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 第434章

作者:来自远方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确有。”刘彻没有隐瞒。

在诸侯王这件事上,天子和窦氏、陈氏利益一致,没什么不能同陈娇说。而且,要防备刘陵动手脚,宫外固然紧要,宫内也需谨慎。

思来想去,没人比身为皇后的陈娇更合适。事情委于陈娇,窦太后应会感到高兴,更会出面提点。

至于王太后,想到和刘陵牵扯不清的田蚡,刘彻就不禁皱眉。

听完刘彻的讲述,陈娇惊讶道:“陛下的意思是,这事我来办?”

“如何?”刘彻没抬头,整个人移到榻上,让自己靠得更加舒服。

“好。”陈娇没有借口推辞,爽快答应下来,推推刘彻肩膀,道,“陛下要答应我,今岁秋猎,我要去林苑。”

刘彻睁开双眼,牵过陈娇的右手,看着莹润如珠贝的指甲,笑道:“好。”

建元三年,一月中,刘陵派出的游侠追上北行队伍,以赠礼为借口,成功见到田蚡,当面转述刘陵之言。

“去岁……秋宴?”

田蚡本在得意之时,听闻此言,犹如兜头泼下一盆冷水。坐在马车里,隔绝呼啸的冷风,仍觉寒意蹿升,手脚冰凉。

话带到,游侠即告辞离开。

投入淮南王府,能在一众游侠中脱颖而出,两人很有头脑,也不缺眼色。

太仆公孙贺是天子近臣,南宫侯张生尚渔阳公主,素有传闻,两人皆不喜游侠。尤其是后者,在自己的侯国内下达捕恶令,专门针对游侠。

为性命着想,两人迅速告辞,离开队伍之后,立即快马加鞭,星夜赶回长安。

对于游侠的传话,公孙贺和张生不感兴趣。

刘彻启用田蚡的目的,两人多少能猜出几分。队伍中肯定有人专门盯着这位中大夫,既然如此,何必多此一举。

经过短暂休整,队伍继续启程。

田蚡坐在马车内,再无之前的张扬,更没有继续和公孙贺、张生套交情。

每当思及刘陵的威胁,他都会眼前发黑,恨不能时光倒转。

去岁秋宴,他酒后失言,道:“上无太子,淮南王之尊,高皇帝亲孙,好行仁义,天下莫不听闻。宫车无子晏驾,非大王尚谁可立!”

这样的话,捂严实且罢,一旦外泄,他必会打上淮南王的标签,被宫内厌恶,再无晋身可能。

“为何不小心,为何!”越想越是懊恼,田蚡不断捶着大腿、无奈错已铸成,以刘陵的性格为人,既然给出好处,绝不会轻易放手。

田蚡本想拿钱不办事,再狠捞几笔,哪想到对方早有提防。自己如困兽囚鸟,除非刘陵立即身死,要不然,想切断彼此的联系,难度几如登天。

田蚡意识到自己做下何等蠢事,翻来覆去地想,始终想不出解决之法。接下来的一段路,变得异常沉默,轻易不出马车,同刚出发时判若两人。

建元三年,二月

公孙贺一行抵达雁门,奉皇命查验首级,录入战功。

此外,另有给赵嘉等人的旨意,许其在边地补充兵员。

“步兵、屯骑、射声、羽林各增千卒,并增令丞四人。”

旨意送达营内,赵嘉同魏悦几人聚到一起商议,最终决定,在云中、定襄、上郡和渔阳招兵。雁门郡刚经历一场大战,青壮本就不足,不好再挖墙角。

再者说,挖郅都的墙角,压力实在非同一般。

就在长安来人查验首级,四营忙着补充兵员时,两支满载粮食和冬衣的队伍寻至大营,恰好在营门前遇到一起。

一支是由卫青蛾率领,从云中郡赶来。

另一支来自沃阳县,出粮者不是旁人,正是景帝年间北上,在沃阳屯田戍边,被赵嘉认为有外交官潜质的前临江王刘荣。

☆、第203章 第两百零三章

马邑之战前, 卫青蛾携大量货物随商队西行。刚至楼兰不久,就在城内听到消息, 匈奴南下袭汉,所部数量达十余万。

消息传播得如此迅速,全因匈奴需要大批辎重,楼兰附庸单于王庭, 自是要出人出力,筹集粮食和牛羊,由憧仆都尉派人带回草原。

获悉此事, 卫青蛾当即结束行程,调头返回边郡。

因行色匆忙,不免露出痕迹, 引来当地人的怀疑。

所幸她所在的商队汉胡皆有,有羌人和乌桓人出面担保,又有绢帛和饴糖开道,守城的楼兰士兵收到好处,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有禀报上官,更没通知匈奴人, 直接予以放行。

出城之后, 卫青蛾快马加鞭,一路疾行, 险些-撞-上运送粮秣的匈奴军队。

好在向导机警, 又有羌人护卫做掩护, 方才侥幸过关。

回到云中郡后,卫青蛾率先回到村寨,安置好村民,其后赶往畜场,同熊伯商讨防卫之策。两人决定开仓库,由匠人抓紧制造投石器,并在畜场周围设置陷阱。

一切准备就绪,卫青蛾又赶往云中城,关注城内告示,随后赶往深入草原的要塞,务求掌握详细情况。

途中见有材官应召,且有大量役夫运送兵器和粮食出郡,道路向西,心中生出猜测,此次匈奴寇边,边郡或许早有防备,正严阵以待,只等敌人到来。

事情的发展一如卫青蛾所想。

匈奴浩浩荡荡而来,丢盔弃甲而去。

传捷报的飞骑出身云中郡,同是伏兵一员,斩首一级。进-入沙陵地界,经过畜场时,告知卫青蛾和熊伯等人,赵嘉和沙陵步卒从长安赶来,参与此次大战,立下不小的功劳。

“李将军有言,赵校尉大功。”

送走飞骑,知晓大军驻扎雁门郡,暂时不会离开,卫青蛾和熊伯再开库房,调用数十辆大车,车上装满粟麦、牛羊肉、风干的禽类以及赶制的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