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状元种田考科举 第18章

作者:牧野闻歌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穿越重生

平日里做馒头都是直接和面上蒸笼,见到还要捣鼓瓜果的,她着实好奇得很。

“那就劳烦刘厨娘帮我煮一锅羊奶。”秋羲笑着指了指厨房里剩下的一小锅羊奶。

那是醉鲜楼送来的,有徐弓这个醉鲜楼少东家在县学里吃住,醉鲜楼里三五不时就会派人送这些东西过来,这一小锅就是今早剩下的。

“唉,我这就去煮。”刘厨娘笑着应道,说完便将装羊奶的锅子架到炉子上开始煮奶。

秋羲见状又抓了几枚杏仁扔进奶锅里:“这个用来去除羊奶的膻味,煮沸后捞出来再放些糖进去熬化,然后盛出来用水镇凉就成。”

刘厨娘点头应下,便用心看火。

安排好后,秋羲在灶台上取来一只装菜用的小竹筛,将一层松毛均匀地铺在里面,又从灶膛里取出一些草木灰倒在松毛上,转身在灶台上煮水的那口锅里舀了一瓢开水倒进竹筛里。

开水冲刷过草木灰,流进竹筛下面的盆里,刘厨娘见后不禁诧异道:“秋童生弄这脏水作甚?”

“这可是好东西,用来给面团散酸味的。”

秋羲反复用开水冲刷后,接到的灰水色泽变得黄亮清澈,他端详片刻,觉得碱水已经制得差不多了,这才将灰水倒进碗里装好。

这时,刘厨娘熬煮的甜味羊奶刚镇好,柳尘的瓜果汁也捣鼓出好几碗颜色不同的颜色。

秋羲取出面粉倒入羊奶跟清水,又加上一小块酵子添了灰水开始和面,一边不忘对刘厨娘道:“那些瓜果汁也像这样和进面里就好,一会儿就用这些面团做馒头,保管好看又松软香甜。”

刘厨娘从小到大还没吃过不酸的馒头,学得格外认真。

柳尘听了也在一旁默默点头,他家公子都说好看的馒头,那肯定是顶好看的。

有刘厨娘这个老手帮忙,各色面团没一会儿就全部揉好,装在碗里放到暖和些的灶台上醒面。

“我离开一会儿,劳烦刘厨娘帮忙看着面团。”

下午还有课业,秋羲得抓紧时间回学舍给柳郁写信,不然他下次可就收不到柳郁的回信了。

秋羲见柳郁信中提到他外祖父看过自己上回带过去的那张药方,又在信中附了一张老人家的手书,秋羲郑重地在回信中写道他三月初三要随教谕去府城雅集,届时定到府上拜访。

待纸上的墨水晾干后,秋羲心情愉悦地将信装好,这下他不仅三月能和柳郁一起踏青,还能去柳郁家做客,相处时间加倍,计划完美。

“劳烦把这封信给你家公子带回去。”

秋羲将信封递给柳尘后,两人便重新返回膳房。

这时离下午的讲学开始已经不剩多少时间,秋羲动作迅速地捏着小猫馒头,小小的面团在他手中长出橘黄的耳朵和尾巴,看得刘厨娘啧啧称奇。

“和平日做馒头也没什么差别,只是多写花样而已。”

秋羲这次不光做了小猫小兔和小犬,还几只其他动物造型,反正都是做成萌化小馒头,出来的成品一个赛一个的可爱。

见食盒里已经捏好七八只小馒头,秋羲这才罢手,把食盒交给柳尘,道:“拿回去后还是照常蒸就好,我一会儿有课就不送你了。”

柳尘半点不含糊,拎着食盒就离开县学,县城到府城得花不少时间,要不是为了给他家公子等这几只馒头,他早就启程回去了。

做馒头的食材都是用膳房的,秋羲当然不能拍拍手就走,他又教刘厨娘学着做了两只馒头,确认刘厨娘已经学得差不多,这才回学舍收拾东西准备去学堂。

“贤弟,你晌午不在学舍睡觉,跑哪儿去了?”徐弓的学舍就挨着秋羲的,一早就听到了隔壁的动静。

“一会儿散学你就知道,”秋羲笑道,“等散学后去膳房,保管有你们没见过的好东西。”

“哦,什么好东西?”一听是膳房里的好东西,赵子升立刻来劲了。

“说不得,说不得。”秋羲故作神秘地摆摆手,把四位同窗的胃口钓得足足的。

有膳房里的好东西钓着,众人只觉下午的经义课都让人听得愉悦,王教谕才刚一说散学,赵子升这个不在县学住宿的人就率先朝膳房快步走去。

倒不是他不想直接用跑的,只是王教谕在后面盯着呢,他可不敢在教谕面前失礼。

“今日这是怎么了,赵子升几人看着雀跃得很呐。”王教谕捋着胡须对落在后面收拾东西的秋羲问道。

秋羲笑道:“回先生,是膳房里做了新馒头,他们几个赶着去吃馒头呢。”

“哦,这馒头还有什么新的?”王教谕不解,县学里的馒头他也吃了好些年,又酸又硬的,哪有什么吃头。

“教谕去看看便知,这回的馒头保管香甜松软。”

听秋羲这么说,王教谕倒是很给面子地跟他一起去了膳房。

今儿个只有外舍几人知道膳房有新馒头的消息,秋羲和王教谕到时,赵子升四人已经占了一桌吃上了。

“教谕,贤弟,快来!”徐弓见到秋羲和王教谕进门,立刻招手叫他两人过去,他们那桌上正用一只只碗碟装着各式各样的小馒头,好不招人喜欢。

“这竟是馒头?”

王教谕拿起一只小犬馒头,只见黄橙橙的小犬趴在他的掌心里,小小一只对着他憨笑,两指轻轻一捏,果真十分松软,不等入口便能闻到一阵混着奶味的香甜。

他十分不舍地在小犬馒头上咬了一口,赞叹道:“果然香甜松软,妙哉!”

“教谕可知这花式馒头可是秋贤弟今日晌午捣鼓出来的。”徐弓听后连忙朝王教谕透露内部消息。

王教谕颇为意外地看向秋羲,没想到此子竟还有这般手艺。

于是,在王教谕和外舍四人的卖力宣传下,整个县学的人都知道秋童生能做出既好吃又惹人爱的馒头,徐弓回学舍后还悄悄找到秋羲跟他买了做馒头的方子,立志要让醉鲜楼把这馒头的名号打响。

秋羲将徐弓递来的五十两银票推回去:“这又不是什么机密的东西,徐兄家里用得上我直接把方子写给你就成,给我银票做什么。”

倒不是秋羲穷大方,醉鲜楼的大厨也能做各式馒头,琢磨琢磨就可以做出他那些花样,而且牛大壮在醉鲜楼做工,徐弓知道那是他邻居好友后对牛大壮也多有关照,醉鲜楼要用个馒头方子他还真不至于收钱。

而且柳郁之前才给了他一百两银票买《战三国》,虽然另外的一成分红不一定赚得到,但他短时间内还不缺钱,以后缺了也有其他办法赚,不差这点。

“贤弟有所不知,”徐弓摆摆手,随后便直接将银票放进秋羲怀里,“为兄想买的是贤弟能让馒头不酸的方子,这才是醉鲜楼急缺的。”

两人一番说道,最后秋羲终于收下银票,他是真没想到给柳郁做个馒头还能在这里白赚五十两,这下建造纸作坊的钱算是提前备好了。

第25章

次日一早,秋羲正和徐弓三人在学舍外小溪边诵读经籍,就见赵子升匆匆从县学外朝这边来。

“贤弟,随我来。”不等徐弓几个跟他打招呼,赵子升便将秋羲叫到一边。

“赵兄今日怎么来得这般早?”

秋羲正疑惑,就听赵子升凑到他耳边小声道:“你前几日托我办的事有眉目了。”

一听是找首饰线索的事,秋羲随意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他完全没想到居然能这么快就查到消息。

赵子升从袖口中取出一张纸展开,指着上面的图样道:“另外两件在哪儿还不清楚,不过这只喜鹊钗就在秋大郎上次去窑子里,昨儿个手下看见一个窑姐正戴着。”

秋羲眉头微挑,看着纸张上他之前画给赵子升的喜上梅稍钗,思忖片刻道:“赵兄的人可有查到那名窑姐跟秋大郎有何往来?”

“还能有什么往来,”赵子升啧了一声,道,“相好呗,这钗多半是秋大郎那家伙装阔气送给窑姐的。”

“相好?”秋羲眉头微皱,自言自语道,“这就难办了。”

“什么难办,可是觉得这钗不好赎回来?”赵子升见秋羲独自小声嘀咕,拍了拍他的肩膀,“贤弟有什么为难之处尽管说出来,为兄说不定就能帮上忙。”

秋羲摇摇头叹了口气:“此事颇为复杂,而且很可能只是我想的太多。”

原主爹娘身亡的事本来就过了太长时间,如今要找线索已经有些困难,他又是个穿越来的外来者,虽然继承了原主的记忆,但原主从前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很多衙门里弯弯绕绕也不清楚。

秋羲这几日接触下来能感受到他这四位同窗的眼界在清阳县来说都算开阔,而这位赵兄又能不住学舍还有手下可差遣,说明至少是县城的大户人家,想必平日也能听到些县衙的消息。更重要的是赵子升之前很义气地就应下帮他找首饰的事,而且还很快就找到线索,这才是难得的。

思及此处,秋羲没有多犹豫便将原主爹娘意外身亡和他自己的推测告诉赵子升。

“所以贤弟现在是没有证据能证明秋大夫妻可能是凶手?”赵子升听后皱眉问道。

秋羲点点头:“没错,刚才的话只是我根据秋大一家的反常举动推测的,我找那三件首饰也是有想看看能不能发现相关线索的原因在里面。只是那窑姐如果和秋大郎真有关系的话,可能不会愿意透露消息。”

“这反倒不碍事,”赵子升摆摆手,“只要秋大夫妻真和你爹娘的事有关,到时候知县一传召,她又岂敢在公堂上胡说八道。”

秋羲听得明白,所以现在只怕是他想多了,冤枉了秋大和张春花。但这事毕竟牵连着两条人命,他既然发现了可疑之处,不查一查的话自己心里过不去。

“不如这样,”赵子升一拊掌,道,“反正秋大夫妻偷盗你娘遗物的事罪证确凿,先以偷盗之名将他二人拿入狱中,届时便可试试能不能从他二人最终审出你爹娘的事。”

秋羲一听便豁然开朗,一般人谁进过牢狱,衙门里升堂一问,只要他二人真做过就很容易露马脚,这法子比他自己大海捞针地找线索直接得多,也更容易出效果。

“既如此,等院试之后我便上衙门递状纸。”

“贤弟到时候写好状纸直接给我便是,免得你还要苦等放告日,麻烦地很。”赵子升思忖片刻,又朝秋羲问道,“可还有其他蛛丝马迹,这几月我好派人提前去查证一番。”

秋羲见赵子升似乎真的听懂衙门里的弯弯绕绕,索性便把之前找那位老船家打听到的事也一并告诉他,本来他是打算考上秀才之后自己去找当年那名船家的,现在能提前去查证一番当然是好事。

白日里几日照常听先生讲学,散学后,徐弓朝秋羲几人道:“今日出了县试的告示,索性我等不用参加县试,不如去醉鲜楼小聚一番。”

大齐立朝后,开国皇帝为了削减科举开支,下旨修改科举流程。虽则乡试前仍有县试、府试和院试,但上一回通过县试和府试,却未能在院试合格成为秀才的童生,下一回可以直接参加院试。若下一回还未能通过院试,则下下回需从县试重新往上考。

原主虽然是上上届通过的县试和府试,院试时病倒没能通过,但上一届时他正值孝期未能参考,所以秋羲这次可以直接参加院试。徐弓四人则全是上一届通过的县试和府试,也可以直接跳到院试。

大齐的科举时间也和前朝略有不同,乡试每三年一考,逢子卯午酉为大齐的乡试之年,开考时间为当年八月。县试则三年两考,逢子寅辰午申戌为县试之年,每年二月开考。府试和院试则和县试同年,二月县试合格的考生才能参加四月的府试,府试合格的方可参加六月的院试。

这回正逢甲子年,院试和乡试同年,所以秋羲只要顺利通过院试便能直接参加乡试,不用再多等一两年。

“可以,”秋羲笑道,“之前赵兄帮了我一个大忙,我还说要请他吃我独家秘制的火锅,不如一会儿就由我掌厨?”

徐弓几人哈哈笑道:“贤弟的厨艺为兄是知道的,我们今天要有口福了。”

醉鲜楼本就是徐弓家的产业,几人到后便一同去了后厨。

“这边是私厨,”徐弓把秋羲几人带到一间没人的厨房,道,“现在那边大厨房正忙着,没人会过来打扰,贤弟只管发挥,需要什么你跟我说,我叫人准备。”

秋羲在厨房里扫了一眼,发现各种菜肉都有清洗过又切好的,应该是徐弓一早就准备请他们几人过来吃饭,所以让人提前准备好的了。至于缺的几样香料他早有准备,在来醉鲜楼前就从系统商城兑换过,因为数量兑换得少,所以总共只花了三百三十点积分代金券。

“那就有劳徐兄安排个打下手的人过来吧。”

毕竟现在可都是用的柴火灶,没人帮他烧火可不好炒料。

“我来我来!”赵子升不等徐弓说话便率先应下。

“赵兄能行吗?”秋羲一脸怀疑地看向赵子升,这人虽然是个吃货,但怎么看都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哥,还能会烧火?

要知道古代的柴火灶可不比现代的燃气灶,火候一点也不好掌握,他刚穿过来那两天光是琢磨怎么生火就好了很多功夫。

想起自己穿越来的那天因为不会生火做饭还啃过生萝卜,秋羲心里就一阵感慨。

赵子升拍胸口保证道:“小事一桩,贤弟只管交给我。”

等秋羲见赵子升动作熟练地开始生火,他有些诧异地多看了两眼,随后便放心地开始炒火锅底料。

徐弓三人也都没离开,而是站在一旁满脸稀奇地围观。

只见动作利落地倒油下锅,油热后加入早就切好的葱姜蒜,只是葱姜蒜刚一下锅,油锅里就开始噼啪作响。

秋羲之前虽然在《菜谱大全》里学过怎么做火锅底料,但这还是他第一次练手。而且他本来也才刚穿越过来没多久,之前在清溪村时大部分时候都在牛家蹭饭,来县学又有膳房,所以他除了在家煮过粥炒过几回腊肉芹菜之外,就是前两回给柳郁做小馒头。

可以说他目前的厨艺也就纸上谈兵的水平,哪里见过这么大阵仗,所以刚一听到油锅里剧烈的噼啪声,秋羲惊得立时朝后跳。

“贤弟贤弟,你别跑啊,快翻一翻,一会儿该糊了!”赵子升一见大厨跑了,立刻在灶膛前朝秋羲招手。

徐弓三人见了秋羲的狼狈样,哈哈笑作一团:“没想到贤弟还是个新手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