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携手夫郎渡天灾 第159章

作者:南山小院 标签: 穿越重生

第252章 旱灾、好得多

这边,秦封踏进秦奶奶家的院子里的时候,堂屋里的说话声就隐约透了出来,伴随着阵阵笑声,可见气氛很是融洽。

随着他推门而入,明显感觉到屋里凉爽不少,角落中摆放着的冰块就是凉意的来源。

自从把硝石制冰在村里弄出来后,秦奶奶每天中午到下午这一天中最热得时候,屋里就用上了冰,孩子们在最热的时候也会被送来这里。

老老小小都享受了,水用来制冰倒也不会浪费,终归什么都没有命重要。

村里像秦奶奶这样年纪,还活着的老人,已经不多了。

除了身子骨硬朗,也少不了儿孙们的照料。

“封儿来了,快坐下歇会儿,外头热得很,屋里凉快些。”秦奶奶年纪虽然是人群中最大的,可她老人家眼神还挺好使。

一眼就瞅见了推门而入的秦封,招呼着他在自己旁边坐下。

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虽说秦封并不是大孙子,可他爹是老太太的小儿子啊。

加之走得早,就留下这么一根独苗,老人偏疼也是正常。

偏疼秦封也不代表她不疼其他小辈,故而二伯么和秦姑姑相视一笑,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诶,奶奶,还是你这儿凉快,我坐着歇会儿。”

秦封也顺势在秦奶奶的指挥下坐下,目光时不时的扫过某处。

那是他刚进门就看到的小夫郎,和双哥儿乐哥儿坐在一团,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笑得脸都红扑扑的。

见状,他也没插过去打扰,从大崖村嫁进青山村,有能说话的人也挺好的。

“你大伯和大伯母呢?王家人走了吗?”秦奶奶见只有孙子一个人过来,又问起了其他人。

“王家已经走了,我就先过来了,大伯和大伯母在家呢。”

秦封一边回话,一边给自己倒了一杯水灌了下去,陶罐中装的是烧开的开水,放了许久,已经凉成了常温,在炎热的季节喝着很舒坦。

比大伯盛情款待的好茶好太多,那茶差点把他嘴烫出泡来。

“王家可有说什么?”

秦奶奶问这话的时候,秦封感觉到有好几道视线落在他的身上。

可见大家对这个问题都还挺关心的。

秦封也没绕弯子:“王家没说什么,走时还把拎来的果子带走了,以后大概也不会再见了,大伯母说过两天回趟娘家…”

“……王吴氏还怪持家的。”听完后的秦奶奶似是夸赞的讲了这句话,倒像是起了个头,随后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

秦姑姑是秦奶奶唯一的女儿,性子也直来直去,她翻了个白眼,对王三和他娘的看不上眼毫不掩饰:“娘,她倒是拍拍屁股把果子拎走了,愣是啥也没亏,那今天晌午白吃大哥一顿饭,又咋说呢?来骗吃骗喝来了?”

“你这妮子,孩子都这么大了,说话嘴上也没个把门的。”秦奶奶笑骂道,谁都看出她没生气。

倒不是秦姑姑说话刻薄,实在是王三和他娘登不上台面,哪哪儿都是缺点就不说了,尤其是这把拎来的果子再拎走一事,谁见了不道一声“绝”。

而秦封刚才的话也明白的表达了其中的意思,王家再无结亲的可能,甚至大伯母还得回娘家找哥哥给自己“做主”。

周氏是什么人,在场的各位都了解,为人大方爽朗,绝对不是什么小气的人。

既然王家的事能让她回娘家一趟,那其中肯定还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

在场的都不是傻子,王家会说什么,用脑子一想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谁也不会傻到当着秦双的面追根究底,非让秦封给复述一遍。

之前大家都没吭声,无非是看在今天是相看的日子,不知道成不成,所以没议论,这会儿倒是也不用再顾及什么,大家有什么说什么。

“娘,我说得是事实嘛,还好大哥和大嫂没定下婚事,要不然我可不答应将双哥儿嫁进王家,之前没见过,我还以为多好呢。

结果今天一瞧,就是个自视甚高的草包,跟没断奶的孩子似的,王吴氏护得像刚出生的崽子一样。

咱家不缺双哥儿的一口饭吃,再嫁也得嫁个好的,王三什么东西,敢到秦家来大放厥词,他也配?”

秦之说完,脑子才想起这是大嫂娘家介绍的,又赶忙找补了一句:“我觉得嫂子哥嫂也是被王家给蒙骗了,定要好好收拾收拾他们才行。”

二伯么赞同的直点头:“妹妹说得对,我瞧着这王三也不是个好的,咱们双儿这么好,可不能嫁给他,世上好男人多的是,咱不着急啊,赶明儿咱们找个比王家好得多。”

他怕秦双多想,最后还安慰了两句,后者淡淡一笑,并未把这事放在心上。

晌午吃饭时,从爹娘的神情他就知道,成不了,虽然他也没有看上王三就是了。

知道姑姑和叔么是为他好,在为他打抱不平,秦双更不会去多想什么。

其实二伯么这话说得也没错,那个好得多的,已经来了。

第253章 旱灾、衣架

“双儿,你姑姑和你叔么说得对,嫁人就像二次投胎一样,一定得找个好的,王三不行,咱再找其他的。”

秦奶奶顿了顿,而后指着谢栗道:“你看栗哥儿和封儿,两夫夫日子过得多好,要我说,还得是他俩有缘分,才能走到一块,所以你别着急,该来的迟早都会来的。”

知晓这番话是为了宽慰秦双,秦封附和道:“奶奶说得有道理,我瞧着双哥今天容光焕发,指不定好事就将近了。”

他这么说是知道青海表哥的心意,在座的其他人都不知晓,只以为是在宽慰他。

“那就借秀才公的吉言了,老天爷可得给咱们双儿找个好夫婿啊。”秦姑姑打趣完,竟先笑开了,众人也笑做一团。

一大家子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东家长西家短的说说,快乐又惬意。

随着屋里的冰渐渐融化,日头西垂,时间也悄然流逝。

等隔壁传来生火炒菜的声音,这边才恍然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

于是三三两两的站起来,留下人收拾屋里,其他人从墙门穿过,到隔壁去帮忙去了。

瞧着大伯母蒸了一大锅的白馒头,秦封改变了回去吃饭的想法。

大伯母家往上几辈,好像是从北方迁来的,因此她娘家兄弟个个壮实不说,做面食更是一绝。

好不容易碰上她蒸馒头,秦封顺势留下来蹭顿饭。

谢栗把他的动作变化看在眼里,没忍住偷笑了一声,夫君这会儿像个孩子似的,就差把想吃两个字刻在脸上了。

身旁人的动静哪能逃过秦封的眼,他手上把玩着某人细长的手指,嘴里笃定的道:“大伯母蒸的馒头可是一绝,待会儿你尝尝就知道了,我这可不夸张。”

“那我待会儿可得多吃一个。”谢栗配合着应下,抽出手指去帮着摘菜去了。

摘菜的除了刚加入的谢栗,就是秦双了,还有秦乐,不过他身子重了,不容易蹲下,就拿了个凳子坐着,三人说说笑笑,相处得很融洽。

秦封也没过去凑热闹,在大伯这里,他还是很放心的。

炊烟升起,切好的菜进锅和油交融,发出次啦的声音,油烟味在灶台上蔓延。

秦大伯像是掐着点儿似的,推开了院门,秦二伯紧随其后。

“秦封,过来过来。”秦二伯瞅见正要进厨房的某人,赶紧把他叫住了。

“咋了二伯?叫我干啥?”

他去厨房也没有什么大事,见二伯叫他,顺势改了脚步。

“你前不久不是在我那儿订做了些衣服架子吗?你大伯也想做,我寻思问问你呢,这衣架子我可没见过别人做过。”

秦二伯说的衣服架子,其实就是后世很常见的衣架。

只不过材料从胶的,铁的,变成了木质的。

其实木质的衣架在后世倒也并不少见,只是在这个时候,还是个稀罕东西。

也不是说这个时候的人不够聪明,连个衣架子都整不出来。

实在是时代的限制,农户人家一年四季加起来也没有几身衣裳。

条件好些的人家,一个季度也就三四套换着穿,洗干净晾干的衣服折进箱子里就行,压根用不着衣架。

而县城府城的富贵人家,家里是少不了奴仆的,用不着自己翻找衣服,也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秦封之所以找秦二伯订做衣架,还是因为他们两夫夫的衣裳多,用衣架可以挂起来,找起来方便,还不会因为折叠衣服留痕迹。

为此他还特意和秦二伯琢磨了一番,怎么把衣柜改装一下,弄成可以挂衣服的样子。

没想到二伯说这个,他一怔,恍然想起,这就是“版权意识”。

他拿出这个,只是想自己用着方便,并不会拿去做生意。

毕竟想要赚钱,多的是比这个快捷轻松的的办法。

“大伯要做就做啊,二伯你现在做衣架已经很熟练了吧?你给他做就行。”

秦封说得时候不以为意,秦二伯不相信他不懂其中意思。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也是给了正式回答了。

“行,那大哥,我就一起给你做了就是。”秦二伯说完,又对秦封道:“要是村里其他人也要做,我就给你分利。”

他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似是诧异,又似是失笑:“二伯,做个衣架而已,你还给我分成啊?”

秦二伯语气坚决,理所应当的回答:“那当然,这衣架又不是我想出来的,既然是你想出来的,那我可不能白占你的便宜。”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只是这玩意儿,我估摸着在村里买的人少,得在镇上去卖才能多销些。

现在这个时候咱稳妥起见,就不去镇上了,等安稳些再去外头卖,卖得少你可别嫌。”

压根就没想过二伯会给他分成的秦封:“我肯定不会嫌少,那就多谢二伯了。”

“客气什么,没有你我也想不出来这东西。”秦二伯并非是谦逊,他真觉得自己想不出来。

毕竟他做得都是实用的东西,像这种“不实用的”,压根不会去费心思,自然想不出来。

“行了,你俩差不多行了啊,进屋去坐,杵在这里跟门神似的。”见他俩说完,秦大伯才带着两人从大门口处挪开。

寻常时候,天黑前,是鸡鸭回笼的时候,这个时候负责照料的人就得忙着喂食,然后清点数量。

鸡鸭可是农户人家中,一笔不小的“财产”,毕竟鸡鸭能生蛋,生蛋能卖铜板,铜板可以买回油盐。

一年四季都有收入,可马虎不得。

要是丢了一只,那得从村头找到村尾,一定得找到为止。

要是被谁偷了,就算没抓住现行,那也得骂上好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