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导演 第185章

作者: 标签: 爽文 娱乐圈 业界精英 穿越重生

  王长勇这绝对是谦虚的话,他的作品又不是第一次被改变成影视剧了。之前他写的一个现实题材的剧本,已经被改变成了电视剧,而且还在上星卫视上播放。

  演员对于《生于淤泥》而言有多重要,他一清二楚。

  他心中绝对有自己心意的角色,只不过王长勇也是个人精,他早就听说过秦砚对于演员的挑剔,所以保留了意见。

  如果是其他的剧本,秦砚绝对不会这样慎重询问编剧的意见。

  从拍摄电影开始,秦砚对于每个角色的演员选择,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秦砚是真的尊重王长勇,也尊重这个剧本,他才会主动和王长勇聊起这些敏感的问题。

  在全球范围之类,除了拥有着《哈利波特》那样超级大IP的罗琳,她可以任性要求电影主要角色必须用日落国的演员外,绝大部分的编剧对于选角其实没有多大的发言权。

  很多时候,剧本卖出去,就不再属于编剧。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刚刚把情绪收拾好的谢北杨,突然开口说道:

  “王老师,如果可以的话请让我来演‘小刘’这个角色吧。”

  “小刘”也就是《生于淤泥》中的主人翁。

  今天谢北杨专程和秦砚一起来办公室,就是因为他早就看上了《生于淤泥》中的主人翁。

  之前华砚举行剧本征集与评选,作为整个计划的提出者,秦砚当然会亲自审阅、打分。

  秦砚把这些剧本拿回家后,谢北杨闲来无事开始翻着剧本。他很想知道秦砚的编剧培训班成果如何

  秦砚当时还打趣说道:

  “你接下来的工作不是还没定下来吗?要不在这里面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剧本,万一看对眼了呢?”

  自从《地球要塞2》中的沈楚楠死亡后,所有华人导演都知道谢北杨不会继续拍摄《地球要塞3》。

  于是剧本如雪、纷至沓来,谢北杨的经纪人在春节期间也收到好几个剧本。

  至于为什么不联系谢北杨,还不是因为谢北杨跟着秦砚学“坏”了。在非电影宣传期间,根本找不到人,哪怕是业内的导演也很难找到他。

  不管外人如何评价谢北杨的演技,他们这些导演看得可太清楚了。谢北杨的演技在年轻演员中,绝对是名列前茅。

  更重要的是谢北杨的票房号召力,实在是太可怕。

  《地球要塞2》下映之后,便立刻有无数影迷,在网上哭喊着让谢北杨赶快拍下一部电影。

  甚至到今天为止,每天都会有人在网上提出“谢北杨下一部电影演什么啊?”、“为什么还没有谢北杨的消息啊!”等类似问题。

  谢北杨现在手中可以供他选择的剧本实在太多了,只不过出于各种考虑,谢北杨一直没有定下来,秦砚当时便这么随便说了一句。

  谁知道谢北杨在这堆剧本之中,还真就一眼相中了《生于淤泥》。

  看的时候,谢北杨就哭得稀里哗啦。

  其实谢北杨从小就在家里人的呵护中长大,社会阅历真的不深,他对于社会底层的确缺乏了解。

  但文字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将读者带入一个从来不曾经历的世界里。

  谢北杨当时就对秦砚说自己很想拍这个剧本,哪怕这个剧本这一次在华砚不能立项,卖给其他导演,谢北杨也愿意拍摄。

  《生于淤泥》的确很吸引秦砚,但是让秦砚立刻下定决心拍摄,谢北杨对于秦砚的影响不可忽略。

  这也是今天谢北杨为什么要跟着秦砚来公司的原因,谢北杨希望能够当面和王长勇交流,能够得得到王长勇的认可。

  王长勇听到这句话是更加的高兴,他没有想到能够让秦砚当导演,还能够让谢北杨这样的演员当主角,这样《生于淤泥》的曝光度就更高了。

  对于王长勇而言,《生于淤泥》的质量最终如何,他真的不在意,他只在意能否让更多人去关注这个社会问题。

  更何况,谢北杨的确是他心目中首选的男主演,只不过他自己都不抱有任何的希望。

  否则他看到谢北杨在秦砚办公室的时候,也不会如此的意外。

  在国内20多岁的男演员中,关注度最高的演员肯定就是谢北杨。但是王长勇也知道谢北杨现在的身价有多么的夸张。

  别看谢北杨在《地球要塞》之中只是男二号,但他现在的片酬可是七位数美刀,再加上最后的票房分红,谢北杨的片酬已经能够打败国内绝大部分的一线影后、影帝了。

  要国内大多数的文艺片投资也就几百万,一个演员的片酬超过一部电影的投资,谢北杨真的是王长勇不敢奢求的主演。

  这个时候,谢北杨说自己要主动参演,王长勇怎么可能不惊讶。

  而且就像当初的秦砚去港城请七爷做武术指导时候遭遇的各种规则一样,像谢北杨这种咖位的角色也不可能屈身去降低身份去拍一个不见经传的电影,除非这部电影拥有秦砚这样最顶尖的导演。

  王长勇越想越兴奋,忍不住拍了拍手说道:“太好了,你们算再让我再等两年我也愿意。”

  这一切都很美好,除了秦砚短时间内没有任何空闲的时间外。

  秦砚突然摇了摇头,很认真地说:

  “王老师,我会尽快协调时间的。”

  “可是秦演你现在的工作已经如此忙了,你哪里还腾地出时间出来拍《淤泥》啊。”

  “您可别为了赶时间拍《淤泥》啊,这个剧本的难度可不小。”

  在王长勇看来,《生于淤泥》中间主人翁的情绪转换太明显,拍摄时间最少也得四、五个月。

  前几天公司内部才决定,秦砚担任两部电影的制作人,还有即将开拍的《地球要塞3》。

  所有人都知道,秦砚根本不可能根本不可能抽出四、五个月的时间。

  就算可以,那秦砚也应该为《后羿》执导,而不是《生于淤泥》。

  秦砚虽然在和王长勇对视,但他转了转手中的茶杯,看得出来秦砚内心也不平静

  “就像您说的,我们的确能够等,但是社会上那些小孩子已经等不了。”

  “而且想要让《生于淤泥》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电影质量就必须要过关。这不是我当导演,或者谢北杨当主演就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电影最后的质量不理想,不仅没有办法达到宣传的效果,反而会让观众对于这个社会问题同样产生反感。”

  因为电影拍的不好,所以这个社会问题不存在;电影就是打着思想深度的旗号,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实质内容……

  秦砚都可以想象如果《生于淤泥》没有拍好,会找来多少的争议。

  而想要达到最完美的效果,那这部电影真的不能再等下去了。尤其是谢北杨要担纲男主演,更得抓紧时间。

  毕竟现在谢北杨也已经24岁了,虽然皮肤天生细腻,状态足以让大多数的女星羡慕,再加上谢北杨经纪人天天敦促谢北杨保养皮肤,谢北杨的身体状态相当完美。

  现在让谢北杨演出一个十、七八岁年轻人没有问题,更何况剧本中主人翁的年龄跨度从16岁一直到24岁,实在太适合谢北杨了。

  但如果等两年再让谢北杨拍电影的话,谢北杨的年龄肯定也会距离主人翁的形象越来越远。

  再加上以谢北杨现在的成长速度,2年的时间,足以让谢北杨看到这个世界更加光怪陆离的一面。

  哪怕是秦砚也没有办法保证谢北杨还能保持现在他身上拥有的青涩少年感。

  青涩少年感,是秦砚认为谢北杨最适合出演《生于淤泥》主人翁的原因。

  除此之外秦砚也有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思,那就是他想要让谢北杨拍好《生于淤泥》。

  这是一个潜力极大的剧本,如果谢北杨拍得好,真的能够一“片”封神。

  至于为什么秦砚不考虑邀请其他导演来执导,秦砚的确很喜欢《生于淤泥》这个剧本不错,但也没有爱到非它不可的地步。

  而且肯定有比秦砚更加适合《生于淤泥》的导演,毕竟很多导演的人文素养、底层视野,哪怕是秦砚也比不上。

  但没有人会比秦砚更加适合“由谢北杨担纲男一号” 的《生于淤泥》。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导演,甚至没有任何一个人,比秦砚更了解谢北杨的闪光点与魅力。

  秦砚确定自己可以通过一个个镜头,将谢北杨的魅力完美表达。不仅仅是谢北杨的外貌,也包括谢北杨那颗璀璨的赤子之心与一直被低估的演技。

  哪怕自己再忙,秦砚也不能错过对于谢北杨如此重要的《生于淤泥》。

  王长勇有些好奇的问道:“那秦导,准备什么时候开始拍呢?”

  秦砚沉默了片刻:“只要主要演员能决定,我们从4月就开拍,争取90月份杀青!”

  《生于淤泥》的地理跨度并不大,秦砚有信心把它给控制在4个月内。

  而且秦砚在国内拍《生于淤泥》的同时,还可以给国内的另外两部电影当制片人。

  国内的工作一完成,秦砚就可以直接去灯塔国开始拍摄《地球要塞3》。

  这是秦砚理想中的安排。

  这个回答,哪怕是谢北杨也彻底愣住了,因为这和他们之间的计划完全不一样。

  但谢北杨并没有当场开口,选择了沉默倾听秦砚与王长勇的交流。

  虽然秦砚北杨和王长勇聊天的时候慷慨激昂,已经表明了自己会竭尽全力去拍摄《生于淤泥》。

  但是等把王长勇送走之后,秦砚再也没有办法维持自己的形象,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秦砚都在想,自己怎么就突然这么热血呢?理想归理想,一旦有任何的变数,都会带来巨大的麻烦。

  这并不是秦砚做事的风格。

  谢北杨也看出了秦砚的疲惫,反正办公室也不会有人突然闯入,他直接坐到秦砚身边,帮秦砚揉了揉肩膀。

  这段时间秦砚伏案工作的时间太长了,谢北杨经常看见秦砚耸肩,他也学了一些按摩的手法。

  虽然按摩很少舒服,让人沉默,但是秦砚需要可不是这个,他陡然睁开眼睛,把谢北杨抱入怀中,他说道:

  “我是不是太鲁莽了。”

  “你知道就好。这和我们之间讨论的结果完全不一样。”谢北杨也没有推开秦砚,如果这样能够让秦砚放松一下,别说是拥抱,其他任何事情他都愿意做。

  其实关于《生于淤泥》的拍摄时间,二人早就讨论过。

  秦砚曾经拍过那么多的文艺片,看到这样优秀的剧本自然也会见猎心喜。

  更何况他这辈子就是一个孤儿,成长在福利院,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他们这些被遗弃的孩子,生活在怎样的泥淖之中。

  他们根本就没有努力学习,跳出底层的想法。

  因为从小他们就没有机会接受常规的教育,他们哪里知道教育有多么重要,。

  现在秦砚都还记得,和他同在福利院的小孩儿,每天所期待的就是做游戏、发零食,而不是刻意改变他们人生的教育。

  所以秦砚对于《生于淤泥》的感悟比绝大部分人都要更加的深刻。

  但是一想到,可能会耽搁谢北杨最合适的机会,秦砚才忍痛建议道:

  “多好一个本子啊,要不要我帮你找个导演?”

  这个剧本来就优秀,再加上秦砚绝对不会吝啬投资,不会进行任何的干预。《生于淤泥》肯定可以找到特别优秀的导演。

  这也是最合适的选择。

  谢北杨当时下意识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