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香
也不知道是不是文华殿里的人少了许多,先生们清闲了,就开始盯着他的课业。
以前也就是裴先生主要负责教导他,现在三个先生一起教他。
他还要时不时去御书房装石狮子,好不容易休沐,要跟着清瑶去巡视太后的产业。
明明他弄了个超棒的书房,却只用来写作业,还得点灯熬蜡地写作业。
其他兄弟看他读书这么用功,全都不敢懈怠,刚来神都被各种新鲜事物迷得有些飘的心全都沉了下来,也跟着一起努力读书。
赵骅和赵王氏看着都十分欣慰。
他们赵家在朝中的底子太薄了,希望这一代成长起来,将来多几个入朝为官,相互帮扶着,才能把仕途走得更加稳当。
第60章
田学仁作为大哥, 考虑的事情要比其他兄弟们更多一些,譬如他们的生活开支。
有些事情经不起算。
他们到了神都之后,吃住都在赵家, 家中的一应用度全都比照着赵辰兄弟们来。
书院方面, 先生的束脩、节礼, 也是由赵王氏准备好, 再由赵骅带着一起去送。
赵王氏还会每个月给他们发月例。
就跟来之前说的一样, 来了之后只管安心读书,剩下的都会安排好。
要是不注意, 似乎也就是一些稀松平常的花费,但仔细记录, 他们兄弟几个的花销,每个人一个月起码得几十贯钱, 还不算住宿和伺候的仆役。
赵游年纪小,真就只管读书, 每天都乐呵呵的, 看到大表哥在那儿叹气,就凑过去瞧:“大表哥,你愁什么呢?文章又被先生批了吗?”
田学仁对小表弟怒目而视:“滚!我文章好得很!”
来了小舅家之后,他才认识到什么叫谈笑皆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只是在小舅会客的时候, 蹭到一个端茶倒水能够旁听的机会,都能让人获益匪浅。
他再看以前自己写的文章,顿时觉得无比幼稚可笑。
短短几个月, 他的进步速度非常快。
照着现在的进步速度,明年回去参加乡试,他信心很足。
小舅舅跟他提过, 让他乡试完了之后,直接带着妻儿一起来京城继续读书。
他以前觉得自己能中个举人就已经是烧高香了,现在却觉得搏一搏,说不定真能考中进士。
赵游一点都不害怕:“是不是快过年了,你想嫂子和小外甥了?”
嗯,想了。
田学仁抬手就把赵游提溜到他的课桌前:“废话那么多,作业都做完了?”
赵游还真做完了,然后就被大表哥安排着去打拳。
打的是最基础的五步拳,赵游每次打起来都是嘴上热闹,哈哈嘿嘿的,实际上拳头软绵绵,马步也扎不稳,稍微需要一点稳定性的动作全都七歪八倒,连花拳绣腿都谈不上。
他们学这些也不是要去上阵杀敌,梓萱师傅已经放弃,只要求他们尽量动作到位,每天活动一下强身健体,别真的出考场被抬出来。
因为家里已经有好几个人参加过了科考,知道是怎么回事,原先以为的被抬出考场不过是玩笑,没料到是现实,还是高频发生的现实。
每一次考试,都有学子因为各种各样的状况被抬出来。
家里的学子们全都开始真正重视起身体素质这一块,连赵骅最近都跟着打起五禽戏、八段锦。
明亮的课室内,并没有砌火炕,有一堵火墙,赵淩还让人搬来了一个铸铁的火炉子,室内非常暖和。
田学智去火炉子上提了水壶,泡了一杯奶茶,坐在火炉子边上的小桌旁,慢慢喝:“小舅舅明天就休沐了吧?”
“嗯。明天小舅舅带我们去给先生们送年礼。”
“我们要自己准备点什么吗?”
“先生们那边不用,小舅妈都准备好了。”田学仁说着,看一屋子兄弟,包括他自己都没心思读书,把刚写完的信纸晾起来,“走,我们去东市逛逛,看买些什么年礼。”
其实早该买的,只不过读书太忙了,一直都抽不出时间。
书院今天正式放假,本来想着今天睡个懒觉,结果全都一大早醒了。
先生那边的年礼不用他们准备,赵骅家的年礼是一定要送的,另外还有寄回去家里的。
兄弟几个从新宅出来,先去老宅把赵家兄弟姐妹也一起带出门。
赵王氏放心又不放心的,一路把他们送到大门口:“走路慢一点,小心着点车马。钱带够了没?”
赵婉清就去拉她:“娘跟我们一起去嘛。”
赵王氏拍开她的手:“家里一堆活呢。你们去吧。”
临近过年,家里的事情多得很。
葛姨娘也走了出来,看着一群少年男女嘻嘻哈哈地走远,还回过头来对她们挥挥手,她也跟着挥了挥。
“等家里的事情忙完了,咱们也出去好好逛逛。”赵王氏现在愈发活得通透。
她婆母和娘家都远在象州,上头没人管着,只要不太出格,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上香礼佛?
谁耐烦那个?
逛街吃茶听书看戏才有些趣味。
葛姨娘笑道:“老爷明日休沐了,还得再上一旬。他们这些小的倒是好,早早就放了。淩儿那边,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能放?”
赵王氏一提起这个,就气不顺:“不知道呢。年年都跟着他姑外祖母跟前。家里事情那么多,也不见他多帮帮我这个娘。”
“你可别说淩儿了,再没比淩儿更贴心孝顺的孩子了。”葛姨娘是非常喜欢赵淩的。
她自己就赵婉蓉一个女儿,和赵淩差了三个月。
赵淩刚生下来,生母就没了。
她当初是动过心思把赵淩抱养在她身边的。
当然,孩子肯定是养在主母膝下最好。
赵王氏想想也是:“就是不着家。”
赵淩这会儿却并不在太后跟前,而是被顾潥摆在御书房当石狮子。
赵淩坐在当值的庶吉士郭广身边,给他当小秘书。
其实就是把递上来的奏折翻看一遍,挑自己喜欢的当作业写策论。
瞧,他现在混到可以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了。
郭广觉得赵淩很有意思,得空的时候就去看赵淩的作业,小声指点一两句。
这位是上一科的榜眼,等明年新科上来,他的职位肯定得往上调一调。
郭广话不多,瞧着就很稳重,跟自己那个说两句就要抽马鞭的暴躁老爹一点都不一样。
赵淩很喜欢这样的叔叔,每天都给他递小零食。
顾潥忙完一天的工作,郭广退下了,把赵淩留下看作业,问他:“水灵喜欢郭广,不喜欢沈羡?”
沈羡也是庶吉士,上一科的探花郎。
“没不喜欢。就是沈叔叔瞧着跟我爹一样。”赵淩可不想因为自己一句话,把人家大好前途给毁了,“我爹太凶啦,还是郭叔叔情绪稳定。”
每一任的探花郎,不仅学识要好,还得长得英俊。
赵骅长得好,办事能力强又忠心,是顾潥倚重的重臣。
顾潥瞧着坐在底下摇头晃脑的小少年就觉得有趣:“爹教育儿子,肯定要严厉一点。爱之深责之切。”
“知道是知道,就是我爹责之太切啦。我没不喜欢我爹。我爹是最棒的爹爹!”
顾潥就故意逗他:“那朕不是最棒的爹爹吗?”
这种对话很家常,赵淩也就很家常地回答:“那不一样。您是朻朻哥哥最棒的爹爹,我爹是我最棒的爹爹。”
顾潥就笑他:“还说不会写颂词,瞧瞧这张嘴,夸人的话张口就来。好了,快回家吧。年礼记得一起带回去。”
“谢陛下!”
顾潥笑着看小少年退出去,想着刚才那句“您是朻朻哥哥最棒的爹爹”,还有那句“责之太切”,有些愣神,问:“李伴伴,朻朻最近在忙什么?”
李伴伴躬身道:“殿下在工部,督造皇陵。”唉,陛下都多久没叫过太子殿下小名了。
“怪不得朕感觉许久没见。马上快过年了,让他赶紧回来。”
“是。”
赵淩不知道顾朻马上就要从皇陵那儿回来,还想着要是今年过年前有时间,说不定可以去皇陵接顾朻回京。
不管怎么说,过年总该让回来吧?
他也不知道顾潥怎么想的,让太子在各部门轮岗是应该的,但怎么让人直接去督造皇陵了呢?
皇陵那么远,不是让太子远离权力中心?
这不是让人多想吗?
本来太子地位稳固,朝中就稳固。
太子地位要是不稳固,下面的皇子一天天长大,简直就是纵容朝廷内外滋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
太子又没做错什么事情,偏偏顾潥这个人,还没法当面骂他。
顾潥要是他大伯,高低得抽一顿鞭子。
赵淩拿着人家赏赐的丰厚的年礼,心里面还想着打人,一点都不心虚,跟送礼的公公护卫一口一个叔叔哥哥的,把所有人都哄得高高兴兴。
今天赵骅加班,赵淩被一群人送回来的时间还早。
赵王氏看他带回家的一堆东西:“你姑外祖母给的?今年倒是早。”
“没。陛下赏的。”冬天干燥,赵淩一进家门就找着要水喝,把清单往赵王氏手里一塞,“娘帮我看看,我先喝口水。今天有没有糖水?”
“有,炖了银耳。你自己去让人盛。”赵王氏拿着清单笑骂,“不帮我忙,还会给我找活干了。”
赵王氏吩咐人,一起把清单上的东西清点好,把吃的用的留出一部分,回头得给赵淩走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