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254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只是赵家能在看出苗头的时候就轻易分家,镇国公府却不能,因为爵位只有一个。

想到爵位,他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我在想……算了,不说了。”

赵淩奇怪地看他:“说啊,有什么不能跟我说的?”

窦荣纠结:“我怕本来没什么,被我一说出来就成真了。”他看赵淩盯着自己不放,“真的要知道?”

“说啊。我有什么好怕的?”他现在连顾潥都不怕。

窦荣下意识喝了一口水,才发现杯子里已经没水了,给自己重新添上水才说道:“我就在想,我们两个有爵位。”

“嗯。”赵淩突然反应过来,“嗯?你的意思是窦家会觊觎我们……我们两个的爵位?不是,窦家的孩子能继承我的爵位吗?我都不知道我们的爵位还能传下去。”

他和窦荣的爵位,都默认不能传给后代。

不是说他们会纳妾生下自己的孩子,而是他们不会通过收养、过继等任何形式,拥有自己的后代。

甚至连金钱,他们也不会给无论窦家还是赵家留下很多。

如果将来两家的子孙有能耐,自己就能赚到足够的财富,不需要他们的赠与;如果没有能耐,过多的财富只会引来灾祸。

第159章

“窦家在凉州待久了, 已经没有正常的敬畏之心了,总觉得这个天下和凉州一样,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在凉州, 镇国公府说一不二。

囿于镇国公府的很多窦家人, 沉迷这种虚假的权力中不可自拔。

但是镇国公府的势已经在衰退了, 也该衰退了。

米家就是顾潥安插在凉州的一根钉子。

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 塔尔罕没有资格成为大虞的外患。

退一步, 就算塔尔罕再次强盛,或者出现另外一个强大的外族, 到时候也轮不到窦家。

狡兔死走狗烹,窦家的后人们若是想要继续抱着镇国公府的余荫过日子, 纯粹是想多了。

权力要更迭,不然只会朽败。

与其被迫, 不如主动。

道理都明白,只是那么大的权力, 谁能说放手就放手?

窦荣下意识抱住赵淩亲了一大口:“只有我们家水灵才不贪慕权势。”

“嗯?”赵淩奇怪地看着他, “谁说我不贪慕权势了?”

窦荣更奇怪地看着他:“你贪慕权势?你用权势来干嘛了?”

赵淩把他凑过来要亲亲的嘴推开,再把他整个人推倒:“用来欺男霸女!”

窦荣顿时板起脸来:“你还想霸女?”

赵淩把睡在炕头猫窝里的抹布抱过来,放到窦荣身上:“霸女。”女猫也是女。

抹布睡得好好的,瞥了一眼无聊了人类, 踩着窦荣的脸, 走回自己的窝里,嫌弃□□脚。

窦荣笑着问他:“那欺男呢?”

赵淩就把窦荣好好“欺”了一回,完全忘记了马上就要大朝会, 第二天走进大殿里的时候,下意识往后排最角落的位置站,被窦荣拉着让他站到赵骅身边。

市舶司隶属于户部, 赵淩现在是从三品,在户部的地位仅次于侍郎,站在赵骅身后完全没问题。

景侍郎对赵淩招招手:“赵瑞,站我这边。”

赵淩站着都快睡着了,脑袋垂靠在他爹的后背,压根没听见。

赵骅也没提醒儿子的意思,小声道:“还是站我这边比较合适。”

新的调令毕竟还没发布,赵淩现在还是户部的人。

景侍郎不屑地撇撇嘴:“也就这么几天时间。”

他看了看赵骅刮了胡子之后格外年轻的脸,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琢磨着是不是自己也刮一下胡子?

不不不,刮了胡子显得太年轻,尤其是赵骅,长成这幅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依旧是那个探花郎呢,天知道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

不稳重。

今天的大朝会是大虞今年年末的年终总结大会,没啥特殊的事情。

六部重要人事的新调令也没说,只不过看站位就知道了。

赵骅应该就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户部尚书。

而景侍郎应该会成为吏部尚书。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景侍郎会让赵淩站他身后。

虽说景侍郎一直对赵淩比较青睐,但是赵淩的官职在户部,还是赵骅的儿子,怎么样也该站在赵骅身后,凭什么站到景侍郎那边呢?

“瑞瑞要调去吏部?”问这话的是王延。

小老头退休之后不仅各种讲究越来越少了,现在瞧着相貌都显得年轻了许多,走路还跳进门里,赵淩看着都担心他绊倒。

“外公,你走路悠着点。”

王延不以为意:“我跟着梓萱师傅学武功呢。你娘功夫厉害吧?那是像我。我跟你说,我就是学得晚,不然肯定能跟李老弟过两招。”

赵淩愣了一下:“李老弟?”谁?

便宜外公背着他交了新的老伙伴。

“李青华啊。”

赵淩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看他这样,王延也不提醒他,脚步一转往书房一溜小跑:“你慢慢想,我去瞧瞧有什么新书。”

自从赵淩自己整了个书房之后,王延已经不稀罕新宅那边的大书房了。

赵淩的几个学生都在书房里呢,他也不担心老头又偷书。

常娘子带着人送来糖水:“王老太爷来了?”

赵淩赶紧接过常娘子手上的托盘:“您怎么亲自做这些?”

“这些是哪些?”常娘子笑眯眯道,“不就是端个盘子?”

说着,他们一起走上楼。

书房里,几个年龄不一的孩子们正在埋头考试。

今天是期末考试。

书房里不能直接吃东西。

赵淩把甜汤端上楼,直接进到隔壁的小房间里。

先一步上来的王延也在里面,正拿着一份《神都周刊》在看。

看到赵淩过来,老头很有派头地用手指点了点身前的桌面。

赵淩把甜汤……放在自己面前。

王延立刻吹胡子瞪眼:“什么意思?连碗汤都舍不得给我喝?”

赵淩打开炖盅,把一盅人参乌鸡汤放到他面前:“舍得舍得。”

王延不想喝鸡汤:“给我喝甜汤。”

“大夫说了,你得少吃甜的。”万一真喝出个糖尿病来,这年头可没胰岛素可以打。

王延不屑:“你家的甜汤又不甜。”

然而没用,无论王延再怎么抗议,他要么喝鸡汤,要么就别喝。

常娘子笑着劝他:“老太爷尝尝这鸡汤,我在里头搁了红枣和桂圆,甜丝丝的。”

汤上面确实漂着一颗小红枣一颗桂圆,甚至还有一粒枸杞。

王延不好跟外孙的奶娘生气,只能憋屈地喝鸡汤。

别说,这鸡汤真好喝。

“鸡汤还有吗?”

“有的。”

“我走的时候给我带一盅,回去给我夫人。”

赵淩就说:“您来的时候把外婆带来不就行了?”

“那是我不想带吗?是她出去玩都不带我。”老头愤愤不平,“她昨天去赏梅,今天又去赏兰花了。”

赵淩倒是想起来李青华是谁了:“您什么时候跟李公公那么熟了?李公公跟您说的我要去吏部?”

李公公现在处于半退休状态,现在宫中的掌印太监是田公公。

只不过李公公依旧负责着大虞的情报系统。

当然,这个情报系统不像赵淩印象中的锦衣卫那么神,毕竟没那么多人手,现在也没系统性培养这方面专业人才的能力,顶多只能算是个散沙式的草台班子。

他们除了紧盯朝中要员的动向之外,客观上和《神都周刊》的八卦版块没啥差别。

嗯,《神都周刊》的一部分供稿的热心群众就来自李公公。

“倒也没多熟。这不是李老弟现在也住这儿附近,我经常过来,偶尔见到就聊两句。”王延听赵淩的意思是没否认去吏部,也转过弯来明白这事情还没正式公布,不好这么大咧咧说,没再追问,转而说起别的事情,“明年我想去海州和宁吴看看,你有没有可靠的人?”

王延还是习惯性地认为,既然赵淩要到吏部去了,那就没法去宁吴了。

他还可惜自己之前担心宁吴那边乱,没敢跟着去看看。

否则那会儿去看过了,现在也不至于有点不太敢去。

但是,还是想去!

他都这把年纪了,要是这会儿还不到处走走看看,那再过两年是真的没法到处走了。

赵淩看他这幅样子,就想逗逗他,也没说自己会去宁吴,而是说:“不出意外的话,我三哥明年会去海州,到时候您跟着他先到海州。我让豆豆再给您安排水军那边的人带着您到处逛逛,这样比较安全。”

又说道,“现在宁吴那边缺人得很,外公有没有什么人推荐的?那边人要求不高,现在过去举人就能当官。秀才、有专长的,也不是不行。”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