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 第232章

作者:来自远方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等到羊汤送上,赵嘉将羊排和鹿肉各分出一半,端给卫青和公孙敖,让他们带去和伙伴分食。又吩咐多备蒸饼包子,送去给做活的青壮。

“郎君放心,早都安排妥当。”

孙媪笑着退下去,虎伯和熊伯早前用过饭,都不饿。赵嘉以最快的速度填饱肚子,清空碗盘,端起热汤饮尽,就道出城内将组织商队北上之事。

“这个时候北行?”虎伯当场皱眉,面露迟疑。

“边郡遭灾,草原也一样。”熊伯显然有不同意见,“此时去最好,既方便打探消息,市换的牛羊和兽皮也会更多。”

“没有草场,牛羊不饿死也不会肥壮到哪里去。”

“不壮才好压价。只要活着带回来,多喂些豆饼草料,早晚都能养起来。”

“就算你说得对,下月动身的话,数月不得返,春耕怎么办?”虎伯沉声道。

熊伯沉默下来,表情中也现出犹豫。

就如赵嘉对魏悦所言,他要动身北上,两位老仆势必要随行。时间恰好同春耕重叠,没有人接手他们的工作,必然会对今年的收成产生影响。

见两人都沉默下来,赵嘉咳嗽一声,开口道:“机会难得,实在不容错过。然春耕同样重要,我想同阿姊商议,看看她的意思。”

“卫女郎?”虎伯熊伯面面相觑,都有些疑惑。

“阿姊早有意北行。”赵嘉解释道,“商队由三公子亲自安排,诸事必然妥当。且在出边之后,将同雁门、上郡的队伍汇合,有半数的护卫出自军伍,安全无虞。”

在太守府时,赵嘉就一直在考虑这个可能。

不过还要和卫青蛾商量,如果情况出现变化,他就要另想办法。虽然魏悦说不急,但到月底不剩几天,上郡和雁门的人员名单送来,他这里还在拖拉,难免不合适。

说出自己的打算,见两名老仆没有反对,赵嘉即命健仆前往村寨,告知卫青蛾,他明日将去拜访。

送信的人一路疾驰,尚未抵达村寨,就遇见外出打猎的卫青蛾。

听到赵嘉的口信,卫青蛾无意等到明日,当即调转马头,带上卫夏和卫秋,和送信人一同前往畜场。

天空正飘着小雪,卫青蛾半点不在意,策马奔驰在雪中。抵达畜场时,正赶上赵嘉骑着枣红马,和虎伯一同巡视围栏。

“阿姊?”见到卫青蛾,赵嘉不禁愣了一下。

卫青蛾打马上前,笑着甩了一下马鞭,道:“听到阿多的口信,知晓必然不是小事。我等不及,干脆直接过来了。”

说话间,卫青蛾抓起绑在马背上的野兔,丢给围栏后的几个孩童,说道:“方才猎的,给阿多加菜。”

野兔生命力顽强,后腿上的伤口半点不影响行动,落地时挣开绳索,跳起来就要逃走。

孩童们一阵欢叫,也不用弋弓,直接徒手去抓。追出三十多步,才将目标扑在雪中,抓着耳朵提起来,跑着送去厨下。

“确有要事同阿姊商量。”赵嘉策马上前,同卫青蛾并排而行,言明出塞之事,并将自己的顾虑讲明。

“这有何难?”卫青蛾拉住缰绳,拍拍青马的脖颈,笑道,“我早就想出塞,恰逢良机,岂有放过之理。阿多从畜场里调些人手,我再从家中带一些,凡事足够应对。至于家中的田亩,还同去岁一样,交给阿多。”

两人说话时,狂风骤起,卷着飞雪冰渣打在围栏上,发出噼啪声响。

青壮迅速打开木栏,赵嘉和卫青蛾打马驰向木屋。

两人的动作已经够快,奈何雪落得太急,下马时,鬓发潮湿,口中呼出白气,眼前结了一层白雾。

漫天飞雪中,远处突然出现几个黑点。隔着雪幕看不真切,巡视的青壮还以为是野兽。待到距离拉近,才发现是数骑护卫一辆大车。

对于这辆大车,畜场众人并不陌生。

赵嘉得到飞报,请卫青蛾暂留屋内,自己裹上斗篷,戴上皮帽,也不骑马,大步走着迎了上去。

见到赵嘉,骑士迅速翻身下马,抱拳行礼。

赵嘉停在木栏前,未及开口询问,车门已从内开启,刘荣扶着车栏走下,手中握着一根木杖,脸色略显苍白,精神却相当不错。

“赵郎君,许久不见,一切都好?”

“未知君来,未能远迎,嘉惭愧。”赵嘉拱手行礼。

“郎君过于客气。”刘荣侧过身,单手支着木杖,从车上扶下一名容貌秀丽的女子。

在女子同赵嘉见礼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裹成球状的阿陶从远处跑来,看到面带笑容的云梅,满脸激动,却生生止住脚步,像模像样的行礼,口称“阿姊”和“姊夫”。

姊夫?

赵嘉眼底闪过一抹惊讶。见刘荣抬手将阿陶拉起,云梅也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心中有所了悟,惊讶很快被压了下去。

“天寒雪冷,此处不宜说话,请移步屋内。”

赵嘉在旁侧引路,刘荣步履稍慢,身形也有些踉跄,却始终不要骑僮搀扶。见赵嘉望过来,爽朗笑道:“伤到骨头,痊愈也将不利于行,让郎君见笑了。”

“不敢。”赵嘉连忙摇头。

刘荣不以为意,仍是笑道:“别看我这个样子,一条腿换几颗匈奴首级,甚是值得。只可惜……”

接下来的话,刘荣没有出口,赵嘉也能够猜到。沃阳之战的惨烈,不仅震慑住匈奴,也让镇守边郡的太守都尉侧目。

一把大火,整座城池化为灰烬。逾万匈奴陷入火海,葬身烈焰之中。一同埋葬在废墟中的,还有守城的数千汉军。

战报送到长安,朝廷迟迟未下旨意,连同他郡的奏报一同压在景帝案头。

依照汉律,战后论功不仅要核对斩敌数量,还要看战损。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纵然胜利也难得大功。这还是汉律,换成秦朝,战损超过限度,指挥做战的将官非但无功,反而会被论罪。

景帝迟迟没有下达旨意,甚至将云中郡和定襄郡的战报一同压下,除了沃阳之战损失太大,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荣。

刘荣在沃阳城头的表现,郅都半点没有隐瞒,据实落于简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