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香
曾星是个实在人,原先在家打理家业的时候,就觉得一家人一起过日子,没什么好算计的,没想到被家里人坑了一把。
但他骨子里对家人还是没多少心眼,只不过现在他的家人从曾家人变成了沈妆和沈妆的家人。
沈兰说道:“这些你自己收着,该怎么安排怎么安排。”
赵婉清补充:“你们四舅给了你们一栋凭栏一号的宅子,以后你们成亲了,就在那儿单独过日子。你尽快把手头的事情安排完,过几天大壮要回老家参加乡试,你到时候有空的话就跟着一起去,顺便认认亲戚。没空的话也不着急,等过年的时候跟我们一起回去。”
“好。应该能安排妥当,这两个月就是铺子的装修,人手什么的都是现成的,货源我也谈好了,没其它事情。”
曾星收好东西,就和赵婉清、沈兰夫妇道别,去侯府接他未婚妻。
管家好奇询问:“亲家老爷夫人叫您过去是有什么事情?”
曾星也不瞒着,一一说明,随后安排:“我大概要去象州一两个月,这段时间你多看着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过来找我丈人丈母娘。”
管家应下,马车走了一段路,才像是终于消化完,感慨:“亲家老爷和夫人也忒心大了。这么多房契地契的,直接就交到了少爷你手上。少爷你和少夫人还没成亲呢。”也不怕他们家少爷卷了钱跑了。
曾星没好气地白了管家一眼:“我不是那种人!”
他也不差这点钱。
虽说这些钱财很多,但只要给他时间,他也能赚到那么多钱。
甚至于只是过日子的话,他带来的钱财已经足够他三辈子花不完。
比起钱财,显然是沈妆更重要。
管家还是对财富眼晕:“是是是,少爷您绝对不是这种人。您要是见钱眼开,就不会被老夫人和大少爷算计了。”管家耿直地往自家小少爷伤口上插刀,“不过真要卷了这些钱财跑路,怕是普天之下没有容身之处了。”
他最近跟着曾星各种东奔西跑,总算是明白了一些未来少夫人的家境。
钱不钱的是其次,对于权力到了这种层次的人家,真的想要钱,也就是一张嘴的事情,难的反倒是不要钱。
曾星坐着马车晃悠到侯府,想着自己因为叫赵淩一声四舅舅,都不用特意打招呼,车行的管事直接就给他安排了一辆新车,再过几天就能到手,到时候也能让沈妆坐得舒服些。
然后他就看到坐在屋顶上的赵淩:“四舅舅?”
屋顶上有狸奴能理解,为什么还有狗?
狗是怎么上去的?
赵淩怀里抱着几只嘤嘤嘤的小奶狗,见到曾星挥挥手:“小星星来了啊。要不要上来玩小狗?”
曾星挺想养狗的,闻言也没犹豫,撩起袍角几个蹬踏就上了屋顶。
“汪汪汪!”
曾星接过一只白色的小狗,循声看向楼下一只大黄狗:“那是小狗的娘?”感到自己被辱骂。
“不是,是小狗的爹。这一窝生了九只,小狗的娘带不过来,每天得放风。”搁谁一胎九宝都得崩溃,压根养不过来。
赵淩说着,顺手指了指。
他们坐在第一进宅子的二楼楼顶,视野开阔。
曾星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就见一条白色卷尾巴的大狗在园子里疯跑,身后窦荣在追。
“翊舅舅这是在做什么?”
“他要给白骊坐月子,白骊以为是在跟它玩。”
自从不怎么打仗后,窦荣对于白色小动物的偏好越来越不遮掩。
马要白的,猫要白的,狗也要白的。
原本窦荣还准备养白色的兔子,可惜到家第一天就被厨房红烧了。
后来他又捉了一只,也是到家第一天就被白骊给咬死了。
现在小白兔子们只能养在庄子上,给庄子的养殖业做出一份新贡献。
一人一狗在院子里追了几个来回,身后就跟上来了好几匹马。
窦荣很快就被小(?)动物们撵着跑:“水灵!救命!”
隔壁院墙上已经架上了梯子,景尚书趴墙头上开嗓:“窦侯爷还是这么活泼啊!”
宅子很大,无奈附近的宅子只要不宴请宾客都很安静,加上景尚书的嗓门大,哪怕是离得不算近的曾星都听得一清二楚。
窦荣回头,指使自家小动物们:“去!打他!”
刚才还撵着窦荣跑的小动物们,顿时像一支训练极好的军队,回头就往景尚书那边跑。
白骊更是直接跳上马背,借着马背的高度一下跳上围墙,摇着尾巴去拱景尚书。
景尚书抱着白骊就下了围墙,没声了。
窦荣:“……把白骊还给我!”
“拿小狗来换!”
过了一会儿,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儿爬上梯子,对窦荣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一伸手出了个布。
窦荣伸出两根手指,出了个剪刀。
小孩儿嘎嘎嘎笑,伸出了五根手指:“翊叔叔,要五只小狗~”
赵淩已经骑着马跑了过来,站在围墙上把小孩儿一提溜,夹在腋下:“好了,现在你被我抓住了,得让你爷爷用一只白骊来换。”
小孩儿又嘎嘎嘎笑。
赵淩直接抓着小孩儿,又留了曾星和沈妆晚膳,用完才把人都给放回去。
跟隔壁交换人(狗)质的时候,景尚书把孙子赶进去,就跟赵淩站门口说话:“你家外甥女什么时候回象州?我搭个快船。”
“嗯?您要去象州?”去干嘛?吏部尚书就能自己给自己批假条吗?
景尚书说道:“不是,我要去海州、吴州考察。”
赵淩用怀疑的眼神看他:“真的是考察,不是旅游?”
“当然不是。陛下知道的。我去辅佐一下太子殿下。”在神都干了那么多年,他得出去逛逛。
赵淩顿时就露出“我就知道你是去玩的”的眼神看向景尚书:“不行,吏部事情那么多。”
景尚书立刻摆出上官的架势:“我是尚书,你是侍郎,陛下都准了,你说什么不行?”
赵淩只能跟他说了沈妆出行的日期,心里面也知道,和吏部尚书同行,对沈妆来说好处巨大。
反倒是景尚书,他也不差一艘快船。
等和景尚书道别,窦荣就戳他的脸:“怎么这么不高兴?现在吏部不是不忙?”
“现在是还好。”赵淩长长叹气,“打赌他过年不回来。”
窦荣一听也愣了一下:“说不定被姨父姨母拉着打江山去了。”
赵淩还没想到这个可能,原本只以为是景尚书工作多年,想休个长假:“景尚书……打江山,不能够吧?”
窦荣偏头看了他一眼:“他们不缺会打仗的人,缺的是搞后勤的。”
吏部尚书去搞后勤,好像瞬间战备就充足了呢。
第181章
赵淩觉得窦荣的猜测不能说是无稽之谈, 可能性也非常小:“吞下宁吴后,到现在的官吏缺口还那么大,更何况还有一个现在已经排得半干的黑龙泽的窟窿要填, 南龙州那边的官场也得重新梳理, 再打下地盘, 根本没人过去。”
窦荣更了解自己的姨父姨母:“那万一水稻一年三熟四熟的?有地方能种甘蔗?”
粮食和糖, 还得再算上矿石。
没法拒绝。
赵淩唉声叹气:“这样下去, 学校都来不及建。”
官吏的缺口是一回事,社会其他方面的人才缺口只会更大。
作为吏部侍郎, 他得把事情做在前面,才能到时候不手忙脚乱。
窦荣略感同情地看向赵淩:“你把你常二哥带去吏部?”
好歹也是最早给赵淩打下手的, 还是赵淩的奶兄,常禾虽然读书不太行, 只有一个秀才的功名,但给赵淩打下手还是很得力的。
“算了。常二哥只想着做菜, 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人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 并且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喜好上不容易。
常禾过往这些年陪着他走南闯北的,如今在侯府给家生子们开蒙,得空了整理整理菜谱,开发一些新菜品, 日子过得充实又舒心。
完全是他心目中愉快的退休生活。
窦荣听他现在一口一个常二哥, 以前一口一个常禾叫:“你现在倒是好说话,以前你还打你常二哥手板。”
“那是他不好好读书!”
“不是你被先生打了手板,才迁怒你常二哥?”
“绝对不是!我总共也没打过常二哥几次!”他自己经常被先生们打。
他下意识低头, 把两只手摊开,攥一攥拳头再松开,又来回转了转手腕, 心疼自己的左手:“我左手都被打厚了。”
窦荣把他的两只手握住了仔细检查:“我看看。”过了一会儿凑到嘴边,“我亲亲。”
桃溪巷的住户没几家,白天有不少人上门来求着办事的,傍晚倒是没什么人。
“光天化日的,吃我豆腐。”赵淩本来还想出去遛个弯,现在听到上司提桶跑路的噩耗后,已经没这个心情了,拉着窦荣转身回家,“陪我甩两竿。”
“晚上我们住船上?”
夏天闷热,睡在房里,哪怕放了冰盆也难感到凉爽。
两人有时候要做一些小运动,也不适合再跟小时候那样,直接把床搬院子里睡。
睡船上,赵淩没想过。
桃花溪不算宽,现在家里的小船坞里停靠着家里最早的画舫。
画舫里本来就有客房,稍微收拾一下就能住人。
窦荣让人去安排。
侯府的下人们动作利索,很快就把画舫安排好。
河上的风吹着带了一丝凉意,两人晚上倒是难得睡了个好觉。
半夜的时候,赵淩感觉身边的窦荣动了动,也没睁开眼睛,问了一句:“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