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晟归
等他们到戚家大院门口时戚长夜早走过山泉溪水处了。
“诶,你瞧,那个就是戚家的房子,孤零零地立在这里,瞧着真是荒凉又阴森。”一个哥儿指了过来。
“嗐,小点声儿!你也不怕被那位听见!”
“不过话说回来,这是那位收拾过了?我记得那边以前长着一大片荒草来着,那才叫做真的渗人呢!现在这有什么好怕的?以前那时候风一吹就呜呜地响,也不知道是草的声音还是什么东西的鬼哭狼嚎。”
旁边一妇人打了个激灵,不自主地搓了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
“这位胆子可真是够大,这房子白给我住我都不敢住,总觉得半夜三更地会冒出来什么东西,说不清楚是人是鬼呢。再说这房子离大山这么近,要是半夜有野狼下山……”。
这哥儿只说了几句就蓦地没了动静。
因为同行的一个哥儿正愤愤地瞪着他看。
“你做什么在背后编排人家?人家明明过的好好的!也不怕哪句传到人家耳朵里给你全家惹来麻烦!”
若是戚大伯或戚长夜在这里,大抵便能认出这正是前几日他们去镇上时跟在戚长夜身后进了镇子的那个卖绣品的哥儿。
几个说话的哥儿脸色都不太好看,其中一人急忙过去拉他:“哎呀你小点声你小点声儿!万一那村霸已经起了,被他听见了该怎么办!”
“你都在人家房子旁边说人家了,难道还怕人家听见?”
哥儿还想再说些什么,刚刚那个搓鸡皮疙瘩的妇人已经眼疾手快捂住他的嘴,硬生生地将人给拖走了。
第43章
直到踏上了上山的道路, 几人才终于松了口气,妇人放开钳制着然哥儿的那只手:“你怎么回事!以前你不是最瞧不上那戚家的吗?”
然哥儿悻悻瞧了她一眼:“以前是以前,现在我改了, 不行吗?”
几个人都面面相觑。
然哥儿姓郑, 是郑家族里最有威望的三叔公家最小的孩子,连村长见了三叔公都要恭恭敬敬地叫上一声,是以这孩子从小就被宠的骄纵, 甚至可以说是无法无天。
村子虽叫杨溪村,但往前倒上几十年说是“郑家村”也不为过,整个村子都被郑家宗族牢牢把控着,虽然也有几个外姓人在村里生活吧, 但数量太少根本就成不了什么气候, 直到那次流民逃亡官府将几户流民落户在村里。
三叔公性子顽固陈旧,对这些外人的到来当然是百般不乐意。
但这是宫里那位点头同意的, 朝廷也都下了文书,他一个普通百姓又能如何?难不成还能找到官府对官老爷说“我不同意”不成?要真去了转身就该被扣上个扰乱官衙清静的名头打上几板丢出来了, 往大了说那是质疑朝廷, 说不定连脑袋都保不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戚家王家搬了过来,一日日地在村里住了下来。
住是住下了,但村里的一些人却没少去找这些“外人”的麻烦, 否则戚老爷子当年也不会搬到这么远的地方盖房生活了。等戚家子嗣兴旺起来, 去找麻烦的人也越来越少,直到戚五靠着拳头打出了名声,别说是他们一个杨溪村了,十里八乡都没人再敢去找戚家人的麻烦。
三叔公看戚家不顺眼,提到戚五这个帮戚家彻底在杨溪村站稳的自然也没什么好话, 然哥儿从小听着长大,对戚家人也没有什么好的印象。
——可自从那日他从镇里回来,整个人却像是突然转了性子,非但没有再说过一句戚五的坏话,甚至还偷偷地打听起了对方。
妇人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然哥儿的朋友们也觉得不对劲。
明面上都畏惧着戚五不敢多说些什么,但管天管地难不成还能管着人家把门一关说些悄悄话?这段时间戚五在村里没少被人议论,先是去杨东村带了个外人回来,再是那日推着满满一板车的东西路过村里,村人私下讲了好几日,前几次然哥儿也兴冲冲地参与其中,但自那日以后……他不仅不说了,甚至都不许其他的朋友再提那些了。
妇人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
“你瞧,这地上怎么有脚印在?该不会是有人比我们还早上一步上山来了吧?”妇人试图转移开话题。
几个哥儿立时叽叽喳喳起来。
雨后土地仍湿润着,故而脚印要比平时明显,这也是戚长夜要先上一次山的理由,方便他寻找一些动物留下的痕迹。几个哥儿倒是没往戚长夜的身上猜,只以为是村里哪个和他们打着同样念头的村人,一时间也顾不得胡思乱想了,急急忙忙地加快了脚步,生怕本就不多的野菜被人扫荡了个干净。
只有然哥儿慢慢悠悠地跟在队伍后面,像是不太想往前面走的样子,时不时地还要朝着山脚的房子望上一眼。
至于戚长夜,此刻已经到了小河边上了。
他背了个巨大的背篓,里面又放了个大大的木桶,竹弓柴刀一样不落,暴雨过后河水也比平时高上一截,之前他摸田螺的河岸已经被河水给没过大半了。
雨后正是捕鱼的时候,河里的鱼儿由于缺氧都会往水面上跑,密密麻麻的一条接着一条,隔得远远戚长夜就看到了水面上的波动。这次他倒是不用像之前那样现场削把鱼叉出来了,戚长夜特意准备了张捞网,又大又深的木桶被放在地上,戚长夜随手舀了些河水进去,继而直接涉水下河。
雨后的鱼要比平时蠢笨上不少,戚长夜连用棍子叉鱼都不在话下呢,捞几尾鱼更算不得什么,没几个时辰就已经捞出了一大桶来。之前他下的那张网里也困住了不少笨鱼,沉甸甸地装出了一大兜子,眼看着水桶里面也装不下了,便只能将背篓里的东西收进空间,将整个背篓都浸在了水里。
河水穿过竹编背篓的缝隙,形成了个天然的困鱼的空间,戚长夜小心翼翼地将鱼网解开,甚至不敢用太大的力气,生怕力气稍大一些就把网给扯破拽破了。他已经挑最好的网买了,但这网的质量也依旧没法和后世的比,又在河里被鱼儿们冲撞了一天多的时间,没有破掉已经是很给戚长夜面子了。
这鱼虽比平时好抓,但等他将木桶背篓全部装满也耗费了不少时间,戚长夜的空间不能存放活物,他便将几条刚翻肚皮不久的收了进去,又将之前进镇时买的细麻绳找了出来,按着背篓的开口处仔仔细细绑了一圈,确保不会有鱼从中跳出来后才又换了个隐蔽些的地方将背篓浸到了水里。
他今日的目标是去查看陷阱,这些鱼需等回来时再一起带回。
戚长夜从空间中取出了块帕子,仔仔细细擦净了身上的水珠,只是雨后的山路着实难走,又不像现代有着铺好的台阶,山路泥泞倒也还能忍受,横生的杂草叶片上却都沾满了水珠,一不小心打在身上就将衣服沁出一道深色的痕迹,没走几步身上的衣服就变得潮湿起来,黏黏答答地贴在身上,他白擦了那么半天。
户外套装共有七件物品,他将里面的指南针取了出来,他本就在识路这方面颇有些天赋,有了指南针的指引更是如虎添翼,戚长夜又在几棵树上接连做下了标记,随着上山次数越来越多,这片山林的地势走向植被分布等也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戚长夜握着柴刀,边走边砍路上的杂草。
山里就是这样,一段时间不走杂草就会生长过来遮挡道路,需要定时清理一番,戚长夜倒没弄的太过干净,除了直接挡在他面前的草外旁的基本都没怎么清理,只不过比起从山泉到小河的距离,这一段山路戚长夜走的格外漫长。
——因为他边走便往空间里收着东西。
今日的兑换上限还差了不少,积累积分也是他上山的目的之一,说起来空间里的刚收进去的鱼也被他兑换了一条,一尾一斤多近二斤的鱼能兑换一个积分,戚长夜只兑换了一分就停了手。
一条鱼等于四根竹子等于一积分,戚长夜有些搞不清楚系统的兑换比例,只是比起用可以吃也可以卖钱的食物来换……戚长夜其实更倾向于多费些力气去砍毛竹。
反正竹子这东西砍了也会再长,几个月过去就能长出一大片来,不像木材那般要长上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
节约资源节约粮食的思想观念早就成了本能,哪怕换了一个时代也无法更改。
戚长夜对山上的植物了解不多,很多植物都是觉得眼熟却叫不出具体名字,他能认出的多是可以用来充作香料的植物——这些植物往往也是药材的一种,但市面上的香料或药材都是经过炮制处理的,冷不丁见着其在土里生长的模样一时间还真的未必能准确地辨认出来。
就像人参,应该没人会不认识人参,但真正能在一大堆植物的叶子里辨认出人参的人相对来说到底还是少数。
于是戚长夜想了个有些投机取巧的法子。
——通过系统来辨认植物。
他的系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签到系统,并不具备提示功能,不像旁的系统那样让系统扫描一下就如百科全书一般列出一大堆相关信息,但这也不是没有一点操作空间,戚长夜每见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就试探性地提交给系统试图兑换积分——系统给一积分的东西未必真的只值一个积分,但系统给十分给一百分的东西那绝对是难得的好东西!
这样挑挑拣拣地边走边兑换,等他走到陷阱处时竟还真的通过这种方式辨认出了些昂贵植物。
但戚长夜却没有去摘那些植物,他觉得这些植物里应当存在着不少药材,乱采乱摘很容易毁了一株药材使其丧失药性,他只在附近做了些只有自己能看懂的隐蔽标识,留了记号就离开了那里。
与赵岁岁上山那次他曾对赵岁岁讲过一些标识的含义,但那些标识都在显眼的地方做引路的或者提示的作用,至于一些有用的东西当然也有着单独的符号记载,比如皂荚比如树莓——戚长夜不介意村民到山里寻找东西,这又不是他的私山,只要想上谁都能上来,但他也不至于大方到给其他村人做标记引路。
有着抢摘山蘑野菜等先例在前,他对这些村民的期待信任度也并不是很高。
第44章
为了防止猎物从陷阱中逃脱出去, 戚长夜将陷阱挖的极深,下面又立着锐利的竹刺,就算是野猪这种大型兽类掉了进去也讨不到好。
陷阱洞口处已经凹陷了下去, 铺在上面的树枝荒草也消失不见, 戚长夜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走到陷阱边缘,往下看去才发现里面竟多了只有着长长的尾巴的野山鸡。
他顿了下,还以为是自己的陷阱口没有做好、以为是这几日的暴雨将陷阱给破坏了呢。
陷阱底部积着一滩雨水, 可怜的野鸡倒在水中一动不动,戚长夜倒是知道一种抓鸡抓鸟的套子,大抵是找个开口平坦的篮子或背篓扣在地上,继而用根绑了绳子的棍子签子将其支撑起来, 篮子下面撒上把米粒粮食, 人捏着绳子躲在一旁,等动物被食物吸引过来后就将木棍拽开——失去支撑的篮子自然会扣下来, 将他们要抓的小动物扣的严严实实。
但这种事极考验人的耐心和定性,像钓鱼一样, 沉不住气静不下心的人根本做不了这活, 有的人便直接将木棍支在地上,将一切都交给天意,可能没等啄食的禽类过来棍子就被风给吹倒了,也可能今日运气不错木棍被进入陷阱的小动物给碰倒。
这种小陷阱给孩子哥儿们无聊时玩玩还行, 要真的想以此抓到能维系一整个家庭生计的猎物到底还是有些勉强了。
比起这些, 戚长夜更信任自己手里的弓箭,有在旁边扯绳子的功夫他的箭矢早就射过去了。
戚长夜将绳子系在腰间,另一端则绑在不远处的一棵粗壮的树上,他顺着绳子下了陷阱,捡起野鸡看了几眼。
这倒霉的家伙也不知道是怎么跑到陷阱里的, 明明他往陷阱里扔的是兔子的内脏。
他摸了摸野鸡的身体,可能是因为泡在水里的缘故没摸出什么温度来,戚长夜便试着往空间里收了一下,没收进去,由此判断出这只野鸡还有口气在。
不过看这样子应当也活不了多久了。
戚长夜将陷阱仔细收拾了一番。
先是捡走那些落下来的树枝草叶,再是清理掉坑底积蓄着的雨水,系统空间光荣更名为临时垃圾中转站,戚长夜甚至突发奇想地试图将这些草叶雨水兑换一下,可想而知一分都没兑换出来。
系统如果拥有自己的意识大抵会对戚长夜的行为给出六个点的反应。
系统:“……”。
一根根竹签被重新立起,戚长夜又用他新到手的心爱的多功能工兵铲将陷阱内部简单休整了下,捕兽夹的位置也被他再度调整了一番,确认没有任何遗漏后才借着绳子的牵引重新攀到了地面之上。
他没再在山中停留,拎着那只野鸡便往家里走了。
回去时赵岁岁正在院子里面编戚长夜教给他的地笼。
戚长夜给他讲了地笼捕虾的大致原理,赵岁岁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小河里面是有虾的,他先前摸田螺时曾见着过不止一次,但那些虾的体型都不是很大,躲在水下又不像田螺那样瞧着明显,一点动静就能窜出视野消失不见。
至于有没有河蟹戚长夜就不清楚了,反正迄今为止他还没有看到过。
戚长夜只是抓鱼厉害,还没进化出徒手抓小虾的能力,故而他们家到现在也没能吃上。
再一个也是浪费时间,他一个上午能摸出够全家人吃两三顿的田螺,要是用同样的时间去抓小虾……在没有趁手工具的前提下能不能抓满一个碗都不好说。
他没在卖网的地方找到地笼,不知道是这朝代没有还是地笼在这边没有销售市场所以才没有店铺售卖,普通村民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在抓虾蟹上面,这东西再鲜美好吃也不如大鱼大肉实惠,戚长夜便想着干脆自己动手做上一个——反正这东西也不是很复杂。
赵岁岁现在编的正是地笼的骨架,戚长夜本想着下次去镇上再买张密网将其改造一下的,不过系统商城已经开启,倒是可以直接在系统里面购买这些了。
戚长夜只将木桶拎了回来,山上还有一个大背篓和几十条在网子里面兜着的鱼,全部算上得有一二百斤重,这还没有算上河水呢。毕竟鱼这东西不能离水,要是真用漏水的背篓直接背回来怕是等他到家以后也没有几条还活泼着的了。
戚长夜只能来回多跑上几趟。
白日里赵岁岁已经将被子给收了,院子里面也再次打扫了遍,大头听见主人回来奶声奶气地叫了几声,大汪也摇着尾巴跑了出来。
赵岁岁将院门打开,戚长夜将半死不活的野鸡丢在院里,两条小狗立时甩着尾巴凑了过去,围着野鸡在旁边嗅个不停。
“雨后鱼好捞,抓了不少回来,山上还有一些没拿回来。我记得后院有个挺大的木桶,过会儿得麻烦你将它刷出来,今晚临时用它来装鱼。”
戚长夜将装鱼的大木桶放到一边,自己则取了打水的木桶过来,拿了水瓢往桶里舀水。
赵岁岁本就长了双圆滚滚的杏眼,见着桶里的鱼顿时瞪的更加圆了,连野鸡都顾不得看了,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不可置信地问了一句:“还、还有?!”
戚长夜瞧见他的表情,又有些想笑:“嗯,还有,早上我背出去的那个背篓里都装满了。”
赵岁岁张了张口,没能说出话来。
他的心情全都写在脸上了。
这一桶鱼对他来说已经是非常非常之多了,赵岁岁还没见过这么多鱼堆在一起,戚长夜竟说山上还有?!震惊与喜悦一同涌上心头,但转瞬间就又化为了担忧。
“前几天我翻整菜园时看了一下,后院的那个桶好像漏水……”,说着赵岁岁的表情又变为了焦急:“现在这个时辰去镇里也来不及了,这么多鱼放在家里,会不会……”。
戚长夜知道他想说什么。
上一篇:路人,但怀了邪神子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