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香
赵淩一个晚上没睡, 喝了一碗浓茶,跟同样一夜没睡的倪氏说道:“张太医这几天住在家里,弟妹好好休息。”
倪氏显然反应有些迟钝, 愣了片刻才说道:“谢谢四哥。”
“没事。我让人过来守着。”赵淩提醒了一下, “一会儿孩子们得去上学, 晚上还有客人过来。”
倪氏强打起精神, 露出个笑脸:“我知道的。”
赵淩得准备去上班了, 临走宽慰了一句:“你别担心,书兰那里会给安排妥当。”
书兰作为赵茂的生母, 哪怕没有名分,这些年在家里的待遇和赵骅的其他妾室也是一样的。
赵家其他姨娘如今一个个的不是手上有产业, 就是有自己的事业,其中任何一项改变其实都没落下书兰, 但是书兰都固守着自己的所谓本分,坚持守在后宅, 守在自己的小院中。
甚至赵茂分家出去单过的时候, 也问过她是不是要出府跟他一起住,是书兰自己不愿意。
全家坐一起商量事情,去叫书兰,她也不来。
若是她甘愿当个透明人也就算了, 但她偏还不安分, 总想着要立威。
全家能够让她立威的人,只有她亲儿子赵茂。
连赵淩都没想到,书兰竟然会给赵茂下药, 就为了给儿子房里塞人。
这是亲娘能干出来的事?
赵淩坐在马车上,晃晃悠悠到吏部,脑子里还浑浑噩噩。
中午, 赵辰过来跟他一起吃饭,小声问:“茂儿没事吧?”
“肯定得调理一阵。太医在家里守着,我还让常大哥他们轮流看着。”是药三分毒,更何况是这种虎狼之药,下药的时间还选在了赵茂出差几个月刚回家恨不得倒头就睡的时候。
好在倪氏跟赵茂前后脚去的,发现及时,赵茂的身体比赵辰要强一点,哪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练点武,好歹平时也算是锻炼身体,比赵辰这种只做广播体操的要强。
赵辰叹息,有更多的想问,但周围人那么多,哪怕保持着一段距离,也不好再细问,只说道:“我早点回去看看他。”
赵淩瞪眼:“不许早退!”看个毛线。赵辰又不是大夫,去看了能有啥用?
赵辰回瞪:“我事情做完了!”
赵淩看他:“你现在事情就做完了?”这才中午。
赵辰:“……”绝对不能让领导知道自己的工作轻松,哪怕领导是自己亲弟弟。
赵淩微笑:“赵员外,我这里有个小事情,正好你有空……”
“我没空!”赵辰断然拒绝,但是没有用,依旧被赵淩塞了活。
活确实不大,就是给吏部盖个食堂。
现在大家都是在自己的办公的厢房吃饭,其实各方面都不太好。
赵淩跟工部的关系特别好,调动一些工匠和物资一句话的事情;跟户部的关系更不用说。
问题是食堂就给吏部盖?
别的人不用吃饭?
皇宫地方很大,找个地方盖食堂很容易,主要是得考虑防火和下水的问题。
赵辰一个下午就搞定了选址、拉关系和敲定图纸,赶在赵淩下班前把方案给他。
赵淩特别满意赵辰的工作效率:“还得是大哥。”
赵辰忙得一个下午脚不沾地。
真·脚不沾地,骑着自行车到处跑。
他这会儿累得一个字都不想说,感觉弟弟就是讨债鬼,不管几岁都是债。
马车直接到侯府。
因为赵茂的关系,接风宴的地点改在了这里。
对于宾客们没什么影响,反正就隔了两栋宅子。
有一些宾客已经提前到了,剩下一些还在上班的,得先下班换个衣服再过来。
当然住得远的就不必了,请的都是自家人,没那么多讲究。
得知赵茂生病,不知内情的宾客们觉得也正常:“这一去好几个月,肯定是累着了。”
“现在岁数也不小了,不能当自己还是十几岁的时候,在外面跑上一两年的都没事。”
“这次病好了,就好好练武,强身健体。”
亲戚们见赵茂靠坐在床上,脸色苍白的样子,也只是简单叮嘱了两句就退出了房间。
赵骅留在了最后,让房里其他人都出去,才跟赵茂单独说道:“你妈妈这情况……我想问问你的意思。”
提起自己的母亲,赵茂的神色有些茫然:“爹,我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对我。”
他成婚多年,夫妻和睦,还有三个儿子,是什么非得让他母亲往他房里塞人?
赵骅叹息:“她大概是想通过掌控你,证明自己的权力。”
这么多年,他哪怕再怎么忽略书兰,也明白她的追求。
书兰一直想要有权力,但一直在错误的方向上使劲。
十几岁的时候是这样,如今四十多了还是这样。
赵茂说亲的时候,是赵王氏给挑选了一些姑娘,经过短暂接触后,赵茂自己选择了倪氏。
这么多年,书兰嘴上不说,应该是觉得自己作为母亲的权力受到了挑衅。
但书兰心里也明白,若是她出面给儿子挑媳妇,肯定没那么多选择。
她不能给儿子挑媳妇,还不能给儿子挑妾?
赵茂不是不懂。
他作为亲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肯定比任何人更加了解。
他原先企图给母亲讲道理,带她出去多走走看看,并不能够改变什么,后来觉得只要母亲看到他的日子过得好,就能够转变一些想法。
现在发现,这些都是他的自以为是。
他神色黯然,问:“父亲是打算把妈妈送去道观吗?”
神都附近的山中有些道观,其中一些就是让女子去“清修”。
她们也许是犯了错,也许是别人觉得她们犯了错。
这些道观都位置偏远,看守严格。
赵骅否认:“道观太苦了,万一遇到点什么事情都不方便。我是想着把你妈妈送去你四哥的庄上,那里有许多宫中的老人,也有慈幼院的学校在,还有作坊。让她多接触一下外人,应该能好些。”
福满庄上设施完全,该有的都有,这些年已经渐渐发展成了一个小集镇。
相对真正的城镇,福满庄上的环境又相对简单。
赵茂一听,倒是松了一口气:“四哥同意了?”
赵骅听他这么说,就知道赵茂自己是答应了,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我先跟你说。你要是没意见,我再跟你四哥去说。你四哥那个人的脾气你也知道,这种事情不会有什么问题。”
说着,他直接让人去把赵淩叫过来。
赵淩听了之后表示赞同:“早就该这样了。她今天这幅样子,都是你们给惯的。做错了事情没有处罚,她哪里会知道错?”他看看父子俩,“我看这次的事情也不能这么轻拿轻放。直接把她送去道观里待上半年,再把她接到庄上去,就让她干活读书。她能琢磨这些个事情,就是闲的。”
赵骅觉得有道理,但……看向赵茂。
赵茂没怎么犹豫,就表示赞同:“四哥说得对,就照你说的做。”
“那这事情我直接给安排了。正好我知道个道观,里面有些太妃。”先帝驾崩后,有子女的妃子跟着出宫去和子女居住;娘家可靠的被接回娘家养老;剩下一些没什么背景也没子女的就待在宫里养老。
有些太妃不愿意继续待在宫里,就去道观里清修。
道观条件相对皇宫来说肯定是清苦一些,但是对于这些在皇宫待了几乎大半辈子的女人们来说,道观会更加自由,哪怕道观周围罕有人烟,也比皇宫自由,没有那么多规矩。
赵淩亲自送书兰到的道观。
道观没有名字,距离神都不算太远,算起来也在皇陵附近,有专门的护卫保护,与其说是道观,倒不如说是一个隐居的地方。
一名面容慈祥的老太妃说道:“老姐妹们在这儿自己种点菜,喂了一些鸡鸭,偶尔还能拿去集市上卖。”
她们不差这些钱,去集市上买卖,更多的是体会不一样的生活。
“观中什么都不缺,带来的这些东西和伺候的丫鬟都带回去吧。”等赵淩答应了一声,老太妃才对书兰说道,“你就跟着我们读读书,干干活。”
书兰来这里的理由,老太妃们都提前知道了。
她们是想不明白,怎么有人放着好日子不过,偏去作死,还把自己唯一的依靠往死里折腾。
真把儿子逼得离心,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书兰在老太妃们面前,下意识低垂下头:“是。”
道观确实是在山上,但并不是在深山里,只是背靠着大山,附近有个不大不小的镇,一应东西都有。
赵淩从道观出来,四周逛了一圈才回去。
路上,车队分成了两队,一队继续回城,另外一队则去了庄上。
这队人负责的是原先在书兰跟前伺候的仆役们。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虽然跟仆役们其实没什么关系,但他们还是要被撤换掉。
他们送去的庄子不是福满庄,而是赵茂的庄子,距离神都坐车都得走上两三天。
赵淩的车队回来太晚,城门已经关上了。
他倒是可以敲开城门进去,只是赵淩不想在这种无关紧要的时候行使特权,直接在附近的码头找了个客栈住下。
赵淩不认床,只是夏夜闷热,一直没怎么睡熟。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隐隐听到蒸汽船靠岸的声音,他还在想是不是天亮了,怎么现在这个时候有船上岸,没一会儿就听见有轻微的人声响起,房门打开,有人走了进来。
他想起来,身体却没什么力气。
难道他是被下了药?
他迷迷糊糊地想着,勉强抬起沉重的眼皮,隐约看到床头站着一个高大的身影,发出一声呓语:“豆豆?”
丸辣,他中了天下第一豆豆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