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山匪相公是太子 第11章

作者:枯木却逢春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甜文 先婚后爱 古代架空

“挺远的,那里是京城,就是皇帝住的地方,告诉你们哦,我还见过皇帝,我€€€€€€€€€€Ё再告诉你一个秘密,皇帝他又老又丑的,你比他好看多了。”

“真的吗?”小孩天真的眼神,仿佛知道了一件了不得的秘密。

叶亲继续说道:“以后你要是来京城了,报我的名字,我带你游遍整个京都,好不好?”

叶亲觉得自己是个造梦家,给一个孩子造出了一个美丽的梦。

小孩子眼里闪着光,仿佛那是一个充满彩色的地方。“那我们拉钩,不能食言哦。”

“好,决不食言。”

饭后,崔大娘准备了好多好多自己种的蔬菜,大女儿开餐馆,崔大爷每隔一段时间便挑着两担菜送到那里,今日崔大爷已经去过镇上,秦砚便主动揽下了这个活。

傍晚时分,秦砚还没回来,天色渐渐阴沉了下来,不一会,便飘起来绵密的小雨,叶亲在院门前徘徊良久,始终不见秦砚回来。

崔大娘将院子里的柴火都收拾到了灶屋里,笑着对叶亲说,“小叶啊,快别站在门口了,你快进屋吧,这种气候最是变化无常,早晚凉中午热,很容易感染伤寒的。”

“天气都这么热了也能感染风寒吗?”

“那是自然,这时候是季节交替的时候,还没正式进入夏天,伤风脑涨最是多发的时候,你们小年轻不懂事啊,仗着身体好不在意,多爱惜身体啊,快进屋吧。”

秦砚没有伞,会不会生病啊?

叶亲在门口转了几遍,秦砚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秦砚淋了雨,会不会生病?

叶亲有点等不及,焦急道:“崔大娘,家里可有伞?”

崔大娘知道这两兄弟感情好,笑眯眯进屋拿了两把油纸伞递给他。

叶亲拿到伞便毫不犹豫地冲了出去,他越走越快,越走越急,最后甚至跑了起来。

他想快点见到秦砚,他想让他听到他心脏砰砰跳动的声音,想让他听到他破土而出的感情。

想接他回家。

他走到村头,走到田埂边,走到村外的石板桥上,终于见到了那个身影,在暮色的天际里遗世独立。

“秦砚,秦砚……”他大声喊着他的名字,将他萌动的心思藏在雨里,他来接他回家了。

“下雨了你怎么还到处乱跑?这腿是不想要了?”

秦砚在看到叶亲的一刹那,内心长满了温柔。

他看着少年义无反顾向他跑来,他想拥抱他,可他只能用责怪的语气来掩饰一切。

叶亲将伞递给秦砚,摸了摸鼻子,“崔大娘说这个气候变化无常,最是容易生病,怕你淋雨生病了,你可不能生病呀,你生病了我可没钱给你看病。”

“我已经淋雨了。”秦砚低低地声音,“叶亲,怎么办呀?”

“那我就陪你一起淋雨,要生病就一起生病,这样我也就不会因为没钱给你看病而自责了。”

叶亲走在前面,“这就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

“放心吧,有我在,我不会让你生病的。”

本来走在前面的叶亲稍稍放慢了脚步,与秦砚并排走着,“回去我给你煮点姜汤,我娘说着凉了喝姜汤就好了。”

“好。”秦砚低声回应,像是一道承诺,不小心飘进了风雨里。

他们撑着油纸伞,走过村外的石板桥,走过田埂,走过村头,走过叶亲接他回家的路。

他们回家了。

第12章

叶亲与秦砚回来时,崔大娘已经把晚饭做好了。

“哎呦,怎么还是淋雨了?快去换件衣服吧,万一真着凉了可就不好了。”

秦砚他们刚来这里根本没有新衣服,衣服破破烂烂,崔大娘看不下去,明明是年轻小伙子,穿的确是比他家老头的衣服还显老,知道两人窘迫,没想到这么窘迫。

还是崔大娘告诉了小女儿,小女儿听说后,主动送了两件衣服给他们。

吃饭期间,崔大娘笑着说道:“小秦呀,你这弟弟对你可真好,在门口转悠了几遍等你回来,我叫他去屋里都不去,不顾自己淋雨也要跑去给你送伞。”

崔大娘看向崔大爷,“老头子,年轻的时候,你有没有给我也送过伞呀?”

崔大娘仿佛趟过时光,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崔大爷许是在农田里忙了半天,饿了厉害,头也没抬,“送了送了。”

崔大娘用筷子敲了崔大爷一下,“就知道吃,就知道吃,那我问你,你什么时候给我送过伞?我怎么不记得了。”

崔大爷吃完最后一口饭,反驳道:“怎么没送,我说老太婆,你真是老了哦,那年隆冬,下了一场很大的雪,你从镇上回来,我去接你,你还把我送的伞打掉,偏要我跟你一起走在大雪里,头发都淋的雪白。”

崔大娘仿佛回到了自己是姑娘的时候,那时候父母给说了这门亲事,第一眼她并没有看上老实巴交的崔大爷。

但每次崔大娘家有什么事,崔大爷都是第一个跑过去帮忙,挑水砍柴,重活累活抢着干,从来不说甜言蜜语,却处处体贴可靠,渐渐地打动了崔大娘。

哪怕后来成亲了,哪怕他们只有两个女儿,崔大娘一辈子也没受过一丁点委屈,相濡以沫,就像淋的那场雪,他们共赴白头。

崔大娘一言不发,只是看着崔大爷,崔大爷两鬓已有白发,原来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

经过岁月洗涤过的眼睛,还能看到当初的模样。

晚上秦砚与叶亲躺在床上,天气渐渐热了,穿的也少了,叶亲不再靠着秦砚。

原本打算与小顺在下个镇子汇合,如今已经耽搁了这么久,也不知道朝廷那边是个什么情况,两人商量着等明天天气转晴就与崔大爷一家告辞。

第二日一早,吃过早饭,秦砚准备告辞的话还没说,崔大爷就哼次哼次拿上农具准备往田里去。

“昨夜那场及时雨,村长召集全村,打算今天开渠放水,耕地插秧€€。”

崔大爷满脸笑容,对于乡村的人,土地就是他们的希望,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他们的根。所以,他们对待农耕像虔诚的信徒,祈愿一年有个好收成。

整个桃源村的男人都扛着农具去了田里,秦砚与叶亲也跟着崔大爷一起,田间的空气清新而湿润,夹杂着泥土的芬芳。

他们到的时候,村长和几名壮汉已经引好渠,崔大爷站在自己地那里,水缓缓流过,经过每一片土地。

村长笑话崔大爷,“崔大爷,今年有两个大小伙子帮忙。你家的田地不用雇人了啊。”

以往农耕的时候,崔大爷的两个女儿要照顾店铺,没办法回来帮忙,而且耕地大多是男人们的活。

崔大爷年纪大了,虽然他自己不承认,两个女儿还是每年都会给崔大爷雇两个小工。

崔大爷嘿嘿笑着,“那是,小秦和小叶可是勤快的很。”

崔大爷推着木车回了一趟家,崔大娘已经准备好了秧苗。

秦砚没有耕过地,叶亲更是见都没见过,两人起初不知道怎么去使用耕犁,他学着别人的操作,与叶亲倒也能把地耕起来。

秦砚在前面拉着犁,叶亲在后面扶着,两人腿上全是泥,叶亲脸上也沾了泥巴。

“秦砚,你现在充当的角色是不是一头牛啊?”叶亲不管什么时候,都能露出他顽劣的本性。

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男人们一边干活一边说笑,声音很大,笑容很大,叶亲也沉溺在这个共同创造财富的氛围里。

村长的女儿小玉中午过来送水,他家的地与崔大爷家在一块,叶亲还在闷头耕地,忽然听到一道女孩儿的声音,“公子也来喝口水吧。”

叶亲觉得小玉一定会把水先端给秦砚,之前叶亲腿还没好的时候,小玉就经常来崔大娘家里帮崔大娘干活。

小玉总是围着叶亲转,那时候叶亲以为小玉不好意思,有时候崔大娘和秦砚不在家,小玉也总能留下来找到活干,还时不时帮叶亲熬药,问他有没有脏衣服,她可以一起洗了。

有时候能陪他一上午,有时候能陪他一整天。

叶亲也会给小玉讲很多笑话,讲他兄弟陈叙,讲他在京城那些鸡飞狗跳的事情。

小玉每次都认真倾听,被逗得咯咯笑,直到小玉的娘过来喊她,她才依依不舍回去。

小玉的手很灵巧,会编织各种各样的小摆件,那日她编了一顶草帽叫叶亲转交给秦砚,说:“秦大哥每天出去干活,草帽遮阳,让他戴着。”

叶亲每次都笑眯眯着谢谢小玉,还会夸小玉人美心善,若是娶到小玉这样的姑娘,一定是那人上辈子结了了不得的善缘。

小玉每次都会被说的面红耳赤,偶尔还会嗔怪他两句。

叶亲知道小玉可能对秦砚有意思,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每次不主动找他,都会先找叶亲,让他转交。

他知道秦砚在桃源村很受欢迎,女孩们看到他都会不自觉的脸红。

叶亲洗了洗手,又甩了甩脚上的泥,一抬头,小玉倒了一碗水递给他,“快喝吧,太阳怪晒人的。”

小玉红扑扑的脸蛋,有着乡野女孩特有的纯朴,一双大眼睛闪着羞怯,想看叶亲又不敢看,只是一味地将碗递给他。

叶亲端过这碗水,咕咚咕咚喝下,因为太渴,喝得太快,有几滴顺着嘴角流到脖颈,滑进了衣服里。

叶亲甜甜地说着谢谢,小玉的脸更加红了。

无意惹相思,相思不由人。

美好的相遇总是让人刻骨铭心,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忙完了农耕,秦砚与叶亲将崔大爷家的水缸打满水,两人又在树林里砍了一车的柴火,推满了院子。

秦砚和叶亲也正式跟崔大爷崔大娘告别了。

相处久了,到了离别的时候,崔大爷崔大娘像是孩子要远行的长辈,满眼不舍。

崔大娘眼里有些许泪光,她拿出一个钱袋子递给秦砚,“孩子,回家路远,这些钱带着路上也能好过一点,想吃什么总归够的。”

秦砚本能想要拒绝,却被崔大爷挡了回去。

崔大爷此时像个严肃的长辈,“拿着吧,我跟你大娘日子过得还不错,不缺吃不缺穿的,若是以后想起这段过往,也可以回来看看。”

青砖板桥上,小玉红着眼睛,将自己亲手缝制的红色平安福塞在了叶亲手里,仿佛有很多很多话想要说出口,却又什么都说不出。

唯有那双明艳动人的眼睛在告诉世人她藏在心底的爱恋,她喜欢的人是天空的飞鸟,从她的那片天空飞过,她抬头,也看见了。

“愿郎君此去一帆风顺,福意绵绵。”

天高海阔,不复相见。

小玉一生做过最大胆最倔强最执着的事,就是向喜欢的人表达了她的爱恋,在那个婚姻由父母做主的年代,她还是勇敢地站到了他的面前。

虽然没有结果,但这份爱恋是她一个人的,它是甜的,是她少女时代最珍贵的礼物。

她遇到了一个天神。

秦砚与叶亲离开了桃源村。

任谁也没有想到,几年后的一个午后,一个惊雷炸开了桃源村的每家每户。

这个平静百年的小村庄,一道圣旨从天而降,大总管捧着一道明黄色的诏书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感崔氏夫妇良善之得,收留之恩,朕铭记于心,莫敢相忘,特赐良田百亩,财宝百箱,崔氏之女仁孝忠厚,同享,村长治理有道,桃源村安居有爱,同享。另赐桃源村良田千亩,桃园村民共享之,可享世代免税之权。钦此。”

崔大爷双手接过圣旨,桃源村村民跪拜一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当初收留的那两个少年,身份竟是如此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