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27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赵王氏手指一抬就要掐过去,见赵骅跳起来闪开,瞪了他一眼:“家里就只要一张床一张桌子?等赵辰、赵缙成了家,家里的格局也得动一动。”

现在男孩儿住前院,女孩儿和妾室住后宅。

等赵辰赵缙成了家,还得安排给他们开枝散叶的地方,家里就局促了。

是留心着隔壁宅子卖不卖,还是看看别的地方有没有大一点的宅子,都得提前考虑。

这些事情起码还得有个几年,但要算一算时间,其实已经有点紧张了。

赵骅听她这么一说,顿时也紧迫起来,低头算了算,突然觉得不对:“婉清、婉蓉嫁出去,赵淩和赵茂呢?成了亲就分出去?”

赵淩他有些舍不得。

前途最稳当的一个儿子,要是分出去不是生分了?

将来其他兄弟找他办事,是不是还要经过一道门房?

赵茂没什么根基,现在岁数小,读书暂时还看不出资质好坏,要是早早离了家,那出去得被人欺负死。

赵王氏手上的扇子都不摇了:“赵淩……有点不好分。家里现在最赚钱的养羊和点心铺子,都是从他那儿来的。论理,要是分家的话,这些得给他。可是家里少了这两样进项,我有点舍不得。”

院子里没别人,她说得也坦诚。

赵骅虽然不管家务事,也是知道家里情况的,尤其是经济情况。

想到那两样的进项,别说赵王氏,就是他也肉痛,但:“不能和他离了心。要是不出意外,将来还得赵淩来顶门立户。卡着这点小、小钱,让他心生嫌隙,不值当。”

赵王氏想想也是:“我的意思还是分出去。赵淩在家里,终究要矮赵辰赵缙一头,分出去了,那他就自己当家做主,只要咱们分得体面点就行。”说着,她叹了口气,“我瞧着几个孩子里,他是我最放心的。哪怕现在分出去单过,也稳稳当当。”

赵骅觉得赵王氏夸张了:“那肯定不成。他现在比一张桌子都高不了多少,放出去当家做主,不被人给生吞活剥了?”

“也就是年纪小点儿。”赵王氏白他一眼,“有太后娘娘撑腰,还有人敢生吞活剥他?今天一早,他是惠王领着进的城门,还和顾棱一起进的文华殿。”

赵骅还不知道这事。

他今天见到赵淩,就是在户部,见了面就把儿子当童工了,回家的路上赵淩在马车上睡得四仰八叉的,蹬了他好几脚。

想到自己可怜的官服,他跟妻子申请:“我得再买两身官服。”

“你买啊。”

“我、我没钱了。”

“你钱呢?”

“……”都被孩子们坑蒙拐骗走了。

差不多的对话,同样发生在赵淩小院里。

来福皱着眉头,把这个月的开支一样样算给赵淩听,结论是:“这个月超支了。马上就下个月,四郎你生辰,到时候得准备礼物送人……”肯定又超支!

赵淩坐在院子里,接过来福的账本瞧:“多出来的就是庄上买的鸡鸭。”确切的说是赶集的时候买的。

毕竟小庄上人客气,他们总不好白吃白住,略微表示一下。

庄上米面不缺,养的家畜家禽不到时候舍不得宰,正好又是农忙消耗大量体力的时候,买点肉食比什么都实在。

鱼肉处理起来到底麻烦了一点。

除了鸡鸭之外,还买了一些猪肉,主要是肥油,那个价格贵。

但他们也没有说每家送一只鸡一只鸭的,庄上都是统一煮了或者烤了再分发,肉类也不是指着他一个人来提供,实际算下来并没有花多少钱。

倒是新磨的面粉,他们买了不少,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很是实惠,足够他们小院吃上一年半载的。

至于生辰什么的,七岁生日又不特殊,反正土烤炉已经造好了,到时候让常娘子烤点蛋糕带去文华殿分一分就行。

自己做,也要不了几个钱。

生日宴什么的就算了,免得别人参他爹借机敛财之类的。

他看过账本,觉得没有问题:“下个月开始,日常粮食和肉蛋多买一些。”

小院里人人习武,消耗本来就要大一些,加上来福、常威、常禾三个正在长身体的男孩,还有大胖、二胖、半蝉、小花四只正在长身体的小猫,更别说工作最辛苦的常娘子和常大力夫妇,谁都不能亏了嘴。

来福听着赵淩想要多买的东西,咬咬牙:“那多加两百文!”一只鸡平时四五十文,贵的时候六七十文,两百文的话一个月能多买两三只鸡,余的还买鸡蛋。

赵淩说:“多加一贯,都吃好点儿。少吃点豆子,趁着现在新麦子下来,多买些麦子。”

多吃些面食。

豆子吃多了,尤其是冬天,排气是个问题。

庄上农忙的时候一日三餐,他们家里没农忙,还是照常一日两餐。

中间主人家有点心可以吃,下人们可没有。

以前赵淩月例少,来福他们就只能买一些豆子,放小灶上煮了吃,已经感觉比家里其他下人好了很多。

尤其冬日里买上两个猪脚,放在黄豆里一起炖着吃,那滋味可美。

这一贯钱就是家里那么多口人和猫一顿午饭额外增加的肉蛋钱,怎么算都不算多。

第25章

赵淩小院吃得好, 是整个赵家都知道的。

不仅仅是赵四郎吃得好,院里的下人们也跟着沾油水。

各个院子的下人们站一起,精气神就能看出来明显区别。

尤其是几个小孩儿, 那比同龄人拔高不止一星半点。

赵喜看裁缝给下人们量体裁衣, 特意让小儿子来福排在最后, 等人其他人都走光了, 才亲自去叫他们过来, 瞧着比自己高了半个头的来福,抬手拍了拍他肩膀, 满脸欣慰:“当初我让你去跟着四郎,你娘还跟我闹过脾气。”

来福对这话就听听, 对着他爹憨憨一笑:“四郎人好。”

他爹娘给每个孩子考虑,但就跟赵骅和赵王氏一样, 五根指头伸出来有长短,考虑的轻重自然是不一样的。

像他大哥, 就是安排在大郎赵辰身边;二哥, 是在二郎赵缙身边。

他娘当初闹,确实是觉得不该让他跟着一个庶子,但不是因为跟着一个庶子他没前途,而是因为跟着庶子没好处拿给家里。

现在也不是不闹, 只是闹的缘由, 还是因为明明有好处,却不拿给家里。

也怪他多事,有一年冬天端了一碗黄豆猪脚汤给家里, 本来是孝敬父母,谁知道进了他大哥的肚子。

后来小院里弄些小吃食,他也会拿一点到家里, 几乎没一样到他爹娘嘴里的,不是被大哥吃了,就是被大哥的儿子吃了。

除了吃的喝的,他大哥什么穿的用的,都是捡好的。

他跟着四郎吃得好,他大哥就对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他真不好说他大哥什么,只能尽量离远着点儿。

裁缝给来福量好了尺寸,笑道:“来福比之开春又长高了一些,秋衣我给你再留一点量,到时候要是长高了,就让你家娘子给你放一放。”

来福一听,就闹了个大红脸:“我还没成亲呢。”

裁缝瞧着他这样子,惊讶了一下,问赵喜:“怎的还没成亲?还是已经订好了?”

“还没呢。他上头还有一个哥哥没成亲,不着急。”赵喜笑得一团和气,实际心里面已经急上了火。

来福的二哥确实还没成亲,但是已经定下了,下个月就过门。

他们下人成亲,没多少讲究,挑个黄道吉日,在主母面前磕个头,就算是成了。

等裁缝们全都量好了尺寸,赵喜拉着来福单独说话,问他:“家里哪个丫鬟,你看中的?”

来福:“啊?四郎屋里不许放丫鬟。”

这是赵王氏的规矩。

王家家大业大,亲戚中总会搞出一些……前车之鉴。

小郎君屋里放上一堆丫鬟,搞得正妻未过门就已经子孙满堂的都不算稀奇事,跟着一群丫鬟涂脂抹粉穿姑娘衣服以为自己是个小娘子的才叫稀奇。

赵王氏绝对不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几个儿子年满三岁,就安排自己的小院住,院子里除了奶娘和管事娘子,不允许有年轻丫鬟。

只有老六赵茂,现在已经四岁了,还跟母亲一起住在后宅。

“啊什么啊?谁说放四郎屋里了?”赵喜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声量拔高,赶紧深呼吸一口气,平稳心态,“是说给你娶媳妇儿。”

来福提起这个还是很不好意思的,但他认真想了想,家里的丫鬟他几乎没什么接触,还真没有过什么想法。

见他这幅样子,赵喜也不好说什么。

没想到赵淩那里倒是等来了好消息。

他这天照常去上学,出宫的时候一个小宫人红着脸塞给他一个荷包。

赵淩拿着粉红荷包,整个人都傻了。

不是啊,他才七岁,都还没满七周岁啊!

小宫人年纪不大,但怎么瞧都有十好几岁了!

小宫人低头小声道:“劳烦四郎把这个给来福。若是、若是来福有心就收下,再回奴一样东西,奴自会去求太后。若是来福没这个心思,就把荷包退还,就当这件事没发生过。”

嗷~原来是来福啊,那没事了。

这小宫人就是前不久跟着赵淩一起去小庄上的,应该是在小庄上和来福看对眼了?

赵淩没想到自己还能干给人传情书的活,感觉有点新奇:“好,梓萱姐姐放心,我回去就跟来福说。”说着,他把小宫人的荷包放进书包的内袋里。

小宫人见状,脸更红了。

倒是窦荣跑了过来,大大咧咧地说道:“我们自己出宫,梓萱姐姐忙别的事去吧。”

等梓萱走了,窦荣才一脸严肃地把赵淩举高:“刚才她给你什么了?”

赵淩猝不及防被当个小猫儿似的举高高,淡定地拍拍他的胳膊:“放我下来,咯吱窝疼。”

瞧瞧人家几岁的小国公都能把他轻易举起来,他爹果然废物!

“会咯吱窝疼?”窦荣把他放下来,又掐着腰把他举起来,“这样呢?”

“腰疼。”

窦荣奇怪:“小孩子没有腰。”

赵淩低头看看自己直上直下的桶子身材:“放我下来。”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