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鱼百百
看着白氏送过来的银钱和束脩礼,激动地举着袖子擦眼泪,“白家娘子,你放心好了,我一定好好教的。”
白氏又领着四人去买了些笔墨纸砚,读书向来是费银钱的,一下午的功夫就出了一两多银子,可把杨顺可心疼坏了,跟割了他肉似的,拨着他的算盘痛心疾首。
“束脩礼,学费还有笔墨纸砚,干娘,都花了一两四钱银子了,这得洗多少件衣裳啊,干娘有这个银钱不如多招几个人了!”
白氏戳了下杨顺的脑门,“你这孩子不会算数,这不一样,如今花上些银钱,这可是受益终身的东西。”
杨顺直撇嘴,“我才不信呢。”
杨顺有些不服气,哪知道日后不仅识字还会拨算盘,更是滑溜了,做生意的时候如鱼得水,那会儿才咂摸出他干娘的苦心。
第二天一早吃了饭,杨天青身为老大,领着一串弟弟妹妹上私塾去了。
白氏很是欣慰送了几人出门,“好好读书呀,花了银子的。”
杨顺现在听不得银子这两字,一听就心抽抽疼,花那么银子去读几句之乎者也,也太不划算了!
金元也皱着小脸和他娘挥手,“娘啊~”
那哀怨凄苦地小模样让白氏差点破功笑出声,“金元,可不许捣蛋,快去吧。”
不就是读个书,瞧那小模样,整得跟生离死别似的。
水边浆洗衣裳的妇人笑出了声,“娘子,何必送吕秀才那读书呢,我看在家挺好的。”
现在这世道,哎,听说圣驾都南迁了,那年轻的帝王终究是没抵过他那群叔叔,圣驾南迁,京师无主,几位亲王打得更厉害了,纷纷抢着要入主京师。
哎,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有那些个银钱不如买些吃食好了,还送去读书,瞧那吕秀才苦读圣贤书,到现在还是秀才呢,科举都多少年没功夫办了,有啥用呢。
白氏却不这么想,读书总是好的,以后几个孩子肯定能用上的,笑着说道:“几个孩子年岁还小呢,总不能在家做活,不如去识上几个字。”
杨天青领着一串弟弟妹妹去了吕秀才家,吕秀才早已打扫了庭院等候他的学生上门了。
吕秀才家两间屋子,院子里还种着象征气节的竹子,他很是重视他的学生,早早洒扫庭院还收拾一间屋子出来。
杨天青牵着金元的手先进来的,金元都这么大了,不怪他还牵着金元的手,因为他怕他稍微松一下手,金元那小崽子一个滑溜就跑了!
杨天青先行了个礼,“吕夫子安好。”
金元小翠杨顺也跟着行礼,“吕夫子安好。”
第76章 076
杨天青之前就跟着金元一道上过私塾,行礼还是学过的,昨儿夜里白氏怕几人闹笑话,又给教了一遍怎么行礼。
四个人就数杨天青和金元行礼行得好了,小翠行完礼噗嗤笑了一声,“跟人家戏台子上唱戏的似的。”
杨顺更别说了,本来就不愿意过来读书,要不是迫于杨天青的淫威他早就跑了,行个礼更是怪模怪样的,一脸得瞧不上吕秀才。
不就是个穷秀才,都三十好几了,还是个穷秀才,没啥大出息。
吕秀才见两人那模样脸色有些黑,本着他可是收了白家娘子不少银钱,他虽然为师,但这几位可是实打实他的衣食父母。
“都进来坐好吧。”吕秀才先进了屋子,杨天青带着一串人也进去了。
吕秀才轻咳了一声,“听白家娘子说你们已经学过《三字经》了,《论语》也读过了,那就先带你们再读一遍论语……”
吕秀才先点了年岁最小的金元,挑了几个段落让他背,这可难不倒金元,金元一张嘴背得呱呱叫。
杨顺很是得意,“吕夫子,你看我们都会了,哪里用你教呀,说不定俺干娘比你教得还好呢。”
吕秀才叫吕为芳,因着当了十来年秀才了,叫着叫着就不少人忘了他名字了。
吕秀才脾气好,听杨顺这么说也不生气,反而点了点头表示肯定,金元也跟着翘尾巴,觉得自己可厉害了,小脑袋扬得高高的,一副你看,我都会。
吕秀才又挑着问了几句都是什么意思,“为政篇,吾十有五而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金元小嘴叭叭叭给背了出来,吕秀才点了点头,“何为知天命,何为不逾矩?”
金元就有些答不上来了,结巴了一会儿说得不大顺畅,扬起的小脑袋也低了下来,求助般地看向杨天青,杨天青帮他给答了出来。
金元不敢翘尾巴了,老老实实坐了下来。
吕秀才还是很喜欢金元的,今年也不过八岁,能把《论语》背这么顺畅已经很厉害了,很是聪慧就是不用到正地,贪玩。
吕秀才又考校了杨天青几人,杨天青回答得挺顺畅的,小翠和杨顺就差了一些了,杨顺更是背不出来,吕秀才看着他直摇头,把杨顺气得不轻。
到写字的时候更不用说了,那会儿家里没有多余的银子,白氏就带着四人在地上写字或者拿木炭写字,一拿软趴趴的毛笔,几个人就不会了,字都写得歪七八扭的。
看得吕秀才直叹气,“这这这,这都是什么呀,这字都写成一团了,躺到卧的,毫无风骨!”
一上午下来金元小手的酸了,一脑袋扎到杨天青怀里,“天青哥哥,我不想来读书了。”
杨天青给金元揉了揉手腕,“干娘花了钱的。”
金元嗷得一声扎到杨天青怀里发脾气,头上的小鬏鬏都被他给拱乱了,“手疼,手疼,不想写大字了。”
就一上午的功夫,除了杨天青,三人都蔫头巴脑的,白氏看见差点笑出声,“有那么难学吗?”
金元一脑壳磕在他娘怀里,“娘,还是你教我们吧!”
“娘照顾家里生意呢,哪有功夫看着你们,乖乖听话。”
杨顺之前还羡慕过金元上过私塾呢,现在一点都不羡慕了,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坐那就不能动,这不是要了他的命吗!
在家吃了晌午饭,杨天青又领着一串人过来了,坐得歪七八扭的,吕夫子拿棍子敲了两下金元才坐好了。
除了杨天青,三人没有一个想学的,金元听着听着打起了小哈欠,他也是个爱动的,哪里坐得住,杨顺更是一手托着下巴仰着头张着嘴睡了起来,哈喇子都滴桌子上了。
小翠更是拿着几个彩绳在下面偷偷打络子……
这可把吕秀才给气得不轻,东西给没收,人让站起来,金元站了一下午,回家的时候腿都软了,非让杨天青抱着他回家。
杨顺更是小声骂骂咧咧,“什么狗屁夫子,站得老子腿都要断了!”
小翠也哎了一声,“可惜我的络子呀,都打了一半了。”
别看杨天青没说话,四个人没一个老实的,他只是觉得读书是件好事,他不乐意读,但得给金元做个榜样呀,金元得读!
四个人没有一个省油的灯,之前白氏教几人识字那是因为她压着,四个人才乖乖听话。
现在好了,个个都是不想读书的。
杨顺是个鬼点子多的,早上起来杨天青煮饭去了,杨顺就溜到了金元床边,叽里咕噜不知道在说什么。
金元眨了下眼睛,“这样不好吧。”
“那有啥,到时候我不供出你就是了。”
“那好吧,一言为定。”
趁着这会儿天还早呢,杨顺偷摸溜到了吕秀才家,金元则偷了一撮盐藏在了身上。
早饭是蜜糖小锅盔搭粟米粥,一人一个鸡蛋,金元喜欢吃甜的,一连吃了两个才收手。
饭桌上杨顺朝着金元挤眉弄眼,两人相视一眼偷笑了起来,杨天青看得一清二楚,“杨顺。”
杨顺不看金元了,杨天青下脚踹了一下杨顺,杨顺花花肠子多,他自己不学好,别带坏了金元,金元可乖着呢。
杨天青把鸡蛋拨开给了金元,金元不爱吃蛋清,嫌没味儿,吃了蛋黄把蛋清放到了杨天青的碗里。
吃了饭四个人就去吕秀才家去了,小翠唉声叹气道:“好累啊,比让我浆洗衣裳都累。”
杨顺背着手走到后面,一脸的神气,他要给吕秀才点颜色看看,谁让他昨天罚站的,下课的时候他的腿都是抖的。
四人到了院子先向吕秀才问好,吕秀才今儿穿了件新袍子,蓝色的袍子,上面系着青色的丝绦,比之前精神了不少。
吕秀才为了体面一些特意买了身新袍子,就是为了能有些作为夫子的威严。
吕秀才点了下头,“嗯,进去吧都,课业都写完了吧,一会儿都拿出来。”
杨顺弯腰伸手,“夫子还是您请,您请,尊师重道,您说得嘛。”
吕秀才觉得也是大步推开门进了屋子,刚开门就哎呦了一声,只见一个木棍从上面掉了下来,刚好砸到吕秀才的脑袋。
杨顺噗嗤笑了出来,“夫子,您没事吧,没事吧,瞧您这屋子破的,门板都快要掉下来了。”
杨天青撇了一眼杨顺,他还不知道杨顺嘛,这事八成是他做的。
吕秀才一看他的门板是缺了一块,就以为真的是他的门板不结实了呢,捂着脑门直皱眉,“都进来进来吧。”
杨顺得意极了,又偷摸从金元手上接过了盐,一会儿给倒在夫子的水里面哈哈哈。
金元上课的时候不喊累了,坐得直溜溜地乖乖听课,就连杨顺都老实了几分,吕秀才格外满意,果然孩子还小,教教就过来了。
白家娘子那么知书达理的人,回去肯定是好好说教一番的,巷子里人都说她教子有方,四个孩子一个比一个懂事,小小年纪都知道帮着家里做活儿了。
当然懂事归懂事,读书是读书,两码事,吕秀才还没见识过杨顺的手段。
等吕秀才讲得口干舌燥的时候,杨顺殷勤地端了茶水过去,“夫子辛苦了,喝点水润润嗓子。”
吕秀才还夸了杨顺一句,“往日见你是个皮实的,如今读了这圣贤书也懂事起来了。”
杨顺谦虚地说道:“是是是,都是夫子教得好。”
金元伸着脑袋看,两着眼睛盯着那只碗,果然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是不嫌累的。
吕秀才喝了一口水,一口给喷了出来,呛得他直咳,“这,这是什么水!”
金元咯咯笑了起来,杨天青看了过来,金元不敢笑了,杨顺站在前面笑得前俯后仰,“夫,夫子,你多喝点呀哈哈哈。”
就连小翠都笑了起来,这吕秀才可太有意思了,不比之乎者也念书好玩呀哈哈哈。
吕秀才这会儿也明白过来了,早上的门板还有这碗水都是杨顺搞得鬼!
“杨顺!伸出手来!”
吕秀才拿出戒尺要打杨顺,杨顺又不傻,哪能站在那让他打的,拔腿就跑了,吕秀才举着戒尺追了上来,“杨顺!”
可怜的吕秀才,住得离白家不远,经常听邻居夸白家几个孩子聪明能干,他真信了,没养过孩子的他以为小孩都是聪明可爱的,哪知道到自己手里才知道个个都是刺猬!
拿在手里扎手!扔又扔不得!
吕秀才追着杨顺在院子里跑,金元也赶紧跑出来看热闹,“顺子哥,快跑啊,快跑啊!”
吕秀才实在狼狈,追着杨顺也追不上,杨顺跟条滑不溜秋的泥鳅似的,左躲右闪的,猫逗耗子似的溜着吕秀才。
小翠站在门前哈哈笑了起来,也不觉得上课没意思了。
吕秀才的小院可是说是一条巷子里最安静的人家了,现在热闹起来了,不是吵闹声就是笑声,杨顺边跑边躲,一个闪躲把吕秀才给闪地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