额。
吴四兴致冲冲地带着一大车栗子制品走了,戚长夜只在最开始的几日让他免费将东西拿走让他“先卖后付”,后面的日子里想要拿货都是要现场付过银钱的。这次吴四共带走了五百斤糖炒栗子与一百八十块板栗饼,自从他们将生意扩展到了周边的数个村落县镇中后,吴四每次带走的货物数量也越来越多。
五百斤糖炒栗子看着不少,七个汉子平均分一下每人也就七十斤出头,更不用说这里面还有一部分是要留在吴家杂货铺里售卖的。汉子们带着几十斤栗子往不同的村子里赶,折腾一大天到晚上回来基本也都剩不下几斤。
戚长夜掂了掂手里的银子,合计七两余三百六十文钱,对普通的农户来说是一笔相当大额的数目了。
戚长夜直接进了屋子,在床头角落取出了个小盒子来,动作随意地将那七两银子抛了进去,银锭子与盒子里的东西碰撞发出数声清脆声响。
他的银钱因着盖房子与收栗子的事情花了个七七八八,险些就要成了个穷光蛋了,不过好在在步氏镖局那儿做武教头的工钱很快就被结了下来,戚长夜没等穷上两天就又开始富裕起来。
到了后面吴四的生意也开始步入正轨,步大当家那儿的虾酱也被一坛坛地送去,褚掌柜那儿的栗子糕虽然要的不多但因着价高的缘故每次也都能赚上几百文钱,看似都不怎么起眼,一点点地累积下来戚长夜的银钱却越攒越多,按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他的身家就能超越盖房以前了。
戚长夜也不贪心,对这个攒钱速度非常满意。
毕竟他家花销也大啊。
戚长夜在家过了几日极为规律的日常生活。
先是早上起床签到上山,一直在山里忙到未时末才慢慢悠悠地赶回院里,总共也没多久的时间大头的体型却又大了一大圈,虽说都是一窝长大的但狗里面也要分个领头的存在,显然大头就是那只领头的狗。
这小家伙对于捕猎撕咬等方面都极有天赋,戚长夜只训练了几次就确定了这家伙是个天生的猎手,大吃和大毛则要略略逊色上一些,但就表现而言也可以说是挺不错的,最让戚长夜头疼的是大汪……白长了个那么嘹亮的嗓门,一叫起来隔着八百里远都能听见,偏偏胆子小的和个鹌鹑似的。那日戚家大院杀了只鸡,戚长夜将剁下来的鸡头丢给了它,大汪被吓得一蹦三尺高一嗓子直接划破了天际,吓得在屋里剁鸡的赵岁岁险些一刀直接砍在了案板上面。
这狗胆儿小不惊吓,遇到事情反应还大,根本没法带去山上,自那日起就注定了只能留在院子里看家护院了。
戚长夜每日都带着一条不同的狗进山,也是为了帮助他们熟悉地形,这段时间他又围着野猪曾经出现过的地方观察研究了许久,具体在研究什么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
赵岁岁曾见着过一次他捧着张软木板刻刻画画,戚大哥盯着那张木板看的格外专注认真,木板上有好几个位置都被用炭笔单独标注了出来,赵岁岁试图问过一次,戚长夜说那是山上的地形图,从他们现在所住的院子一直到戚长夜走过的所有地方,每一处地点都被他单独标记出来。
赵岁岁不懂,赵岁岁只觉得他格外厉害。
他每次都不吝啬于用最真诚的言语和表情去夸赞他,于是戚长夜也笑了起来,拉他坐在长廊下面指着木板上的每一个标记一处处地给他讲解。有一些地方赵岁岁曾经跟他去过,比如山上捕鱼的那处,又比如他们捡栗子的那片山坡,图案上的线路与他曾经走过的道路一点点地重合,于是赵岁岁对着大山的恐惧似乎也随之减淡了许多。
戚长夜通常会在申时初到家,回家以后他这一天几乎就不怎么会再出院子了,他会在院子里边忙碌一些泥瓦木工活计,赵岁岁总觉得他似乎什么都会,就算一开始能看出明显的生疏可只要等他研究上几日就能顺利动手操作。
先是用盖房剩下的砖头在院子里搭了一个封闭式的小窑出来,刚搭好的那日就用其烤了一只野鸡,只可惜火候掌握的不是太好,野鸡微微有些焦糊,戚长夜只能将烤糊的地方撕了下去喂那几只小狗,余下的和赵岁岁一人一半分着吃了。
桐哥儿那日吃了别的肚子撑的滚溜圆,就算想吃也有心无力。
后面他又截了几根木头在灶房里搭了一面墙的架子,这样灶房里的那些坛坛罐罐就有了分门别类摆放的地方,他又仿着现代的样式做了一套橱柜出来,要不是那两口老式大锅实在是太过引人注目,只看这个房间内的摆设恐怕还会以为是哪个仿古爱好者的刻意为之呢。
戚长夜也开始逐渐往外拿上一些签到来的东西,比如一套精致的瓷器,有些像是现代的旅游景点随处可见的工艺纪念品,赵岁岁喜欢的不成样子,用了半辈子陶土坛子的人见着瓷器欢喜的根本说不出话来。
其实之前步氏镖局的汉子们给他送的礼物里面也有着成套的瓷器,戚长夜想着这东西放在仓房里面也是留着吃灰,不如直接拿到外面来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摆件,反正目前家里也没什么家具,想到什么就添置什么,日子就这样一点点地过去,院子和房间的人气也越来越足。
某次渔哥儿来他家做客,看到屋里的摆设环境被惊了一跳,战战兢兢地不敢落脚,还以为到了镇上的某个大户人家呢。
戚长夜就这样在家呆了好几日的时间,做了几张相当结实的大网,又连着削了几十只锐利的竹箭,刻着山林里的地形图的板子堆了厚厚一沓,直到将一切都准备就绪,戚长夜才告诉了赵岁岁准备进山的消息。
第105章
这次进山不同于以往, 以前都是当天去当天回,这次戚长夜却准备在山里面过夜,甚至要在深山里面待上好几日的时间。
赵岁岁难免有些担心, 但见戚长夜准备充分也算是稍稍放松了些, 戚长夜已经踩点确定了夜里可以休息的地方,空间里存放了不少东西,武器物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他很注重自己的安全。
正如戚长夜以前曾对赵岁岁说过的那般,他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去山里冒险。
戚长夜一直有进深山打猎的打算,却一直都没确定下来具体的日子,之所以突然转了念头……还是因为昨天早上的签到礼物。
——昨日恰好是戚长夜签到满六十日整, 系统又赠送了他一次大转盘抽奖的机会, 戚长夜倒是对此没什么期待,他在抽奖这方面的手气向来不是很好, 却没想到……本想着只是随意一抽,竟在里面抽出了支麻醉枪来!
一支麻醉枪五颗麻醉弹, 戚长夜试了下型号威力, 足够他在目前为止探索过的区域里面随意行动了。
他准备在深山里面待上二至三日的时间,若是遇到什么特殊情况也可能会在里面拖延上一日,总之最晚不会超过第五日的白天,有了一个准确的数字, 赵岁岁心里也能安稳上不少。
岁哥儿给他备了不少干粮, 新做出来的腊肠熏肉也都各自装了一根,因着山里寒冷的缘故他甚至想给他带上一张厚重的毯子,只是苦于实在没有多余的空间最终只能无奈作罢。
戚长夜要进山的事情没有告诉任何村人,反正他本来就神出鬼没早出晚归的,也就这几日在家里呆着时间稍稍稳定了些, 他甚至连狗都没带——小狗虽是长大了一圈,但到底还是年纪尚小,在山的外围还能跟着他猎猎野鸡兔子,进了深山遇到什么大型猎物只有被撞飞出去的份。
再怎么说都是自己精心养的,还没到需要它们出力的时候。
不如留着帮他看顾下家里。
天色尚未明,戚长夜便已经起床洗漱完毕,赵岁岁也同他一起醒了过来,安安静静地坐在屋里帮他整理着今日上山要带的东西。尽管那些东西已经被他翻来覆去地检查过好几遍了,赵岁岁却还是有些不太放心,桐哥儿也迷迷糊糊地走了出来,眼睛还没彻底睁开呢就念叨着要和岁哥哥一起帮阿兄整理了。
戚长夜笑了笑,伸手将他抱了过来,轻轻摸了摸他的脑袋:“等阿兄回来给你和岁哥哥带好东西。”
桐哥儿似是清醒了一些,细声细气地对着他道:“我和岁哥哥可以不要好东西,我们都要阿兄平平安安回来。”
戚长夜又笑了笑,屈起手指照着他的脑门弹了一下:“放心。”
他到最后才走到了赵岁岁的面前,盯着他的眉眼看了一会儿,声音也不自觉地放松了些,过了片刻才柔声道:“好好吃饭,不要想着随便凑合,照顾好自己,等我回来。”
赵岁岁点头。
看着他背着偌大的背篓一点点消失在山林之中。
他在门前站了许久,随后才轻轻合上了大门,仔仔细细地将门栓栓好,又将那条粗壮的链子一圈圈地绕在门后。做完这些赵岁岁才又回了院里,熄灭了墙侧插着的燃烧着的火把,抱起桐哥儿回了房间。
桐哥儿被他们养的极好,现在抱起来已经有些沉甸甸的坠手感了,赵岁岁本想着想让他回床上再睡上一会儿,只是戚桐已经彻底清醒过来没有了一点回床睡觉的意思,只眨着双亮晶晶的眼睛盯着他看:“阿岁哥哥,你担心哥哥吗?”
他们早就习惯了戚长夜上山,只是那些场景又与现在有所不同,以前上山他们很清楚天色黑了他就一定会回来,现在却是要在山上待上足足好几日的时间。白天黑夜本就有所不同,山里的危险也会加倍,更不用说去的还是整个村里都没人进过的深山老林……桐哥儿只要一想到这些就心慌的睡不着觉。
他年纪小,很多事情都不懂,但也没少听过村里大人吓唬自家小孩的话,比如什么“再不听话就把你丢到山里让狼给吃了”、“别像谁谁谁那个丧良心的一样让山里的什么给掏了”等等等等,桐哥儿也是因此第一次对“大山”这两个字有了概念。
不过说来也是,几年以前这番言论又换了套说法,从不听话就丢进山里面变成了“不听话就被戚五带走”了。
虽说他瞧着是不想睡了,赵岁岁却仍旧将桐哥儿给抱到了床上,他坐在一旁整理着东西,边整理边认真地思考起来。
“不担心。”赵岁岁认真回答。
“啊?”桐哥儿一脸不可置信。
赵岁岁将一件衣服叠好:“你哥哥不是莽撞的人,他做事一直很有成算,既然已经下了决定……他心里一定有着我们不知道的成算。”
赵岁岁的眼睛在跳动的烛光下格外温柔明亮:“他很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也要相信他。”
……
戚长夜出门的时候天色还黯淡着,走上一段距离以后也开始蒙蒙地亮了起来,尽管他非常讨厌在肩膀上面坠着东西,但因着要带的东西太多的缘故也只能统一装进背篓里面。走出一段距离以后他就直接将背篓给拿了下来随手收进空间,身边只留了弓箭匕首及一把户外套装里的多功能工兵铲。
距离深山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这一段路他已经走过了几十次之多,闭着眼睛都能将这附近的地形植被给描画出来,除了毒蛇毒虫以外也不担心会遇到什么致命的危险。
戚长夜这次上山的原因非常简单。
一是想拓展一下自己的探索地图,了解一下深山环境和存在的动物;二则是趁着入冬之前多囤积一些猎物换取些银两,下雪以后想再猎些东西就没这么简单了,一夜过后指不定连陷阱都能给你冻上;至于最后一点……戚长夜想给赵岁岁和桐哥儿各做一身毛皮衣服。
这朝代的人御寒多用棉衣皮草,现今镇里还没有棉花可买,需得再等上一段时日等着商队将棉花带到这边,倒是有些二手的甚至不知道经过了几手的旧棉花售卖,不过数量不是很多,因着价格比新棉花便宜不少的缘故往往刚出现在市面上不久就会被人给匆匆买走。
戚长夜已经让布坊小二帮他留意新棉的事了,他先前几次进入布坊每次都买了不少布走,小二早就记得了他,毕竟戚长夜相貌好事儿也少,买起东西干脆利落,次次都能买走不少,小二甚至悄悄攒了好几块花色好的漂亮布头,每次都当做搭头赠送给他。
这也是他们留客的手段之一。
不过这朝代的棉衣格外笨重,穿起来人能圆润上一大圈儿,走路行动都不方便,戚长夜倒是想过弄些羽绒服出来,但他打听了圈杨溪村和周边村落的村民们的鸡鸭鹅养殖量……只得无奈地打消这个念头。
或许能做,但不是现在的他能做的事情。
不如多去猎上几只兔子,给家里的哥儿一人做双兔毛手套和兔毛耳包。
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猎到狐狸。
这才是他上山的根本原因。
进山第一日的整个上午他基本都在前往以前布置的陷阱路上,先是将陷阱逐一检查了一番,有猎物的就收进空间,没有猎物的就检查下周边环境维修下陷阱设施,最后再重新布置上诱饵。
由于每个陷阱之间的距离都不算近的缘故,等他全部检查过后已经快到下午时分了,戚长夜到了早就确定好的休息区域简简单单地吃了顿饭,待到重新恢复体力便又开始继续往山里面行走。他需要在太阳落山之前到达早就踩好点的地方将帐篷和各式安全措施提前备下,否则一旦错过了时间夜里恐怕会相当难熬。
当他在山里忙碌的时候,赵岁岁也没有闲着。
待天亮了,渔哥儿和小徐娘子便结伴走了过来,渔哥儿现在住的新房本就与小徐娘子夫家紧挨着,徐汉子和徐大郎不方便常与渔哥儿接触,有什么事情便叫徐母和小徐娘子来,徐汉子是同戚大伯一起长大的,两人的关系自不用说,他也不是个抠门的人,有时候家里做了什么东西也会让小徐娘子去给渔哥儿送上一碗。
一来二去地,这两个人就熟了起来,前段时间戚家暖房宴上会请小徐娘子来帮工也是渔哥儿给提的建议。
戚长夜也不介意她来,一没有与他结过什么仇怨,二来也是个办事认真干净利索的,只要符合了这两点要求谁来做事都无所谓。
甚至于戚长夜会在招人的时候更偏向于姑娘哥儿,他们活在这世上并不容易,就似赵岁岁一般,魏桂香之所以会这么欺负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的哥儿身份。戚奶奶虽然是杨溪村里相当开明的存在,但骨子里也多多少少地存在着些偏心观念,只是戚奶奶不会剥夺别人的生路,毕竟戚家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子孙。
经济基础决定一切,手里有了银钱说话的底气才能更足,在家里的待遇也能水涨船高地提上一些。
就像赵岁岁找小徐娘子和渔哥儿编的那些竹篮簸箕,系统空间又不是只回收这一种东西,竹篮能够回收成积分,木雕发簪陶土瓦罐等也都同样能回收成积分,山上的栗子谁都能捡,除了必要的需要在山里护卫村人安全的汉子以外其余的人戚长夜都尽可能地选择了哥儿和妇人,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一些活计由他们来赚到这些银钱。
不过戚长夜目前能力有限,所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
上一篇:路人,但怀了邪神子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