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 第229章

作者: 标签: 爽文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穿越重生

  偏偏听秦砚的意思是,这件事儿还成了。甚至秦砚可以毫无芥蒂地说《生于淤泥》是因为谢北杨才得以立项,这不是把《生于淤泥》的荣誉分了一大半给谢北杨吗?

  导演对于自己电影的主导权都很在意,更何况秦砚这个在业内有名的行业暴君,连拍电影都不允许别人指手画脚的人,公开承认谢北杨对于这部电影决定性的作用。

  无论是逢场作戏,还是真心实意,这都有无数可以发挥的想象空间。难道秦砚和谢北杨之间的关系真的好到这中毫无保留毫的程度?

  毕竟今天的关注点还是在这涉及数亿华夏币的池塘基金上,他们只能暂时把这些疑惑给按了下去,很多年之后他们才知道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

  “但是从选定《生于淤泥》剧本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为什么它能够一眼就打动我们。”

  “答案很明显,我们都是被刘大力的故事所感染,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刘大力的故事,从而能够去关注和改善我们国家底层教育的问题。”

  “我想这一点上,我们整个团队都是成功的。《生于淤泥》有没有让大家看到一个自己不曾了解、可以忽略的世界?”

  “不知道我作为一个导演在大家心中是否合格了。”

  讲到的这儿时候,秦砚停顿了一瞬间。每个人都回想起自己在电影院看《生于淤泥》的触动,每个人都在情节的淤泥里,挣脱不得。

  秦砚的语气很平静,没有任何的抱怨。平心而论,《生于淤泥》是一部成功的电影,而现在所以的争论都超越了电影本身的范畴。

  “问题又来了,我作为一个导演,能够通过电影去让更多的人关注。除此之外,我们就不能够推动一部分后续的工作吗?”

  “《生于淤泥》从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我们接下来所有的选择、所有的决定都是朝着这个目的而不断前行。”

  “谢北杨很大胆地对我说道,反正我们也不差钱,拍一部电影来回馈社会吧。”

  “于是池塘基金基本和电影立项,这部电影的投资方只有一个人,区区不才、正是在下。从头到尾,连华砚公司都没有参与投资,就是为了保证我对于资金绝对的掌控权。”

  说到这的时候,秦砚停顿了一下,然后望向谢北杨。其实只是一个简单啊交流眼神,围观者总觉得有一点怪怪的气氛。

  谢北杨说要拍部电影回馈社会,你秦大导演就义无反顾的拍了?你一个人独自投资《生于淤泥》,结果基金负责人的名字写了你和谢北杨两个人?

  一旁的奚芊芊实在看不下去了,偷偷在会议长桌之下用高跟鞋狠狠踩了秦砚一脚。

  奚芊芊这一次是可没有任何的留情,甚至还在秦砚价值上万的皮鞋碾压了一圈,让秦砚感觉到了什么叫做十指连心,毕竟脚趾也算指。

  秦砚还是强忍住自己的表情,把话筒递给旁边的谢北杨说道:

  “那接下来更多的情况,还是让谢北杨来和大家交流吧。”

  谢北杨大概知道了秦砚和奚芊芊两人在桌子下到底发生了多么精彩绝伦的战斗,只不过他强行忍住了自己的笑容,绝对不能在这中严肃的场合笑出声来,心情也越发的放松了。

  其实现在远还没有到原定计划之中谢北杨进行介绍的部分,但今天所有的发言稿都是他和秦砚私下精心准备,所以他很清楚接下来要该说些什么。

  谢北杨表情从容而正经,不知道为什么让人突然把他和一旁的秦砚重合起来,明明他们两个人在五官上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看到其中的一个人,总能联想起另一个。

  “就如秦导所说,《生于淤泥》在立项之初就有过很多的争论,和大家想的一样,这是一个偏文艺的剧本,在很多人眼中并不适合秦砚导演。”

  “甚至从一开始,秦导就没想通过《生于淤泥》赚钱,他想拍一部纯粹的文艺片,一部足以什么时候回过头来看,都不会过时的电影。”

  “按照秦导原本的想法去拍,这应该会是一部更符合电影节审美,更像文艺片的电影。”

  “我当时和她说,这部电影一定要赚钱,不仅要赚钱,还得狠狠赚一大笔钱。然后再把这笔钱拿来去赞助那些因为出生而没有办法跳出原本阶层的孩子们。这是远比电影本身更有意义的事情。”

  “一开始我说的是直接捐赠给国内比较大的基金。但后来这个决定被秦导给否决了。”

  说到这儿,谢北杨似乎想起了什么特别好笑的事情,嘴角有了明显的弧度上扬,这个笑容实在太惊心动批,整个发布会的现场瞬间有些躁动:

  “秦导研究了国内的公益基金,发现并没有哪个基金是百分之百专业对接基层教育。”

  “我当时就反驳他,XX基金、YY基金不都是农村教育基金吗?”

  “秦导当时特别理直气壮,算了,这句话我说不出那种气势,还是请秦导亲自重演一遍吧。”

  秦砚还在一边偷偷扭脚,刚才奚芊芊给他那一击,可真不轻。结果谢北杨突然抛过来这么大一个难题,秦砚也免不了愣了两秒钟。

  这个桥段还真不在他和谢北杨预演的安排中,但前段时间在家里避风头的时候,谢北杨经常模仿他说话,说秦砚当时特别的威武霸气。

  “威武霸气”哪里是什么称赞,明显就是调侃。早上一遍,晚上一遍,把秦砚一张老脸给羞得通红。

  秦砚给了谢北杨一个恶狠狠的表情,言下之意是晚上回去你给我等着。

  虽然对谢北杨是唯唯诺诺,但秦砚面对记者们那可是重拳出击,他语气里也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说道:

  “我当时就和谢北杨开个玩笑,大家也不要当真。”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秦砚要岔开话题,而流露出失望表情的时候,秦砚一本正经地说道:

  “算了吧,一次性捐几亿给这些基金,他们很有可能被全国人民监督。想了想,这些公益基金也不容易,就不要给他们添麻烦了。”

  听到秦砚特别正经地说这些话,台下的记者们都快崩溃了。

  秦砚这些话听起来特别拗口,但只要自信一听,都知道秦砚这是在讽刺国内基金的乱象。

  虽然秦砚说得都是实话,但他这胆子也太大了吧。这不是把搞慈善基金那些人也给得罪了?

  不过看看秦砚说这些话时候的自信,再想想秦砚这次捐款的金额,貌似他的确有这个资格。

  好不容易把这个问题解决,秦砚立刻又把话筒丢给谢北杨。

  “所以大家也看到了池塘基金的成立时间,基本是和电影立案在同一时间确定。”

  “当时秦导提出的方案是,所有演员的片酬一切照旧,他作为电影的全权投资人,由他一个人负责资金问题。”

  “我当时就直接骂秦砚导演说他不要脸,一个人想要独占所有的好处。所有人都只知道他所作出的努力,完全忽略了我们这些演员。”

  “我就和他讲道理,只要演员愿意,可以捐赠自己的片酬。”

  “当时我完全是站在我作为男主演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后来还是秦导提出了片酬加票房分账的制度,固定片酬不允许捐赠。”

  “大家可以自己了解下《生于淤泥》的固定片酬是否符合基本市场水平。”

  谢北杨说起他和秦砚之间争执的事情就已经足够搞笑了,前场本来有些严肃呆滞的氛围立刻变得活跃起来。

  奚芊芊还有电影另外几位主演,也继续发言。

  高德胜是剧组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更是直言不讳的说道:

  “当初其实拿到这个剧本的时候,我还有一点点的不满,那是已经秦导修改过后的版本,不是王编的原始版本。”

  “商业片又不够商业,商业片里非要搞个严肃的主题。说是文艺片,又偏偏设置些深沉的剧情,摆明了想要赚票房钱。我知道它肯定会获得成功,但这个剧本对我吸引不是特别的大。”

  “后来秦砚亲自来找我,给我解释了他这么做的原因我立刻答应了他。”

  “我这个人一直特别幸运,出生于农村能够成为一个演员,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在太幸福了。我比任何人都知道我是多幸运才走到这一步,我有太多童年的伙伴,干了一辈子的农活。算了,这些事儿就不说了……”

  “秦砚还是太过分,我当时都给他说了把全部片酬捐给公益基金,他死活不答应。最后他还是拗不过我,最后分账票房多给了我一个百分点。”

  说到这儿的是,高德胜老爷子一脸的骄傲。

  高德胜一直在在抱怨秦砚,但谁都知道这是高德胜在为秦砚站台。

  虽然高德胜没有获得过什么影帝这样的国际大奖,但他可是获得过国内华语三大电影节终身荣誉。他特别爱惜自己的羽毛,如此义无反顾为一个导演、为一部电影站台,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所有人看到这里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生于淤泥》这件事尘埃落定了,明显是秦砚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无论是知道整个针对于秦砚舆论的业内人士,还是不明所以的观众,这一刻都在为秦砚的魄力而感觉到惊讶。

  虽然谢北杨、奚芊芊、高德胜他们都在说,自己从秦砚手中获得了一部分票房分账,但谁都知道秦砚这么做,其实是为了让这些演员不被诟病罢了。

  而且这件事情对于演员们来说肯定也有好处,基金规模如此庞大,肯定免不了各中各样的活动。

  从最现实的角度而言,绝大部分演员绝对不会嫌弃这中抛头露面的机会。

  至于像高德胜一些老戏骨,按照他们现在的江湖地位,已经完全不需要这些虚名帮。他们愿意参演,除了对于剧本的喜爱外,是真的希望能够做点慈善。

  当然现场也有记者立刻提出自己的质疑,说道:

  “秦砚导演,也不是怀疑你。就和你说的,国内基金经常出现丑闻。你如何保证自己的池塘基金能够切实落到实处,而不被挪作他用呢?”

  只能说这个记者能有多么恶心就有多么的恶心。

  当他提玩这个问题后,他周围的同行都露出鄙夷的神色。还生怕别人看不出来你是和秦砚有仇是吧,问些这么愚蠢和歹毒的问题。

  大家都觉得哪怕这个时候秦砚直接拒绝回答问题,他们也可以理解,对方明显就是居心叵测。。

  面对方的逼问,秦砚没有丝毫犹豫,他直接说道:

  “我们的池塘基金虽然是独立运作,但是池塘基金的管理和资金流向在前期都会通过眉秀基金进行展示和监督。”

  “眉秀基金,就是我所知道的那个眉秀基金?”

  “我觉得秦砚不可能拿这中事情开玩笑,他竟然敢当着所有的人的面说,那就应该真的是腾辉集团名下的眉秀基金吧。”

  没办法,谁让眉秀基金的名气实在太大了呢。这可是华国国内目前排名前几的基金,而且社会公认最值得信任、最清廉的公益基金。

  不过很多人都很好奇,秦砚是怎么和眉秀基金搭上关系的。眉秀基金声名在外,管理办法却无比严苛,连资金捐赠都不曾公开募集。

  每年想要和眉秀基金合作的企业、公司、名人多了去了,都希望通过眉秀基金赚名声。

  基本上都直接眉秀基金拒绝,只有控制权绝对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保证基金不受任何人的干预。

  这个时候已经有网友说道:“你们忘了秦砚和腾辉影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吗?”

  “而且这一次秦砚两部电影的国内发行权,可全部是给了腾辉影业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一损共损、一荣共荣的关系,当然会互相帮忙。”

  这个说法很快就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认可,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仅仅只是皮毛。

  事实的真相是,这个名为“眉秀”的慈善基金,其实从头到尾都是谢北杨的母亲在负责管理。

  这中间还有一个趣事,当年谢北杨的母亲开始做慈善的时候,她特别相信国内的各中公益基金,她都是直接捐钱给这些公益基金。

  后来她发现自己所拿出去的钱可能只有不到1/10才能真正进入那些需要的人手中,这让潘眉秀特别的生气。

  直到谢楠也逐渐独挡一面,还有她的老公依旧年富力强,潘眉秀便选择了直接将手中大部分的工作给放下,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

  接下来那几年在潘眉秀的亲自监督和不计成本地做慈善,眉秀基金可以说是越来越出名。

  所以当初秦砚和谢北杨决定创办池塘基金的时候,来谢北杨第一时间就找上了自己母亲。

  这家小儿子平时很少找自己帮忙,当听到这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潘眉秀甚至恨不得亲自来帮自己儿子打理基金。

  后来还是在谢北杨的极力劝阻之下,停止了这个想法,如果潘眉秀都亲自出来帮忙,那么谢北杨的身份恐怕就真的藏不住了。

  与此同时眉秀基金之所以叫“眉秀”,因为这是一个仅仅针对于女性的基金。

  所以最后商量的结果才是由眉秀基金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项目组,帮助池塘基金前期的建立和运行,而等这一切走上正轨后再撤离。

  所有必要的信息都已经公布,发布会在几个在秦砚和演员们的介绍中落下帷幕。

第136章 狂妄

  在秦砚和谢北杨宣布要池塘基金存在后,网上立刻引起了一片的热议。尤其是对《生于淤泥》最终票房的预测,成为了当下最火热的话题,其根本是为了推测秦砚最后会捐赠多少钱。

  “池塘基金!天生带着奇迹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