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 第157章

作者:来自远方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老者选定方位,青壮和妇人一起动手搭建祭台,并在台前架起柴堆,待念完祭文,将祭品系数投入火中烧掉。

“牵十头羊,一头牛,再制蒸饼。”

除了匈奴人的首级,其他祭祀所用的物品也要如数备好。

将老者叙述的章程记下,赵嘉加入搭建祭台的队伍。刚刚立起木桩,就有村人陆续赶来,不需要多言,该伐木的伐木,该架柴堆的架柴堆,先前砍掉的匈奴首级都被抬出来,在柴堆前摆好。

“长者,请述祭文,嘉来笔录。”

“好。”

一般而言,祭文由巫者口述,但有条件的都会记录下来,和祭品一同烧掉。

众人一起动手,祭台、柴堆和祭品很快准备妥当。

日头开始西斜,少年从马车上取来深衣步履帮老者换上,又取来一枚刻有篆字的铜铃,交到老者手中。

赵嘉和村人站到祭台下,老者无需少年搀扶,独自登上祭台。行动时脚步极稳,稍显伛偻的身形变得挺直,枯瘦的手陡然用力,铜铃发出清脆声响,声声直击耳鼓。

“祭!”

伴着一声沉喝,事先得到吩咐的青壮将火把投入柴堆。火光升起,橘色的火星不断炸裂、飞散。

“祭!”

老者又是一声沉喝,抬脚用力踏下,祭台仿佛为之颤动。

“魂归!”

铜铃声接连不断,伴着老者的踏步声,组成一段古怪的旋律。

老者开始念诵祭文,不是赵嘉熟悉的语调,尾音拉长,忽又变得短促,仿佛钟罄铙钹一起奏响,直击入脑海。

火焰飞腾跳跃,老者的声音不断提高,踏步声越来越重。

祭台下,无论男女老少都散开发髻,伴着铜铃声顿足,随老者一同念诵祭文,声嘶力竭,近乎在对着天地嘶吼。

在古老的旋律中,赵嘉和众人一起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抬脚,用力落下,力气越来越大,仿佛要踏碎大地。

动作中,身体不断发热,意识变得模糊,面对飞腾的火焰,似有熟悉的面容浮现在眼前。

教给他草原事的鹤老,习字练武俱佳的阿蛮,在田边憨笑的青壮,抓着芦花鸡要给他熬汤的妇人,手持羊鞭立誓要从军的少年……

一张张面容从眼前闪过,或熟悉、或陌生,最终皆被血色染红,在兵器交鸣声中,在刺耳的喊杀声中被大火吞噬,再不留半点痕迹。

“祭!”

祭文诵完,老者停下动作,铃声戛然而止。

赵嘉恍然回神,身体微微颤抖,不知不觉间,面上一片潮湿,双眼被咸涩的泪水遮挡,触目所及尽是一片朦胧。

祭台上,老者俯身下拜,赵嘉迈步上前,手捧祭文投入火中,随后抓起一颗匈奴人的首级,用力掷入火堆。

刹那之间,一切情绪都被引燃,卫青蛾、虎伯、熊伯、青壮、妇人、少年……每一颗首级投入,火焰都会跳跃飞蹿,仿如死去的英灵感到生者的怀念,籍此重返人间。

赵信和赵破奴望着火焰,想到几乎找不全尸首的阿蛮三个,禁不住失声痛哭。

在草原流浪时,他们没哭;被牧民追杀时,他们没哭;和匈奴厮杀时,他们同样没哭。然而,望着熊熊烈焰,想到逝去的同伴,他们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当场泣不成声。

公孙敖按住两人的肩膀,同样眼圈泛红,声音哽咽。

卫青和阿稚几人站在火堆旁,面容被火光映红,看向哭泣的少年,眼底映出不该属于孩童的悲伤、坚毅和成熟。

火焰冲天而起,夜空似被染红。

老者走下祭台,全身大汗淋漓,挺直的背脊再度伛偻。

“谢长者!”赵嘉深深拱手。

在他身后,众人面带泪水,皆肃然向老者下拜。

老者微微颔首,由少年搀扶着走到火堆旁。他要在这里守着,确保祭品烧尽,火焰燃至天明。

“季豹。”赵嘉哑着声音唤来健仆,让其取羊皮来,为老者遮挡寒意。

孙媪送上热汤,老者摇头婉拒,不能视的双目睁开,灰白的瞳仁倒映火光,仿佛透明一般。

赵嘉裹着一张羊皮,走到老者身边坐下。村人们同样没有离去,或互相依偎,或独立一旁,共同守着火堆。

哪怕寒冬已过,夜风依旧冷得彻骨。

赵嘉坐在火堆旁,身上裹着羊皮,仍无法彻底驱散寒意。

卫青和阿稚一起走过来,在赵嘉诧异的目光中,主动靠进他的怀里。两人动作一致,都是手臂抱在身前,小脸紧绷,耳朵微微泛红,许久不发一言。

赵嘉笑了,用羊皮裹住两个孩子,轻声道:“谢谢。”

卫青和阿稚仍没出声,抓住赵嘉的衣襟,手指用力,迟迟都不肯松开。

卫青蛾又取来一张羊皮披到赵嘉身上。单手按住赵嘉的背,像幼时一样轻轻拍着。卫夏卫秋守在卫青蛾两旁,像是两道沉默的影子。

不知过了多久,沉默忽然被打破。

一个豆蔻之龄的少女扬起声音,唱出边塞独有的调子。

少女声音清亮,歌声中夹杂着哭音。

她的阿翁死在匈奴人手里,阿兄受了重伤,勉强保住一条命,手臂却废了。阿母让她不要哭,告诉她云中的汉子皆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