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香
赵淩注意到,挑眉问:“怎么了?”
窦荣反应更快:“顾轮胎定亲了?”
“是。定的是胶州崔家的姑娘。”赵骅说道,“明年十月份的婚期。”
赵缙只要确定顾恒不是自己女婿就好,对于顾恒别的事情一点都不关心,只关心自己女儿:“祝家什么时候过来提亲?你们现在交换信物了没?”
赵慧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说道:“大概过年的时候过来提亲吧。没交换什么。我们说的时候,祝伯伯不在,就是祝伯母跟大堂伯娘、四叔、翊叔叔说的。祝伯母说这样不够郑重,等他们来神都准备好了再上门。”
赵缙满意:“你祝伯母说得对。等会儿我回去跟你娘也得做准备。”
赵缙这次回神都说是述职,其实就是探亲。
他述职的事情早就完成了,会跟来一起上班,是想被父兄带着认识一些朝中的人,刷个脸熟,方便将来好办事。
现在赵淩回来了,能够带赵缙认识的人就更多了。
不过现在赵缙的心思全在女儿的婚事上,好在对外他能装出一副真诚的样子来,还能给父亲兄弟们帮忙打个下手。
户部那边的工作倒是没什么了。
吏部因为赵淩不在,还真的积了不少活。
景尚书一看到赵淩就开骂:“你说你这个侍郎当的,在神都的时间少,在外面的时间长。这样下去,你直接当游方侍郎得了,还当什么吏部侍郎?”
赵淩不搭理他的抱怨:“有事说事,您叨叨这些,只会浪费时间。”
景尚书大怒:“我可算是知道为什么以前你爹有那么个名声,敢情都是被你给逼出来的。”
同僚不解,问过来打酱油的赵缙:“赵尚书什么名声?”
赵尚书那不是出了名的长相英俊才能卓著性格谦和的好尚书吗?还能有什么名声?
赵缙也不知道:“不知道啊。我爹怎么了?”
赵淩倒是知道:“他们都说爹教子严苛。”
赵缙想想以前老爹敦促他学习,动不动就掏马鞭出来,心有戚戚:“那确实挺严苛的。我就没那么严苛。”他嘿嘿笑着,“我读书不行,家里孩子教育都是我妻子在抓。”
景尚书和同僚们都很意外:“赵尚书是亲自负责你们兄弟几个的读书?”
“是啊。我们兄弟姐妹主要都是我爹在教。”讲道理,亲自负责子女教育,并且卷教育的家长,哪个都严苛。
更何况赵骅是一次教六个。
马鞭抽几下算得了什么?
人不疯,都已经算是情绪稳定。
同僚们一听,顿时觉得不怪人家的子女出息,并且觉得自己回去之后,也要亲自抓孩子们的教育。
他们这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反正辞旧迎新之际,给自己做个新规划属于正常操作,能不能执行下去,执行得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他们聊着天,一点都不耽误做事。
赵淩还抽空写了一封奏折,没一会儿就带着去御书房了。
年底是吏部最忙的时候。
不过对于赵淩来说,只用负责一个吏部的事情,感觉实在是太轻松了,至少不用点灯熬蜡,天天都能睡个好觉。
年底大家都忙,只有赵王氏这个大学山长因为放寒假,在家比较有空闲,逮着未来孙女婿考校。
祝阳来的时间比较晚,本来还想回京述职,结果述职还是让副手来的,自己就赶上个年底的大朝会。
祝家原来住的就是现在赵家住的尚书府,现在当然不可能继续住在桃溪巷了。
祝家现在的宅子跟苏家一个坊,过来桃溪巷很近。
宅子里留了几个仆人。
祝光提前过来,已经又让人重新收拾了一遍。
现在祝阳夫妻过来,他也只能跟着回家去住,还很依依不舍,主要是舍不得侯府的书房。
祝阳十分理解他:“住得近,到时候可以天天上他们家看书,有什么不懂的也能找到人问。”
祝光就问他:“爹,你打算回神都吗?”
“是你赵叔叔跟你说的,还是你自己猜的?”
祝光听爹没否认,心里面就有底了:“我自己猜的。”
祝阳也没瞒着他:“等我这几天进宫去跟陛下谈一谈再说。”赵淩虽然说让他当工部侍郎,但主要还得看陛下的意思。
不是他觉得赵淩说话不靠谱,而是他自己也不确定,究竟是当工部侍郎,还是干脆去大学任教。
去大学的话,环境更简单一点,也能给他时间把这些年的经验沉淀一下,传授出去;但是这样的话,他们祝家将来可能会告别官场,于他们祝家不利。
他的六个孩子都对科举入仕不感兴趣。
他固然可以培养孙辈和子侄辈,祝家的下一辈里也不止是他的孩子们,但到时候他真的要是已经远离了官场,再去求以前的同僚同窗,就绕远路了。
要是他现在就当上工部侍郎,起码还能干个十几二十年,哪怕未来再无寸进,也能庇佑家族的一两代人。
再说,如果他一直不在陛下跟前露脸,太子伴读的情谊能维系多久呢?
他希望他的孩子们能够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开开心心的。
祝光的感觉很敏锐,问:“爹,我可以科举的。”
祝阳对他摆了摆手:“不,你不能科举。你想入仕,得走另外一条路。”
祝光不明白:“想要入仕,不科举,还能有哪条路?打仗?”
他虽然学过一点武艺,但也就那样,打打流氓地痞可以,真打仗那是绝对不行的。
祝阳拍拍他的肩膀:“明年开学了你就去神都大学的研究所,好好学习研究。”
祝光更加莫名:“您就不能把话跟我讲明白?”
祝阳偏不讲:“你不是聪明嘛,自己想去!”
祝光骂骂咧咧地走了。
祝夫人无奈:“哪里像是个要成亲的人?得亏赵家不嫌弃。”
祝阳也是感慨:“还得是夫人的功劳。昭昭长得像你,不然哪里会被人看得上。”
“现在是贫嘴的时候吗?赶紧跟我一起看看明天去赵家带的礼物。”
祝家和赵家商量婚事十分顺利。
祝光这个年纪,本来早就该定亲了,只是一直跟着祝阳在兴修水利,工地上常年连个女的都看不见。
祝夫人虽然待在黑龙港,但黑龙港作为一个新兴港口城市,也没有什么合适的姑娘。
祝光对未来妻子的要求还高,主要是要聪明。
黑龙港家世年纪和祝光相当的姑娘本来就没几个,还要加上才学一项,更是找不到人了。
现在好了,直接来了个状元姑娘。
祝夫人感慨真是缘分天注定,却又觉得自己小儿子实在是太黑了,去赵家前还忐忑婚事有变。
赵缙和羊氏倒是不着急女儿的婚事,但赵慧的年纪在这儿,普通姑娘这个年纪差不多该嫁人了,速度快的说不定孩子都抱上了。
原先太子想要娶赵慧的事情,他们也是知道的,心里面不欢喜的点在于,要是赵慧当了太子妃,那他们以后见女儿女婿还得行礼?
现在只要女婿不是太子,其他人倒是无所谓,主要是女儿自己喜欢。
双方一拍即合,然后赵淩又给未婚小夫妻送了一栋凭栏一号的房子:“我当初留了两栋,正好大壮一栋,灵灵一栋。”
第201章
祝光的聘礼和赵慧的嫁妆都是现成的, 至于赵淩送的房子,倒是暂时不能作为婚房。
主要是他们的婚期定得太近了,定的三月三上巳节。
赵淩这个叔叔倒是不用干什么, 被窦荣打包带到庄上, 天天躺平了就蛐蛐:“这么着急干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就三月三?”
窦荣倒是很理解:“迟则生变。定下来就得赶紧成亲。”说着他还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赵淩, 给他塞了一片椰子片, “他们本来定的上元节。”
赵淩咔咔咔地咬椰子片:“随便他们吧。到时候我们去喝喜酒就行。”
窦荣看他坐起来,抬手就转了个弯, 把椰子片塞自己嘴里,引赵淩追过来亲了亲, 才抱着笑:“想起什么了?”
赵淩嘿嘿一笑:“我给你准备了好东西,应该到了。”
蒸汽船的声音实在大, 在庄子这种安静的地方更是,声音大老远就能听到。
窦荣还以为是城里过来送东西的船, 听到了声音并没有太在意, 见赵淩准备从榻上下来,赶紧弯腰替他把拖鞋穿上:“什么东西?得去码头拿?”
赵淩一听,听着外面呼啸的寒风,顿时又把脚从拖鞋里抽出来, 缩回到榻上:“不用, 等他们把东西送过来就行。”
窦荣很好奇。
没过多久,果然有下人敲门进来,端着托盘往他们面前摆了好几个琉璃罐头, 里面全是满满当当的果肉。
赵淩还琢磨着把罐子往哪儿敲一敲盖子,敲漏一点气好开,窦荣就已经把盖子打开了。
“还挺紧。”窦荣微微皱眉, 真让他用了几分力气。
赵淩目瞪口呆:“你就这么拧开了?”
他知道窦荣力气大,没想到这么大。
窦荣“嗯”了一声,举起罐头小心闻了闻,样子像是第一次接触新鲜事物的猫:“甜甜的。”
赵淩觉得窦荣这样子就很可爱:“在神都没法吃新鲜的啦,只能吃这个。”
窦荣开的是一罐橘子罐头,眼神有些迟疑:“会不会很酸?”
他对橘子这一类水果有心理阴影。
原先他也是很爱吃橘子的,赵淩嫌酸的,他都能接受。
可谁叫他们家出了个赵文敏,搞出了一堆一个赛一个酸的奇形怪状的橘子。
有些橘子不仅酸,还苦,还涩,闻着倒是都挺香的。
他现在对闻着不错的橘子都不敢吃。
赵淩不骗他:“放了很多糖的,不会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