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鱼百百
金元对着马灶头笑得露出一排小米牙,“谢谢马大叔给我吃肉,你别让杨顺知道哦。”
马灶头笑着应了下来,“成。”
金元咯咯笑了,背着一背篓枇杷迈着小短腿跑了。
杨天青嘴角笑意加深,这小家伙,惯是个会收买人心的。
难怪上船没两天功夫就混得人人都认识了,他还以为是他自己嘴馋自己吃呢,原来是借花献佛,自己还落个好名声,机灵得很。
四人一上船,船就开了,他们乘的是商船,上面拉了不少的粮食布匹,管事的不敢耽误功夫,除了采买肉菜其余人都不许下船,省得开船了还要等人。
杨顺下午就做起了他的小生意,带着金元一道,一人手上拎着个小篮子,下面垫着枇杷叶,上面放个鸡蛋大金黄诱人的枇杷。
他们卖两文钱一个,杨顺买的时候是论斤,一文钱估摸着三四个枇杷,他论斤买按个卖。
他们先卖给穿着好的的客人,特别是二楼那些富裕人家,金元负责敲门,一敲门里面就有人问什么事,他们一天好几趟往二楼跑,送饭送茶水,早就熟门熟路的。
“什么事?”
杨顺说道:“你们要枇杷不要?”
“送进来吧。”
里面的人只当是白送的,路上饭食虽然不错但没有鲜果子,听见是枇杷不由馋了起来,杨顺两人就拎着篮子进去了,“夫人,要枇杷吗,两文钱一个。”
杨顺的生意很好,没一会儿就卖了一篮子出去。
二楼的甲板上还有出来放风的小姐丫鬟,看见杨顺金元两人卖枇杷呢,就招他们过来买上一些。
要的人太多了,两人干脆分开卖,金元抱着一篮子枇杷,笑得很是讨喜,“两文钱一个。”
人家挑的时候他就两只手举着篮子让人家看,漂亮娃娃卖漂亮果子看起来总是让人高兴的,金元篮子里的枇杷很快也卖了个干净。
朱家的小丫头唤了金元一声,“哎,那小孩,给我家送上一篮子。”
“哎!”
金元跑着下去拿枇杷去了,垫篮子的枇杷也不要了,结结实实给装了一篮子,觉得不大好看又随手插上两个枇杷叶,看上去好看了不少。
金元不喜欢朱家,他家的小胖子欺负他,丫鬟脾气也不好,杨顺可挣了他家不少铜板,常帮着他家跑腿,两人偷吃肉的时候也吃他家的最多。
金元结结实实装了一篮子,有点沉,两只手拎着篮子哼哧哼哧往二楼走。
杨顺怕他把枇杷弄掉摔坏了,“金元,作甚拿那么多,小心我的枇杷啊!”
这可是他的金枇杷啊,他没想到竟然卖这么好,高兴得笑得看不见眼,早知道这么好卖,他就卖五文钱一个了。
后悔那会儿没有多买上一些,要是买个几背篓,他岂不是要发财了!
金元摇摇晃晃给拎上了二楼,“是小胖子家要,要一篮子哦。”
杨顺眼睛一亮,“好金元,还是你聪明,走,我跟你一道。”
两人一道把枇杷给送到了朱家的房间,小丫鬟一个一个数,看见不大好的还想占便宜,“哎,这个烂掉了,不能算钱。”
杨顺给拿了过来,“那就不要了。”
惹得小丫鬟不高兴地瞪了两人一眼,杨顺也不惯着,整条船上就他一个卖鲜果子的,他船舱的客人还有伙计还没卖呢,他都不够卖的,还挑他的果子,不要拉倒。
小丫鬟便宜没占成,没好气地给杨顺数了铜板。
杨顺不大会数数,金元会呀,在旁边盯着一个都不能少他们的,一共给了一百二十四文,篮子里装了不少铜板。
杨顺不大的小眼睛贼亮,拿着篮子就要走,小丫鬟叫住了他们,“哎,你们怎么回事,最近送菜都那么少,肉也少了不少,都不够吃的。”
还能因为啥,因为金元杨顺两个小耗子给人家吃了呀。
杨顺眼珠子一转和人家说道:“还不是因为灶房备得菜不够了,灶头今儿刚买了不少,或许能给你们多送一点。”
说完就赶紧跑了,金元也跟着跑,两人躲在没人的角落捂着嘴笑了起来。
就这一会儿二楼的客人都要了他们的枇杷,两人卖了一半出去,不仅那些有钱的夫人买,小丫鬟嘴馋也会买上个三五个,两人的生意可好了。
卖完二楼,两人又去下面卖,管事的看见两人在卖枇杷呢,黑着脸说道:“谁让你们在船上卖枇杷的!”
杨顺第一反应就是跑,还是金元机灵,拎着篮子过去了,“管事叔叔,杨顺哥哥想挣些铜板买饭吃,管事叔叔你尝尝枇杷,可甜了。”
管事的下手抓了两把枇杷,刚好夜里喝酒当下酒果子,“成了,去吧。”
“哎,谢谢管事叔叔。”
金元拎着篮子跑了,杨顺也松了一口气,没想到这么轻易放过了他们,“金元还是你机灵,吓死我了。”
金元小脑袋一抬,“这叫保护费,你忘了卖豆腐的时候遇见那伙小子吗?”
杨顺这才反应了过来,忘了给管事的孝敬了,难怪那老小子脸那么难看!
两人又接着卖枇杷,船舱的客人手头紧些也会要上几个解解馋,还有好久才到地儿呢,天天吃干粮吃得嘴角都起泡了。
两人又拎着篮子去给伙计卖,杨顺这次学聪明了,卖给伙计的就只卖一文钱,嘴上说着:“咱都是自己人,亲情价,比他们的便宜一文。”
那些伙计吃这套,要是杨顺不便宜些的话,难免有人眼红。
杨顺看见灶房的吕婶子正在吃枇杷呢,他不记得卖给吕婶子了,“婶子,你也买枇杷了?”
“哦,马灶头给了两,说是金元给的。”
杨顺瞪了一眼金元,这小崽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偷了他的枇杷送人!
金元心虚一瞬拎着篮子赶紧跑了,生怕杨顺打他屁股。
晚上杨顺拎着一袋子的铜板笑得看不见眼,拿着麻绳在那穿铜板,十个十个的数,也不要金元帮他数,怕金元拿他的铜板。
费劲巴拉半天才穿好,掰着手指头才数过来挣了一千二百六十文!杨顺更是高兴了,他的钱啊!
杨天青回来的时候,金元和杨顺正在蹬着腿打架呢,你踹我一下,我踹你一下,杨顺可不敢狠踹金元,怕杨天青揍他。
倒也也不疼,因为金元偷了杨顺的枇杷,杨顺找借口不给金元分铜板,金元生气了。
杨天青把气鼓鼓的金元给拎了起来,金元搂着杨天青的脖子告状,“天青哥哥,我帮他卖枇杷了,他不给我铜板!”
杨顺爬坐起来哼了一声,“你偷拿我枇杷送人,从你的工钱里面扣,扣完了,没了!”
杨天青问金元,“差你多少铜板。”
“五十文,他说要给我的。”
卖枇杷前两人都说好了,金元帮着卖枇杷,杨顺要给他五十个铜板的工钱,杨顺铜板到手了就不想给了,守财奴一样。
“拿来。”杨天青朝杨顺伸手。
杨顺抱着钱袋子不肯给,“他拿我枇杷了。”
“没脑子的东西,要不是金元送了枇杷给马灶头,你私带枇杷上去他能不吭一声,要不是金元机灵给管事的送,他能让你在船上卖枇杷?”
金元歪打正着,他送马灶头的时候还真没想那么多,杨天青帮他说话呢,金元嗯嗯小鸡啄米般点头,“就是,就是。”
第57章 057
杨顺也知道这个理,他就是舍不得他的铜板,最后不情不愿给了金元五十个铜板。
金元头一次靠自己挣了这么多铜板很是高兴,反手就给了杨天青,“天青哥哥,给你!”
“自己拿着买糖吧。”
金元不要,“那天青哥哥帮我拿着,到时候金宝儿想买糖了给你要。”
“成。”杨天青这才收了下来。
杨天青把金元给放在了床上,又去外面拎了水给金元洗脸洗脚,金元收拾得香喷喷地这才躺床上睡觉去了。
杨天青把自己的铺盖也给铺到地上,还不忘提醒杨顺一句,“船上人多手杂,当心你的铜板,找马灶头给换成了银子。”
杨顺一想也是,这么多铜板他拿着也不方便,还不如换成银子好藏起来呢。
这下轮到杨顺求人了,第二天一起来就央着金元帮他去换铜板,金元和马灶头关系好,金元说话比他好使多了。
金元仰着小脑袋傲娇地哼了一声,这才找马灶头去了,还给马灶头又带过去了一些枇杷,马灶头给应了下来,换得比钱庄贵上一些,一千八百文换上一两。
杨顺之前就攒了不少私房钱,又添置了一些铜板换了一两银子过来。
这是杨顺头一次拿到一两银子的小银锭,拿在手里来回的摸,他杨顺以后肯定能挣上好多好多银子,屋子里的箱子都要装得都是银子!
金元昨儿和杨顺闹别扭,今天又好了起来,两人一人一边拎着抹布擦甲板,朱家的小胖子被撞了一下也不敢招惹金元,站在门口远远看着。
“娘,你不是要让我好好读书嘛,给我买个书童,我回去一定好好读书!”
金元和杨顺正在甲板上嬉闹着呢,还不知道朱家的小少爷盯上了他,朱夫人刚开始不乐意,朱成业就死缠着要朱夫人给他买个书童,有人陪他一道读书了他就好好学。
朱夫人磨不过他,又想着这次回宋城县老家原就是要给他儿子找个书童的,想着金元长得也不差,就松了口。
金元正在甲板上玩水呢,朱家的小丫头过来喊他,“那小孩,过来,我家夫人赏你点心吃哩。”
金元摇头,他才不想吃什么点心呢,他不稀罕吃那。
自从上了船他就没少过吃的,马灶头何大娘他们喜欢给他嘴里塞肉吃,跟着杨顺送菜的时候还能吃人家的,他没缺过吃的,这会儿不稀罕人家的点心。
杨顺嘴馋呀,一听说让吃点心呢二话不说就拉着金元过去了,“走呀,有便宜不占是傻蛋。”
房间内,朱夫人坐在绣凳上上上下下打量着金元,这小模样生得好,给她儿子做个书童也成,反正一个农户家的儿子,几两银子买过来就是了,也不费什么银钱。
朱夫人慢条斯理地撇着茶盏的浮沫,“今年多大了?”
金元拿着点心正吃着呢,一旁的杨顺看着桌子上两碟子点心一点都没客气,塞得满满一嘴不说袖子里也塞了好几块。
见问自己呢,金元乖乖回了一句,“快七岁了。”
“只比我家成业小上一岁,倒也合适。”
“会数数吗?”
金元一听这立马翘起了小尾巴,“我会数到一百!”
朱夫人没想到金元竟然还会数数呢,她儿子八岁了还经常数错呢,这小崽子倒是挺聪明的,看穿着也就普通乡户人家,这会儿赤着脚裤腿袖子都卷了起来,白生生得跟藕节似的。
“跟着我过好日子怎么样,给我家成业做个书童也不算辱没了你,跟着吃好的穿好的,还有书能读,比你日后种地强多了。”
金元正吃点心呢,听朱夫人这么说吓得噎住了,打了两个嗝把人家的点心一扔扭头就跑了,“天青哥哥!”
杨顺也忙把桌上的点心往袖子里塞,“你想买金元呀,几两银子呀?”
“五两银子,你是他哥哥,你点头也成。”
杨顺把点心装好了,朝着人家呸了一声,“就你家是少爷呀,我家金元还是少爷呢,瞧不起谁呢,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