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香
这一下可不是出发前那种做样子了,而是真实的把二十节车厢上的货物全都卸下来。
装卸工人被这么盯着,压力山大。
更别说还有一些好奇心重的大臣,凑到他们跟前碍手碍脚,甚至还有动手动脚想亲自装卸的。
赵淩没有盯着全程看的想法,把一群人叫着去火车站内用午膳。
火车虽然今天才第一次发车,但火车站内的工作人员已经上岗了一个月,各种设施都齐全。
站内设有食堂,售卖的食物也很简单。
这会儿其实已经过了饭点,最简单的就是煮面。
赵淩看着一碗碗红油面,看得眼角抽抽。
等一群人坐下后,赵骅看向赵淩:“你怎么有饺子?”
窦荣说道:“从家里带来的。”赵淩吃东西挑,只能从家里带了。
带的生饺子,在食堂煮一下蒸一下都很快。
饺子总共带了一百多个,除了赵淩自己吃的,其余人分一分也就没了。
君臣们简单吃了一顿饭,在火车站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转圈消食,完了之后货也装卸得差不多了,就重新登车返程。
火车到达神都港后,又是大量的货物卸下。
原本有言官跃跃欲试想要弹劾赵淩,见状都老实下来,反倒放低了姿态过来请教赵淩:“这些货物都是新城那边生产的?”
“是。这些货物一部分会放到神都内销售,一部分会通过码头销往全国各地。”赵淩回答完,斜睨了言官一眼,“是不是准备弹劾我劳民伤财?还是准备弹劾我随意规划铁路线路?我下一条线路准备修通往我老家象州的,好了,你可以弹劾了。”
第204章
皇帝给新城起名叫通济城。
铁路也命名为神济铁路。
铁路很快就成了一个神都热门景点。
本来赵淩以为特别贵的铁路客运票不太容易卖出去, 那么短的路,卧铺也只是个装饰,没想到每天的铁路客运票抢手到都得提前买。
“神都有钱人可真多。”钱多烧的。
赵淩刚这么感慨完, 就见有人对着铁路站烧香跪拜。
咋?
这铁路叫神济, 不是叫神迹, 拜铁路有啥用?
他溜达过去问烧香的……信众:“拜铁路做什么?”
他穿的常服, 本身长相好, 脸上带着点笑,看着就亲和。
他问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秘密, 一群烧香的立刻七嘴八舌地跟他说起缘由。
赵淩跟他们聊了小半个时辰,才跟他们道别, 回来坐到站外的露天茶座上,把窦荣手上的奶茶抢过来自己喝了一大口:“他们说铁路完全是神迹, 是老天保佑。”
其实能理解。
人们会把自己难以理解的事物拔高,进而神化。
“我跟他们说, 铁路是人造的。他们还知道铁路的总师是我娘, 正在准备建一个状元娘娘庙。”他把茶杯放下,嫌弃皱眉,“怎么加了那么多小料?”
窦荣把桌上另外一杯推给他:“抢了我的喝了还嫌弃。”
“抢的好吃。”赵淩歪理一堆,歪靠在窦荣肩膀上, 看着外面来来去去的人群, 眼前的铁路广场已经成为码头上众多百姓的打卡景点。
窦荣抬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又摸了摸他的后脖颈,动作和广场上带孩子的宝妈出奇一致, 确定他没出汗,才说道:“我跟他们不一样。”他觉得神迹是自己身边的赵淩。
赵淩没多想,喝着自己杯子里加了冰的奶茶:“你当然和别人不一样, 你是独一无二的豆豆~”
“就会说好听话哄我。”窦荣不说自己三十多岁了,还被人当小孩子一样哄幼稚,反正他被哄得很开心。
他伸手揽住滑了一下的赵淩:“怎么好好坐着还会摔?顾轮胎现在这幅样子,肯定跟你脱不了关系。”
他们这次过来,就是等顾轮胎。
没多久,顾恒就拉着一辆小推车过来,上面放了好几个箱子:“叔,我买了些东西,帮我带回去给我爹娘。”
在码头工作就是有这点好,很容易就能买到一些物美价廉的东西。
顾恒背靠着大商号,工作不到一个月就摸清楚了里面的道道,通过倒卖赚到了一点小钱,加上当管事的月钱到手,现在不仅有钱顿顿吃肉,而且还能给家长买礼物了。
窦荣和赵淩都有些好奇:“买什么了?”
顾恒嘿嘿一笑:“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就是比较新奇。”
赵淩倒是明白怎么送礼。
人情往来自然是得按照规矩来,但要论怎么把东西送到人心坎里,还真不一定非得多贵重。
像他几乎年年给赵王氏送糖葫芦,比送珠宝首饰还让她高兴。
窦荣问他:“买了那么多东西,钱还够花吗?”
“够的。早市买鱼便宜,我跟人混熟了,人家帮我留着鱼,我带回来让人帮忙做。”盒饭虽然便宜,但是缺少油水。
鱼肉也没多少油水,但好歹是肉。
衣服有商号提供的制服,住宿也是住在商号。
剩余日用品花不了多少。
赵淩踢了踢桌子底下的木桶:“喏,我一早起来钓的鱼,你有地方做,就拿回去吃。”
顾恒一看,顿时就把木桶搬到推车上,都不用窦荣帮忙:“还是我水灵叔叔好~叔,请我吃点别的肉呗~”
“想吃什么肉?现在天气热,你别吃太油腻的。”
“我不怕!我要吃烤鸭,要吃红烧肉!”
窦荣答应了一半,请他吃了白切鸡和红焖羊肉。
是肉,但不是顾恒想吃的肉。
要是搁以前,顾恒肯定要闹脾气,这会儿他只是骂骂咧咧把肉给吃了,又骂骂咧咧准备把鱼给带回去。
窦荣赶紧叫住他:“差点忘记了正事。”
“什么?”顾恒现在是完全融入了码头生活,反正他现在身上的职务是市舶司使,市舶司衙门也在码头这里,根本就不需要两头跑,平时朝廷的事情,有侍卫给他送来,反倒是比在宫中事情少了一些。
嗯,上班距离也近了。
他听窦荣说,想不起来有什么正事是他不知道的。
窦荣说道:“崔姑娘这两天应该就会到了,你在码头上多留意一下。”
顾恒一听是自己的未婚妻,顿时有些紧张:“啊?她这么快就到了?我该怎么留意?我现在的身份也不方便吧?我去给她搬行李?”
赵淩笑道:“崔姑娘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情,很是赞同。到时候她会带上两个丫鬟婆子过来。崔家已经在码头附近赁下一个可以住人的店铺。”
他对这种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觉得还挺好玩的。
崔家势力庞大。
赵婉蓉的亲婆婆淑太妃就是崔氏女;赵淩曾经短暂的夏日同窗崔玉书,是崔家子;和赵王氏同科的榜眼郑盈盈是崔家妇。
崔家在神都的势力还远不止这些。
对于旁人来说很难搞的码头店铺,崔家很轻松就能安排。
现在出门需要路引,购买市舶司的长途船票当然也需要身份证明。
顾恒作为市舶司使,只要让人留意,就不会错过崔姑娘。
“我、我知道了。”顾恒转身就想走,又扭捏道,“我爹娘什么时候来看看我?”
他上次休沐的时候没回家,今天休沐也没回去,眼瞅着大半个月过去了,怎么爹娘都不想他的吗?
赵淩带着他往外面走:“我姐偷偷来见过你。”
皇后是他姐,一点没错的。
顾恒还是觉得有点别扭。
如果他娘是先生的姐姐,那他不是得叫先生舅舅?
他还是更想叫先生叔叔。
他抛开这点小纠结:“什么时候?我娘出现,我怎么可能不知道?”
他娘长得那么漂亮,哪怕他不知道,周围的人肯定也知道啊。
毕竟哪怕隐藏身份,他娘也是个大美人。
窦荣懒得跟他解释:“化了妆,站远一点,你能认出来什么?”
像他们两人就只是简单把皮肤涂黑一点,改变发型和衣着,仪态上松散一点,除非是特别熟悉的人,正对面见到,否则很难认出来。
顾恒不高兴,噘着嘴拉着鱼走了。
窦荣摇头:“还跟个小孩子似的,刚还想说他这几个月像个大人了。”
“我看他确实像个大人了,至少像是个过日子的人了。再多干两个月吧,多看看百姓疾苦。”
赵淩也算是经历了两任太子。
顾朻给他的感觉像是父兄,可靠沉稳。
顾恒更加锋芒毕露,私底下跟个小孩子似的,但赵淩感觉一旦顾恒登基,肯定会继续加强中央集权。
如今还看不出顾恒掌权后的手段,希望稍微温和一些,起码在下达一些命令的时候,能够多顾念一下百姓。
窦荣没他那么多想法。
好不容易休息,身边还没那么多人跟着,他拉着赵淩到处闲逛。
至于顾恒托付的几箱子东西,暂时寄存在吃饭的酒楼就行。
码头这里往来的旅客非常多,酒楼有专门给客人寄存物品的服务。
原先码头附近只有靠近居住区,零星有一些小店,整体是环绕在码头外围,毕竟码头附近都是一些仓库和堆场。
现在火车站一开,店铺像是瞬间涌入,周围干什么买卖的都有,叫卖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