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换瓜 第130章

作者:初云秀儿 标签: 天作之合 爽文 穿越重生

可惜啊,他虽然老了,却不像大臣们以为的那样快不行了,现在揣测他立谁为君,未免操之过急。

不过报喜的宫人还没说完:“但宸妃娘娘这次怀的是双胎,还有一个稳婆正在继续接生。”

嘉明帝:……

你在这大喘气什么玩意!

第一个孩子出来,第二个非常快,很快又有一人跑出来,兴高采烈的报喜:“恭喜陛下!娘娘又诞下一位皇子!”

“什……什么?”

宫人欢天喜地的跪地恭贺:“陛下!娘娘诞下了一对龙凤胎!”

嘉明帝怔愣了一下,突然仰天长笑,老天助他!

几乎同时,嘉明帝拟旨,晓谕天下,册封小儿子为东宫太子,大女儿为福寿宝康帝姬,普天同庆,大赦天下!

当知道嘉明帝突然儿女俱全后,底下的朝臣,真不知道做什么表情。

可事已至此,又有什么办法?

提前站队失败的大臣们,只觉得如丧考妣,而从不站队的则开始庆幸,幸好他们稳住了!

现在皇帝真的生了个太子,大局已定,他们的机会来了!

眼下陛下最介意的,应该就是福王一脉,为了表忠心,立刻有许多大臣上书弹劾。

以往面对福王这个亲弟弟,嘉明帝非常包容,这次收到弹劾书,却是连连申斥,群臣立刻明白了嘉明帝的意思,一时间对福王一系的攻击越来越多,朝堂上一时人人自危。

原本朝中斗争最激烈的是左相右相两拨人,现在又加了一波新进入的“太子党”。

看着群臣重新落入自己的掌中,嘉明帝很满意。

只不过那些需要观望才站队他的朝臣,他即使提拔,心里也始终有个疙瘩,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还是谭爱卿对他忠心耿耿。

后宫传来喜讯,前线又传来捷报,嘉明帝龙心大悦,但谭玉书不在朝中,嘉明帝就开始封赏起他的家人,就在朝中的谭玉卿正好跟着沾光,被破格提拔成起居舍人。

而谭玉书虽远在外地,也通过电报,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

看到这个消息,谭玉书缓缓勾起一个微笑。

古往今来,改革成功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达到权力巅峰,而现在他距离权力巅峰,又近了一步。

烧掉密文,谭九哥正在外面等着他,谭玉书笑着问他:“怎么,回家探亲探的怎么样?”

听到问话,谭九哥第一次有些垂头丧气:“以前我想,等发大财了,就风风光光的找回去,让当初抛弃我的爹娘后悔去吧!可这次我回去,我爹娘已经没了……”

哎,谭九哥也算是谭玉书从小一手养大的,看他这么沮丧,就摸了摸他的小光头。

谭九哥嘴一瘪,顿时哭的更伤心了:“我的哥哥也没了三个,剩下的一大家子,过的也都不好,一群侄子侄女养活不起要卖掉,我就把我的钱都留下了呜呜呜。”

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谭玉书又摸了摸他的头。

然后谭九哥就眼泪汪汪的看向他:“所以老爷,你能多给我发点奖金吗?”

谭玉书:……

有种冤大头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淡定的收回手,开玩笑,结婚后,他哪里来的钱啊,那不都在池兄手里,所以毫不犹豫道:“和你家住持要,你现在是他那头的。”

“可是老爷,住持比你还抠啊……”

谭玉书给了他一下子:“怎么说话呢,干你的活去!”

谭九哥:咦,老爷的钱居然不好骗了?

没办法,只能灰溜溜的去干活。

庄子叔随军后,谭九哥又恢复了自由身,重新出家当和尚去了,现在的任务,是在之丘境内建厄法寺分庙,顺便传教。

不仅如此,他还带来了许多玉米种子,和棉花种子。

玉米种子很适合在之丘种自然不用说,至于棉花,他当初让庄子叔来丹缇种棉花,其实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夹在之丘和北戎之间腹背受敌的日子,实在是不能再继续下去,经常冲进自己家里抢劫的邻居,就该直接把他打怕了,而不是花钱求着他不要来。

北戎游牧民族,滑不留手,来去如风,现在不好打,但之丘怎么也敢在旁边趁火打劫,它以为处在大国夹缝之间,就可以左右逢源了吗?

谭玉书让人在之丘门口种棉花,就是为了引之丘上钩,棉花这种御寒作物,价格是粮食的无数倍,老之丘王贪财好利,不信他不心动。

到时候将棉花种子献给他,再将雍国的粮食低价卖给他,很快他就会发现种棉花比种粮食赚钱。

等大面积种植,粮食产量大减时,再禁止向之丘出口粮食,之丘国内无粮,就是大雍出兵的好时机。

但现在计划还没实施,就直接开打了,原计划就没有必要执行了,这个棉花种子,就成了给厄法寺增加声望的东西,让庄子叔去斟酌棉花的种植数量,不要成为祸害。

棉花种完后,第一个销往的就是之丘,之丘百姓对比黄金还珍贵的棉花自然不陌生,听说厄法寺要将种子送给他们,立刻感激涕零,甚至耕作完后,还会主动帮厄法寺修庙。

看着这些百姓天真的目光,刨除国别,他们其实和大雍的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

但谭玉书从不怜悯敌国,如果想得到他的怜悯,就得成为本国人。

探子传来快报,肃关已经被北戎二皇子攻下!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有些焦急,此次出征,最大的目标就是“黄金之路”,而占据肃关,就相当于将黄金之路握在手中,这可如何是好!

谭玉书却让众人稍安毋躁,攻入城池那一刻,正是最有意思的时候,比如论功行赏什么的。

婆罗休赞坐在帐中,身边的下属看起来忿忿不平:“殿下!明明是咱们死伤无数攻下的肃关,可汗却将它赏给大王子,让咱们继续南进,太偏心了!”

听到这话,婆罗休赞的手指渐渐收紧。

父汗偏心的事,他又怎么会不知道,之前他请求带兵出征,父汗却要亲自领兵,分明是担心他攻下之丘后,“不服管教”。

一路上,让他打最难打的仗,打下来后,却将战果轻飘飘的赏赐给别人。

手下气愤的看着他:“现在怎么办,二殿下。”

婆罗休赞看着远方,那就打!

肃关一破,之丘就如待宰的小鸡,随便杀,他不仅要南进,还要直接杀进王都。

中原人不是想要立八王子登位吗?那他就提前占据之丘王都,从里面自己挑一个新王。

计划进行的比想象中顺利,肃关一战,把之丘人胆子都吓破了,婆罗休赞故意放战俘回去,传播恐慌信息,一路上势如破竹,直入王都。

屠卢可汗也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进军速度如此之猛,直接攻入了之丘王都。

他虽然打心里忌惮这个孩子,时时打压他,可之前话是他说出去的,现在完全不好收回,只能看着婆罗休赞头也不回的扎进了王都。

庆功宴上,这顿庆功酒喝的真是没滋没味。

屠卢可汗郁闷的睡着,不知何时,城中突然响起一片喊杀声,翻身起来,才发现城中不知什么时候杀进来一队军兵。

那一刻,屠卢可汗甚至怀疑,难道是那个逆子造反了吗?

火光中,谭玉书微笑,那您还真误会了。

谭玉书虽说一路打一路安民,但这不代表他真就是来这单纯“解放”之丘人民的。

兵贵精不贵多,这一路以来,他一直在操练着一个三千人的精英军团。

他收买之丘百姓也没有白费力气,本地的百姓给他指了一条只有当地人知道,去肃关的险峻山路。

所以谭玉书就带着这三千人,翻山越岭,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山路迂回过去,直接空降到了肃关附近,趁着夜黑风高,直接一个神兵天将,突入城内。

婆罗休赞一路扫清南路,外无敌寇,肃关又有天险可凭,所以北戎兵守备松懈,直接被突然出现的雍军打蒙了。

谭玉书占据肃关后,截断北戎后路,逼迫北戎军队向南逃去。

于是婆罗休赞刚把陈敬思脑袋砍了,准备进行下一步,就看见他爹和他兄弟们狼狈的逃窜到这,大声指责他为什么进军这么急,以至于肃关失守。

婆罗休赞:?

不得已,婆罗休赞又返回去,在城下大骂雍军为何撕毁盟约,攻击盟友!

谭玉书非常诚恳的道歉,当时天太黑了,没看清是盟友,他还以为是叛王陈敬思的手下呢。

婆罗休赞:……

那你把肃关还给我啊!

谭玉书继续诚恳的解释,咱们出兵只是来征讨叛贼的,既然二王子你那么勇,把叛王诛杀了,咱们两国就该让之丘新王登位,撤回本国,新王的人选,他觉得八王子就不错。

婆罗休赞简直快气死了,合着他们打半天,是帮他打呢呗!

谭玉书微笑,抢个龙嘛,别生气,如果生气,他就只能在这里,把这群人都当饺子包了。

如今占据肃关,北戎军队被拦腰切断,他们继续南进,就只能面对之丘军民和雍军。

北戎军行军一向残暴,而雍军却深得民心,这个情形,之丘人会选择站在谁那面,不用说了。

所以,二王子殿下,还要和他打吗?

……

在小太子、和小帝姬百天的时候,西边传来捷报,王师已经直取之丘王都,进驻肃关,扶保八王子登位,全境尽伏。

正所谓双喜临门,嘉明帝笑的嘴都合不拢了,又是一番大赏。

百岁宴上,池砾作为“护国大法师”,也被邀请去给小太子、小帝姬祈福,作为高僧,还得到了抱一下小太子、小帝姬的殊荣。

呵,他真是谢了,好荣幸。

百天的孩子,已经非常烦人了,池砾象征性拿起佛珠,在两个尊贵的小屁孩脑门上晃晃,就算给他们开光了。

小太子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咯咯直笑,想要伸手去抓,见小太子喜欢,嘉明帝就升起讨要的心思。

开玩笑,这是他从谭玉书那抢过来的,这个小屁孩也配要!

直接道:“小孩不能玩珠子,容易塞进嘴里。”

听到这,嘉明帝顿时打消了念头,他的宝贝太子,可一点事不能有!

池砾的目光落在小太子瞪大的眼睛上,目光一暗。

宴席上,池砾谁也不搭理,但也没有人敢怪罪他。

渡厄高僧的俗世遗脉、让陛下有子嗣的大红人、天威将军的朋友、还有最近搞的如火如荼的厄法寺,每一个都不容小觑。

池砾一个人冷漠的坐在那,突然间,视线一暗。

只见元宁站在他面前,笑道:“陛下龙子龙女过百岁宴,为何妙法大师看起来不太高兴呢?”

池砾看向元宁,面无表情道:“那又不是你的孩子,你那么高兴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