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 第213章

作者: 标签: 爽文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穿越重生

  “可是《地球要塞》现在已经没有谢北杨参演了,你们难道就没有人想去看谢北杨的表演吗?这可是康城电影节的影帝,而且还有评审团大奖的证明!”

  “虽然我也知道《生于淤泥》拍得很好,但是康城电影节的类型我是真的欣赏不来呀。”

  “你们不相信别人,难道还不相信秦砚和谢北杨。”

  就在影迷们兴致勃勃、议论纷纷的时候,影业公司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反映最快的当然是电影发行公司们。

  无数公司都渴求成为两部电影的发行商,然而这一次全球发行公司的大赢家就只有两个。

  一个是这几年不断扩张的腾辉影业,依托于实业和地产,腾辉影业除了发行业务还拥有一定数量的实体院线,可以说是迅速崛起的新巨头。

  两部电影的大陆发行权,秦砚都交给了腾辉影业。

  腾辉影业的实力并不是最强的,起码院线数量就不够多。但是腾辉却给了秦砚最优惠的分成与排片率。

  这让其他的院线来找华砚公司谈判的时候,气势上就弱了一头。

  绝大部分电影上映、拍片的时候,在院线面前都和孙子一样,求爷爷告奶奶,然而在秦砚面前,这些院线公司却无可奈何。

  因为腾辉打定主意和秦砚站在同一战线,虽然腾辉的院线占比并不高,但只要划开这个口子,其他院线公司就没有办法压迫秦砚了。

  否则到时候只有腾辉影业上映秦砚的电影,其他院线恐怕会被愤怒的影迷们立刻攻占。

  在这两部电影在国际上的放映权就有一点微妙了,将由华纳公司进行代理安排。

  除了北美院线由华纳公司直接负责外,包括欧洲、太阳国、棒子国、恒河国的院线也需要与华纳公司交接。

  华纳影业,当之无愧最大的赢家。

  很多人都很好奇秦砚为什么会给华砚这么好的条件。

  他们不知道这些都是秦砚当初和华纳公司反复争取后,才签下的合同。这也是秦砚为了让华纳配合他的计划,不得已做出的让步。

  其实按照华纳公司的想法,他们希望《生于淤泥》能够早一点确定上映日期,以便于进行宣传。

  当时秦砚找上华纳,提出了要一直隐瞒上映日期,然后和《生于淤泥》一同上映的时候,华纳公司的反对态度相当明确。

  谁都看得出来,秦砚就是想通过《地球要塞》给《生于淤泥》拉票房。

  《生于淤泥》在华纳眼中,一开始可以说没有任何的价值。哪怕华纳高层都看过《生于淤泥》,他们的评价也没有多大的变化。

  因为《生于淤泥》完全是一个华国本土的故事,又是原创剧本,没有任何的特效要素,剧情也不是灯塔国所喜欢的刺激惊险,而是略带深沉的文艺片。

  总而言之,没有任何的票房号召力。

  虽然灯塔国好莱坞影业公司每一年都会拍摄文艺片,并且每年还有无数的电影要冲刺奥斯卡、三大电影节。

  但是每个电影公司心中都很清楚,他们拍摄文艺片就是为了给自己攒名声。没有人会期待这些电影能够带来多大的票房利润。

  让《生于淤泥》这样一部在海外没有任何市场基础的电影同时上映,这明显就是在瓜分《地球要塞3》票房和热度。

  万一《生于淤泥》的质量不行、市场反应不佳,有很多人看了《生于淤泥》之后,甚至有可能会对《地球要塞3》产生怀疑,平白丧失大量的路人票房。

  对于秦砚的提议,华纳公司当然是坚决反对。

  要知道《地球要塞》他们才是有投资方、有更高的利润分成比。

  而《生于淤泥》早就已经完成拍摄和制作,他们再怎么在票房分账上抬高比例,也不绝对比不上《地球要塞3》。

  当然秦砚也提出了,如果《生于淤泥》真的能够获奖,对于《地球要塞3》的票房也有加强作用。

  但是华纳公司作为一个商人,他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去赌博。现在怎么看《地球要塞3》的票房都已经基本稳定。

  除非秦砚直接分润10%以上的票房份额给他们,他们才会考虑。

  秦砚同样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双方就这样僵持住。

  反正华砚咬住秦砚必须要征得他们的同意,才能延缓《地球要塞3》的上映日期。

  这就是为什么秦砚一向不喜欢让其他公司参与电影投资的原因,不仅仅是利润的分成,更多还是彼此之间的博弈。

  每个人都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反而会错失良机。

  最后华纳答应秦砚的条件,并不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可能双赢的结果,而是秦砚提出了他们没有办法拒绝的对赌协议。

  宣传和上映都按照秦砚给出的方案实施,最后根据《地球要塞3》的全球票房来确定分账比例。

  如果要是《地球要塞3》拿不下10亿美元以上的地球票房,秦砚让出一定的额外票房比例给华纳影业,最高的分账比例高达40%!

  这样的条件让华纳影业也甘愿和秦砚坐在赌桌上,来一场豪赌。

  每个人都知道《地球要塞3》备受瞩目,但也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敢说自己能够拿到10亿以上的美元票房。

  所以在反复商量后,华纳影业接受了秦砚的条件。

  当然华纳也足够精明,他们提出了额外的条件,那就是《生于淤泥》的海外放映权必须交由他们华纳负责。

  万一《生于淤泥》真的市场反应特别理想,给《地球要塞3》带来了正面效应,因为对赌协议,他们同样也会降低自己的分账比例。

  不过这代表《生于淤泥》肯定会获得票房和奖项上的双重成功。

  如果拥有《生于淤泥》放映权,华纳可以降低自己因为对赌协议而受到的损失。

  对于这些严苛条款,秦砚也没有过多考虑,就直接答应了。

  如果秦砚与华纳之间的合同泄露出去,恐怕很多人会觉得秦砚大脑有问题。

  风险太高、收益太低。

  但秦砚敢做出这样的选择,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对于自己的两部作品足够自信。

  的确秦砚自认《地球要塞3》和《生于淤泥》都不是绝对超越时代的作品,从质量上而言有还很多对手,但是秦砚却能够断言他们能获得市场的成功。

  灯塔国刚刚经历了金融危机,无论根据口红经济理论,还是对于历史的认知,今年北美的票房都会逆势上扬。

  而华国的GDP持续增长,国内票房也将迎来新的峰值,民族意识正盛,《生于淤泥》大有可为。

  他相信《生于淤泥》哪怕是文艺片,也能够带来足够的关注度。他同样也相信,无论如何《地球要塞3》最后的全球票房一定会超过10个亿。

  这是秦砚两辈子经验带给他的财富,谁都无法比拟。

  在得知了《地球要塞3》和《生于淤泥》即将要上映的消息之后,其他原计划上映的电影立刻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绝大部分电影的负责人对着空气一顿怒骂后,纷纷选择了将电影撤档或者调整档期。

  尤其是投资比较大的商业片,他们都选择了避开7月15到8月这一段档期。

  按照惯例,电影上映的前两个周票房最强劲。他们心想让出两个周的时间,总能够避过风头吧。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是秦砚给他的第1波“惊喜”。

  在确定《地球要塞3》和《生于淤泥》的上映时间后没多久去,华砚公司便宣布了《新新时代》电影,也就是由华砚公司投资、秦砚担任制片人的第一部 电影,的上映时间。

  在8月1日!

  一般电影的上映时间都是一个月,正好占据了暑假档的后半程。

  这一部电影并没有卖到国外,因为《新新时代》的演员在全球范围内根本没有任何的名气,再加上内容也是华国人才能理解的笑点。

  秦砚也不准备去国际票房市场自取其辱,把更多的宣传放在了国内。铺天盖地的宣传,宣传投资比《地球要塞3》两部电影犹有过之。

  不得不说,“秦砚”这块金字招牌真的有用,只要7月15日的两部电影不崩盘,绝对会有大量的观众愿意去尝试《新新时代》。

  这下很多电影都在骂秦砚,实在欺人太甚。这不是要对他们赶尽杀绝吗?不过骂归骂,很多电影立刻调档至九月,甚至是十月的国庆档。

  表明了不想和秦砚硬碰硬,这就是秦砚的恐怖,以绝对的电影质量与名望碾压市场。

  也有些电影不信邪,《地球要塞3》两部电影自己撞不过,一个《新新时代》也要让步?

  那以后是不是和秦砚沾边的东西,都得绕着走了?

  很多媒体甚至直接评价道“七月院线上的电影更好看,而八月院线外的战斗更好看。”

  《新新时代》今年2月份杀青,4月份就已经完成制作了。而且内容相当轻松,审核方面没有遭遇任何的困难。

  《新新时代》本就计划在今年的暑假档上映,作为一部喜剧电影,肯定会有很多年轻人趁着暑假一起走入电影院。

  秦砚也想过如何给《新新时代》增加更多的热度和关注度,但并没有让《新新时代》同样在7月15日上映。

  毕竟和《地球要塞3》、《生于淤泥》比起来,《新新时代》的演员都名不见经传,起码在谢北杨、奚芊芊、陈令锋面前没多大的存在感。

  另外一方面《新新时代》也没有任何国际奖项的加持,如果强行去7月15日凑热闹,很有可能会被两部电影碾压,毫无存在感。

  或许《地球要塞3》两部电影能够给《新新时代》带来一定的票房收益,但无法让《新新时代》得到一个客观的评价。

  这并不是秦砚的计划,他想让“秦砚出品”逐渐转变为“华砚出品”,最后建立起质量的导向。

  在考虑了很多问题之后,秦砚还是决定让《新新时代》单独上映。

  本来就应该在假期上映的电影,秦砚也不可能为了避嫌,把它给放到春节档去。

  所以三部电影同时霸占暑假档,真的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对于其他电影而言就是无妄之灾了。

  ————

  在地球的另一端,在万众期待之中,《地球要塞3》和《生于淤泥》开启了预售。

  孔修明和卡尔两个人已经约好7月15日去看电影,两个人现在又遇到了纠结的事情。

  他们两个人现在都算是秦砚的忠诚粉丝,相对而言卡尔更喜欢科幻片儿一点儿,而孔修明更想看看在康城电影节上大出风头的华语电影《生于淤泥》。

  当然两个人都已经决定到时候要连续把两场电影全部看完,否则今天也不会出来彻夜排队买票。

  只不过在到底先看那一部电影上,二人出现的一点小小的分歧。

  这一次《地球要塞3》和《生于淤泥》的宣传攻势,可以说是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每一年三大国际电影节获得能够得奖受到关注的电影也不少,但实际上当真正进入宣传期和排片期,绝大部分的电影都会被市场、被院线轻视。

  毕竟它们都是文艺电影,毕竟它们都赚不了多少的钱。

  但这一次《生于淤泥》的宣传力度却格外的夸张,基本上只要《地球要塞3》上映的电影院,《生于淤泥》都会有拍片。

  其实这也是秦砚和华纳影业不断沟通的结果。

  秦砚需要人为创造一个奇迹,让《生于淤泥》作为一部纯粹的华语电影,依然能够走上国际的舞台。

  想要有这样的结果,可不单单是电影拍得好、导演演员有号召力就能做到,必须要有院线的大力推广。

  秦砚当初在和华纳谈条件的时候就已经约定好,如果《生于淤泥》能够在康城电影节上获得目标中的奖项,那么华纳公司就得在全球院线上大力的推广《生于淤泥》,并且排片率有明确的最低标准。

  当然华纳电影公司也完全不亏。

  首先现在《生于淤泥》、《地球要塞3》电影的基本票房已经能够得到保证的情况之下,《生于淤泥》电影全球上海外发行都由华纳公司自己所把控,《生于淤泥》的票房越高,华纳的分成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