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鱼百百
金元也有些担心,“或许顺子哥这几天就回来了呢。”
白氏又常去观音庙求平安去了,还请了平安符回来,家里人都给带上一个,杨顺的等他回来也给戴上。
虽是今年的头一场雪,但下得比头几年都大,稀稀落落地两天都没停,都没过鞋面了。
金元正在屋里读书呢就听见了动静,“干娘,我回来了!”
金元还以为是幻听呢,又捧起书本又读了起来。
“干娘,小翠姐,金元!”
金元赶紧从屋里跑了出来,一出来果真院子里站着个人,不是杨顺还是哪个呀!
只见杨顺穿着厚厚的袄子,头上带着搭耳帽,脸都有些黑了,笑得一排牙都露了出来。
“顺子哥!”
白氏和小翠在屋里打络子呢,听见动静也出来了,白氏快步走了过来,朝着杨顺胸口就是两拳,“你这孩子,说是十天半个月,怎滴去那么久!”
杨顺笑了起来,“原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回来的,回来又拉了些皮货,路上卖卖就回来得晚了。”
白氏忙拉了杨顺进屋,金元也跟着去倒热水,这大冬天的风餐露宿的,可是受了苦了。
“金元,去县府割些羊肉回来,给你三哥暖暖身子。”
金元应了一声就要出去,杨顺忙叫住了他,“骡车上有,在背篓里,我回来的时候在县府买好了,金元,去给拿下来。”
金元忙去院子里把东西给拿下来了,只见里面放着满满的吃食,单是羊肉都给买了半扇那么多,另一个背篓里面装着点心白糖这些金贵东西。
“顺子哥,你买这么多!”
金元把两个背篓拖到了屋里,杨顺嬉笑了一声,“挣银子了,可不得吃好点。”
杨顺从怀里掏出银子,满满一小袋子,落在桌子上叮咚作响,“干娘,这一趟可不少赚,我找了去西北方向的商队,那边药材好卖,皮毛又便宜,这一来一回挣了快五十两了。”
白氏拉着杨顺的手,只见手都冻裂了,脸被风吹得也起皮了,白氏心疼地掉眼泪,“你这孩子,回来了可得好好歇歇,这次回来就等年后了吧?”
“干娘,现在生意好做,哪有窝在家里的,年前跑短了还能跑两趟呢。”
杨顺回来带的是皮毛,羊皮袄子,兔皮帽子,还有最贵的狐狸皮,西北方向那边卖的便宜,他还给金元三人还有吕秀才一人留了一条兔皮围脖。
“金元,快些烧火做饭,小翠去请你们先生回来。”
两人各自忙活去了,金元剁下一大块肉准备煮羊汤,杨顺这一路别提多高兴了,虽然天寒地冻的,还要时常睡在野外,但银子落在口袋里的感觉让他痴迷。
他从来没这么高兴过,巨大的满足感充盈着他的胸膛,就连寒冷都挡不住他挣银子的决心。
“干娘,先给老三家送块羊肉,再拿过去二两银子,就说骡车还要用呢,年前给他们送回去。”
白氏拍了拍杨顺的手,出去一趟杨顺好像长大了。
白氏忙去给老三家送银子和肉去了,老三家二话不说给应了下来,反正冬日里骡车放在家里也是放着,租出去还能挣些银子。
杨顺一回来家里热闹了起来,大锅里炖着羊肉,金元手上拿刀麻利地切菜,鸡蛋也给抓了好几个出来,又揉了面出来烙些饼子泡汤喝。
小翠请了吕秀才回来也过来帮忙,吕秀才拍了下杨顺的肩膀,“好小子,原来你是块经商的料子。”
杨顺笑了起来,“运气好。”
几人都来到了灶房,灶房生了火暖和,白氏又特意笼了火盆子取暖,上面煮了茶水给众人喝。
杨顺出去一趟有不少话要说,“往西北边走,那边可跟咱这不一样,我这辈子没见过那么大的草原,再往前个半月就要到西北戍边的地儿了,说不定还能见到咱哥呢。”
杨顺不停地说着一路上的见闻,丝毫不提受得苦,天寒地冻那都是小事,特别是会遇见小毛贼,还有半夜出来的狼。
金元在旁边听得嘴角勾起,时不时问上两句,看杨顺有些邋遢的样子,也知道一路的辛苦。
灶房里,热气腾腾的羊汤端上了饭桌,还有几个菜,杨顺昨儿紧赶慢赶回来了,生怕家里人担心他,饭都没有好好吃,饿了就啃个饼子。
现在好不容易吃上个热饭,一手抓上两个饼子,一手端着羊肉汤吃了起来,“金元,你做饭的手艺见长了。”
金元给他碗里又舀了一勺子肉,“吃你的饭吧。”
杨顺吃得通体舒畅,“对了,我走了这么久了,家里没什么事吧,咱哥来信没?”
金元摇了下头,“没有,好久没收到西北那边的信了。”
杨顺这趟是往西北走的,消息比在这灵通些,“我听说朝廷收回了会州宁州平州五座城池,现在朝廷的兵已经开拔到祖皇帝打下的地方,咱哥应该快回来了。”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高兴,被胡族占领的城池收回来了,那仗岂不是快不用打了,戍边的将士也很快就能回来了。
这是难得的好消息,金元几人都很高兴。
此时远在大西北的草原上,到了冬日枯黄成一片,军队在胡族的地方安营扎寨,今儿又打了胜仗,现在不仅收回了城池,他们都开拔到了人家的地盘了。
营帐内众人也吃着炖羊汤喝着烈酒,“来来来,喝喝喝。”
杨天青坐在首座吃着羊肉,旁边的人给他倒了一碗烈酒,“杨百户,来来来,喝点酒暖暖身子。”
杨天青端着一口给喝了个干净,众人纷纷叫好,短短一年半杨天青已经从小旗升到了百户,在大昭朝虽然武官比不上文官,但杨天青现在也是个妥妥的正六品武官。
他从一名寂寂无名的小兵升这么快,可见其中的凶险,都是拿命来拼,花田村一同出来的人已经折损了好几个人,杨天青给金元写信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这些事。
让村里人晚些知道也好,要不然折损的人家哭嚎,其他人家也跟着恐慌,战争就是这样残酷,就连杨天青肩膀上还透着血痕。
杨天青很得一位童指挥使的赏识,打仗猛不说还识文断字有头脑,这种人放在一堆大老粗里可不好找,杨天青又连连立功,那位指挥使恨不得这是自己儿子。
花田村,自从杨顺回来可就热闹了,听说杨顺出去这一趟挣到银子了,不少村里的年轻人纷纷过来请教,他们花田村的药都是卖给县府,若是自己卖还能多挣些银子。
杨顺被人围在中间,他一副大爷样侃侃而谈,很是得意,白氏给他们端了热茶和零嘴。
杨顺得意地找不到东南西北,“你们不知道,往西北方向去多挣钱,那边在打仗,最缺的就是药材了,好卖得很。”
第86章 086
“顺子,你年前还去不去了,我想跟你一块。”
“顺子哥,带我也去呗,我也想去见识见识。”
杨顺嘘了一声,“都别吵,别吵,金元还在东屋读书呢,那可是我们家日后要当大官的,吵了我家金元读书,我可跟你们没完。”
一帮子年轻小伙赶紧噤了声,现在别管是比杨顺大的,还是小的,都听杨顺,觉得他太厉害了,一个人拉着车药材就敢跟人家跑商队去了。
白氏听见了说道:“没事,金元去他先生家了,你们尽管说就是了。”
众人又热闹了起来,一帮小子纷纷求着杨顺带他们一道去卖药材去,他们也不知道杨顺挣了多少,只知道他挣到钱了,这大冬天的也不能进山采药,那就跟着杨顺出去卖药材呀。
等金元拎着书匣回来的时候,那帮小子都已经走了。
杨顺这几日可过足了威风,见金元回来了一把搂住他的肩膀,“金元呀,你可得好好读书呀,你顺子哥我有钱了,日后我供你读书,我行商,你当官,咱们官商勾结,齐齐把钱赚。”
金元送了他个白眼,“什么官商勾结,你就不会说点好话。”
“嘿,那咋了,咱也是为了过上好日子不是。”
杨顺还真是这么想的,他喜欢挣铜板,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他都想好了,等金元当了大官了,日后给他行方便,那他岂不是挣得更多了!
到时候看谁还敢欺负他们!
白氏听见了也笑着笑头,“书可不是这么读的,让你们夫子听见了少不了又要教训你一通。”
杨顺嬉笑了起来,“那就不让他知道呀。”
白氏敲了一下杨顺的脑门教训他道:“出门在外坏事咱可不能做,本本分分做人,干娘才能放心。”
“干娘你放心好了,我是去经商,又不是去谋财害命的,等我挣更多了的铜板了,别说那洛川县了,咱不住,咱去住俞州府!”
杨顺在家待了十来天就又忙活了起来,又收了一车的药材,这次他本钱多了,还收了不少名贵的药材,同村里的年轻小伙凑了银钱也收了三车药材。
一行人四辆骡车七八个人跟着杨顺走了。
一家人送了杨顺出门,白氏叮嘱他别贪多跑远了,卖完就回来,杨顺笑着说道:“知道了,知道了,对了,金元,你好好读书哈,我走了!”
一帮子人出了村口渐渐不见了踪影。
金元也留在家里安心读书,希望明年能顺利考中秀才,到时候就能跟他夫子一道考举子了。
杨顺第二次出去依旧是踌躇满志,他可太爱做生意了,确切地说他可太爱挣银子了!
这次杨顺依旧找了个商队一道,只是没有走太远,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就回来了,跟着他一道的年轻汉子都挣到了银子。
杨顺再回来的时候更热闹了,这次虽然没有上次挣得多,但带出去的银子也翻了个翻,小一百两银子呢,杨顺突然赚了这么多怎么能不高兴!
杨顺坐在饭桌上得意地说着他的见闻,金元听着有些意动,他还没去过西北那块呢,听说那边走远了就是草原。
“顺子哥,下次我能跟你一道去吗?”
杨顺正坐在饭桌上侃侃而谈呢,哪知道金元突然给他来了这么一句,吓得他直咳了起来,“啥?咳咳咳,金元你说啥?”
金元看着杨顺说道:“我想和你一道去行商。”
饭桌上安静了下来,白氏和小翠都看向金元,白氏没有说什么,只是觉得都是兄弟,杨顺能吃了这个苦头,金元为何吃不得?年轻人出去见识见识也好。
杨顺还在一旁咳呢,小翠觉得不妥,“金元,那西北现在冷得厉害,你明年还要考秀才呢,不如在家安心读书。”
杨顺也说道:“小翠姐说得对,金元我还指望你日后当大官呢,你就别凑这个热闹了,别耽误了你读书。”
金元只是想去看看杨天青现在的地儿是什么样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就想出去见识一些。”
金元少年心性,想一道和杨顺去见见西北的风光。
杨顺拍了一下自己的嘴,“让你胡说,让你胡说。”
都怪他吹牛皮,现在好了,惹得金元非想跟自己一道。
“那个金元,其实出去也没那么好,你看这趟跟着一道出去的二愣子还有狗娃儿,两人出去没走两天呢就开始哭爹喊娘,年前这趟再去两人就不跟着去了,吃不了这个苦。”
杨顺劝了一句,希望金元打消这个念头。
金元摇头,“我就想出去走走,日日读书有些困乏。”
杨顺看向白氏,“干娘,你劝劝金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白氏爱子但不溺子,“金元说得也是,出去走走也好。”
白氏拍了板,杨顺也不在说什么了,金元很是高兴,其实他不咋爱读书,要不是为了能帮着家里,他更希望能做个纨绔小少爷。
杨顺这次打算自己组商队,和村子里的年轻汉子一道,他都跑了两趟了,对路线也熟了,觉得自己走没啥问题。
村里的年轻汉子也这么想,他们人多,这次还有其他村子的也想跟着一道贩卖药材,估计有个七八辆车子,人有个十来个人,这么多人呢怕什么。
跟着人家商队走得话还得给人家银子,他们自己走得话不是能多挣一些。
院子里站了不少的年轻汉子,因为这趟跟着去的都挣到银子了,还有外村的也想跟着一道去,众人在院子里商议何时出发,要尽快走了,他们打算年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