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晟归
第142章
整个戚家都彻彻底底地忙碌了起来。
他们不像戚长夜家这般住得偏远, 周边都是村里人家,一点风吹草动就能传得人尽皆知,大白天的大部分人家都敞着院门, 来往走动间稍一侧头就能隐约瞧见个大概, 再看看烟囱上时不时地往外冒着的几缕炊烟,就算是想瞒也瞒不下来。
戚长夜一如往常那般山上家里镇上铺子三点一线地往返忙活着,一整个冬日就这样过去, 家里的骡子和狗都肉眼可见地长大了一圈,现如今这头骡子也能被牵出来帮家里做不少活计了,给他们两个节省下了不少力气,也让戚长夜能将更多时间花费在了家里人的身上。
“我们去镇上买座宅子吧。”
这日天气晴朗明媚, 暖阳照耀在人的身上, 让人止不住地生出些许倦意出来,戚长夜轻轻拍着正窝在摇椅里面打呵欠的赵岁岁, 有一句没一句地同他闲聊着话,冷不丁地就突然冒了这一句出来。
最开始时他还以为是赵岁岁昨日睡的晚了。
岁哥儿的精力远不及他, 夜里又常常不得消停, 他这人本就勤奋惯了,每天早上说什么都不愿意再多休息上一会儿,以至于白日里常常困顿。
为此戚长夜没少反思自己的行为,但赵岁岁的性子向来乖软, 在他面前更是戚长夜说什么便是什么无论如何都说不出一个拒绝的不字的, 即便戚长夜提了些过分的要求也依旧是红着耳朵乖乖顺从,搞到最后连戚长夜这样自律的人在见着自家夫郎的这幅模样后也会忍不住想再多做些什么。
到了最后,戚长夜的那点反思愧疚全变成了明日再说了。
明日复明日地推延下去,直到戚家人的摆摊用品逐渐做好,赵岁岁也没能真正意义上的安安稳稳睡个好觉。
后头便养成了要在中午小憩上一会儿的午睡习惯了。
为此戚长夜专门去找了匠人做了把躺椅, 足以容纳他们两个一齐窝进躺椅里面,可惜现下天气虽以回暖但却仍旧带着寒意,天暖的时候还能在外头裹着毯子躺上一会儿,要是睡着肯定是会染上风寒的。
戚长夜的任务便是时刻观察着院子外面,若是瞧见人不小心睡过去了就去将人给抱回屋里,有时也会陪着赵岁岁一起在房间里面躺上一会儿闲聊上几句,这才突然扯到了这里。
赵岁岁闻言睁开眼睛,朝他的方向贴近了些:“怎么突然想到这个?”
戚长夜摸了摸他的头发:“每日这样来回往返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况且等到酱料生意做起来了也得有个周转的地方,总不可能真的隔三差五就有牛车马车来到镇里面拉货,于人于己于村里人都不方便。”
会影响到村里人的日常生活,再一个也是太过引人注目。
山脚戚家现在已经非常高调了。
赵岁岁是在村里长大的,从小到大也不是没见到过类似的事情,当即便是点了点头:“你说的对,你那儿的银子还够用吗?”
戚长夜摇头:“不够,得在你这儿拿些银钱。”
赵岁岁直接翻身坐起,几步跑到了他藏钱的地方,翻找几下后将一整个木匣子都捧了过来。
戚长夜至今都不太习惯使用这个世界的银票,他更喜欢能当场就花的铜板和碎银,家里虽赚了不少银钱却只有极小一部分被换成了银票应急,余下的一部分被换成了碎银和铜板,更多的则是换成了金银珠宝和各色首饰。
铺子的收益大多都交到了赵岁岁的手上,戚长夜身上也会留有部分银钱用来日常花销或者临时应急,赵岁岁知道戚长夜是个有本事的,时不时地就会突然赚到一笔银钱——比如他去木匠那里定制那个摆摊要用的推车,木匠在将东西做出来后就给了他三两银子将图纸买断了。
镇上地皮寸土寸金,就算他手里有些银子也不够买一座宅子的。
自始至终戚长夜都没想过租赁。
夫夫两个打定了主意,没多久便开始相看了起来,上午两人一同进到镇子里面售卖枣糕,到了下午关了铺子就同牙行的人一起去看镇上的房子。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戚长夜先后租了铺子买了骡子,转眼间又要购置房产,是个人都知晓他这人不能轻易得罪,况且能在牙行做事的各个都是牙尖嘴利心思活络,早有人知晓他和官府间的那层关系,办起事来殷切极了,介绍起宅子也格外详细周全。
就在夫夫两个来回忙活的这段时间,村里又发生了两件事情。
一是三叔公家的然哥儿成亲了。
二是戚家的人终于到镇上开始摆摊售卖吃食了。
然哥儿成亲早有预兆,郑三叔公那日在和戚长夜见过以后回去就开始催促起这些,郑然看中戚长夜的事情只有几个与他交好的郑家小辈知道,郑三叔公特意将他们全部叫去让他们封口,谁都不能将这事情给漏了出去,免得传出什么风言风语坏了然哥儿名声。
选的汉子是同村一个他一直都印象不错的小辈,两家也算是知根知底门当户对,若是没有戚长夜出现郑三叔公大概率也会选中这人,成亲当日戚长夜和赵岁岁谁都没去,毕竟镇里头的事情太多太忙,他们两个都抽不出时间。
至于戚家人摆摊的时候戚长夜他们倒是忙里偷闲去瞧了一眼。
农家汉子虽然淳朴但也不是傻子,一家人特意选了个大集的时间,摊子一支油刷一抹,面糊倒在铁锅里面发出滋滋啦啦的悦耳声响,再配着几个人在旁边吆喝上几句……不少人都被勾出了馋虫。
年纪小的孩童倒还好说,成年汉子却很难吃饱,不过一份只要四五文钱,用的又都是精面白面,加几个铜板还能多打上个煎蛋,镇子里的不少人家都愿意花钱买上一份。
金黄酥脆的手抓饼里夹着一片嫩绿的青菜,一口下去咸香可口,削好的竹签上扎着一块涂满了酱料的酱香饼,汉子将其放到口中咀嚼片刻,随即便朝着摆摊的戚家人比出个大拇指来:“别说,你这东西还真不错!”
戚七与戚三对视了一眼,这才暗自松下口气来。
戚老太太的意思是让他们这些人分散开来分别去到镇子各处、免得抢了自家的生意,不过毕竟是第一次出摊,戚七心里实在没底,一行人简单商议了片刻还是决定最开始几日先结伴一起,等着熟悉了具体过程后再各自分开。
即便做好了无数种准备第一次出摊却仍旧是手忙脚乱,更何况赶上大集的时间,人来人往本来就多,一不小心就乱做一团,好在戚家来的人也不算少,这些人虽是第一次进到镇里来卖吃食但以前也有着不少卖其他农家菜品的经验,没过多久就逐渐将场面稳定了下来。
“小兄弟,你家这东西味道还真是不错!”
陈老伯是土生土长的东宁镇人,在这镇上生活了一辈子,生平也没什么爱好,独独舍不下嘴里面的那几口吃食。在这镇里想找到几口新奇味道属实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上次让他这样惊艳的还是街上新开的那家枣糕铺子,老伯寻了个不挡道路的位置一口一口吃了起来,不大一会儿就将手里的那几份东西吃了个精光。
陈老伯可以算是这镇里的老饕了,尝了几口就已然明了这股独特的味道来源,想了片刻才又上前买了一份饼子:“小兄弟,你家这酱料是自己调的?”
戚三正在戚七的身边快速往锅里铺着面糊,闻言当即抬起头来朝人露出个笑:“不是,是我弟弟调的,我敢和您保证,咱家这酱料可是十里八乡独一份儿的呢!”
陈老伯当即来了兴致。
戚长夜教给他们方子本就是打着让他们帮自己推广酱料的主意,同时也能让戚家人借此赚上些银钱,这些人每卖出去一坛酱料便能从戚长夜这儿获得一笔提成,对他们来说就是动动嘴巴的无本买卖。
戚三取了双干净的竹筷,在一侧的酱料碗里搅动了几下,示意陈老伯看向碗里:“您看这酱料用料多足?都是拿油炒出来的,回去蘸馒头炒菜拌面条都行,甚至还能和咱们镇上的黄豆酱一样拿来做菜呢!”
戚三可以说是这一辈里嘴皮子最利索的,对着老头讲了半天,陈老伯越听越是心动,再一打听这酱料一小竹筒才只要二十文钱,当即心里便有了主意想着先买上一份回家尝尝。
摊子上是不售卖酱料的,小摊也放不下那么多坛坛罐罐,戚三朝着他指了个方向:“那边有家枣糕铺子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酱料就是在他家卖的,您去那边就能买到……”。
戚三本想着亲自将他送过去的,可惜这边的人着实太多,他有些怕自己离开以后这边的人应付不来,最终只能同陈老伯讲了名字将人送离。
戚长夜和赵岁岁对视一眼,也没上去打扰他们,直接回到铺里面了。
第143章
酱料生意就这般逐渐在镇子里面发展起来, 最开始推到市面上的只有酸辣蒜蓉酱香三种,待到日头再暖和上一些,番茄酱等其他酱料也会逐步制作出来。
戚长夜他们的新宅子也已经确定, 与枣糕铺子相邻了有六条街的距离, 虽然遥远但却僻静,从宅子到铺子的距离同从山脚戚家到戚老太太处差不太多,原来的主人准备搬去县城里面, 奈何雪天没法搬家,便这样一直拖延到了现在,正巧等到了戚长夜过来。
戚长夜仔细规划了一番,准备让一家人住在后院, 前院则留出来当做库房。
县镇之间距离遥远道路颠簸, 搬运东西格外不易,宅子里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没被带走, 倒是省去了不少购置家具的银钱费用。
他将房屋前前后后仔仔细细清理打扫了一番,又利用空间的便利在村上镇里往返了几次, 抽着岁哥儿在铺子里忙活的时候将家里的不少东西都带了过来, 短短几日就将新房给收拾的干干净净。
新房的事情全都是他一手操办的,赵岁岁甚至都没能够帮上什么忙。
——除此以外,戚长夜还在牙行处买了两个下人回来。
戚长夜早就有了买人的念头,不过那时候家里的条件也不允许, 总不能将人带到村子里去吧?某次去到牙行里时刚好瞧见他们两个, 与赵岁岁商议了会儿后就将人给买了下来。
这家人是夫妇两个,年纪都在四十多岁,原在另一个县里的某户人家做活,因着这场严寒的缘故被主家用二斤炭火的价格给卖了出去,辗转之间流落到了这种地方。
戚长夜细细打量过他们, 男的憨厚勤劳女的朴实温和,瞧着都不是什么有歪心思的人,他和赵岁岁都觉得不错,便将夫妇带了回来安置在了新房的外院。
虽然已经在镇里买房了,但若不出意外的话大部分时间他们应该都会留在村里,镇上的房子和屋里的酱料总要有人帮看顾着,他们不在镇里面时也能稍稍放心一些。
再一个也是随着蜡烛和酱料生意逐渐扩大,枣糕铺子便有些顾不过来了,他做生意是为了让自家的日子能过得更好,而不是没事找事嫌日子过的太过清闲,当然不能本末倒置了。
日子便也这样日复一日地慢慢过了下去。
村里的人并不知晓他家在镇上买了房子,还以为是在镇子里头租的地方,戚长夜和赵岁岁也不至于到处去说,不得不说自从他们在镇上有了住处以后日子的确要轻松上不少,也不用再像以前那般日日都要掐算着时间免得不小心误了镇门关闭的时辰了。
戚家人的各式吃食也逐渐在镇里闯荡出了些许名气,他们甚至还无师自通地在方子上面作出了改良,摊位上的售卖种类也逐渐增多,这点从他们每日在戚长夜这儿订购走的酱料数量上就能看出一二。
自从有了住处以后他们两个就不至于再像以前那般每日都要在往返路程上花费时间了,戚长夜更是在村子里面长期雇佣了个汉子驱赶骡车运送货物,枣糕铺子里的事情也逐渐交到了芳娘的手里——就是他家之前买回来的夫妇之一。
昨日吴□□尘仆仆地从外面赶了回来,开口便是告知他们签下了一笔大的订单,还一并带回来了前几次的蜡烛买卖赚的银钱。吴四每次的拿货数量戚长夜这都有记录,两人核对了小半个时辰便将账目彻底厘清,戚长夜手中也多出了一小包银子,几乎可以抵得上这段时间家里的所有日常开销。
这几个月来吴四一直在外面奔波忙碌,可算是能暂且告一段落,或许是因为手里有了银子便有了底气,也可能是在外面见过了大世面心境眼界一并开阔了,吴四与家里人不再像是以前那般生硬尴尬,时至今日也能平心静气地坐在一起简简单单地聊上几句了。
这次他准备在镇子里面待上两日,戚长夜正好趁着时间回村一趟将他要的蜡烛给运送过来,签到系统在连签足够一百日后就多了一个新的选项,往常每日的签到赠礼都是完全随机不固定的,至多只能大致选择一下品类范围,百日以后新开启的模块则要比之前详细上许多。
从最基础的几大品类向下细化出了数个分支,同时提升了每日签到所能获得的心仪物品概率,自从今年春天以后戚长夜就将签到系统的心仪物品更改为了蜡烛蜡油,平均下来每周都有四五日的时间能够获得,短短几日就积攒了不少出来。
与此同时每日通过提交物品所能获得的积分上限也先后被拓展了几次,现在他的账户里面足足有着近六位数的积分,签到转盘也被他试着玩了几次,只是却没先前那样的好手气了,几次都没抽出什么珍贵的东西。
戚长夜对自己的手气有数,抽了几次就停手了。
这些通过系统获得的蜡烛也成为了他的货物原料之一。
他与赵岁岁回了村里,路上恰好遇到了正从镇子里面赶回去的戚大,回村的道路只有这一条,既是碰见了便顺势结伴一同走了,戚大这汉子瞧着要比以往精神上不少,也不似是过去那般木讷沉默了。
“小五和岁哥儿这是刚从镇子里面回来?”戚大露出个憨厚的笑容。
赵岁岁点头:“是啊,大哥怎么回的这么早?”
戚大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提起这事有些激动又有些懊悔:“今儿个生意好,刚出摊就有个管事过来一齐买走不少,剩的那点没多久就卖干净了。”
昨天他屋里头的还问他要不要多备些面糊,戚大想着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备的多了要是卖不出去可就糟了,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有答应,结果却没想到……戚大不由得长叹了一声。
要是真如夫郎说的那般多备上一些,今天少说还能再赚上一小把铜板!
回程的路上戚大闷闷后悔了一路,他知道自己脑子不太灵光,大半天的时间都在懊悔为什么没听夫郎的话。
与戚长夜的枣糕铺子相比,这些吃食的利润其实并不算高,准备食材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等也要更大,这也导致几乎整个戚家的人都参与了进来,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戚家上下都忙得热火朝天。
譬如戚家大房这一支,戚大戚二至今还没建立出小家的观念,仍旧习惯于长辈说什么就是什么赚了银子也要统一交给家里面的传统想法,平日里由戚大戚二交替着进到镇子里摆摊,赚来的银钱抽出一部分交给戚老太太,余下的则由他们两家共同平分。
他们出去摆摊的同时家里人也在忙忙碌碌,摊位上用的那些东西哪个不需要提前准备啊?去到山里伐竹削签、在村里面收购菜蛋,甚至于村里面的这些鸡蛋都不太够他们收了,偶尔还要抽几个人到隔壁村买。
虽然利润并不算高,却架不住每日都能卖出不少份数,薄利多销积少成多,合计下来收入其实也很可观,起码要比汉子们去到镇里出卖苦力赚的要多上太多了。
更不用说这份活计还是日日都能去做的,不像是在镇里面接活,能不能接到什么时候能拿到工钱全看运气和主家的品性,哪比得上现在稳定?再怎么说都要比往常的日子好上不少,一连这么长的时间下来各个手里都攒了些银钱。
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戚大这个锯嘴葫芦甚至都能主动提起几句话题,他家里的几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勤劳懂事,这段时间没少帮着家里大人准备东西,提起他们戚大这个做父亲的满心满眼都是骄傲——一想到只要再努努力家里人就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戚大的身上就全是力气,甚至连那大半日的疲惫都仿佛被一笔勾销,恨不得现在就冲进镇里再接着卖上几个时辰。
这些日子戚长夜的精力都放在了宅子上面,每日都是早出晚归的,近乎连着一周的时间都住在了镇子里面,岁哥儿就更不用说了,戚长夜管他管的极严,从不让他单独一人在村里镇上之间往返,好在赵岁岁是个听话的性格,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自打他们相识至今都没遇到矛盾争吵。
这次回来能明显察觉到村里人对他的态度要热情上不少,往常都是畏惧疏远偏多,现下却有不少人都朝着他们的方向靠了过来,甚至还有人主动与他们两个搭起了话。
想来是这段时间见着戚家人都赚到了银子,一个个心里面都动了念头。
戚长夜回村有不少事情要做,到家以后先将车上的东西卸下,拿了早就准备好的给戚老太太准备的物品就离开了院子,赵岁岁与他一起走在这条已经变得格外熟悉的乡间小路上,荒芜的路边长出了不少不知名的花草,五颜六色地点缀在了杂草之中。
戚长夜一手拎着手里的物品,另一只手则与赵岁岁相握,自从他们成亲以后两人间的接触便要亲密上许多。他们也不顾忌路过的村人视线,直接走到了戚家院里,戚老太太早就从戚大那里得知了夫夫两个回来的消息,特意吩咐从邻居那边买一只鸡来招待他们。
换做以前戚老太太是舍不得的,家里每年总共只能赚到那几个铜板,扣掉了要交的税赋以后剩的更是寥寥无几,每一个铜板都要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地掰碎了花。
可是如今却大有不同,虽然今年才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家里面却已经赚到了足有去年大半年的银钱,更不用说她们还在戚长夜那儿租了好几亩的土地来种,明眼人都知晓戚家今年肯定能够过个好年。
这不,戚老太太都敢花银子去邻居家里买东西了!
夫夫两个同家里的人打了招呼,老太太一看见他们两个眉眼间就不自觉地挂上了笑意,老人家虽然年纪大了精气神却依旧矍铄,拉着赵岁岁的手便好一顿说。戚长夜并不知道她们两个都在一旁说了什么,但看着赵岁岁越来越红的脸和耳朵大抵也能猜出来些内容。
他们在戚家寒暄了一会儿,没过多久杨溪村长便也匆匆赶了过来,刚刚戚长夜特意叫了戚大去寻他,说是有什么事情要和村长商议。
上一篇:路人,但怀了邪神子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