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49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他自己虽然没干过言官,言官的那套他也是会的好嘛,无论是自己观察分析,还是身边的情报网络,只要他想知道的,大部分都能知道。

“不太好。”赵淩在书房里坐下,想到刚才回来感觉家里面格外冷清,“娘他们都没回来?”

“没。现在家里就我们爷俩。”他要上班,赵淩没法逃课。

全家就他俩不能请假。

赵淩立马就跳起来往书房外面看了看,见没人,就回来小声问:“来,说说。”

“说什么?”赵骅莫名其妙。

赵淩白了他一眼:“你节前说要告诉我的,想好怎么说了没?咱们家就算要抄家流放,我也可以早点做准备。”

赵骅又想抄马鞭了:“呸呸呸!什么抄家流放?会不会说话?”他可以是天子近臣,是心腹,怎么可能会落到那种下场,别开玩笑了!“我也不是不告诉你,就是说了你就烂在肚子里,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嗯嗯嗯!”赵淩连连点头。

赵骅觉得赵淩平时的表现还是比较可靠的,反正这会儿就他们父子两个,也不用弯弯绕绕,直接说道:“陛下猜忌太子。”

“卧……”赵淩赶紧捂住嘴,瞪大眼睛。

他确实相信窦荣的判断,但哪怕是第二次从他亲爹口中听到这样的说法,他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赵骅喝了一口茶,等他慢慢消化。

过了一会儿,赵淩满脸不解:“猜忌什么呢?”

“呵。猜忌太子夺权。”赵骅冷笑一声,语气中有些不屑,有些感慨,“先帝驾崩的时候,才三十九岁。陛下今年已经三十四岁了。他担心他会死,太子不够优秀,支撑不起局面。他又觉得自己能活很久,太子太过优秀,会不满足于现状,想要早早继位。”

赵淩还是难以理解这样的情绪。

感觉权力已经变成了什么妖魔鬼怪,迷惑住了人性的美好。

赵骅见赵淩这幅样子,就知道他听懂了,也因为听懂了,所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他这个聪明的儿子,大概是第一次这么直观地面对人性的复杂。

赵淩有些浑浑噩噩地吃了一顿晚饭,都不知道自己吃的什么,回去睡了一觉后,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已经看不出什么异常。

倒是下午他在太后那儿上完小课后,提了个小要求:“姑外祖母,我想去工部瞧瞧。”

王太后对他这个请求倒是一点不意外,饶有兴致地问他:“哦,这回又是想做什么新鲜玩意了?”

赵淩毫无疑问是聪明的,但这聪明劲顶多就只有三分放在读书上面,七分都放在别的乱七八糟的事情上。

“我想学怎么烧琉璃。”来叭,不就是立人设嘛。

他的人设是现成的。

豆豆那个没眼光的,竟然说他是财迷,说他是吃货。

切,他明明可以做科学怪人……呸,科学家!

王太后不疑有他,问:“怎么想到学这个?”

小孩儿眯着眼睛笑出一边酒窝:“琉璃好看~想给姐姐烧一副琉璃的珠帘当嫁妆。”

“你姐姐定亲了?说了什么人家?”王太后还真不关心赵家其他人。现在听他这么一说,似乎赵家的大姑娘是到了说亲的年纪。

“没呢。娘在相看,那个是大人的事情。我要给姐姐添妆。姐姐成亲的时候,嫁妆里要是有一副琉璃的珠帘,一定很有面子。”

琉璃在现在可是高奢。

王太后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很有面子。你亲手烧制,你的心意更加贵重。”

她现在岁数大了,又是这样的地位,格外觉得家庭和睦的珍贵,不乐意听那些斗来斗去的事情。

赵家这样的就很好。

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友爱,彼此珍惜。

她愿意自己记忆里留下的,都是过往美好的事情。

烧琉璃这样的技艺确实宝贵,但……不危害国家安全。

只要太后发话,工部的人自然会带赵淩去琉璃作坊。

赵淩就自然而然开始一波新的学习,并且很快就投入进去,减少了在课业方面的时间。

他倒也不是就此扎根在琉璃作坊,每天文华殿的课也还好好上,但学习进度就慢了下来,查阅的资料都放在各种工匠的技艺方面。

等过了一个月,连顾潥都跟赵骅开玩笑道:“赵卿,你家水灵再这样下去,将来可得往工部去了啊。”

赵骅配合地露出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说起来就是一连串的抱怨:“我瞧着他那样子,别说是工部,就是科考都不知道能不能考上!臣还想着过个两三年,就能让他下场试试,现在看他这幅样子,哪里像是在读书?唉,以前每天回家还写两张大字,现在这都不练了。”

顾潥很善解人意地宽慰:“小孩子这个年纪,好奇心重是应当的。你也别太拘着他,让他该玩就玩。赵淩功课好得很,晚几年下场也不是问题,正好知识也学得更踏实些。”

赵骅躬身应是,心却飞快地沉了下去。

原先只是猜测的事情,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肯定了。

赵淩倒是乖觉,他可怎么办?

继续跟着陛下一条道走到黑?

不然呢?

除了跟着陛下走,还有第二条路吗?

可陛下连自己亲儿子都怀疑,凭什么相信他一个外人?

他现在这个位置,连外放都没法外放。

只希望他上头那些个老臣都长命百岁,占着位置长长久久,可千万别空出位置来,尤其不要空出让他往前的位置来。

他的天子近臣,近到现在这样就足够了,千万别再近了。

等赵骅走后,顾潥心情不错地问:“李伴伴,你说赵卿回去后,会不会把赵水灵那个小子打一顿?”

李伴伴躬身笑道:“听说赵侍郎在家教训儿子,把人撵到了屋顶上。”

顾潥惊讶:“哦,还有这事?”

“是,好多邻居都看到了。”

顾潥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忍不住笑了笑,又问:“赵家兄弟姐妹几个的关系很好?”

李伴伴想了一下才回道:“面上是不错。”

顾潥的笑容微微一顿,琢磨着李伴伴说的话,觉得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点点头继续若无其事地批阅奏折。

谁都没想到,赵淩在琉璃作坊一待就是一年多。

刚开始学怎么烧琉璃,等学会了怎么烧,又觉得烧出来的琉璃珠子颜色不够剔透;等烧出颜色晶莹剔透的琉璃珠子,又觉得颜色不够纯净统一。

他非得要烧出无色透明大小一致的琉璃珠子,串成门帘,给姐姐添妆。

琉璃作坊的老师傅们,哪怕有上头的吩咐,也觉得赵淩是异想天开。

可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烧制,他们真的看到了每一次的成品,都愈发接近赵淩想要的结果。

其他人也从对赵淩的不理解,伴随着他一次又一次拿出来的成品,期待他能达成最终目的。

可惜,他的珠帘还没烧出来,窦荣却要走了。

窦荣的嫡亲哥哥窦虹被伏击。

“现在传回来的消息是重伤。我得带着御医尽快赶过去。”

赵淩得知消息的时候,只来得及赶过去给窦荣塞了一包东西,就见才十二岁的窦荣翻身上马,很快就消失在了地平线上。

顾朻站到他的身边,问:“你给了他什么?”

赵淩看着这位一年来,明显阴郁了一些的太子殿下,低声道:“我新烧出来的琉璃。”

几块凸面镜、凹面镜,加上一点小零件,可以组装成望远镜。

顾朻觉得应该不那么简单,下意识联想到他曾经在鞋底藏的刀片和金叶子,不过他没说什么。

赵淩倒是问他:“豆豆不会上战场吧?”十二岁上战场……不不不,应该不至于。

顾朻摇摇头:“豆豆在西凉更好。”上不上战场的,迟早都得上的。

窦荣的行程显然相当突然,赶过来送行的,只有顾朻和赵淩两个人。

等彻底看不到窦荣的影子,他们才一起骑着马,慢慢回城。

赵淩带着他到琉璃作坊,拿了新烧出来的剩下几块凸面镜和凹面镜给他:“我还想做个大大的空心球,结果做出来是这样的。不过我发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呐,对准太阳,看到这里有个点没有,可以点火!是不是很厉害!”

“不行,这个只是烫焦了,根本就没火。”

赵淩顿时跳起来:“你等着,我多弄点干树叶子来。”

大夏天的正午,两个人待在空旷的太阳直射的场地上也不嫌热,这么头碰头的拿琉璃对着太阳比划了半天,最后只弄出来一缕青烟。

“我就说你这个不行,还不如打火石。”

“打火石不好玩,这个好玩!”

“你乱放火,小心晚上睡觉尿床。”

赵淩立马跳脚:“哼!我不跟你好了!”

顾朻看小朋友跑远,在身后喊:“你琉璃不要了?”

赵淩赌气:“不要了!”

顾朻喊:“那我拿回去玩了啊?”

“……哼!”

顾朻说着拿回去玩的东西,转瞬就出现在了长乐宫内:“喏,赵水灵烧琉璃出来点火。”

太后、皇帝、皇后一起传阅了一遍。

“这是琉璃珠子烧裂了?”

“颜色倒是通透了许多,瞧着跟水晶似的。”

“可珠子哪有这么大的?”

东西转了一圈,又回到顾朻手上:“搞不懂小孩子喜欢的东西。”

搞不懂小孩儿脑子里怎么能够塞得下那么多的奇思妙想。

皇后倒是想起来了:“水灵的珠帘还没烧出来?”

“不知道,没问。不过看这个东西的样子,应该快了吧?”顾朻把一堆奇怪的琉璃半球重新放到一个不太匹配的盒子里,交给自己身边的太监收好,样子不慎在意。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