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状元种田考科举 第97章

作者:牧野闻歌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穿越重生

周围的民夫见到钦差竟然亲自为同行者看伤上药,终于发自内心相信这位钦差是真的来救助他等的。

“大人,请为我等做主啊!”

民夫里有人带头出声高喊,其他人便立刻呼应,一时间窝棚这边全是民夫们的请愿声。

原本心虚地守在人群外围探听情况的几名差役见状,立刻便互相以眼神交流,决定速速离开此地回去朝府衙汇报情况。

“你们几个想往哪儿去?”汪季峰见那几名差役想逃,立刻冷声呵止。

秋羲朝周围的民夫们高声道:“劳烦诸位替我将那几名差役带过来。”

得了钦差大人的话,民夫们顿时不再害怕那几名差役,三五一群上前将那几名差役分押到秋羲跟前,有胆大的还暗中踹了差役一脚以此泄愤。

被踹的正是方才鞭打民夫的差役,他现在是敢怒不敢言,只求知府能来就他一条小命。

“我问你等,”秋羲指了指在场的民夫,朝那几名差役冷声问道,“这些民夫都是普通百姓,并非服刑犯人,你等为何对他等动用私刑?”

那些差役平日里嚣张惯了,哪里会管这些民夫是不是犯人,此时当然不敢答话,只是一个劲儿地磕头认错。

之前为秋羲领路的一名灾民气愤地说:“大人有所不知,我等皆是灾民,水涝第二天府衙开仓放了仅够三天吃用的粮食后便未曾再管过我等。昨天不知为何,这些差役突然来说要征调民夫搭建窝棚供我等无处居住的灾民落脚,还会给被征调的民夫管一日三餐。”

“正是如此,”为秋羲带路的以为民夫接话道,“我等为了有口饭吃,昨日便应征来搭建窝棚,谁知这些差役不仅对我等动辄鞭打,不准我等喘息片刻,发下的三餐吃食也只有清粥,粥中仅有几粒米而已!”那人说着便抹了一把泪,“昨天便有一半的人累到,今日无人应征,这些差役便强要抓人。”

其他灾民听到伤心处,也纷纷哽咽起来。

秋羲算了算时间,冷笑道:“看来杏阳这边是昨天接到陛下要派遣钦差的消息后,强行征调民夫搭建灾民安置点来糊弄陛下啊。”

跪在地上的差役听到秋羲说他们这是在糊弄皇帝,顿时吓得双肩颤抖如筛糠。

欺君可是死罪啊,他人可担不起这罪责!

“大人,大人明察!”立刻有一名差役告发道,“是刘知府和金知县,是他们昨日命我等征调民夫搭建窝棚的,此事与我等无关啊大人!”

“大人明察!不是我等不给民夫发放饭食,是仓库里根本发不出粮了!”另一个差役更是豁出去了,直接捅出最大的隐情。

秋羲不由眉峰一挑,杏阳作为大齐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官仓里竟然没有余粮了!

他冷声道:“继续说,谁提供有用的线索和证据,我就做主给谁减罪。”秋羲说完视线便一一扫过这几名差役,将这几人的长相记住。

这些差役干的本就是衙门里最不入流的职位,但凡跟衙门里的大老爷有点关系的都不会干这个,比起犯欺君之罪掉脑袋,他们当然敢供出那些只会收钱的大老爷。

于是这些差役七嘴八舌地抖出自己知道的消息,一条条听得秋羲面色渐沉。

片刻后,秋羲道:“行了,你们几个从今天开始暂时都做我的巡捕官。”

此处终究不是审查线索的好地方,要深入调查杏阳的官府,这几人也算是个人证,秋羲只能先将这几人收到眼皮底下,免得到时候这几人全都“畏罪自杀”。

“谢大人不杀之恩,谢大人不杀之恩!”几名差役大敢劫后余生。

“我问你等,”秋羲指了指这处的已经搭好的窝棚,问道,“这些已经建好的窝棚能收容多少灾民?”

一名差役连忙回答道:“回大人,已搭好的目前能容五千人,如果挤一挤,六千也是可以的。”

秋羲又问道:“此次城南受灾,无处可住的灾民有多少人?”

“这……”那名差役傻眼了,他不知道啊。

另外几名差役当然也不知道,几人只能将头深深埋在地上。

“大人,”灾民中的一位老者出声道,“此次城南怕是有上万口人无处居住,前几日已经有不少人去别处投奔亲友,打算等水退后再回来,现在估摸还有八千人左右。”

“八千?”秋羲想了想,朝那几名差役问道,“另外三千人住的窝棚还需要搭建多久?”

差役连忙回答道:“回大人,原本计划今天日落前搭完的,只是、只是……”差役不敢继续往下说。

秋羲思忖片刻,朝灾民们道:“诸位之中可还有体力尚可的愿意帮忙继续搭建完剩下三千人落脚的窝棚?如果有人愿意,我做主按平日建房的工钱算给诸位,等朝廷的赈灾银到库就把工钱发给大家。”

“大人,我愿意上工,”一位体格健壮的灾民高声道,“大人愿意为我阿弟治伤上药,我相信大人,我可以不要工钱!”

其他精神尚可的灾民也道:“大人,我也不要工钱!”

秋羲连忙道:“今日这工钱是必须给的,愿意上工的人找差役登记姓名后便可以去搭建窝棚,我去想办法筹些粮食过来。”

听到钦差要亲自去筹粮,想要报名上工的人也越来越多。

秋羲交代那几名差役老实看护好灾民后便上马离去,他从京城出发前就去见过沈锦之,沈家便是他今天打算去筹粮的地方。

沈家商行在杏阳有多处分行,秋羲那天从沈锦之手中拿到过那些商行的名单。

现在时间已经不早,经不起再耽搁,秋羲直接去了离安置点最近的一家分行找分行的掌柜。

秋羲拿出沈锦之给他的信物交给掌柜,说:“如今有一件要紧事想寻贵行一助。”

掌柜见到东家的信物后立刻恭敬地将秋羲请到后院,汪季峰在商行外等着,结果没过一会儿便看见秋羲从商行里出来。

“大人?”汪季峰有些担心秋羲碰上软钉子,毕竟那么多灾民要消耗的粮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结果秋羲摆摆手,笑道:“粮有了。”

第122章

秋羲带着沈家的运粮车回到灾民安置点那边时,发现剩下三千灾民所需的窝棚居然已经快要搭好了。

正在这边窝棚检查进度的差役见到秋羲回来,立刻上前听用。

“怎么搭得这么快?”秋羲怕这些差役见他离开,为了赶工又暗中虐打灾民。

差役连忙解释道:“回大人,是有五百来位民夫主动应征,人手充足所以才搭得这么快。”

“竟有这么多民夫主动应征?”跟随运粮车一起过来的沈家分行掌柜惊讶道。

差役立刻拍马屁道:“这些民夫都是感念一番为民之心才如此积极。”

秋羲立刻摆摆手,说:“去组织几个会做饭的人过来,为灾民们架锅做饭。”

这时,窝棚的收尾工程也做好了,民夫们纷纷朝秋羲这边看了过来,见他身后跟着的车上整齐地码放着麻袋,顿时都激动起来。

“钦差大人为我等筹集到口粮了!”

“我已经两顿没沾一粒米了,今晚终于可以吃上一顿饭!”

秋羲走近人群,高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今日沈家商行大行善举,为灾民安置点捐赠一百石粮食。现在,架锅,做晚饭!”

灾民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高声欢呼:“沈家商行高义!”

一百石粮食虽然看着多,但窝棚这边要安置近八千名无处居住的灾民,敞开吃的话这些粮食也就够三天用,省着点可以撑个四五天。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想办法让杏阳的官府动起来,赶紧开展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窝棚里架起一口口大锅,灾民中有几十名妇女主动报名来帮忙做饭。

秋羲从马背上的布囊里取出一罐盐和一罐白糖交给领头的妇女,说:“这是盐和糖,一会儿煮饭是每一锅饭里都放些盐,另外在煮些水给大家和,糖便放在水里。”

那名妇女应下后,秋羲又让几名差役带着灾民中人缘广的几人去通知剩下那些灾民过来集合。

“就劳烦几位去招呼一下剩下那些无处落脚的灾民到安置点这边来过夜,”秋羲朝几位灾民说,“这边条件有限,吃的用的都是有数的,几位到时候跟其他灾民说道一声,在城中有落脚点的灾民就先不用过来了,咱们先紧着食住无着落的灾民。”

那几位灾民当然连连应下,他们跟着到安置点这边来也是无奈之举,谁有吃有住的会愿意来住这种四面漏风的窝棚。

而且他们原本不是匠人就是农户,不是农户就是小贩,一百石粮食能够八千来号人吃几天他们比谁都清楚。

“钦差大人放心,草民等一定给其他父老通知到位。”几个灾民说完便和秋羲点的几名差役一起去街上敲锣通知剩下的灾民。

秋羲又找到之前负责给做工搭窝棚的民夫登记姓名的差役,问道:“今日有多少位民夫上工,工钱几何?”

差役连忙拿出手簿翻了翻,回答道:“回大人,一共有五百零三位灾民上工,工钱按一日来算的话,每人三十文,一共、一共……”差役愁眉苦脸地计算着一共要发多少工钱,

秋羲惊讶道:“总共才一万五千零九十文?”

他没想到那么多人才只用发十五两银子的工钱,而且那一百石米他也提前问过沈家商行的分行掌柜,按平日的价钱来算,也就四十两银子左右的价钱。如今受水涝影响粮价涨了不少,但撑死也不会超过一百两。

就这,杏阳官府居然都不肯老实赈灾,秋羲简直想象不出官仓到底被那些人掏得有多空。

秋羲原本以为要发不少工钱,才跟灾民们说等朝廷的赈灾银下来在发给大家,现在他改主意了。

“给我一支笔。”秋羲朝差役道。

差役连忙把随身携带的笔蘸了墨递给秋羲。

秋羲又朝沈家的掌柜说:“我欲以杏阳府衙的名义在贵行借一万五千零九十个铜板,不知掌柜可否行个方便?”

掌柜是个精明人,当场应下,道:“草民这就派人去取,大人可是全要铜板?”

秋羲点点头,说:“全要铜板,有劳掌柜了。”

他说完便拿过差役手中的小本翻到干净的一页,在上面工整地写下“借据”二字。

差役只见钦差在纸上写道:

今杏阳水涝泛滥致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现钦差秋月白于贞元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六,替杏阳府衙向沈家商行借入铜钱壹万伍仟零玖拾文,用以给付征召灾民搭建临时安置点之工钱。

秋羲在落款处写上自己的姓名,又从袖中取出一枚钦差印章在借据上盖印。

他朝掌柜道:“也劳烦掌柜盖个商行的印。”

掌柜连忙从随身的印袋中取出商行印章,接过本子后盖在借据上。

等取钱的人过来,秋羲将借据撕下交给掌柜,说:“明日掌柜便派人凭此借据前往府衙兑款即可,”他缓了缓,又挑唇道,“若是府衙不肯兑现,掌管便将此借据寄往京城你家少东家手上,他自会处理。”

见掌柜迟疑,秋羲又叮嘱了一遍:“掌柜千万别把这事忘了,一定要去府衙兑钱。”

掌柜本想说只是十五两银子而已,东家肯定不愿意因此开罪知府,但是他何其精明,见秋羲再三强调此事,立刻便知这位年轻的钦差写这张借据是另有目的,掌柜于是不敢再迟疑,连忙将此事应下。

秋羲将发工钱的事交给几名差役:“你等组织方才上工的民夫来领取工钱,若有人现在不在此处,便先记下,待人回来再发。”他又扫了几名差役一眼,严肃道,“明日我会过来查看,若是有上了工的民夫未曾拿到工钱或者工钱不够数,唯你等是问。”

“是!”几名差役连忙应声。

他们几个今天已经上了钦差的名单,可不敢再造次。

那边,黄恩照带着组织好的灾民到了安置点。

秋羲见新到的灾民和之前的灾民不少都相互认识,各自寻了亲友互相帮助,他朝几名差役道:“安置点人多杂乱恐生事端,你等夜里组织些人手轮流守夜,有聚众闹事者便赶出安置点。”他想了想,又说,“再有,稍后在灾民中询问是否有懂医术之人,若有,晚上便将这些人歇息的地方安排在你等身边,以免有灾民夜里生病无人诊治。”

掌柜在一旁听完秋羲的各种安排,心中顿生敬佩,他没想到如此年轻的钦差竟能考虑得如此周全,难怪少东家回给老爷写信回来让商行全力配合钦差赈灾。

如果此次水灾能顺利度过,多沈家商行来说当是一番大造化。

安排好各种事宜后天色已经晚了,秋羲带黄恩照和汪季峰策马回了临时住处。

秋羲下马后,朝跟前的巡捕官说:“稍后若有外人登门,一概不见。”

巡捕官应道:“是!”

秋羲又问道:“杨大人和宁大人可回来了?”

巡捕官回答道:“回大人,宁大人方才刚从府衙回来,杨大人尚未归。”

秋羲点点头,自回房中洗漱后才去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