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香
青州也是一样的。
“主要是现在交通不够通畅,人员和物资流通较少,所以地方上很容易形成家族垄断的情况。”最近赶过来的赵慧在跟进了一个县的情况后,得出结论,“大量百姓的需求都自给自足。出门需要到县衙开具路引……现在把开具路引的权限下放到里办这一级,是不是会滋生新的乡绅土豪?”
赵淩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答案:“肯定会。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事情是人在干,是人就有私心,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大公无私,起码我自己就做不到。”
赵慧骑在马上,对周围围观的百姓们习以为常。
作为大虞第二名女状元,她在神都就非常受人关注,早就已经习惯了。
更何况他们现在这一行全都骑着帅气的高头大马,过去一段时间又给当地做了许多实事,受到关注是正常的。
赵慧不在意,赵淩就更加不在意,专心跟侄女传授自己的各种经验。
窦荣在意得多一点,他得关照整个队伍的安全问题,还得留意观察一下两个人的情绪。
嗯,好像没什么情绪。
本来赵慧作为庶吉士,这会儿应该待在御书房和翰林院里轮值。
对于新科进士们而言,能够在皇帝面前露脸,是非常重要,并且会直接影响到职业生涯。
朝中这么多官员,皇帝不可能记住所有人。
庶吉士在皇帝面前一待就是三年,干得好就能给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将来给安排职务起点更高。
另外就是庶吉士平时工作的御书房,能够直接接触到朝廷运作的细节,对于整个国家政局和事务操作,以及各个重臣之间的关系也能有所了解。
除非是像赵淩或者赵王氏这样的,他们本身的才能和资历已经不在乎庶吉士的这点积累,不然对于年轻的进士们,庶吉士的这段经历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赵慧出现在这里,并不是赵慧被皇帝厌弃,而是为了避嫌。
顾轮胎岁数到了,要选太子妃。
他原先就想要跟赵慧成亲,只是双方家长都不赞成。
但他显然还不死心,尤其现在赵慧可以说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于是就更加不安分,闹腾着要娶赵慧。
赵慧是一心向学,压根没开窍,对情情爱爱这方面无感,为了避免男人影响到她的事业,在请示了顾朻之后,干脆包袱一卷跟着叔叔全国游了。
她以前也就是跑跑海州、宁州、吴州,跟着去过几次南洋,也去过儋州和文州,老家象州也去过几次,但再北,她也就是这一两年待在神都。
青州的整个环境对她来说是很陌生的。
等马匹转到了船上,赵慧去泡完茶回来,才感觉整个人放松了一些,坐在只有自家人的小茶室里,小声吐槽:“顾轮胎真烦,跟听不懂人话似的。陛下一定要干到九十岁,到时候我就致仕。真不敢想在顾轮胎手底下干活。”
窦荣说道:“他敢针对你,我就替你教训他。”
赵慧顿时甜甜一笑:“谢谢翊叔叔~”
赵淩问她:“那你想好自己要找什么样的相公了没?”
赵慧歪头:“得好看,还得聪明。我可不想将来生个孩子比我爹还笨。”要不是她娘聪明,她差点就会遗传她爹变成蠢货了。
还好她爹长得好,起码给了她一张好脸。
典型赵氏逆子发言。
窦荣多少劝了一句:“你爹好歹也是个同进士。”
赵慧放下茶杯,拍胸:“我,状元!”又看向赵淩,“我四叔,状元!我奶奶,状元!我爹全家最笨。”
剩下的探花爷爷和探花六叔都不值得一提了是吧?
窦荣感觉自己劝不动,也没多少真心想劝:“你娘信上说,让我们替你留意有没有你喜欢的少年郎。你自己要是看到喜欢的,就跟我们说。我跟你四叔直接给你定亲。”
赵慧也不扭捏:“好的。”想到下一站,她的眼神亮晶晶的,“听说胶州美人多。”
赵淩没关注过这方面:“多吗?”
窦荣也不关注:“去了再看吧。顾轮胎长得也不差,你不也瞧不上嘛。”美不美的,还得看个人喜好。
像他,就喜欢赵水灵这样的。
赵慧注意到两个叔叔之间黏黏糊糊的眼神,“咦”了一声,然后就被叔叔布置了很多功课。
不是,她都是考公上岸了,为什么还要做功课?
哦,是她四叔的公务啊。
“四叔?”
赵淩拿起一份邸报:“不懂的问我。”
有晚辈,真幸福。
他也可以偷偷懒了。
胶州整体问题不大,只有两个县有点小问题,对赵淩来说的小问题。
因为之前青州高家的事情,这边的配合度高得不能再高。
赵淩跟侄女传授经验:“这叫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你一个人想要跟一百个人打架,肯定打不赢……”
窦荣插嘴:“我能赢。”
赵淩抬手拍他一下:“你闭嘴。”
“哦。”
赵淩继续说道:“这时候你先砍死一个,剩下的人可能直接就被吓跑了。”
赵慧受教点头:“有机会我试试?”
“这趟你还是跟着看吧,免得落人口实。以后有的是机会。”赵淩自己被弹劾已经弹到了铜墙铁壁压根无所谓,但侄女跟他不一样。
赵慧就跟着赵淩一路从青州到胶州,见识了一众胶州美男子之后,又跟着出海一路往北,再往南。
虽然各地的配合度都很高,但其实每个地方不配合的原因并不太一样。
赵慧跟着赵淩看他怎么处理,这种学习机会比待在御书房更难得。
窦荣看着赵慧,感觉像是多了个女儿似的,空下来带着赵慧练武。
赵慧本身的武功底子不差。
她跟在太皇太后和太后身边好几年,认真学过武艺。
窦荣原本只是当打发时间随意教导一下,教着教着就认真了起来。
等船队开始进入南龙州的时候,赵慧的武功已经可以轻松拿捏赵淩了。
于是赵慧开始对赵淩日常逆子发言:“我肯定不能比四叔还差吧?”
赵四叔觉得自己得奋起一下,但:“算了,我都已经这把年纪了,还跟你一个小孩儿争什么?”躺平。
目前南龙州的知府是赵淩的老熟人,原户部罗侍郎。
老罗同志在新修的市舶司码头迎接赵淩一行人,表情实在谈不上欢迎。
赵淩倒是笑了笑:“劳烦罗伯伯亲自过来接我。”
罗知府可不敢应这一声伯伯,但也不敢不应:“下官已经为两位侯爷准备好了接风宴,请两位先去驿站下榻,稍后前往酒楼。”
这是习惯性流程,赵淩他们当然应下。
罗知府注意到赵淩身后跟着的一位特别漂亮的姑娘,长得和赵淩还有点像,难道是赵淩的女儿?
应该不会吧?
赵慧本来应该穿官服的,但她离京匆忙,没带夏季官服,现在身上穿的还是路过象州时候买的普通女装。
虽然现在时序已经入秋,但南龙州太南了,气候和宁吴差不多。
与其说是一年四季,不如说是一年两季——雨季和旱季。
南龙州的人口结构和梁州类似,少数民族众多,语言交流就是一项巨大的障碍。
“朝廷派来的里长根本就不懂当地语言和习俗。”罗知府在语言方面也没有什么长才,加上确实是年纪已经有一些了,学习能力明显下降,自己也不能指导多少。
赵淩就问他:“现在南龙州的教化怎么样?”
罗知府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当地百姓对于学习四书五经还是不太感兴趣,对上小学和职校倒是推广得很不错。”
就南龙州本地多少年没有出过进士的情况,读圣贤书几乎不可能当官,反倒是上个小学认个字,能够找个活干。家里条件好的,继续上个职校,出来就能在工厂、作坊做工。
工人目前是南龙州比较体面的工作,也能有不错的收入。
南龙州目前的特色产业主要是制糖和各种水果。
南龙的水热条件好,非常适合种植各种水果,自从黑龙泽变成了黑龙州,水路畅通后,南龙的水果能够卖出去了。
当然,以现在的储存条件,也是加工成果干、果脯、水果糖、果酒等等。
另外,南龙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但具体怎么开采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赵淩在宴会上饭没吃几口,听罗知府说了一堆南龙州的情况。
南龙本地的其他官员见赵淩饭吃得少,酒也没喝,心里惴惴不安。
等宴会结束后,他们找到罗知府,问:“赵侍郎是不是对我们的招待有意见?怎么都没喝酒?”
罗知府到底也算是看着赵淩长大的人,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不是。赵瑞不胜酒力,不用给他酒。对他,有事说事就行。有什么困难都跟他说,他都有办法。”
说到这里,他突然不顾已经黑下来的天色,叫上同僚们往府衙去,“走,趁着那小子在,我们好好算算缺什么。不把他扒下一层皮来,我就不姓罗!”
第199章
作为原来坐一个厢房的老同僚, 赵淩和老罗同志给对方上强度是有默契的。
赵淩安排老罗开短期培训班,招收识字的各族青年。
“第一期培训免费,考核通过直接入职里办。”
里长是朝廷派遣, 但里办内的吏员不是。
吏员现在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多, 工作说白了主要还是跟人打交道。
吏员本来就是以本地居民为主, 文化方面目前阶段拥有最基本的读写能力就行, 另外就是人品要有一些筛选。
里办的工作在南龙州没法推行, 当地居民对于里办是什么,并没有什么认知。
但, 免费!
免费的东西不参与,那不是跟掉了钱一样难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