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264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三月,赵淩作为本次会试的主考官,进入封闭式管理状态。

这次暂时还没有女性学子参加,只不过贡院已经改建完毕,增加了一个检查的口子,让检查速度加快;增加了一个茅房。

茅房也安排了专人每天清洁两次,尽可能减少干预考生。

经常参加科举的考生们都知道,参加一次会试得脱一次皮。

不过眼瞅着会试的条件是一年比一年好了。

赵淩的脸色是一天比一天臭。

考生们待了九天就出去了,他不仅得提前进场,还得阅卷,前后大半个月待在贡院里,出来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臭了。

“怪不得没人愿意主持科举,都推给我!”赵淩一出贡院,没回家直接去的猫猫汤。

窦荣给他搓澡,听着他吐槽:“别人求不来的好差事,你还嫌弃上了。”

作为主考官,这一批准进士们,将来都得称赵淩一声先生,这是赵淩培养自己朝堂势力的大好机会。

赵淩嫌弃:“我要这差使来做什么?我又不稀罕。”

他也不能培养。

第168章

赵淩放松了没两天, 马上就得参加殿试。

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

但皇帝肯定不可能盯着考生考一天。

赵淩这个主考官得陪着。

他在洛城殿内坐了没一会儿,就来了一只长毛狸奴。

他伸手摸了一下。

狸奴瞬间仰倒在地。

他又伸手摸了一下。

等午膳的时候,赵淩的官袍上已经粘满了猫毛。

小太子顾恒过来转了一圈:“赵侍郎已经开始用膳了?”

“是, 太子殿下是来找下官一起用膳的吗?”

顾恒看了看赵淩, 和他身边围着的一堆狸奴:“那我就陪你吧。”

小太子也不挑, 就和赵淩吃一样的饭食, 和殿内的考生们吃的一样。

考生们很好奇, 只看到一个瘦瘦高高的小少年,语气一本正经的, 却跟赵淩很是亲近。

简单吃过饭,太子也没走, 就在赵淩边上摆了张桌子开始做功课,时不时还得清理一下桌面上的狸奴。

赵淩看到他不会的, 就小声跟他讲题。

好不容易等到考生们考完出去,赵淩还得跟其他考官一起加班加点看文章。

三百篇文章全都看一遍, 简直要了命了。

千军万马杀上来的, 这三百篇文章都有可取之处。

确实有几篇看得出学子可能因为情绪激动心态不稳没发挥好,但底子在这儿,不会差到哪里去。

赵淩心里面嫌烦,但还是认真把三百篇文章全都看了一遍。

以前的主考官一般只是把其他考官选出来的卷子看一遍而已。

不过赵淩看文章的速度快, 即便全都看过, 也没耽误时间,最后将选好的十篇文章呈给顾朻。

第一、第二名是所有考官已经商议定下的,第三名交给顾朻来定。

当然这种排名不绝对, 作为皇帝拥有一票否决权。

尤其是顾朻刚登基的第一次科举,大臣们都会给皇帝一个面子。

赵淩这个主考官很了解顾朻的心思,最后敲下的排名很合顾朻的心意。

顾朻并没有改动名次, 就让开传胪大典。

窦荣这个在神都打酱油的也跑不掉。

大朝会上新科进士们心情激动又忐忑。

有人注意到文武百官中年轻人的比例不低,感觉自己大展拳脚的机会很大。

要说赵淩那会儿考试的时候,还会担心考试名次低,在朝中没有人,导致长期坐冷板凳,没有官职可以做,现在完全没有这个担心。

尤其是一些国子监出来的考生,那种笃定的样子跟旁的新科进士们完全不一样。

最近几年,别说是同进士了,就是举人都有官职可以干。

只要不介意去一些比较远的地方当官,同进士很快就能升个八品,三年时间里有个好表现,升个七品不是问题。

不要以为七品是个很小的官,一县的县令也就是七品,某种程度上已经能够掌握数万人,乃至十数万人的生计。

尤其是现在大量技术革新涌现,朝廷对各种作坊的支持力度很大,去地方上是很容易做出成绩来的。

不提铁脊县,宁州、吴州,乃至于正在迅速被排干的黑龙泽,都是大有可为的地方。

这些考生自踏入大殿的那一刻起,就没有为自己未来的仕途担心过。

等新科进士们出去打马游街回来,参加琼林宴,自然少不了给赵淩这位主考官敬酒。

赵淩喝的是明明白白的茶水。

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没人会硬逼着他喝酒。

新科进士们跟他了解目前市舶司和宁州、吴州、海州的情况,还有跟他了解下一科女性科举的情况的。

问这个问题的,有些是家中有姐妹想参加的;有的是了解到这个事情是赵淩主推,对他投其所好的。

能回答的,赵淩都一一回答了,只是没表现出对哪位新科进士的特别偏好。

新科进士们倒是对赵淩都更亲近一些。

一来,赵淩是他们的主考官;二来赵淩的年纪跟他们相仿,甚至比其中一部分人还年轻一些,更好沟通。

哪怕赵淩身边站着个看上去不太好接近的窦荣,他们也更乐意往赵淩身边凑。

全程陪在赵淩左右的窦荣,觉得这群新科进士们烦死了。

好不容易结束了琼林宴,窦荣在车上就开始抱怨:“他们怎么不找别人,光找你呢?你也是脾气好,还给他们引荐六部的官员。”

赵淩脸上的笑容已经撑不住了,垮着脸埋在窦荣胸口:“怎么说我也是他们的座师,反正我们马上就要走了,帮忙引荐一下,就当是结个善缘吧。”

不然以他和窦荣现在的牵扯,还真不好多跟自己这些门生多接触。

窦荣有些小不开心:“新科的探花一直往你跟前凑呢,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

赵淩打了个哈欠:“有吗?我都没注意到。唉,你让我靠一会儿。这几天看卷子都快看吐了,看到这些新科进士们的脸就像是看到了卷子,头疼。”

窦荣一下就开心了,调整了一下姿势,让赵淩靠得更加舒服:“过两个月母亲就要参加科考了,真不留在神都?”

“不留了。我在还容易瞎操心。新科这一批的文章,我娘的水平甩他们八条街。”他自己也知道,但在的话就很容易产生高考冲刺的氛围感,“反正我在也得避嫌,干脆避远点,免得有些人乱说话。”

窦荣轻轻拍抚赵淩的后背:“我还挺好奇二姐和小蝶堂妹的名次的。”

“二姐原本的水平就不差,以前我们学的都差不多,只不过这些年不知道有没有荒废。这次说是陪沈壮壮一起考,明年考个进士问题不大。小蝶平时在家也不干什么,天天跟着苏嘉珍一起学,接风宴的时候苏爷爷不还夸她了嘛。她倒是该考个好名次,将来在大学里当个先生,省得一天天的在家里没事干。”

苏家人口简单,苏家老夫妻和苏嘉珍、赵婉蝶的性格都不是什么斤斤计较的人。

赵婉蝶如今生了两个儿子,伺候的下人也足够多,不用她太过劳心劳力,脾气还跟小姑娘似的无忧无虑,一看就是日子过得很好。

赵淩本来想眯一会儿,跟窦荣聊起来,倒是没了睡意:“我们几号走?堂姐妹和嫂子们都准备好了没?”

他说的堂姐妹和嫂子是窦家的堂姐妹和嫂子。

窦家连年征战,在火器被用于实战之前,对塔尔罕并没有代差优势,马匹方面可能还更差一些,窦家的男丁死亡率极高。

这就造成窦家的寡妇很多。

无论是嫁进窦家的女子,还是嫁给军中将士的窦姓女子。

她们中有儿子傍身的还好一些,没有所出,或者只有女儿的,或者是儿子死了的,在窦家那么个连窦凤夫妻俩都觉得头疼的环境里,日子过得绝对不算好。

尤其是一些侍妾和姨娘,她们几乎只能依附于窦家生存。

她们其实可以选择离开窦家改嫁,但在凉州,与其改嫁还不如就这么在窦家苟着。

铁脊县的出现让她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如今塔尔罕的威胁基本消除,窦家的重心也开始转移布局。

窦家的男丁们可能还得继续扎根在凉州一两代人,但这些孤儿寡母去往更加温暖的南方生活,并不打眼,也能理解。

窦荣这些天一直在忙这个事情,说道:“二十五号走吧。这两天我让她们先去庄上住着,到时候直接从庄上过去。”免得浩浩荡荡一群人太打眼。

虽然这个事情被人知道了也没什么,但能低调还是尽量低调一些。

到了码头就无所谓了,现在码头上客船货船多不胜数,每天都非常热闹。

窦荣伸手按住摸到自己腰上的爪子:“干嘛?”

赵淩动动手指尖,轻轻挠了一下,语气一本正经:“看你刚才没吃什么东西,饿了没?”光忙着瞪人了。

窦荣喉结滚动了一下。

哪种饿?

哪种都饿。

为了一个科举,两人都有一种小别胜新婚的感觉了,然后就被堵了被窝。

听到房门那一声“陛下驾到”的时候,窦荣直接骂出声,急忙从床上起来穿衣,打开门吼了一声:“一大清早的干嘛!”

顾朻看着怒气冲冲的表弟,脸皮厚厚的微笑:“什么一大清早的,都中午了,快起来,有事情跟你和瑞瑞说。”

窦荣“嘭”一下关上门,黑着脸把已经从床上坐起来的赵淩抱住亲了一下:“还想在床上待一整天的。”

这一次实在是“饿”得有点久。

现在这天气不冷不热的,哪怕什么都不做,无论是相拥而眠还是依偎在一起看看书聊聊天都很舒服。

赵淩想着房门外还有人,再厚脸皮也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起床洗漱:“别气了,看看陛下有什么事情。”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